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
  4. 第45章 興華地產的外部發展和內部擴張

第45章 興華地產的外部發展和內部擴張


-

1976年是香江經濟開始復甦的一年。

由於香江房地產即將復甦,張卿召開了興華集團內部會議。

主要參會的集團高層有興華地產、興華建築和興華設計三家興華集團公司的高層。

參會人員一共150人。

這是興華地產成立後,第一次召開這麼大規模的會議。

有些高層並冇有見過自家集團的老總,隻在報紙上見過。

當看到老總真的如報紙所說的那般年輕後,整個管理層都充滿了乾勁,對公司歸屬感進一步加強。

興華集團的開創者這麼年輕,這就意味著興華集團的發展遠不止此。

這讓他們這些最早加入的公司高層怎麼能不興奮?

張卿上來先是對興華地產這三年來的工作業績做了肯定。

重點表揚了對興華地產做出過重大貢獻的員工。

結束完前言後,張卿開始對興華地產及旗下兩個附屬子公司的策略轉變。

“由於戰後香港人口增長迅速,經濟逐漸復甦,蓬勃發展,市民收入增加,置業觀念日濃,但土地供應有限,小型住宅樓宇的發展前景大有可為;

所以興華地產近期內儘快成立一個地產部門,專門發展小型樓宇,開發300-500尺的小型住宅單位。

銷售對象則是廣大受薪階層,由於住宅和工作地點距離不遠,加上交通方便,因而深受置業者的歡迎。”

“張總,我有個疑問?”興華地產的執行經理黃興華舉手問道。

張卿點了點頭:“很好,大家有疑問就要勇敢提出來,黃經理你說。”

“目前興華地產旗下的大型地皮共有77塊,小型地皮共有177塊,符合張總策略的地皮隻有不到30塊。

而這30塊都已經開始營建,計劃是建成寫字樓、大型商場,是否需要重新買入小型地皮用來興建小型住宅樓宇?”

“不用,官方放出的地皮價格太高,用來營建小型住宅區利潤太低,而且位置能難符合要求。

新成立的部分要摒棄以往高價拍賣和收購地皮,主要將目光放在港九市區,長期派人遊說舊樓的業主,以逐個擊破的方式,說服他們出售所擁有的單位;

之後再將整棟樓宇拆卸重建。

這就非常考驗新部門員工的口才,我會給你們一筆專門的費用用來招聘這種人才,越多越好。”

張卿邊說,黃興華邊記錄。

“張總,我有個提議。”興華地產公關部部長劉文靜站了出來。

“港島和九龍市區有很多的舊樓,但是因為業主大都居住在英國和加拿大,所以難以聯絡到他們。

是不是可以在那邊以刊登報紙發廣告的形式讓那些業主看見,方便老華僑們將香江的物業脫手,這樣的方式可以比競爭對手以更低的價格收入地皮。”

張卿對劉文靜大加讚賞:“不錯,劉部長這個提議很好,我會安排人去做這件事情。”

接下來張卿給興華地產的售樓部提了個意見,那邊是將百貨商場零售促銷的手法運用到地產市場。

諸如以車位配售半山慧豪閣並以先到先得方式認購;

向買家提供九成按揭並對加按的兩成提供首三年免息供款優惠等等;

對於一些地段不好的樓房,可以采用抽獎送黃金(頭獎黃金100兩)展開促銷。

另外還可以開發袖珍樓、袖珍鋪。

將市區內狹小的地盤建成袖珍式的住宅和店鋪。

表麵上總體樓價不高,但平均每方尺的價格及利潤都相當驚人。

製定完外部發展策略,開始製定內部擴張策略。

興華地產將圍繞地產發展向上下遊拓展業務。

除收購原有的建築、管理服務公司外,相繼開設保安消防設備工程、設計工程、機械電機工程部門等;

又增設財務公司、保險公司、混凝土公司、石屎生產廠、建築機械供應公司等附屬機構。

形成從投資控股、地產發展及投資、樓宇建築、機械、工程及混凝土生產及供應、物業管理及代理、財務金融及保險等一條龍服務的垂直式發展集團。

將興華地產發展成為一家龐大縱式生產集團、典型的“樓宇製造工廠”。

興華建築現在的業務包括建築、打樁、冷氣工程等;

將擴展冷氣、防火、水管及電器安裝等;

欲意將興華建築發展成綜合安裝工程公司。

興華設計也給了一個發展策略,即對現代化建築物包括商業大廈、酒店及高級住宅;

由工程策劃、設計、繪圖、電機工程、建築工程及室內裝飾等提供全麵性服務。

1976年8月底,國際金價再次跌到100美元每盎司。

張卿知道再次炒貨黃金的機會到了。

因為這次數額巨大,張卿不太放心將交易全部放在之前的五家銀行,再加上他們也冇有那麼多的現金儲備。

於是張卿又從海內外找到了20家銀行,共25家銀行分批從世界三大金市買入黃金。

以本金100億,貸款500億,以五倍槓桿買入黃金,耗費半個月完成建倉。

共耗資600億買入3340噸黃金,平均買入價在100美元一盎司。

這一下,張卿手裡的現金隻剩下35億。

張卿隨即讓興華地產將之前收入的工業地皮興建的工業樓宇以樓花的形式出售,用來回籠資金。

早在去年,興華地產的市場監管部門便告知張卿市場上有一個叫做鷹君的房地產公司,正在大舉收購工業地皮。

上一世的鷹君便是靠著75年向銀行舉債大量購入工業地皮而發的家。

張卿這一世冇有不截胡他的道理。

所以便安排了興華地產同樣開始大量收購荃灣、大浦等地的工業地皮。

截至目前為止,鷹君以1500萬購入了大概300萬方尺的地皮。

而興華地產則購入了將近一千萬尺的工業地皮。

今年是香江經濟復甦的一年,整個香江對於工廠的需求大增。

張卿打算每年拿出500萬方尺的工業樓宇出售,預計每年回籠資金8億元。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