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末造反專業戶
  4. 第1120章 檄文

第1120章 檄文


-

“大熙革命九年五月十七日,檄曰!”茶樓二樓,一名花白鬍子的士人捧著一張佈告檄文衝著填滿了整條街的百姓聲嘶力竭的大喊著:“嗟爾有眾,明聽予!前明無道,暴政殘民,天下紛亂、因有國難,彼東虜者,趁隙入關,欲盜竊神器、奴我種類!”

“東虜自持武力,霸占神京、極惡窮凶,一心掠奪,專以殺人害民為樂,苛政峻法以淩虐百姓、橫征暴斂以掠民之財、以至民不聊生、餓殍遍野,黎庶之膏血,儘為其私囊,萬民之體軀,皆任其宰割!”

“東虜之貪暴,言之痛心、談之汙舌也!貪官汙吏滿寰區,處處是殺人利刃,善士良民遭其荼毒,人人懷切齒深仇!於東虜治下,苛法之所陷、攻戰之所殺、饑饉之所夭、疾疫之所及,以萬萬計,開封、揚州、淮安等城池市鎮皆儘毀滅,死者露屍不掩、生者奔亡流散,此逆人之大罪、禽獸之惡行也!”

“凡有水旱災殃,毫無憐憫,坐視災民暴露如草芥;濫設旗莊、縱八旗惡徒佈滿天下,剝民脂膏,官以賄得、刑以錢免,世家豪族把持田土,借滿洲虎狼之兵屠戮民戶、肆意兼併,以至士民哭泣於道路、餓殍掙紮於生死!”

“東虜之罪孽,罄竹難言、波濤難淨,此虜狼子野心,遠甚諸代入夏之胡夷,強逼士民削中國之形象而就禽獸之樣貌,又彆頂戴猴冠壞先代之服冕,是欲使中國之人忘其根本也!造夷狄之條律、掠萬民為包衣,是欲使中國之民不能脫其網羅而脅製之,使天下萬民永世為其奴婢也!”

街上的百姓漸漸有些騷動,那名老士子咳嗽了一聲,醞釀了一陣,一下子把聲調提了上去,麵色潮紅、一副慷慨激昂的模樣,讓人不由得詫異他這瘦小的身軀之中,怎會藏著那麼大的聲量:“我大熙,生於百姓苦難之間,得天下萬民授義旗而除暴政,豈可坐視東虜暴政殘民哉?”

“大熙借萬民之力,初有興盛之象,白環西獻、楛矢東來,青藏南洋、解辮請職,朝鮮蒙古,蹶角受化,唯東虜野心,裹挾生民遁於白山黑水,欲苟延於歲月之命也!”

“我大熙以民為本,萬民之困不得不解、百姓之仇不得不報,今奉天倡義、弔民伐罪,法古用兵、救民水火,整六師、聚百萬之兵,修兵戈、揮護民之器,旌旗蔽日、船筏彌江,士卒爭先、水陸並進、四麵圍擊,問罪神京、共梟罪虜!”

“傳檄遠近、鹹使聞知,我軍軍威整肅、號令森嚴,耕市不驚、秋毫無犯,兵至,百姓無需迴避,若有甘心從逆、抗拒天師者,則大兵一至,必玉石俱焚也!”

“如蒙古、八旗、女真之民,同生天地之間,昔姚弋仲、符融,皆為胡種,然歸義於中國,中國之民亦以炎夏後裔視之,爾等若能知禮義、願去胡俗而歸夏者、助大熙滅除暴清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皆我大熙之子民,若執迷不悟、抗拒天師,則生為胡種、死亦為胡鬼也!”

那老士人還在扯著嗓子念著,街上的百姓們卻已經按耐不住情緒,不知誰喊了一聲“萬歲”,一瞬間如同風暴一般,整條街都在大喊“萬歲”,不一會兒,便是整座長沙城都如同山呼海嘯一般在高呼萬歲。

那老士人有些無奈,又鬆了口氣,趕忙討來茶水啜著潤嗓,坐在附近的王夫之朝一旁的趴在欄杆上看著街上百姓遊行的一名家仆招了招手,吩咐道:“明月,去弄些茶點給那老先生送去,如今這情況,街麵上恐怕是一時半會靜不下來了,讓老先生好好休息一會、填填肚子。”

明月不情願的跑去找店小二,桌後的黃宗羲抬頭看了他一眼,繼續低頭閱讀著那篇檄文,正為他倒茶的顧炎武笑著說道:“孔郎中這篇《大熙倡義討暴清檄》寫的倒是有理有據、簡練很辣,東虜那些八旗貴胄看了,恐怕要驚出一身冷汗來了,孔聞詩和孔家打了這麼些年的筆仗,倒是練出一身罵人的功夫來了。”

“那也比不過你顧忠清當年罵的狠!”王夫之輕輕一笑,說道:“忠清、太沖,這篇檄文我看了兩三遍,倒是發現了一些有趣的地方,你們發現冇有,這檄文裡著重講的都是東虜如何殘民害民,華夷之辨用的倒是不多。”

“很正常,大熙以民為本,護民愛民自然是放在第一位的!”黃宗羲淡淡一笑,頭也冇抬:“再說了,我大熙兼有四海,治下不僅有漢民,也有不少夷民胡民,好比那關外的遊擊隊,滿人、朝鮮人、女真人數量遠遠超過漢人的數量,拿華夷之辨大做文章,豈不是打他們這些為大熙拚死作戰的將士的臉?”

“華夷之辨要講,但要淺講,化胡為夏要做,必須深做!”顧炎武點點頭表示讚同,笑道:“依我看,所謂華夷之彆不在人種,而在人心,就如這檄文中所言,符融、姚弋仲亦胡種,然則其愛民護民、助夷歸夏,中華之民,誰會將他們視為外夷番蠻?”

“而中行說、範文程等,雖為漢家之種,然其引狼入室、助紂為虐、殘害良善、屠戮生民,華夏之民,誰願與之為伍?誰會視其為華夏子裔?”

“忠清說的有理!”王夫之輕輕點頭:“故宋昌黎先生曾言‘諸侯用夷禮則夷之,進於中國則中國之’,執政也曾說過‘東虜之大罪,不在其天生胡夷也,而在其暴政殘民、化夏為胡也,東虜之壓迫,無分漢滿蒙朝,故我大熙之所以滅東虜者,不是為除化外之族,而是要滅殘民之民賊、化胡之罪魁‘。”

“執政一貫擅長攻心!”黃宗羲將那檄文折起,仔細的放在桌上,看著街上如海嘯一般遊行的隊伍,笑道:“民氣已鼓、軍心已振,我等靜看濤生雲滅便是!”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