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貴嫡
  4. 第141章 購糧

第141章 購糧


-

議事殿門推開,張汐音邁步進去。

她進來,幾個司農局的大臣則往外走,張汐音側身避開。

幾個司農局的大臣打量著她走過,遠遠的還能聽到他們說的話。

張汐音到了禦前,跪下施禮:“張氏女汐音,叩見陛下。”

“不必多禮,起來吧。”譽泓帝說著,又道:“賜座。”

兩個小太監搬來一張椅子,椅子上還墊了軟墊,張汐音謝了聖恩才坐下。

她坐得也很是規矩,背脊挺直,肩膀平和的放鬆,手搭在腿上。

譽泓帝對此倒不是很在意,隻問她:“你來找孤所為何事啊?”

這小姑娘已經是他的準弟妹了,譽泓帝瞧著是越發的喜歡,隻覺得弟弟眼光甚是不錯,不錯……

“陛下,臣婦今日來是為了春耕之事。”

“哦?”譽泓帝正愁苦呢,聽聞她的話雖然不覺得她有什麼辦法,但還是有些許好奇:“你說來聽聽。”

張汐音說道:“臣婦曾讀過幾本民間雜記閒談的野書,曾也有記載過春耕遭遇寒流侵襲之記載。寒流過後春耕依舊如常,卻也會造成糧食減收,而早春埋下土去漚肥的稻梗和培育的糧種,很可能會誘發夏季蝗災。”

張汐音說完,有片刻的安靜。

她說出這些,依憑的是自己口中所謂的野書記載,算是一種揣測。若是譽泓帝信了,能預防夏收之時蝗災造成更大的損失。

若是不信,她也想著讓陛下準允她大肆收購更多的糧食。

她的米行能收購的糧食是有一定限製的,超過多少石就會被官府那邊通報警告。

譽泓帝聽得愣愣。

半晌,他問道:“你說的雖有幾分道理,可寒流侵襲新苗都被凍死,那些蝗蟲不會被凍死嗎?”

“這……”張汐音搖頭:“陛下,臣婦對蝗災知之不多,臣婦隻是將自己所知的稟明陛下,也有一事需要陛下支援。”

譽泓帝寬厚仁善,隻要不是做壞事的他都很是好說話。

張汐音便是想著這一點,大膽前來。

果然,譽泓帝問了:“你需要孤幫你什麼?”

“準予臣婦大肆收購各大米行的糧食,不限數量。”

大肆收購糧食,譽泓帝頓時便明白她要做什麼了。

前麵說了糧食減收,又說夏收之時可能還有蝗災,這般大肆去收購米糧就是為了應付即將到來的饑荒。

用自身的銀錢資產去收購糧食,譽泓帝相信張汐音的為人,從她小小年紀便開設兩大善莊便知是個善良的。

譽泓帝歎了口氣,他想了想,對方淩盛說道:“去取糧符來。”

方淩盛應是,很快便從遠處的架子上拿出一枚糧符。

譽泓帝把糧符放在旁邊,拿起筆沾墨在宣紙上寫一道密令。

“你雖是有錢,但事關國事,自不能都壓在你的頭上。這糧符和密令你拿上,去糧料科找宋中誠,此事交由宋中誠去辦,你負責監督輔佐。”

說著,又再寫了一張令紙,蓋上印章給她。

“孤暫令你為……五行郎中,負責此次米糧諸事,帶著糧符讓宋中誠去清點各城糧倉存糧數量。孤會再給你們撥款,從民商糧鋪收購糧食。”譽泓帝說道:“倘若當真造成饑荒之災,希望此番能救百姓於水火吧。”

張汐音心中萬分感動,她起身過去,鄭重的跪下抬手施禮伏地:“陛下賢明聖德,臣婦替百姓們謝過陛下聖恩。”

大譽有此賢明君主,是百姓之福,是萬民之幸。

張汐音帶著糧符和密令等物,直奔糧料科去。

方淩盛看著人消失在殿門口,這才彎腰給譽泓帝倒茶,小聲問:“陛下,您當真信郡夫人所言?那到底不過是野書記載,或許不是真的呢?”

譽泓帝:“她花大價錢收購米糧已經到達的她商行能購置糧食的數量,她做了那麼多是事情,你覺得她是蠢笨的嗎?”

方淩盛搖頭,隨即嘿嘿一笑:“郡夫人是老奴見過的最聰慧的奇女子,是個有福氣的。”

譽泓帝點了點頭,他對於善良的人一向頗多信任愛護,若要大譽子民過得好,便少不得需要多多這樣的人。

張汐音人美心善,如今又是弟妹了,譽泓帝縱使心中存疑,卻也決定讓她做一做此事。

且不說旁的,萬一那野書說的就是真的呢?

——

有陛下的糧符和密令文書,並著陪同在她身邊的小方太監,張汐音順利在糧料科見到了宋中誠宋大人。

一個年約二十五的年輕男子,正在糧料科的院子開墾的地裡侍弄新發的禾苗。

兩人見麵互相見禮之後,小方太監說明來意又提了張汐音的身份。

“此事是陛下親允,宋大人隻管與張郎中將此事辦妥。”

宋大人頗有些木訥,看著腳邊的一小塊自己侍弄出來的農田,培育的禾苗已經長得很好。

他想了想:“這禾苗長勢甚好,縱使會比往年晚些,這般是否不妥,陛下……”

張汐音冇說什麼,小方太監已經蹙眉,他將宋大人請到一旁,沉聲道:“宋大人莫非覺得,此事還能是陛下糊塗了?陛下聖明賢德,此番定然是有陛下的道理,您隻管做就是了。張郎中雖是女子,卻也是行商上的女諸葛,宋大人還是聽命行事最妥。”

小方太監聲音不是男人般的粗狂低沉,嬌滴滴的卻也透著嚴肅。

小方太監看宋大人明白過來,回過去給張汐音施禮,笑眯眯的說道:“張郎中,奴婢告退了。”

“有勞小方太監了。”張汐音也笑道。

小方太監走後,宋大人看著俏麗美豔的張汐音,還是忍不住問:“當真要收購那麼多的糧食嗎?這麼多的糧食囤積,若是放置不好很容易發黴生蟲的。”

張汐音看著他,很冷靜的說道:“宋大人放心,陛下之意,我們做臣子的隻管好好把事情辦好就是了。”

宋大人看張汐音往廳裡去,對身後的隨侍小官道:“去,把其他人都叫來正堂。”

小官應了,匆匆去召集人。

這邊忙忙碌碌,張汐音和糧料科的人忙得腳不沾地。

另一邊。

西州城裡,段漸離在郡王府居住了近小十日,段明泓一直跟著他在城裡各處遊玩,也派人跟著尺術探查他的行蹤。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