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樊不多奇聞怪談
  4. 第7章 相術如神

第7章 相術如神


-

在繁華蜀地的天府之國——成都,住著一位日後將震動江湖的神秘人物袁天罡,他出身的地方恰好是這裡的經緯交彙之處。老爹曾經在梁州任職,雖然隻是個掌管倉庫的小吏,卻也足以給家裡帶來一份穩定的書香氣息。而袁母更是個腹有詩書的奇女子,手不釋卷,《史記》這類經典更是在她日常研讀之列,這份濃厚的學術氛圍猶如一把無形的鑰匙,悄然開啟了袁天罡對於神秘未知世界的好奇心。

就在某一個晴空霹靂般的瞬間,袁天罡竟像被命運的手指悄悄點了一下頭顱,從此癡迷上了相術這門古老的藝術。為了滿足自己的求知慾,他幾乎掘地三尺,終於挖到一本秘傳的《相人寶典》,然後就像餓狼撲食般一頭紮進了浩瀚的相術海洋。

袁母見兒子突然間變得如此魔怔,像是被什麼異界力量附體一般,讀書都能讀出走火入魔的味道,不禁眉頭緊鎖。為瞭解救這個“書蟲”,她決定帶袁天罡去參加青城山的盛會,那裡可是道教的大本營,滿山都是尋仙問道的人兒,心想也許熱鬨非凡的場麵能讓兒子分分心。

冇想到,這趟看似平常的出遊,竟成了袁天罡生命中的轉折點。人潮洶湧的廟會上,袁天罡不慎與母親失散,在迷霧般的山路上獨自闖蕩,誤打誤撞闖進了幽靜的長生觀。一位鶴髮童顏的老道士正巧在此,看見袁天罡竟然對相術略知一二,不由得笑得滿臉褶子開花:“小夥子,看來咱倆今日的相遇乃是上天註定的緣分啊,瞧這架勢,我怕是逃不過要提前擔起你師傅的職責了。依我看呐,你這小子將來在相術界定能揚名立萬!”

此時正是隋大業年代,天下雖已歸一統,經濟也開始復甦,各路英雄豪傑紛紛湧入京都大興,期盼在這權力中心找到各自人生的航標。袁天罡自然也不甘人後,揣著一身半吊子相術加幾分真才實學,踏上北上的旅程。經過一番摸爬滾打,還真就在官場上混了個縣令噹噹,開始了他既充滿神秘色彩又不失詼諧幽默的傳奇生涯。

在大興客棧的一次偶然邂逅,讓袁天罡結識了一位落魄青年竇軌。這位竇軌兄先前的日子過得跟踢到鐵板似的,屢遭挫折。袁天罡瞅準機會,擺弄起他的相術絕活,給竇軌卜了一卦,結論是這傢夥早晚能鯉魚躍龍門,但現在嘛,還得耐心等風來,彆急著搶c位。

竇軌一聽,頓時心裡熱乎乎的,感覺像是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立馬挺胸抬頭,拍著胸脯向袁天罡保證:“嘿,袁哥,等哪天我真的翻了身,定不忘你這盞指路明燈!”

誰能想到,竇軌還真是應了袁天罡那卦,搖身一變,成了威震一方的益州行台仆射。他這人夠義氣,發達之後也冇忘了當年那位預言家,隔三差五就把袁天罡請去赴宴,這樣一來,袁天罡的名字在當地迅速擴散,成為了一枚響噹噹的金字招牌。

眼看著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身為小縣令的袁天罡琢磨著這碗飯怕是吃不安穩了,索性一咬牙,辭職轉戰洛陽,支起攤子專業乾起了看相生意。嘿,你還彆說,來找他看相的客人那是絡繹不絕,既有懷纔不遇的落寞者,也有藏著龍蛇之姿的潛力股。

袁天罡這一行,簡直就是穩賺不賠的買賣:碰到那些仕途坎坷的主,他就安慰人家說是時機未到;若是遇見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的傢夥,那就成了他預測精準的有力證明。

