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玄幻小說
  3. 東鐸王朝
  4. 第九十七章 對話

第九十七章 對話


-

當九龍旗漫山遍野插起來的時候,康樂人已經不再懼怕,他們經曆過更恐怖的事情。但巴牛給他們帶來的,卻是希望。

“我要親自去看看盛世源”,巴牛對眾將說道:“我們是老相識了,老相識遇見老相識,總得要見上一麵。我不想在他死後去見他,更不想去單方麵告別”。

但這個提議立刻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對。車騎將軍圖拉丁率先站起來說道:“大將軍身係國家安危,不宜輕易以身犯險。康樂人豺狼之性,噅蛇其心,就便是和平時代,都不宜深交。如今兩國成仇,戰場相遇,生死存亡之時,此行萬萬不可”。

衛將軍尤浩然也說道:“將軍以盛世源為故舊,盛世源未必以將軍為故舊。如今他新遭大難,在我圍中,已無脫身之計。若將軍輕去,恐他遂劫將軍為人質,希圖一線生機。就便無此事,彼在瘟疫之中,危險性亦不小。依屬下之見,還是不去為妙”。

“康樂還有三萬人,這三萬人生死之權在我。彼懼我判其死,望我給其生,我若開其生路,將匍匐迎我,何難之有?康樂人並非豺狼虎豹,無須以禽獸待之。我之此行,將開所有康樂人之生路,自此之後,或歸者如流,如何勿行”?

“如此說來,大將軍是要招降他們了”?中郎將湯玉麟說道。他的語氣聽起來並不友善,像是正在和誰嘔氣。

“有什麽不妥嗎”?巴牛同樣兒盛氣淩人。

“大將軍是何國人”?

“東鐸人”。

“東鐸何在”?

“有我在,東鐸就在”。

湯玉麟冷笑一聲,極其尖刻的說道:“即便大將軍在,東鐸卻也已經不在了”。

巴牛心裏當然知道他在說什麽,卻故意反問道:“此話怎講”?

“秋山半島是秋山半島,東鐸是東鐸。一個秋山半島,怎麽代表得了東鐸”?他此話一出,幾乎無人不感到震驚。他說得的確冇錯兒,巴牛代表不了東鐸,秋山半島也不能,但現在,東鐸隻剩下了秋山半島如果把秋山半島也否定了,那麽東鐸就真的已經滅亡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巴牛一直以恢複東鐸為已任,湯玉麟這麽一說,無疑是連他的理想也否定了。

巴牛不禁勃然大怒,雙目微睜,兩道寒光直直逼湯玉麟,一字一頓的說道:“你是說,我不配”?

湯玉麟在最不應該沉默的時候選擇了沉默。而充滿,有時候是最好的回答。

整個兒大帳靜得出奇,幾乎可以聽到每個人的呼吸聲。巴牛的手已經摸到了佩刀,但他還在忍耐:“那麽,你認為,誰配代表東鐸呢”?

這是最後一個台階,湯玉麟不會不知道,但他偏偏冇有下:“冇有人配”!

這句話就像一聲悶雷在眾人頭頂上炸響,人所有的人瞬間失去了思考能力。一個個就像泥塑的護衛,木雕的將軍。

又是一陣死寂,冇有人敢說一句話,甚至很多人都不敢大聲喘氣。這是自秋山半島的軍政獨立之後,第一次有人感在大庭廣眾之下,挑戰巴牛的權威,也是第一次有人敢公開否認黎家政權的存在價值。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湯玉麟凶多吉少的時候,巴牛忽然放下了握住刀柄的手,淡然一笑,說道:“如果我不配,纔沒有人配”!他說得極其堅決,甚至都冇有再看他一眼。

“這世界上隻要還有一個東鐸人還活著,東鐸就冇有滅亡!另外,康樂人以極其殘酷的手段滅掉了東鐸的大部分土地和人民,這一點,你們不會忘記,我也不會忘記。但請記住一點,不是所有的康樂人都是敵人,就像不是所有的東鐸人都是朋友一樣兒”!

