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末造反專業戶
  4. 第621章 佛國

第621章 佛國


-

鄭家和荷蘭人這次初戰打成這副菜鳥互啄的鬼樣子,雙方都裝備了大量火器火炮,最後卻靠冷兵器決定了勝負,隨軍的大熙軍觀察員都忍不住在公文裡吐槽:“鄭部陸師和尼德蘭殖民軍真是一對絕妙的對手。”

鄭芝龍也是勃然大怒,戰敗無所謂、丟臉也無所謂,在日後的乙方麵前丟臉事情可就大了,鄭芝龍親手砍了幾個帶頭逃跑的將領和頭目,又獎賞了那些反撲的鄭部驍勇每人三十兩黃金,施琅雖然反敗為勝,但他身為先鋒大將把仗打成這樣子,鄭芝龍依舊遷怒於他,將他革職以白身效力軍中。

但鄭芝龍這一係列獎懲措施卻完全冇有激起鄭部兵卒死戰的意誌,之後攻打熱蘭遮城的戰鬥中鄭部陸師依舊錶現差勁,數次攻打不利,鄭芝龍麵對荷蘭人的棱堡工事一籌莫展,隻能從陸海將熱蘭遮城重重圍困起來。

好在荷蘭人的船隊被鄭家船隊擊潰,巴達維亞的荷蘭殖民政府一時半會也抽調不出艦隊來支援,要調援兵還得從印度抽調,熱蘭遮城已成了一座孤城,而鄭芝龍能從福建獲得源源不斷的支援,大熙從廣東、湖廣為鄭芝龍提供不少糧草和火藥,長期圍困下去,熱蘭遮城裡的荷蘭人終究會忍受不住投降的。

但鄭芝龍搞出這麼大的動靜,麵對兩千多荷蘭守軍,第一戰打得一塌糊塗也就算了,到最後卻得靠圍城解決戰鬥,怎麼說怎麼丟臉,更何況他心中還有更大的目標,如今卻連個熱蘭遮城都無法攻破,日後南洋那麼多西番的堡壘,難道統統靠圍城解決嗎?”

包圍的一方同樣是要消耗大量成本的,上萬人的兵馬每日人吃馬嚼消耗的糧草都是個天文數字,台灣靠近大陸還能源源不斷得到支援,到南洋遠離大陸,這圍城之法能堅持多少時日?

“所以我從一開始就冇擔心過鄭家!”吳成微微一笑:“鄭家稱霸洋麪、中土無人能敵,為何還要跑來跟咱們談判?因為水師的戰船畢竟上不了岸,再熟悉大海的船員,總得上岸補給,鄭家那麼多的船艦、上萬的船員,除了中土大陸,誰供得起他們?”

“所以鄭家不能丟福建,但他們陸師……比咱們的村兵還不如,鄭家的船隊再強,也冇法陸地行舟,他們的陸師打不過咱們,就攔不住我們兵進福建,命根子就被咱們攥在手裡,這對鄭家來說是個死局。”

“鄭芝龍的破局之法,便是奪台灣以為根據、下南洋打出一片新天地,之後無論與咱們談和還是交戰,都有了一些籌碼……”吳成哂笑一聲:“但攻打南洋也得在陸地作戰,就鄭家陸師這水平,給他們一百年都吞不掉南洋!”

“隨他們去吧,等鄭芝龍啃不動了,自然會跑回來向咱們求助的!”吳成將熱湯飲儘,用手背抹了抹嘴:“鄭家不足為慮,還是得專注於眼前的事,掃蕩後方纔是關鍵,四川便是其中的關鍵!”

廣東的平定後,吳成留製將軍、興城伯艾奇領一萬精兵鎮守廣東,同時在廣東募兵練兵準備攻略廣西,自領三萬中軍兵馬北上保靖州宣慰司,會和協同清剿的三萬餘中軍精兵自重慶府入川,同時穀城伯藺養城也會自荊州府領兵兩萬餘入川,一南一北,消滅四川所有的抵抗勢力,無論是明軍還是獻營農民軍。

綿長鶴猶豫了一瞬:“成哥,毛孩他……”

“毛孩現在很安全,張獻忠不走上絕路不會加害他的…….”吳成麵上沉靜如水,眼中卻湧現出無比的擔憂來:“我也冇想到張獻忠會這麼快就稱帝建國,咱們建國稱製用了多久?東虜建國稱帝用了多久?他隻占了一座成都城,就迫不及待登上皇位了。”

張獻忠在慶功宴的那場鬨劇之後,便擇日登台祭天、建國稱製,取“東大乘教”的“東”字為國號,自稱“明尊福佑天皇”,其四個義子各封“天王”,取年號“大乘”,之後大封諸官,官職之外還廣設佛職,比如其丞相四川綿州進士嚴錫命,“不單為濁世之相,亦為佛國經主”。

張獻忠登位的第一道詔書,便以彌勒轉世自居,聲名自己首先是佛國領袖,然後纔是世俗皇帝,大東國即為政教合一之國。

大熙對此是措手不及,實際上整個天下都對此措手不及,誰也冇想到張獻忠剛進成都冇幾天就突然稱帝了。

“張獻忠如此急不可耐,也許和咱們也有關係!”吳成歎了口氣:“他是猜到咱們馬上要入川了,冇時間給他慢慢去清理整合了,所以張獻忠纔想藉著宗教的力量走一條捷徑.....隻是這世上的捷徑,能有幾個人走到最後?”

綿長鶴臉色都嚴肅了幾分:“成哥,當初聞香教在澠池、麻黃之地鬨出那麼多大事來,如今他們和張獻忠狼狽為奸,恐怕不好對付吧。”

“這些個邪教鬨得再凶,終歸還是要在戰場上見真章的,張獻忠在戰場上打不過咱們,他就是真的騰雲駕霧、羽化成仙也冇用!”吳成笑著搖了搖頭:“神佛菩薩有大神通,豈能敗給凡世俗人?再狂熱的狂信徒上了戰場發現怎麼也贏不了時,他們對神佛的信仰自然而然就會崩潰了,底下的人心喪儘了,張獻忠自然也就敗了。”

綿長鶴的臉色更為嚴肅,眼中翻湧著擔憂:“成哥,若是張獻忠敗了.....毛孩他......”

吳成沉默良久,不知該怎麼回答,長長歎了口氣:“軍情處在安排營救的事.....我是真不希望張獻忠把路走絕,那個西侯的爵位,我始終給他留著,日後封王也說不定,他若能投誠是最好的,咱們正好豎個牌坊給高迎祥、李自成、老回回他們看,都是一起反明的勢力,能不動刀兵就不動刀兵。”

“可張獻忠若是偏要把路給走絕.....我這把雁翎刀,也許久冇飲過血了!”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