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重生香江,打造世界頂級財閥
  4. 第60章 興盛置業成立;華資傲龍誕生

第60章 興盛置業成立;華資傲龍誕生


-

看著包船王拮鬱的表情,張卿笑了笑說道:

“包船王不方便出麵,但是在下可以幫助包船王出麵接盤會德豐呀。”

包船王有些不懂張卿什麼意思,猛地抬頭問道:

“張生這話是什麼意思,願聞其詳!”

張卿笑了笑說道:

“自然是你我聯手,共同入主會德豐!”

聽完張卿的話,包船王皺了皺眉說道:

“以興華集團的實力,恐怕自己就能拿下會德豐,為什麼還要找我呢?”

“實不相瞞,早在76年,我便與沈大班提出了收購會德豐的想法,但是彙豐不允許香江出現如此大規模的華資財團,所以沈大班否決了我的收購意願;

如果當時我強行發動收購,恐怕付出的代價要比收購會德豐的好處多得多。”

見包船王還是猶豫,張卿繼續說道:

“會德豐的主要業務盈利來自航運業,這兩年受到中東石油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的影響,會德豐集團的年利潤每年都在急劇下降,到了75年度,甚至隻有2900萬港元;

這也是導致會德豐大班馬登想要放盤會德豐的重要原因,以馬登家族的性格,會德豐易主是遲早的事情;

會德豐手中有大量地皮與資金,但是馬登卻隻想著用來買船,繼續擴張航運業的規模,我想包船王自然知道這其中的風險,會德豐崩盤是遲早的事情;

現在的香江,每年都有無數的財團來到這裡開設辦事處,他們盯上會德豐這塊肥肉是遲早的事情;

與其讓外人捷足先登,不如咱們自己先消化掉,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了,船王您覺得呢?”

包船王還是皺著眉頭,並冇有搭話,隻是說道:

“會德豐大班約翰馬登畢竟是我老友,貿然提出收購恐有不妥,張生,等我回去考慮考慮,再給你答覆,好嗎?”

張卿知道,包船王現在是心裡冇底,畢竟會德豐有兩大股東派係,他還想要得到張玉良家族的全麵支援。

……

1978年,對於包船王來說,是一個關鍵的年份。

這時的包船王,環球航運集團步入巔峰,成為世界航運業高居首位的私營船東集團,位列世界七大船王之首。

在短暫的享受了世界船王的榮耀後,包船王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大膽決定,棄舟登陸。

1978年4月2號,興華地產宣佈,與環球置業、錦興置業創辦合營公司興盛置業。

其中,公司註冊資本為興華地產拿出的位於九龍、港島的幾塊總麵積三十萬方尺的地皮,環球置業與錦興置業共同出資的兩億港元。

其中興華投資占股40%,環球與錦興各占30%。

此訊息一出,香江各界再次沸騰。

興華集團先後與銅鑼灣利家、老牌地產王者霍家、彙豐銀行首位華人董事包船王、會德豐大股東張家、銀行大家伍家等大型華資集團達成合作。

人脈之深、利益麵之廣,讓各大華商難以望其項背。

興華集團成為了近年來發展最快的公司,不光是地產業!

興華集團儼然成了香江華資的代表。

一時間,有關張超人的各類新聞滿天飛。

不管是商業投資方麵,還是私生活方麵。

繼張卿的張超人名號後,興華集團也有了個稱號--“華資傲龍”。

為了避免這些新聞瞎帶節奏,同時提高提高中傳報社的名聲,張卿打算讓中傳報再開一個財經商業類的大刊,做一個私人專訪。

張卿之前刻意避免暴露在媒體之下,所以之前的香江報紙有關張卿和興華集團的報道都是小道訊息和側麵新聞。

個人專訪這還是第一次。

相信能給中傳報社的《中傳財經週報》開一個好頭。

4月7號這天,張卿在華人行大廈頂層接受了《中傳財經週報》記者的專訪。

麵對記者,張卿先是簡單的做了個自我介紹。

隨後話題便轉移到了創業這個事情上。

麵對記者的詢問,張卿將這8年的創業經曆說了出來,自己是如何領導興華集團是走到現在這個位置的。

雖然是自家報紙的記者,但是這個記者非常會製造一些香江市民喜愛的話題,比如張卿的投資理念、與虞靈的婚後狀況,以及與趙雅織的第二個兒子張振民。

當然,還有新晉心頭好劉筱莉的情況。

張卿大大方方的回答了這些問題,這還是張卿第一次在媒體前回答這些問題。

藉助著張卿的獨家專訪,《中傳財經週報》首期印發的五萬份報紙完全供不應求,於是緊急加印了五萬份。

許多追捧張卿的人,甚至買了好幾份報紙,方便日後反覆觀看。

做生意的人仔細品味張卿的投資理念,希望能從中領悟到張卿成功的秘訣,成為香江下一個“超人”。

懷春的少女們則羨慕著報紙中的那三位女主角,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獲得這樣的愛情,嫁入豪門。

忙裡偷閒的香江市民聚在一起之後,也會時不時提一嘴不斷擴張商業版圖的華資傲龍,將自己想象成管理那龐大商業帝國的幕後領袖,指揮著旗下公司不斷地在各個領域開拓疆土。

1978年5月1號,中環地鐵站上的新蓋環球大廈落成。

樓高27層,是一棟甲級辦公大廈,地下三層為零售商城,設有150個精品店鋪位。

環球大廈由興華地產下附屬公司興華設計所設計,是香江最早采用玻璃幕牆的商業大廈,外形美觀,充滿科技感。

在開售前,興華地產便以5.92億的價格拿下整棟大廈的全部業權。

6月1號,金鐘地鐵站上的新蓋的物業海富中心落成。

A座32層,b座26層,兩棟均為甲級辦公大廈,利用基座三層高的商場連接,共180間商店鋪麵。

興華地產同樣在開售前,以現金10億的價格,從港鐵手中拿下海富中心的全部業權。

將環球大廈與海富中心拿到手之後,張卿采用了隻租不售的方式,開始招租。

6月6日,大吉。

環球大廈與海富中心同時開售,在兩天之內便招滿了租戶。

三座大廈總建築麵積約135萬尺,中環甲級寫字樓每方尺月租金8元,一年可為興華地產帶來租金收入約為1億3千萬港元。

1978年的香江,迎來了大量的內地移民。

帶動著香江經濟也開始復甦。

早在77年5月,興利填海工程便完成了石門填海項目。

歸還70萬方尺的瀕海土地後,興華地產獲得30萬方尺的住宅麵積。

興華地產於77年6月便開始了為期四期的石門邨新建計劃。

計劃在填海新得地皮上營建一個對標美孚石油在的美孚新邨的大型私人屋邨。

石門邨發展99棟20層高的住宅大廈,共計提供個住宅單位,每個單位實用麵積從450方尺到1400方尺不等。

石門邨內設有休憩花園、娛樂場所、商業店鋪以及其他滿足生活需求的措施。

因為地皮比美孚新邨更大,所以石門邨的綠化覆蓋要更全麵,設施也比美孚新邨高級了好幾代。

到了今年,也就是78年6月份,石門商業中心第一期推出20棟大廈,2700個住宅單位。

優異的環境以及成熟的物業管理模式,讓石門邨第一期發售僅一天便全部售完,回籠資金6億6千萬。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候的房價因為香江經濟的回升,已經漲到了每方尺265元。

石門邨的推出,大大加強了包船王與張玉良的信心。

開始積極地以興盛置業的身份共同參加拍賣會,希望將手中的資金大把的投入到地產行業中。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