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大明:被劇透的老朱,一統全球!
  4. 第72章 行善積德,勿走極端

第72章 行善積德,勿走極端


-

燕軍中開始有了逃兵,起初隻是零星,然後成群結隊,悄然投奔大明。

朱能與張輔等人麵露無奈,麵對逃兵,他們猶豫不決,因為一旦下手,後果不堪設想。

燕軍大營如篩糠般動盪,白天,百姓如歸巢之鳥,喊著大明人團結一致的口號,夜晚又紛紛離去,將朱棣置於輿論的火山口。

姚廣孝看著朱棣,搖頭歎息,他知道問題的關鍵並非能力,而是尊嚴。

“王爺,何不考慮投降?局勢已然明朗。”

他提出,語氣中帶著一絲苦澀,“南方的軍隊逼近,朝廷北方的援軍也將南下,退無可退,投降陛下,不失為明智之舉。”

朱棣聞言,怒火中燒,咬牙切齒:“蘇銘,那個蘇銘,他就是要我低頭,你難道不明白?我朱棣豈會輕易屈服於人。”

他的心中充滿了不甘,想起蘇銘,那份悔恨如同刀割。

本以為占據優勢,卻在不經意間被逆轉。

如今,後路已斷,悔不當初的情緒如潮水般湧來。

姚廣孝沉吟片刻,轉向朱棣,語氣堅定:“王爺,臣以為,妥協已成必然。”

“穀王的躁動,似乎窺視著更深層次的權力**。”

“朱穗,他真的有這份野心。”

朱棣的眼中閃爍著一絲冷峻,彷彿在嘲笑這個念頭,“區區朱穗,他何德何能妄圖皇位?即便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隻會望而卻步。”

朱棣深知朱穗的動向,但並未表現出過分擔憂,“皇位在我手中,父皇並非愚鈍之人,他怎會輕易讓位。”

“若朱穗坐上龍椅,難道我不再有複辟的理由嗎。”

他斷然道,“除非……”

“除非親手終結我。”

朱棣的聲音擲地有聲,透露出無儘的決心,“否則,我永不會屈膝為奴。”

麵對姚廣孝的擔憂,朱棣顯得有些不屑:“大義當前,我已立下誓言,保民安寧,避免內戰。

這樣的功績,難道不足以匹配帝位。”

他深深歎息,“罷了,為天下蒼生,為大明盛世,我決定放下個人恩怨。”

姚廣孝聞言,心中暗喜,但表麵上仍保持謙恭,“如此,臣便放心了。

隻要王爺心意已決,那便是最好的結果。”

他內心卻暗自慶幸,如果再執迷不悟,他可能早已逃離這個是非之地。

得知朱棣同意投降,姚廣孝迅速行動,帶著信使穿越敞開的城門,直抵京師。

此刻的京城,自蘇銘掌控以來,城門如同往常般開放,甚至取消了夜間關閉,旨在促進市井繁榮,減少衝突。

街道兩側,醒目的標語傳遞著和平的資訊——“大明子民,同舟共濟”、“南北一家親”。

姚廣孝看著這些景象,心中既困惑又感慨。

曾幾何時,勢如破竹的北軍,如今竟變得如此溫和。

他發現,燕軍士兵與當地百姓笑語交談,甚至有燕軍將領在此地舉行婚禮,這令他感到震驚。

敵對雙方,竟然如此親近,這變化太快,快得讓他無法理解。

來到洪武門,姚廣孝靜候片刻,隨後得以進入宮廷深處。在那裡,他見到了朱元璋、蘇銘和朱標。

朱元璋微笑問道:“老四,你是否想清楚了。”

他告訴姚廣孝,他曾通過穀王傳達資訊,暗示朱棣不應頑抗。

姚廣孝立刻迴應:“陛下,燕王願意接受和平解決方案。”

朱元璋大笑起來,笑聲中充滿了寬慰和期待:“好極了,讓老四進城,前往奉天殿議和吧。”

不久,朱棣率領忠誠部下步入京城,目睹街頭的標語,他心中五味雜陳,但明白這是邁向新秩序的關鍵一步。

眾人的眼眸閃爍著異樣的光芒,彷彿被某種無形的力量觸動。

這些簡短而有力的口號,如同魔咒般讓燕軍將領們陷入困境,他們的英勇在這些標語前顯得蒼白無力。

朱棣的臉色陰沉如鐵,目睹幾個燕軍士兵竟對這些口號信手拈來,流露出毫不掩飾的嘲諷,他的憤怒猶如沸水翻騰。

\"天下一家,共袍澤!\"

\"同根同源,兄弟情深!\"

\"燕王之兵,亦為大明榮耀……\"這些口號如同烙印,深深鐫刻在每個人的心底。

秦淮河畔,曼妙的女子輕盈起舞,以她們的方式傳播著蘇銘的智慧。

朱棣深吸一口氣,決定放下恩怨,畢竟投降已成定局,他朱棣,胸襟開闊,包容萬物。

張輔和朱能等人急忙附和,但當他們經過一家小鋪時,朱棣的目光卻被定格。

店內,一位身著布藝服裝的玩偶正抱著一隻小貓。那場景令他怒不可遏,彷彿感受到蘇銘的戲謔。

他緊握雙拳,眼眸燃燒著火焰,卻在張輔和朱能的提醒下,勉強壓抑住情緒。

步入華蓋殿,朱棣看見蘇銘懷抱著那隻狗,他的瞳孔驟然放大。

蘇銘微笑撫摸狗頭,朱棣則怒視著他,一字一頓地說:“吾最厭狗。”

然而,蘇銘卻笑道:“恭喜,你即將登基。”

說著,他牽著狗向朱棣挑釁。

朱棣死死瞪著蘇銘,彷彿要把他吞噬。

蘇銘回敬一個白眼:“陛下在等待,還不速去。”

“何必與我的寵物過不去。”

他輕撫狗頭,笑容狡黠。

朱棣憤然離去,隻留下老朱期待的目光。

蘇銘旁觀,淡然一笑,他知道老朱希望朱棣承諾,不傷害朱允炆,不兄弟相殘,並立下誓言。

這對老朱而言,是無法忍受的痛楚。

朱棣無奈,隻得妥協,兩人心照不宣地達成默契。

朱棣看著老朱,心中五味雜陳,疑惑著是否真有太祖迴歸。

這時,蘇銘和朱標悄然離去,朱棣震驚之餘,眼中燃起了領悟的火焰。

這便是蘇銘的策略,如此高明,他恍若神明。

朱棣內心蠢蠢欲動,他渴望追尋那超越凡塵的力量。

\"永樂帝,勿做傀儡。”

\"行善積德,勿走極端。”

蘇銘的話語再次教誨朱棣,他雖有反駁之意,但最終隻能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

朱棣怔怔坐在龍椅上,心中滿是對蘇銘的敬畏與欽佩,他決心要追求那傳說中的仙道。

帝王的宏願如星辰劃破夜空,朕欲集結天下道門精英,重啟仙道盛世!蘇銘驟然迴歸,眼前依舊是那熟悉的明王朝庭院,秦淮河畔,繁華儘在眼前。

朱元璋與朱標愕然對視,眼中滿是驚歎的光芒。

回憶起過往的經曆,他們彷彿置身於一場奇幻的夢境。

蘇銘悠然倒一杯清茶,斜倚在院中藤椅上,夕陽餘暉灑在他身上,如披一層金色的紗。

朱元璋感歎:“人生若夢,恍如仙人遊曆。”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