他最後這句話明顯意有所指,湯玉麟自然也十分清楚,不過,他仍然無法接受對康樂人的寬容,這也是後來他謀反的一個重要原因,不過現在,他卻無話可說。

“驃騎將軍要和我一起去,中郎將也要同去”。巴牛說完這句話,就讓眾人各散了。第二天巴牛帶著柳熙烈、湯玉麟和二十個親兵,來到盛世源的大營之外。

“我們家大將軍親自拜見蕩寇將軍,請諸位說知”。巴牛的家將來到營門之前,對守營軍士說道。

守營軍士急忙報道中軍。此時的盛世源,已經做好了決戰的準備。他雖然知道自己毫無取勝的機會,但事已至此,不得不勉強為之。如今忽然聽到巴牛親自來訪,實在有些不敢相信。

“你是說,黎九元現在在營外”?

“是的”。他也不敢相信,但他親眼所見,不得不信。

“他還要來營中來見我”?

“是的”。這一點他也一樣兒不信,但他們就是這麽說的。

盛世源平靜了一下心情,心中暗想:“他來顯然不是為了敘舊,我們的交情,也冇有到這種程度。那麽,他就是來勸降的了”。能夠讓大名鼎鼎的黎九元親自來勸降,對他來說,是一種榮耀,但他還是希望,他是來放他一條生路。

“請進來吧”!沉思良久,盛世源長歎一聲。現在他別無選擇,要麽殉國,要麽投降。所謂千古艱難唯一死,絳侯周勃平諸呂,安天下,位極人臣,及至淪陷囹圄,見獄吏如臨大敵,見廷尉如入地獄。何況盛世源這樣兒一個平常人。巴牛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纔敢冒險前來。

“大將軍別來無恙”?巴牛命隨從獻上禮物,像見到老朋友一樣兒,滿麵含笑的說道。

“如此情形,實難說無恙”。盛世源苦笑了一下,滿麵含羞的說道。

“勝敗乃兵家常事,大將軍又何必太在意?想你我昔日在濟北王座上,論及軍事,意氣風發,各勝擅場,真可謂一時瑜亮,當世之雄豪。今日一朝失利,如何就隳墮銳氣,不做他日之想”?

盛世源極知此言不過是客套話,也隻能借坡下驢,尷尬一笑,說道:“往日無非紙上談兵,怎麽做得數兒?今日大將軍不負當日之言,而某已預作山中之鬼物,不可同日而語了”。

巴牛原是勸降來的,現在見時機成熟,即刻說道:“將軍此言差矣,黎某正欲與將軍協力同心,共建大義,將軍如何做此不吉之言”?

盛世源是心裏有了主意才請他進帳,見說道這裏,心裏已經是喜出望外,但麵子上還是有些過不去,少不得要推辭一番:“大將軍此言差矣,你我往日雖是朋友,但現在各為其主,盛某人智不如人,有死而已,願大將軍勿複多言”。

“人生而知者,禮義廉恥。凡義之所在,生死以之,何必分康樂人,東鐸人?楚雨蕁殘暴不仁,先侵略鳴沙山,繼而滅之。又侵略東鐸,又滅之。凡經事七年,滅國二,殺人無算。雖桀紂何以過之?桀以不道,天下叛之。紂以不道,親戚叛之。微子、箕子,皆至親骨肉,所以棄暗投明者,以好義無窮,而不可以虛言費耳。將軍親不過微子、箕子,而楚雨蕁暴於帝辛。將軍如何不能捨彼就此?且將軍以十萬之眾離康樂,誤入絕地,不戰而失者,十之七八,欲以此而歸,誰能容得將軍?與其枉死,何如學管夷吾,屈小節,就大義,成就一番功業,也不枉將軍之大才”?

“我雖有意,眾將亦未必肯從,且東鐸人因我王之故,多怨恨康樂人,若不相容,悔之何及?彼時空遺天下人笑,何如就此了斷,也不負家國之重托了”。

巴牛見他答應,大喜過望,隨即說道:“大將軍若唱此義,何人敢不從?至於怨恨之事,雖難保冇有,但亦不全然。將軍若肯同來,則現在之軍隊,仍由將軍統領,將校更無變更,將軍尚有何憂”?

頂點小說網首發-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