時間來到唐朝初年,三位曾經接受過袁天罡麵相指導的傢夥特意上門回訪,他們感慨萬分地說:“袁大師看相簡直就跟銅鏡照人一樣清楚,連將來能坐啥位置、幾品大員、什麼時候升遷降職,全都被他說得一清二楚,簡直是神仙下凡!”就這樣,袁天罡的名號越來越響亮,最終被委任為火井縣令,儘管官階還是七品芝麻官,但名氣已然遠播四方。

袁天罡這老哥可不是那種容易安於現狀的主兒,心中盤算著要往更高處蹦躂,於是把目光鎖定在了長安這塊風水寶地上。這一晃悠,嘿,還真讓他撞見了一個後來赫赫有名的大咖——馬周。話說那時的馬周還不是叱吒風雲的宰輔重臣,而是個懷纔不遇、喝口涼水都塞牙的潦倒書生。

兩人初次交鋒,馬周眼巴巴地盼著袁天罡告訴他何時能翻身農奴把歌唱,哪知袁天罡掃了一眼,皺眉搖頭,直言不諱:“兄弟,你現在的情況是‘五神散得跟菜市場趕集似的’,也就是說,先甭提能不能升官發財,能保住這條小命就算不錯了!”

馬周聽罷,雖然心裡嘀咕,可麵對這位一臉嚴肅的老前輩,愣是不敢吱聲,隻能硬著頭皮信了袁天罡這套玄乎的說法。按著袁天罡的指點,馬周先是跑到村頭找了個放牛大爺討教生存智慧,接著痛下決心戒了心頭好——酒。一番折騰下來,馬周感覺自己彷彿打通了任督二脈,整個人煥然一新。

重整旗鼓後,馬周再次踏上了長安的征途。臨考之前,他還特意跑去找袁天罡複診,袁天罡一看,喲嗬,這小子眼神裡都閃爍著希望的光芒,當下撫須一笑:“我說馬公子,你這狀態今非昔比啊,看樣子不僅壽命能續上一大截,而且富貴命杠杠的,前途無量啊!”

有了袁天罡這顆定心丸,馬周此後便像開了掛一般,不論遇到何等艱難險阻,都能保持淡定從容,最終還真就成了皇帝身邊炙手可熱的紅人。

不過呢,袁天罡要是光靠瞎貓碰死耗子的運氣,估計早被人戳破了神話。要想頭頂光環長久不衰,他老人家手裡頭必須得捏著些讓人跌破眼鏡的神操作。這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一樁,莫過於與女皇武則天之間的不解之緣。

貞觀初年,袁天罡接到了來自長安的神秘召喚,那時的交通狀況可不像現在高鐵飛機隨便挑,一路跋山涉水、輾轉多地,其中就途經了荊楚大地的荊州。

荊州刺史武士彠聽聞袁天罡駕到,興奮得像是撿到了寶貝,連忙派人請這位相術大師上門服務。袁天罡倒也爽快,接到邀請後即刻就到場開壇論相。這時,武士彠的夫人也親自露麵,袁天罡眯著眼睛一瞅,擲地有聲道:“夫人骨骼清奇,必誕貴子無疑。”

這訊息一出,整個武府上下歡欣鼓舞,恨不得立刻就把所有的孩子排隊領出來,讓袁天罡一一過目,看看哪個是隱藏的“天選之子”,以便重點栽培。

不料,就在袁天罡給孩子們看相的過程中,他的目光落在了乳母懷中抱的一個小女孩身上,眼中閃過一絲驚奇:“若此女為千金,其貴不可限量,甚至有可能君臨天下。”此言一出,全場皆驚,畢竟在那個時代,女皇的概念就像是外星生物般罕見。武夫人聽了更是嚇得不輕,忙尷尬笑道:“承蒙先生美言,她呀,不過是家裡放牛的小丫頭。”

袁天罡聞此,微微點頭,內心深知自己這句話已觸及封建禮教的雷區,萬一引起不必要的麻煩,小命堪憂,便明智地轉移了話題:“咱們這行,也就是靠著給人看相混口飯吃,除了皇家血脈,尋常百姓家哪能出皇帝呢?”

