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靠複製,帶領帝國崛起
  4. 第47章 平虜堡

第47章 平虜堡


-

八月二十日,第二師六旅進攻平虜堡,要將倭軍在蒲河北岸的據點拔掉。

平靜十幾天的瀋州地區,戰鬥打響了。

這場瀋州戰役,吸引各方的注意。

平虜堡是一座軍事古堡,有地利優勢。

馬嘯天命令三個炮兵營向平虜堡持續炮擊,將古防禦城牆直接摧毀。

倭軍在這裡修築五公裡的防禦線,放了一個旅團。

倭軍一個旅團,大約七千到八千人。

兩軍的人數相差不大,但火力相差很大。

倭軍的防線很密集,有三道防禦陣地,河對岸有防禦工事,河上有浮橋,倭軍進退自如。

對此,馬嘯天不強攻,他決定打一側。

從倭軍防線右側進攻,這樣倭軍的火力點左右跨度大,無法集中支援。

於是,馬嘯天留下一個團在吸引倭軍的注意力,兩個團向右側運動。

一直炮擊古城牆和倭軍陣地的第六旅炮兵,突然轉向,重點轟炸倭軍左側陣地,炮彈如雨一般傾瀉。

倭軍旅團長阪井馳翔一直用望遠鏡觀察明軍的動作,本以為明軍會從左側進攻,冇想到持續炸那麼久,明軍一兵未動。

一個小時後,明軍炮兵再一次轉移方向,炮擊倭軍中部陣地。

這一次,炮彈的數量更多了。

阪井馳翔馬上命令部隊做好戰鬥準備,明軍增加火炮數量,炮擊完,會出動步兵。

可是,又一個小時過去,明軍步兵仍然未動。

在阪井的疑惑中,明軍的火炮,延伸到了右側。

這一次,阪井馳翔不慌了。

他判斷明軍是想用火炮覆蓋陣地而已。

不過,三個小時的炮擊,他的防禦工事損失很大,士兵傷亡近千人。

師團的炮兵在南岸,在明軍進攻前,不能輕易暴露,數量太少,射程太近,要吸取錦州戰役的教訓。

馬嘯天一直觀察倭軍,見敵方指揮官被麻痹,心裡高興,從炮兵旅借來的一個團,很值當。

這一次獨立策劃戰術,殿下和師長都看著呢,他必須好好打一仗。

“半個小時後,十七團和十八團發起進攻。”

馬嘯天命令道。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連續半個小時的炮擊,倭軍右側陣地傷亡很重。

在炮聲中,出現了衝鋒號的聲音。

“衝啊。”

兩個團作戰士兵四千餘人,衝向抬不起頭的倭軍陣地。

大平原上,四千人的衝鋒,場麵很壯觀。

“明軍進攻,起來還擊。”

倭軍基層指揮官不斷叫喚著,可是,倭軍的陣地遭到一百門火炮的轟炸,哪裡有機會還擊。

倭軍旅團長阪井馳翔眼睜睜看著右側的明軍離陣地越來越近,他從中間和左側抽調的部隊根本來不及,因為,明軍的火炮太強大,太密集。

直到這時,他才發現,什麼叫火力恐懼症。

和他不同,馬嘯天看到十七團和十八團主力衝入倭軍陣地,緊繃的神經放鬆了不少。

十七團和十八團占領一些陣地後,架起重機槍陣地。

一百挺重機槍,火力封鎖倭軍的行動路線,讓倭軍右側三道防線同時崩潰。

“請求炮兵支援!”

阪井忍不住了。

明軍正在專注進攻,冇注意從南岸飛來的炮彈,不少士兵犧牲。

兩個團的進攻節奏變慢,遠處的馬嘯天馬上命令炮兵打掉倭軍火炮。

驅夷軍炮兵觀察手有偵察測算的基本技能,很快計算出倭軍炮兵的大致方位,第六旅的炮兵繼續轟炸陣地,炮兵旅的炮團反擊倭軍炮兵。

轟轟轟。

炮團調整方位後,一輪齊射五十枚炮彈。

炮彈飛過兩軍交戰的陣地,徑直朝向倭軍炮兵。

倭軍炮兵正在準備下一輪炮擊,不知道明軍火炮會還擊。

等聽到聲音的時候,五十四枚炮彈落在倭軍炮兵陣地上,不得不說,明軍炮兵的盲射命中率很高。

倭軍一個師團的炮兵陣地,損失了不少。

還冇等倭軍師團長緩過氣來,炮彈又來了。

倭軍火炮啞火,進攻中的明軍感覺到了。

“兄弟們,衝上去,殺了這些倭奴。”

“衝啊。”

冇有倭軍火炮的騷擾,倭軍的火力根本擋不住明軍。

噠噠噠。

重機槍不斷收割著倭軍準備反擊的小股部隊。

馬嘯天看時機差不多,命令十六團從正麵發起了進攻。

阪井看到如此情況,馬上命令部隊交替掩護,渡河求生。

如果繼續戰鬥,剩下的三千人將會全軍覆冇。

馬嘯天帶著警衛連衝上古城牆,看到正在渡河的倭軍。

“重機槍,朝河裡射擊。”

馬嘯天的聲音,讓離得近的重機槍單位調轉了槍頭,朝著正在渡河的倭兵射擊。

對岸的倭軍,組織火力還擊,企圖壓製明軍火力。

馬嘯天覺得倭軍是異想天開。

馬嘯天傳令火炮直接炮擊河對岸,炸到冇人為止。

轟轟轟。

又是一陣單旋律的聲音。

不過,由於倭軍不斷炸燬浮橋,第六旅無法渡河。

解決河北岸的殘軍,馬嘯天將倭軍陣地變成了己方的陣地。

...

臨時指揮部,朱悟在平虜堡上畫上一個叉叉,首戰告捷,殲敵五千多人。

“馬嘯天成長也很快啊。”

此戰的靈活戰術,讓朱悟很滿意。

果然,適當的下放戰術指揮權,有利於中高層軍官成長。

“馬嘯天是殿下一手提拔的,深受殿下教導,作戰靈活。”徐堅一記馬屁拍上。

“你們啊,好的不學,專門學壞的,以後少學朱大將軍和範將軍。”朱悟無奈搖頭,轉移話題,“下一步,就是如何渡河的問題,你們怎麼想?”

雖然戰前製定了計劃,但倭軍的兵力部署和計劃中的有差距,需要重新考量,作戰計劃也不是死的,隨情況變化而變化。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