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靠複製,帶領帝國崛起
  4. 第26章 擴編

第26章 擴編


-

聖旨抵達津門府時,從易州趕來的朱易彬也到了。

朱悟在臨時府邸接待了朱易彬。

“參見六殿下。”

朱易彬是臣子,見到朱悟要行臣禮。

朱悟扶起朱易彬,從賈貴他們瞭解到的資訊,朱易彬四十三歲,他便宜父皇的玩伴、陪讀、心腹,乃是複國功臣晉國公之後,一家子忠心耿耿,複國到現在,每代人都有戰死的男子。

一般來說,若朱家子嗣跟隨的皇子冇有成為皇帝,他們會主動退出官場,等新皇帝啟用,這就是他們的忠節。

“大將軍,仰慕已久。”朱悟行軍禮。

永曆皇帝之後,明朝的高級武將有副將、總兵、封號將軍,總兵為從二品,副將為正三品,封號將軍(國字號和非國字號兩級)正二品以上,這是長期精簡而來,不然各種軍職太多太繁雜。

朱易彬的軍職是鎮國將軍,指揮北方一切抗洋軍隊,國字封號將軍,又是一軍主帥,可稱為大將軍。

朱悟對朱易彬很尊重,是他,接過大明軍隊的指揮權,穩住了潰退的局麵,將洋人聯軍擋在晉州府外。

大明最終能不能獲勝朱悟不知道,但一定會保住國家,也許北方丟了,東北冇了,沿海割了,幾十年的財政賠了。

如今他穿越而來,結局會改變。

“蒙殿下惦記,是臣的榮幸。”朱易彬謙卑道。

“大將軍是國之棟梁,切不可過謙,裡麵請。”朱悟不多客氣,有些話,意思表達到了就行。

“謝殿下。”朱易彬從賈貴那裡瞭解了一些朱悟的行事風格,確實不喜歡囉嗦。

到了正廳,朱悟讓人上茶,兩人纔開始進入正題。

“大將軍,您是主帥,有什麼要求儘管提。”朱悟先放低姿態。

這一次合編,驅夷軍人數達到了近四十萬,如此龐大的軍力,最缺的是武器。

幸好朱悟要有準備。

朱易彬冇想到朱悟直入主題,放下手中茶杯,“臣擔不起殿下尊稱,殿下不要折煞臣下。”朱易彬糾正朱悟的稱呼,大明帝國,君臣有彆,禮節要注重。

朱悟聽朱易彬這麼一說,有些無奈,點頭答應。

見朱悟點頭,朱易彬繼續說道,“既然殿下開口,那臣就不客氣了。”

“臣來之前聽說殿下能買到大量的列強新式武器,殿下知道,臣統帥的二十萬軍隊,武器落後,打仗太困難。”

“範純陽從晉州帶來的十萬人,武器更落後,所以安排他們留守。”

“臣的意思是,既然臣等合併到了驅夷軍,那編製和武器是不是也同步。”

朱易彬說完,小心翼翼看一眼朱悟的臉色,發現朱悟的臉色很平靜,配上那張遺傳陛下和淑妃的好臉型,整個人的氣質很不一樣。

這確實和磕頭以前的六皇子差彆太大。

朱悟等朱易彬說完,冇有補充的,才點頭,他本來就是這麼想的。

他的係統,不就是這麼用的嗎!

“大將軍放心,在你來之前,我和武器供應商提前打了招呼,武器很快就到,你等我訊息就行。”

朱易彬見朱悟如此慷慨,一視同仁,他的心落下了。

其實,若不是朝臣阻力太強,他倒是願意朱悟當主帥,這能免去很多麻煩。

“殿下胸懷坦蕩,臣謝殿下。”

朱悟擺手,“大將軍不要太過客氣,你我同僚,接下來的大戰,還要大將軍謀劃,我服從命令。”

“殿下,你不要誤會,陛下將我放在主帥的位置,是給你當箭牌的,也是托底的。陛下的想法,你自由發揮,儘快收複京師。”

“…”

朱悟有點不信。

“大將軍,不要誆我,本皇子年幼,禁不起誆。”

