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軍閥少帥開局,爆兵爭霸世界
  4. 第27章 政府事務

第27章 政府事務


-

有了張宗樂的同意,張寶安就開始按部就班的對下邊的部隊開始了整編。

首先開始的是才招募完畢的兩師兩旅,張寶安抽調了警衛團的一個營進入軍營,專門進行訓練工作。

不過訓練之前,還是又進行了一次甄彆,踢出一些不符合的兵員。

哪怕張宗樂要求在小軍閥中已經算是比較嚴格的了,但是這裡麵還是篩選出了三千多名不合格的兵員。

在重新招募後,纔開始訓練。

至於這些部隊的軍官,部分已經就位的,全部送到自己創辦的軍校中重新學習。

隨便一提的是,黃躍最終同意了張寶安的條件,目前在高級軍官學校中學習,所以這些新部隊中,有一個師長的位置是已經給他留好了的。

解決了新編部隊的問題,接下來就是老部隊了,像

218師,新一師和兩個混成旅。

在楚北的戰鬥結束後,張寶安準備抽調第一和第二旅回來,作為教官進入軍隊之中,對這些部隊進行重新的訓練,同時兩旅軍官暫時接管部隊的日常管理,軍官統統都打發到軍校學習。

當然,這些部隊的班長也不會落下,他們會進入士官學校,真正學習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組。

自家部隊處理完畢,接下來就是幾支相對獨立的部隊如何處理了。

首先是新二師,李承吉比較忠心,而且如今嫡係部隊都在進行整編,楚東五府也需要一支軍事力量。

因為承諾過幾支相對獨立的部隊,每打下一府,就有一縣地盤,所以張寶安打算在楚東劃出一個府給李承吉。

至於其他三個獨立旅,則派駐到楚北去。分彆安置在廣應府和弘陽府,有第三旅看著,出不了大漏子。

等嫡係部隊改編完成,接下來就是這幾支部隊了,張寶安認為,巡閱使府下邊,不能存在這種相對獨立的小軍閥部隊。

同時,一個新的武裝組織,巡閱使府保安司令部也悄然成立,張宗勝出任司令,在新一師抽調了一批軍官,開始搭建教導總隊。

當然,這些軍官以後也還是要去軍校“深造”的,不過現在還是先把架子搭起來再說。

處理完軍隊改革的事情,已經過去了半個月的時間。

接下來,就是處理政府事情和發展經濟了。

張寶安的計劃是在一年後打下黃泊煥,爭取兩年內統一楚州,最少有一州之地作為基本盤,纔有講話的資本。

所以還有一年左右的平穩發展時間,同時也要儲備足夠的人纔來接收管理地盤。

政府事務,張寶安當然要谘詢一下週洛了,這位可是張宗樂的心腹重臣。

辦公室內,張寶安與周洛相對而坐。

“周先生,我這裡起草了一份巡閱使府的政府發展規劃,你是巡閱使府的老人,經驗老道,還請你過目,看一看能否行得通。”

周洛含笑點點頭,對於張寶安如此尊重自己這個老人,心中很是滿意。“少帥過譽了,那我先看一看。”

接過檔案,周洛認真的看了起來。

首先第一條,就是開辦學校。而且還有時間段的規劃,目標明確。

第一個要辦的,是政務大學。

這個是專門為政府培養官員的學校,也是人才儲備學校。預計第一期招募三千名學生。

張寶安決定讓張宗樂當名譽校長,具體負責學校事務的校長則由周洛推薦。

第一項就給予了周洛充分的尊重,這讓周洛十分受用,雖然他的確忠誠於張宗樂,但是一些必要的尊重,還是能夠讓他得到極大的滿足感。

“周先生,這政務大學需要長期堅持不斷的辦下去,後續我們的地盤會越來越大,需要的政務人才也會越來越多。”

周洛點點頭,對於這一點他也不否認,得到楚北六府後,自己這邊已經可以和黃泊煥分庭抗禮,而黃泊煥又在嶽州戰場上損失慘重。

發展個一年半載,統一楚州的機會還是很大的。

第二個要建立的學校,則是師範學校。

如今楚州的識字率非常的低,更不要提有知識文化的人才了,這不僅讓社會的發展緩慢,而且還大大的製約了張寶安部隊的發展。

如果本來就能識字,掌握一定的文化功底,那麼張寶安部隊的成型速度,會比現在要快上很多。

不過師範學校隻是第一個階段,是培養足夠的老師,接下來張寶安計劃開辦小學,中學,大學三級學校。

小學五年,中學五年,大學四年。

這些學校要遍佈巡閱使府下邊的府,縣鎮,大力推行基礎教育,至少讓孩子有小學文化,有能力的可以供養中學,能力和才華都有的可以上到大學。

周洛看到這裡,不由得抬起頭來,“少帥,建這麼多學校,這筆支出怕是不小吧。”

“周先生,錢的事情你不用操心,我會想辦法的。”

這些年,張寶安通過買賣軍火,左手倒右手,很是找了張宗樂不少錢,再加上簽到得到的資金,已經積累到了一個天文數字。

報學校,灑灑水啦。

除此之外,張寶安還要建立技工學校,技工學校主要教授兩樣,一是識字,而是學習專業的技能。

說得明白些,就是培養產業工人。

隻是冇有工廠,這些學了技能的產業工人又往哪裡安置呢?

周洛也有這樣的疑問。

好在張寶安在後邊給出了具體的計劃,就在下一項的經濟發展中。

經濟發展主要分為四點措施。

第一點就是結合上邊培訓的產業工人,建立一批工廠企業。

張寶安的簽到係統,給的東西五花八門,其中當然也包括大量的機械生產設備,輕重工業都有,甚至造船廠也有。

所以技工學校學習了技術出來,是不愁冇有地方去的。

在張寶安的規劃中,他負責“低價”采購機械設備,再動員一批願意開設工廠的地主和商人,讓他們轉變成為企業家。

商人當然就是直接購買機械建廠。

地主的話,則是有贖買政策,可以把田地算作資金,兌換機械設備。

而政府在拿到田地後,再以優惠的價格賣給無地的農民,並提供無息分期的方式還款,等到還完款項,這土地就屬於他本人的了。

這樣一來,既可以一定程度上解決農村的人地矛盾,又能促進社會的生產。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