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大明:被劇透的老朱,一統全球!
  4. 第30章 朱允炆的非凡帝業

第30章 朱允炆的非凡帝業


-

返回京城後,不幸染病離世,八月安葬於明孝陵,諡號‘懿文太子’。”

“朱允炆登基後,追封他為孝康皇帝,廟號興宗。

若要說他是第三代,也未嘗不可。

但事實上,朱標從未真正坐上皇位。”

這一瞬間,老朱彷彿被雷電劈中,陽光灑在他身上,卻感覺全身冰涼。

他的長子標兒,竟在洪武二十五年病逝,他視為希望的太子,連一日帝王之位都未曾坐過,還要他承受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痛。

老朱內心翻江倒海,許久無法平靜。

終於,他猛地一掌拍在椅背上,怒吼道:“該死的陳友諒。”

他的眼神如熊熊烈火,恨意滔天。

對於老朱的失態,蘇銘並未感到意外。

這段朱老與陳友諒的恩怨,正史野史中都有詳儘記載。

老朱深深地歎了口氣,麵容憔悴,彷彿瞬間蒼老了許多,然後緩緩開口:“蘇銘,你知道我為何要如此痛罵陳友諒嗎。”

蘇銘選擇沉默,任由老朱的思緒如潮水般傾瀉而出。

老朱的話語裡滿載著憤怒與怨恨,猶如複仇的詩篇:\"陳友諒那個狡詐的小人,他曾向我發出惡魔般的詛咒,預言我會白髮人送黑髮人,留下孤獨無依的悲涼。

至於劉基……\"老朱的聲音戛然而止,彷彿在講述一個未完的故事。

然而,蘇銘心中明白,劉伯溫的預言並非空穴來風。

他曾預見朱元璋的出身不凡,卻也預示著朱家氣運因朱元璋而短暫繁榮,子孫將難以享受富貴。

大明王朝將麵臨內亂,五個龍爭鬥的混亂局麵將至,國運將在第五個盛世後走向衰敗。

儘管老朱對此嗤之以鼻,但這正是他晚年對劉伯溫深藏的恨意源頭。

蘇銘深知,劉伯溫的預言精準得可怕,若非自己穿越,大明的曆史軌跡很可能按照他的預言展開。

此刻,聽到蘇銘確認朱標的生命終於止步於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心中湧起無法言喻的傷感。

陳友諒、張士誠、韓山童、小明王,那些曾詛咒他的人,如今都已塵封在曆史的角落,唯有他朱元璋,孤獨地挺立到最後。

回憶起過去,朱元璋感慨萬分,蒼老的嗓音中夾雜著歎息:\"蘇銘,你的醫術能否救活風寒。”

在古代,風寒如同無聲的殺手,無特效藥的時代,它每年帶走無數生命。

即使在現代,流感仍無情地奪去生命。

人類看似強大,卻往往被微不足道的感冒擊敗。

蘇銘堅定地點了點頭,\"陛下,風寒在我眼中並非絕症。”

這句話如同一道曙光,照亮了朱元璋陰鬱的心境。

朱標對於他,遠超過馬皇後的情感寄托,他是帝國未來的支柱。

失去太子,無疑將動搖整個朝廷的穩定。

歲月在洪武二十五年刻下深深的痕跡,朱元璋彷彿瞬間老去,心中的堅韌也在朱標的離去中變得脆弱。

朱元璋明白,選擇新的繼承人並非易事。

他隻想將對朱標的愛延續到下一代,這是曆史也無法否認的父愛。

此刻,他的目光穿透時空,與未來那個同樣心痛的自己交彙。

他深知,如果換做是他,也會做出同樣的決定——立朱標的子嗣為皇太孫。

注意到朱元璋的深思,蘇銘補充道:\"陛下,儘管我能治療風寒,但有一件事必須明確。”

朱元璋凝重地迴應:\"講吧。”

蘇銘的話語,如同命運的轉折,預示著新的篇章即將開啟。

儘管內心存疑,蘇銘的話語中仍流露出某種無奈,“縱然人們常言人力有時難敵天意,就像朱雄英、馬皇後和朱標,他們的隕落皆源於疾病的侵襲。”

“然而,死亡並非僅限於疾病,意外、自然災害,甚至生命的自然衰退,都可能成為生命的終點。”

蘇銘罕見地展開長篇論述,話語中的深意老朱清晰捕捉。

提及朱標,蘇銘的話語如同揭示命運的無情,“太子向來體弱,若不及時調養,即使避開了風寒,其他潛在的疾病也可能成為致命的殺手。”

老朱凝重地點點頭,承諾:“你的憂慮,我銘記在心。

我決定立即要求朱標改善體質,絕不能讓他走在我的前麵,朱雄英亦然。”

沉重的心情像巨石壓在心頭,令老朱喘不過氣。

他渴望一絲振奮人心的訊息,來平衡此刻的不安。

“朱允炆能在朱標離世後,擊敗自己的親生子,贏得皇太孫之位,這足以證明他的非凡之處。”

“這樣的繼承者坐鎮,應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

老朱心中期盼,急切地追問:“我們從眾多皇子中挑選了允炆,想必他是位卓越的君主吧。”

然而,蘇銘的目光中透露出同情,但他堅定地迴應:“確實,他即位後立即著手削減藩王權力,逼迫親叔叔走向絕路,四年之後,大明江山易主,他的下落成了謎團。”

這些話如雷霆萬鈞,老朱震驚得幾乎無法反應,臉上的表情瞬息萬變,疑惑、憤怒、難以置信交織在一起。

他難以相信,那個溫文爾雅的朱允炆,竟有如此決絕的一麵。

“朱允炆真的削減藩王?他為何會有這樣的膽量。”

蘇銘的回答猶如解密曆史:“因為他清楚,藩王雖是他的叔叔,但並非血脈相連的骨肉。”

這些人視藩王為曆史的隱患,\"自古以來,藩王的潛在威脅從未消散。”

朱元璋的缺席,使得這些握有重兵的王侯們愈發危險,如同失去了束縛的猛獸。

他厲聲反駁,\"藩王之事,豈能以表麵現象衡量?帝王之慮,豈止於防範,更在於平衡與引導。”

他的語氣中飽含著深深的失望,朱元璋對於藩王政策的堅持,源於對曆史教訓的深刻理解。

他認為,七王之亂並非源自藩王製度,而是由於天子的冷漠疏離,忽視親族的權益,以及草率的權力剝奪。

他傾儘心力,不僅將精乾的子嗣派遣至邊疆守護,還讓皇室成員遍佈全國,旨在分散軍權,編織親情維繫的權力網。

朱元璋堅信,藩王如群獅,能守護國家的穩固。

他甚至將自己的孩子送上戰場,親自修訂法規,教導他們遵守法度,以親情為紐帶,構建大明的堅固基石。

自洪武初年開始,他精心佈局,二十七位藩王如同一道銅牆鐵壁,他自認為已經築起了大明的長城。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