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
  4. 第40章 和記黃埔

第40章 和記黃埔


-

公事都辦完後,張卿帶著虞靈開始周遊歐洲。

前世的張卿因為工作性質,經常出差歐洲。

但是都是作為一名社畜,來到歐洲住的也是廉價酒店,吃的也是平民餐,買點紀念品也需要精打細算,做出最有性價比的選擇。

重生這一世,張卿擁有了大量的財產,自然要好好揮霍一番。

買東西不看價格;

高檔食材論斤買;

英鎊點菸、金幣當小費。

要是哪家店鋪狗眼看人低,張卿直接動用鈔能力收購,教他做人。

活脫脫一副敗家子模樣。

冇多少時間,歐洲上流社會便流傳了一個憑億近人的華人闊少傳說。

張卿帶著虞靈一起,將上一世冇有體驗過的東西全部按照最高規格體驗了一遍。

還在歐洲各個氣候宜人、風景壯闊秀美的城市,購置了房產。

產業佈局歐洲後,張卿來歐洲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歐洲的最後一站來到了意大利,在這裡的遊艇公司,耗資3000萬訂購了一條270英尺長的三層頂級遊艇。

光是建造就要兩年多。

曆時一個多月,張卿終於帶著虞靈回到了香江。

因為離家一個多月,伍家的長輩甚是想念,虞靈便暫時回到了寶珊道18號居住。

也方便張卿補償被冷落了一個多月的趙雅織。

好在張卿離開前,給趙雅織說了好多個前世著名的小說,讓趙雅織一時間靈感爆棚,天天從華娛影業下班後便埋頭寫作。

也算是轉移了一部分對張卿的思念。

……

早在九月份,張卿與祁德尊的對賭協議便到期了。

但是祁德尊以還需要對賬為由,硬生生拖了兩個月,拖到了張卿從歐洲回來。

張卿知道和記肯定達不到對賭協議上的盈利要求,所以便大方的多給了祁德尊兩個月時間。

回到香江,張卿便第一時間叫來了安排在和記的興華投資的會計人員。

和記的財務有他們把關,祁德尊想要造假都冇有辦法。

張卿不是慈善家,已經多給了和記兩個月時間,已經很仁至義儘了。

因為祁德尊在股災前消耗了大量的公司現金,導致股災後和記連年虧損。

同時公司發展過快,管理層冇有及時跟上集團的發展速度,導致失控,以至於公司結構變得過於複雜、紊亂。

經常出現發生問題管理層不瞭解問題的嚴重性,導致無法對症下藥。

集團的谘詢管理和財務報告也普遍存在不足,總部隻能對整個集團通過報告的形式對體係內的各個子公司的盈利做出估計,嚴重缺乏紀律性。

這些問題,不是張卿注資兩億,短時間內能解決的。

賭約到期的時候,和記連虧損都冇有製止,更彆說賭約上的一億盈利目標了。

有意思的是,知道賭約完不成的祁德尊,在一天晚上偷偷潛入公司財務部,想要篡改公司賬麵利潤。

因為賬本被興華投資會計嚴格看管,祁德尊又不懂這方麵的專業知識,改出來的數據就像是小學生改自己成績一般漏洞百出。

隔天便被會計發現,及時將虛假的數據改了過來。

雖然祁德尊很不甘心,但是還是隻能乖乖按照賭約的要求,將自己手中33.65%股份轉讓給了張卿。

而和記則不用歸還張卿兩億元的無息貸款。

加上之前在股市收購的股市上收購的18%的和記股份,張卿憑藉著51.65%的股份,成為和記最大股東。

除了前麵幾家被私有化的公司外,張卿擁有了第一家大型上市公司。

11月,和記國際召開臨時董事大會,張卿當選新的董事會主席。

按照之前跟沈弼的約定,任命著有“公司醫生”之稱的韋理為董事會副主席兼行政總裁,負責管理和運營公司。

祁德尊掃地出局。

張卿順勢從他手中將無線10%的股份買了過來。

韋理上任三週後,在張卿和韋理的共同主持下,召開了集團全部145名高級行政人員開會,說明瞭和記國際現在的問題。

預定了期限內需要達成的各項目標,包括由興華投資幫忙,建立完備的現代財務控製;

解決未了結的訴訟;

減縮經常性開支;

全麵減債計劃;

清除虧損的部門和公司等。

隨後在張卿的支援下,韋理決定在未來一年內展開一係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包括但不限於出售或解散虧損子公司;

減少集團短期投資;

合併旗下業務冗餘的子公司。

隨後由興華投資注資一億,和記國際增購屈臣氏和黃埔船塢兩家股份,將兩家優質聯營公司轉變為和記的附屬公司。

隨後在張卿的主持下,將黃埔船塢與和記國際合併。

組成一家新的公司名叫“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取代和記國際的上市地位。

和記和黃埔船塢的合併,讓兩家公司都得到了巨大的增幅。

原先的黃埔船塢業務範圍不太廣泛,隻有貨櫃碼頭、交通運輸、地產、製造業和船舶修理等業務。

單純靠這些業務,黃埔船塢冇有能力發展它所擁有的極大數量的土地。

同時黃埔船塢嚴重缺乏專業人才,尤其是貿易方麵。

而和記國際業務廣泛,人才儲備眾多,擁有的最大資產便是人才,正好彌補了黃埔船塢的不足。

兩家公司合併後,業績蹭蹭往上漲,預計半年之內便能扭轉虧損。

截至張卿接手為止,和黃集團共轄有上市公司8家。

包括和記黃埔、和寶、屈臣氏、和記地產、都城地產、均益倉、興亞石業、海港工程。

其所經營的業務遍及進出口貿易、批發零售商業、商務、貨櫃運輸、船塢、貨倉和交通運輸、地產、石礦業、建築業,以及投資業務。

等到和黃穩定後,張卿便會私有化這些上市公司。

和記與黃埔的合併,讓和記在四大洋行中的地位大大提升。

興華投資再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

作為第一個收購四大洋行的華商,張卿也再一次成為整個香江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在香江商界,張卿已經漸漸的成為了華商的領頭人物。

雖然他才21歲。

一時間,香江所有報紙紛紛登門拜訪,希望能獲得張卿的專訪權。

張卿的五個秘書迎來了業務最繁忙的階段,每天除了要應對興華集團五大業務板塊的海量工作外。

還要應對各路上門的記者,避免他們煩擾到業務繁忙的張卿。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