坊間盛傳袁天罡斷事如神,武家人自然也對他寄予厚望,盼望著自家也能誕生個“貴子”。為此,武家精心準備了豪華宴席招待袁天罡,還贈送了豐厚的禮品以表敬意。

曆史總是充滿戲劇性,武家的女兒武則天,果真成為了中國曆史上空前絕後的女皇帝,這一壯舉無疑讓袁天罡的名聲更加如日中天,無人能敵。

袁天罡的相術名聲在外,弄得歧陽的李淳風心癢難耐,這小子一心想要探尋袁大師的秘密花園,便主動上門毛遂自薦,希望拜袁天罡為師。袁天罡素來樂於結交天下英豪,當然冇理由拒絕這麼個熱情洋溢的小粉絲,兩人很快就建立起了亦師亦友的關係。

有一天,這兩位大佬正在野外溜達,欣賞田園風光時,忽見一串牛蹄印,袁天罡饒有興趣地問李淳風:“小子,能看出這是公牛還是母牛留下的腳印嗎?更厲害的是,它是否懷著崽兒,眼睛是不是出了狀況?”李淳風一聽,心裡直犯嘀咕:“這不是逗我玩兒麼?憑個牛蹄印能看出這麼多東西?”

但袁天罡表情嚴肅,宛如福爾摩斯附體:“告訴你吧,這是一頭懷了孕的母牛,左眼還瞎了,以後一定會生出個小公牛來。”李淳風聽了差點冇噴出一口茶,打死他也不信這個邪!

不服輸的李淳風決定實地調查,順著牛腳印一路追蹤,結果令他大跌眼鏡——袁天罡說得一點冇錯,那母牛不僅懷胎十月,還真的生下了小公牛崽。這一下,李淳風徹底懵圈了,對袁天罡佩服得那是頂禮膜拜,同時心底也撓癢癢般地好奇袁天罡這雙慧眼到底如何煉成的。

後來,袁天罡總算揭開了這個“超能力”的神秘麵紗,原來這並非什麼法術,純粹是他常年積累的生活經驗所致。他揭秘道:“瞧這腳印,右深左淺,顯然是母牛因為懷孕重心偏右;再看路邊的草,這母牛隻吃了右邊的草,左眼肯定是有問題啦。”原來真相併不神秘,隻是袁天罡觀察入微罷了,但這觀察力之強,卻也讓李淳風歎爲觀止。

袁天罡的算命技藝是否真的源於他那堪比偵探柯南的細緻入微觀察力,至今仍是個巨大的懸念,彷彿隱藏在迷霧中的寶藏密碼,讓人猜不透卻又忍不住想去探尋。

再說這位袁先生,如果僅僅憑著掐指一算混跡江湖,最多也就是個“行走的預言家”標簽,哪能在曆史上留下如此深遠的影響。要知道,人家可是出版了一本足以載入神秘學史冊的大作——《推背圖》!這部作品的誕生,就像一部尚未破解的古代懸疑大片,至今仍是眾說紛紜,謎團重重。

坊間流傳最廣的一個版本是這樣的:話說當年李淳風與已屆遲暮之年的袁天罡這對老夥計,一個是名震四方的智者,一個是洞察未來的先知,倆人悠哉遊哉,漫步在山川湖海之間。某日,也許是閒得蛋疼,他們突發奇想,決定來一場時空穿越的智力競賽——一個向宇宙起源之前的混沌狀態摸索,另一個則試圖預測大唐盛世之後的世界變遷。每得出一個驚世駭俗的結論,就在紙上留下一幅神秘莫測的圖畫。如此這般,最終這些充滿智慧結晶的畫作被集結成書,便是那赫赫有名的《推背圖》。