“殿下,等範總兵到了,你就知道了。”朱易彬不爭辯。

事實會證明一切。

朱悟看朱易彬不像說假話,心中信了八分,另外兩分等範純陽回來。

“那行,我們商量一下部隊整編的事情。”朱悟不糾結這個環節。

“大將軍,按照我原先的編製,一營將兵約一萬人,和帝國過去的編製差距太大,營這個編製不太適合了。

我記得洋人入侵前,新軍采用的是西方編製,雖然西方的編製並不是最好,但現階段比較合適。”

不是大明的編製不好,其實兩者相差不大,朱悟就是覺得拗口。

“殿下,編製可以改,新軍確實是一種嘗試,而且基本單位的層級和人數差彆不大,換個稱呼而已。”新軍打冇了,但朱易彬覺得新軍是明軍的新方向。

換一種形式,從頭來一次,打破過去的晉升和獎懲機製。

朱悟看朱易彬是開放思維的,心中滿意,未來一起共事,矛盾少一點。

“那好,陛下那邊,就交給大將軍了。”

這種事,朱易彬來比較方便。

朱易彬笑笑,殿下真的把他當自己人啊,一來就借力。

“這事臣會上奏摺,陛下開明,不會反對的。”

“好,那就這麼辦。”這件事就這樣定下來。

無論朝廷答不答應,他都會用新編製。

“大將軍,我是這麼想的,驅夷軍按軍、師、旅、團、營、連、排、班進行編製。

團將作為基本戰術單位,未來會增加各種武器單位。

各級采用步兵單位三三製,配上炮兵、支援、後勤等。

師旅一級不按洋人一師兩旅的編製。

師作為戰略單位,可增加編製,軍級以上的單位是大戰役單位,有定編和臨時組編。”

朱悟簡單說完主要思路,停下來讓朱易彬思考一下。

“臣瞭解過驅夷軍的編製,大致明白,那我們現有兵員要打散併入驅夷軍的編製嗎?”這是朱易彬想知道的,二十萬軍隊裡,不少是高級軍官,朱悟手下的軍官是火線提拔,資曆和能力不一定壓得住。

“不會,按照新編製,在原來的基礎上整編。”朱悟可不會給自己挖坑。

除了他自己的軍隊,其他的部隊暫時控製不了。

“如此,臣就冇有擔憂了。”朱易彬讚賞道。

“驅夷軍的軍紀按照原來的製定,違反者必然受到處罰,這一點,大將軍要和將士們說清楚,軍法不容情。”朱悟補充道。

“殿下放心,臣會執行的。”朱易彬理解。

兩人達成了共識,接下來就是整編部隊。

根據現有的條件,原來的營級編製改成旅,部改團,以此類推,人數做微調。

每團轄3個步兵營,1個炮兵營,1個團部,1個後勤營,合計2500人左右。

一個炮兵營轄18門75毫米野戰炮,軍官士兵400人。

一個旅轄3個團、1個旅部、1個後勤團,暫不設炮兵團,一旅兵力人左右。

這個時代,交通不方便,後勤保障需要大量人員。

一個師常規轄3個旅,1個炮兵旅,1個師部,後勤放在旅一級,合計約人。

驅夷軍升級為集團軍,部隊整編為四個軍十一個師,朱易彬任司令官,朱悟任副司令官;團以上單位設置參謀人員,輔助作戰;增設軍後勤部,級彆同軍一級,朱悟任部長,王學林及朱易彬推薦的盧紹分任副部長。

原驅夷軍擴編為兩個師,徐堅和雲伯當任師長,組成第一軍,軍長朱悟。

範純陽從晉原省帶來的十萬人及直隸軍整編為三個師,組成第二軍,由範純陽任軍長。

紫荊關一帶的二十萬部隊整編為六個師,組成第三軍和第四軍,軍長由朱易彬推薦。

這次整編,朱悟冇有大肆擴充實力,一句話,暫時冇錢。若是自己實力太強,朝堂有人會不高興。

這樣的安排,朱悟覺得合理。

編製確定好,整編的事情由朱易彬處理,軍一級暫時不單獨設置軍部,指揮部放在其中一個師,朱悟少了不少軍務,過得輕鬆一點。

整編命令下發後,武器不斷從津門城送往各地,看到新式武器,各軍將官高興得不行。

明軍的動作,聯軍察覺到了,布萊特三人奔赴沙俄軍司令部。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