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貴女重生侯府下堂妻沈清辭
  4. 第438章 太妃找事

第438章 太妃找事


-

“皇祖母,你的那顆夜明珠,就送給孫兒吧。”

烙衡慮到是直接就開口要了,他從未在太後的麵前要過什麽東西,不過這個現在他卻是在想了。

“成啊,這就給你拿。”太後自然也是十分的大方的,他要就給了,反正那樣東西,擺在她這裏到也是無用,他要就給他吧。

她讓身邊的嬤嬤過更去拿了那顆夜明珠,烙衡慮接了過來,然後將夜明珠塞到了沈清辭的手中,沈清辭的手中多了一術東西,瞬間都是感覺自己的手指暖了,就好像是抱著湯婆子的感覺。

她鬆開手,就見自己的手中有一顆白色拳頭大的珠子,果人也是經營剔透的好看。

“這顆珠子生暖,你拿著吧。”

烙衡慮握緊了她的手,可是沈清辭這雙手,卻始終都是冇有太多的熱度,一年四季也便都是冷著的。

沈清辭再是握緊了自己的雙手,手指間的暖竟也是漸漸的融進了她的心口當中,她纔是知道,原來這世上還有一個人,會像爹爹一樣的對她的,會擔心她冷,也會擔心她害怕,甚至也會至死的護著她的命,而不像其它人,隻是想要拿走她的一切,她的血,她的肉,她的命。

“太後孃娘……”

一個嬤嬤從宮外走了進來,然後在太後的耳邊說了什麽?

“她怎麽來了?”

太後不由的皺眉,顯然很不喜這個人的出現,是不喜歡,還是相當的不喜歡。

一會齊太妃就要到時了,太後對著烙衡慮說道,再是如何,那個都是長輩,莫要失了禮數。

太後的話聽起來,是有些訓人之意,可是實則上麵,她隻是在意明,外麵那人隻需禮數,卻是不用保有感情。

果真的,不久之後,齊太妃過來了,而她的年紀也並冇有多大,比太後還是要小的很多,宮中的女子本就是出落的參差不齊,而齊太妃如今也不過纔是不到四十的年紀,穿著昂貴的宮裝,頭髮也是梳到了高起,發上帶著的首飾也都是極貴的,可也便是如此的裝扮,所以纔是顯有些有些咄咄逼人之意。

她走了過來,再是坐下,而後視線輕蔑的瞄了一眼洛衡慮夫妻兩人,最後停在沈清辭的身上,而她則是不挑剔的打量了沈清辭半天,眼中也是有些明顯的嫌棄之意。

“見過太妃娘娘。”

烙衡慮向齊大妃行禮,到也算是禮數十足。

“清辭見過太妃娘娘,”沈清辭也是規矩的行了一個宮禮,可是齊太妃卻是遲遲的不讓人起來,這擺明瞭,就是過來找茬的。

“你起身吧,”太後自然是不會讓齊太妃在自己的眼前,為難了沈清辭,這可她的孫媳婦,又不是齊太妃的,怎麽的,還要當著她的麵擺長輩子的樣子嗎。

她算是個什麽長輩,說白了,就是一個小妾,則在民間的妾,跟下人的命是一樣,怎麽,她還真的以為,自己一個太妃,就能越過了他這個當太後的,在這個宮裏作威作福嗎?

“謝皇祖母,”沈清辭站了起來,這一句皇祖母也是喊的太後越發的心情舒坦。

而齊太妃卻是被給駁了麵子,現在的臉麵也是過意不去,她本身就想要為難一下沈清辭的,結果卻是冇有想到,太後卻是同她對著乾,維護著這個小見人。

她的遠兒現在還是在府內昏迷不醒,而沈清辭這個女人不但可以再嫁,還是大搖大擺的進宮謝恩,這樣水性楊氣花的女子,她就應該進豬籠,就應該守著她的遠兒一輩子,就不應該嫁人,還是嫁的如此的明目張膽,憑什麽她的遠兒,現在人還未醒,可是這個女人卻是可大搖大擺的出現在她的眼前,還在她的眼皮子下底晃著。

“唉……”齊太妃歎了一聲,“本宮到了現在纔是知道你長的什麽樣子,上一次因為本宮身體不適,到也是冇能見你一麵,果真是國色天香啊,這所謂的女童身原來就是如此,本宮到也是見識過了。”

而聽到此,太後的臉色就開始變了,也是變的十分的難看。

太妃的眼睛如果卒了毒一般,狠瞪著沈清辭,而平常人若在她這般不善的眼神之下,準是要被嚇到了,甚至口不能言,腿不能行的。

可是沈清辭仍是筆直的站在那裏,也是將自己的雙手輕放在了身側,然後一隻手放在了沈清辭的手背上麵,再是握緊。

“太妃娘娘到是是好記性,”烙衡慮抬起臉,也是不卑不微,他雖然不在宮中,可是若不是忘記了他的身份,大周的天下都是從他父母血肉之軀之上麵踩過去的,他還用不著去怕一個太妃。

“那是自然,”齊太妃顯然還冇有注意到,這裏就連氣氛也都是改變了,而她仍被自己的憤怒,不公與不平而蒙了眼,也是混了心,更是忘記了皇帝對於他的警告之意。

“此事本太妃自然是不會忘的,而且還是永遠也是不會忘記。”

“那也是正巧的,衡慮的嶽父也是從未忘記過,不如衡慮也是讓嶽父大人過來一次,同太妃娘娘好好的探討一下如何?”

太妃笑著的臉此時也是僵了起來,就連她嘴角上方的肌肉也似乎是抽搐了起來。

沈定山是個什麽性子,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他就是個大老粗,要是被惹毛了,他都是可以在你家的門口大罵三天大夜,就連帶著人家的祖宗十八代一起罵了。

而且當日的事情,他們都是心知肚明,到底是誰的錯,外麵的人可能不知,還以為和離就是因為沈清辭的女童之身,可是知情的人卻都是知道。

這到底是為了什麽?

是因為沈清辭將齊遠告到了禦前,也是差一些就讓齊遠身首分離,更是讓齊家幾輩子的聲譽跟著毀之一旦。

到底是誰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哭著,說他們齊家世代忠良,現在就隻餘下了這麽了一條根,一絲血脈了啊。

當初唸的也不過就是齊家人當年對於朝廷也確實是有恩,用了一塊免死金牌纔是換來了齊遠的命,這件事,在宮中都是無人敢提及,如果齊太妃聰明的話,就應該將這此事爛到了肚子裏,就當冇有發生過,可是偏生的,她卻是非要將此事說出來。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