儘管袁天罡在晚年隱居巴蜀之地,過著半退隱的生活,但他猶如武俠世界裡的掃地僧,聲名遠播至全國各地,連那個時代的人都對他推崇備至,甚至唐代大文豪白居易還在《長恨歌》裡以“臨邛道士,鴻都客”暗喻袁天罡的傳奇色彩。

時間軸撥回到貞觀六年,那位精明神武的唐太宗李世民,聽聞丞相談起袁天罡算命堪稱神準,不由得心癢難耐,親自下令將其請進皇宮,在九成宮的顯德殿上演了一場皇家級彆的“命運解讀會”。袁天罡不負眾望,對著幾位朝廷重臣的臉龐細細揣摩一番,所言皆中要害,讓太宗龍顏大悅,讚不絕口。

在繁華的唐朝宮廷中,唐太宗李世民正悠閒地品著茶,忽然他似笑非笑地看向袁天罡:“古時候有個君平,如今朕有幸得到你,你說說,咱們倆誰更厲害些?”

袁天罡微微一笑,心裡暗道:這皇帝可真是會給人下套啊。他嘴上卻不動聲色地回答:“君平雖然有名,但生不逢時,論起才乾,臣自信比他強上幾分。”

這話一出口,唐太宗頓時眼睛一亮,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這袁天罡果然名不虛傳,幾句話就把他誇得飄飄欲仙。於是,他大手一揮,任命袁天罡為欽天監台正,這可是掌管天象、曆法的朝廷要職啊!

袁天罡心裡雖然有些得意,但他可不是那種容易滿足的人。在欽天監待了一年多,他就覺得無聊透頂,於是向唐太宗提出了“辭職”。唐太宗雖然有些不捨,但也尊重他的選擇,便允許他回到家鄉。

回到家鄉的袁天罡,當上了水井縣令,又能在蜀都地區逍遙自在了。他每天品茶論道,算命看風水,日子過得悠閒自在。

平靜的日子並冇有持續太久。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太白星多次在白天出現,民間流傳的《秘記》也預言,將來會有一個女子搶走李家王朝的天下。

唐太宗得知這個訊息後,雖然心裡不太相信,但作為皇帝,他不得不防患於未然。於是,他下令加強戒備,暗中調查可能的嫌疑人。

而袁天罡呢,他也被捲入了這場風波。畢竟,他作為一位著名的算命大師,對於這樣的預言自然有著自己的看法。

唐太宗李世民,一代英明君主,居然因為一則莫名其妙的“秘記”,就錯殺了李君羨,認為她是那個將來會搶江山的女人。這事兒要是傳出去,恐怕得讓人笑掉大牙!

不過話說回來,這記載啊,還真有點漏洞百出。你想啊,在貞觀年間那種思想控製得嚴嚴實實的時代,民間怎麼可能還流傳著這種“秘記”呢?再說了,要是唐太宗真的信了這些鬼話,那他的遺詔裡怎麼著也得提上一筆吧?可惜啊,這些關鍵證據,最後都冇能找到,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

說到相術,那就不得不提袁天罡這位大神了。據說啊,他在去世前幾個月,就預感到自己大限將至,還信誓旦旦地說到時候一定會靈驗。嘿,你猜怎麼著?這袁天罡還真就在四月份一命嗚呼了!這事兒啊,給他本人蒙上了一層神秘又厚重的色彩,讓他成了曆史上唯一一個能準確預測自己死期的大神。

更神奇的是,這袁天罡大概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死,所以早早就把後事給辦妥了,連交代事情和談價格都提前搞定了。這不得不讓人佩服他的先見之明啊!

對了,袁家還有個兒子呢,也是子承父業,繼續研究風水、占卜這些神秘玩意兒。看來啊,這袁家的風水占卜之術,還真是代代相傳,不得了不得了!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