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玄幻小說
  3. 東鐸王朝
  4. 第七十一章 潛伏

第七十一章 潛伏


-

噩耗傳到前線,路遠航隻是冷冷的問了一句:“大司徒一職,由誰來擔任了呢”?這讓傳信的家人開始懷疑自己的耳朵,他無論如何也無法相信,這個人的親生兒子死於非命,他仍然能平靜的問這個與此事毫不相乾的問題。

“我問你大司徒一職,由誰來擔任了”!他憤怒的眼睛裏幾乎要噴出火來,麵目猙獰,渾身顫抖。嚇得家人身體一陣亂顫:“小、小人不知道,小人、來的時候還冇有聽說”。

路遠航擺了擺手,讓他下去。自從逼宮那天開始,他就預料到了現在的結果,讓他冇有想到的,是來得這麽快。

他心裏很清楚,他的對手從來就不是溫和派。一群手裏冇有兵權的人,在政治鬥爭中永遠成不了主導者。因為政治永遠都是強者的遊戲,弱者隻能成為強者的獻祭。冇有邱勝翃的支援,他們甚至無法和強硬派分庭抗禮。

黨爭,這個從古至今,曆朝曆代都必然存在的問題,即便在高度集權的國家也不能避免。但這並不是什麽無法解決的問題,隻要雙方的勢力能夠保持平衡,和平的局麵幾句不會被打破。鳴沙山人的問題是,邱勝翃在原本平衡的天平上,為其中的一方錯誤的增加了砝碼。但這最初的根源,還是要追溯到戰爭。

在和平年代,文治是主旋律,軍事的存在價值就會被淡化。同理,在戰爭年代,武功是主旋律,文化價值就會被淡化。與康樂人的兩年戰爭,與東鐸人的戰爭,都把軍人這個職業,推向了政治巔峰,他們成了主旋律。但以鍾大呂為首的溫和派,還是憑藉著和平年代積累下來的資本,與他們保持著微小的差距。隨後,忽而木離世。這是整個兒事件的轉折點,――強硬派的房梁折了。這本來是平衡雙方實力的最佳時機,邱勝翃卻錯誤的選擇了削弱一方,之後再削弱另一方的加強王權的政策。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他的確做到了,溫和派全軍覆冇,強硬派也在逐漸失去陣地,但,這個國家卻完了,它的五臟六腑都已被掏空,隻剩下大腦和四肢,它還怎麽活?

從出兵開始,路遠航就隻有一條路,保家衛國。但現在,他卻有好多條路,作一個康樂人、做一個東鐸人、一個胡夏人、西陵人……,甚至,把鳴沙山重新變成他的國家。最先向他伸出手的,還是康樂人。

康樂大將軍楚漢在得到路明非慘死的訊息之後,第一時間給路遠航寫了一封信。

康樂大將軍濟北王楚漢奉上大司馬大將軍: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馬援有言,當今之世,不獨君擇臣,臣亦擇其君。然而,明主難得,情難永固,此世之常情,非但一人一事。齊桓公與管仲、周文王與呂望、蜀先主與諸葛亮,此皆百世一人,倉促難得。至於功不見賞,罰過其罪。以至於橫遭屠戮,陳屍荒野者,不計其數。秦人之於商鞅,夫差之於伍子胥,漢高祖之於淮陰侯,魏武帝之於荀攸,等等,不勝枚舉。

將軍累世舊臣,功高五嶽,勳在明府,雖太公保周武,吳漢佐光武,無以異之。今所報如何?一子死國事,一子死家難,身在戰場,憂在腹心,曾不知生死之處,豈不哀哉?

將軍今日,勝亦難免,負亦難免。何則?以所忠者不可以忠效故耳。若不能舉大事,妻子不保,首領難全。

我康樂,當今聖上,久慕將軍大名,期於一見。若將軍棄其舊好,翯然高舉,必以國士待之,庶不負遠道之意。

小不可以敵大,弱不可以敵強,此賢愚所共見,鳴沙山與康樂為敵,後事可知。願將軍熟思之。

路遠航看罷,淡然一笑,置之不理。隨後,家人來報,朝廷已任命梁書同為大司馬,追封路明非番禺王,其子路威江都候。這才讓這場兵變暫時壓了下來。不過接下來,邱勝翃卻做了一件兒最終毀滅這個國家的事。

刺殺路遠航的計劃仍然是由德勝樓全權負責。這一次,他們提出了幾個方案,一個是朝廷把路遠航調離,然後在路上劫殺,但這有幾個難點,一是能不能把他調離,會不會因此激起兵變,這誰都冇有把握。另外,一旦調離了,誰來繼任他擔任大將軍一職,抵抗康樂人。如果調離之後,接任的還是他的親信,那麽,調離就毫無意義。

另一個方案是潛入軍營刺殺。這個難度很大,如何混進戒備森嚴的軍營,順利並準確的找到路遠航休息的地方,也是個問題。以他的城府,自身的保衛工作一定是萬無一失的。而且這種方式基本上屬於自殺式行為,就算得手,也很難全身而退。

還有一種是滲透式刺殺。也是要幾個人潛入進去,扮成士兵的模樣兒,伺機而動,但它有一個缺點,就是時間太長,容易暴露。

再有一個方案就是下毒。路遠航一度謹慎,所有與他個人安危有關的人,都要親自挑選,但百密一疏,為他做飯的廚子,卻冇有認真篩選。這倒不是他冇有考慮到,最主要的,是這個廚子是他從自己府裏帶來的,因此忽略了這一點。不過這裏很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毒藥的選擇。路遠航的所有飲食,都有人提前試吃,這就使烈性毒藥很難奏效。而毒藥又容易露出馬腳,萬一他中途發覺了,就會前功儘棄。

最後一個辦法,就是煽動兵變。軍營裏一直以來都有他們的人,有一些低級軍官,也是他們的人。但難度比較大,在冇有特別事件發生的情況之下,這很難成功。

“特別事件還真有”,利德森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路遠航和康樂人一直在私底下有書信往來,雖然冇有明確的證據,但幾乎軍營裏的所有人都知道”。

“那他就有通敵的嫌疑了”,韓少卿意味深長的說道:“而且,這個時候也正好,他的兒子剛剛死,梁書同代替他坐上了大司徒的位置”。

眾人一起點了點頭。

“這些年來,咱們死在康樂人屠刀之下的人,數不勝數,人民對他們恨之入骨。別說是投敵,就是有人敢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康樂人一個“好”字,也會被當場打死。一旦拿到證據,也不要說是路遠航,就是當今聖上,也難保無虞”。胡誌明分析道。

“那怎麽拿到證據呢”?

這的確是個問題,路遠航一向深得士兵擁護,如果冇有確鑿的證據,根本不可能收到效果。而且必須是他的親筆回信,光得到康樂人的信件是冇有用的。

“隻有兩個辦法,一個是竊取,一個是攔截”,於再清說道:“竊取這方麵,隻能讓營裏的兄弟來完成了,外邊的人即使進去了,不熟悉情況也很難成功。至於攔截嘛,就得咱們親自出馬了”。他說罷哈哈一笑,然後說道:“我不相信這隻老狐狸不會露出狐狸尾巴”。

所有的計劃都是一紙空言,在實行的過程中,應對瞬息萬變的情況,還是需要人來臨時處理。他們到了前線之後,事情進展的並不順利。

首先,他們的藏身之地,既不能離軍營太近,也不能太遠。近了容易被髮現,遠了無法進行監視。其次是給軍營裏傳遞訊息,這和城防不同,城防的話,守軍和百姓還能夠接觸,野營根本就接近不了。最後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他們的食物。這個問題看起來微不足道,事實上是最重要的。一行十幾個人,從城裏望外運糧,根本就過不了城門這一關。雖然野外也能狩獵,也可以打到一些小動物之類,要供這些人吃,根本不夠用。而且,他們白天不能生火。一旦生火,必然會被雙方發現,到時候就不是吃不吃飯的問題,而是拿什麽吃飯的問題了。

頂點小說網首發-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