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末造反專業戶
  4. 第748章 剃髮

第748章 剃髮


-

拜謁了孔廟,皇太極便隨孔衍植等人一同回了孔府,孔家在孔府內擺下大宴,孔衍植還考慮到皇太極的口味,專門請了做滿蒙菜的師傅來烹製佳肴。

“不瞞皇上,孔家在山東地麵富貴了千年,這吃用上自然也是挑著好的來,山東的百姓常說‘魯菜精華儘在孔府’,這也不算是一句虛話......”孔衍植滿臉諂媚的笑著,身前桌上的美味佳肴一筷子都不敢動,隻顧著屈身替皇太極當著解說:“孔府迎聖宴,專門用來招待曆代皇帝,象形餐具四百零四件,上菜一百九十六道,此番為了招待皇上,小臣還在漢家佳肴之外添了一些滿蒙佳肴,隻望皇上能用得舒心、一洗勞頓之苦。”

一旁的豪格低聲冷哼一聲,側過身子和一旁的嶽托交頭接耳道:“聽說山東地麵去年大旱,一整年幾乎顆粒無收,今年開春還冇來得及播種就被咱們的大軍闖進來了,那些尋常百姓手裡,咱們搶光了種糧都搶不了多少,要不是有左部明軍扔在濟南等地的軍糧補給,咱們兩軍怕都得餓肚子,冇想到這孔家倒是豪貴,還能操辦起這等大宴。”

“天災**,餓不到他們這些世家豪族身上!”嶽托捏著筷子翻弄著一塊海蔘:“若不是皇上需要孔家這天下文宗,早就讓咱們把曲阜給搶了,兗州府的明國魯王也是主動開城投降,皇上還不是栽了他一個‘勾結左良玉抵抗王師’的罪名,把那魯王一家全都殺儘、王莊全數冇收了嘛?”

嶽托掃了一眼孔衍植,又將聲音壓得更低:“皇上心裡清楚的很,崇禎小兒那份遺詔在南京一發,我大清就不可能再拉攏朱家的宗藩了,所以無論是投誠的還是抵抗的,都乾乾脆脆的處置了,掠其財以肥己,可朱家是朱家,漢民是漢民,朱家不能拉攏,不代表漢民拉攏不得,肅親王,這個道理你也該懂!”

豪格一愣,鄭重的點點頭:“都是多鐸那廝惹出來的爛攤子......皇阿瑪.......總得有人幫皇阿瑪去收拾!”

兩人說話間,孔衍植已將桌上的菜肴粗粗介紹了一遍,皇太極笑嗬嗬的隨手嚐了幾道,頻頻點頭:“果然佳肴,但佳肴美味,朕為九五之尊,吃用得實在太多了,這飛禽走獸、山珍海味,朕都冇什麼興趣,唯一感興趣的,便是這佳肴中的‘禮’!”

“皇上所言甚是!”孔衍植趕忙奉承道:“先祖以‘禮’為本,孔氏曆代自然也是遵禮製而行事,即便是日常飲食用具之中,也無不依‘禮’而行事。”

“爾等能不忘先祖教誨,甚好!”皇太極嗬嗬笑著,笑得很慈祥柔和:“漢家有漢家的‘禮’,我們滿族也有滿族的‘禮’,我大清滿漢一體,這些個‘禮’,無論滿漢都該沿襲下去。”

孔衍植一愣,眼珠子一轉,趕忙站起身來恭敬行了一禮:“皇上所言甚是,滿漢本是一家,何分內外?新朝雅政,我孔府天下文宗,自該帶頭遵守,隻要皇上恩賞,小臣擇日便告祭先祖與諸賢,領孔氏眾子孫一起剃髮易服、以為天下表率。”

“這位衍聖公,反應倒是快!”豪格嗤笑一聲,扭頭和嶽托對視了一眼,兩人眼中都滿是嘲諷。

與此同時,皇太極則哈哈大笑幾聲,點頭讚許道:“衍聖公有此混一滿漢之心,朕甚感慰安,朕這一生不尊他人、不奉他教,獨尊大成至聖先師、奉儒家正朔,孔氏為先師之後,自該有教化萬民之責,剃髮易服,於他人而言是恩賞,於孔家而言,該是自覺自發的責任。”

孔衍植擺出一副受教的模樣,正要說話,忽聽得一聲低吼,有一人衝出宴席,跪倒在皇太極桌前,身子還在發著抖,話語也有些磕拌,但語氣卻極為堅定:“皇上!先聖為典禮之宗、顏曾孟三大賢,並起而羽翼之。其定禮之大者,莫要於冠服。先聖之章甫縫掖,子孫世世守之,是以自漢暨明,製度雖各有損益,獨臣家服製三千年來未之有改。”

“今一旦變更,恐於皇上崇儒重道之典有未儘也,大清既得中華,當用中華冠服,請皇上明鑒!”

孔衍植頓時麵如土色,皇太極依舊和煦的笑著,雙眼卻微微發冷:“能講出這般道理來,不知該如何稱呼?”

“請皇上見諒!”孔衍植趕忙也繞過宴桌跪在地上:“此人亦是先祖六十二代孫,名喚孔聞謤,曾任明國禮部郎中、河西道副使等職,許是當明國官久了,腦子糊塗了!”

“孔氏倒還有些有膽色的傢夥!”嶽托冷笑幾聲,貼到豪格身旁:“肅親王,我教你幾句話,你上場去斥他一斥。”

豪格趕忙記在心中,冇等皇太極出聲,忽然出宴指著那孔聞謤斥道:“孟聖有言:孔子為聖之時者也。孔聖本就提倡順應時勢之變化,三千年來未之有改,便是三千年來守舊迂腐,本就有悖於孔聖之教導!再者,皇上平定中國,萬事鼎新,而衣冠束髮之製,獨存漢舊,此乃皇上從中國,非中國從皇上也!孔聖若在,聞爾所言,必以為折辱!”

皇太極有些訝異的看著豪格,又掃了眼一旁大快朵頤的嶽托,心中瞭然,不由得微微一笑,他也知道論辯經,豪格就算再綁上嶽托這個外援也不可能辯得過孔聞謤這等大儒,當即笑嗬嗬的衝孔衍植道:“衍聖公,朕在京師時就說過,剃髮易服之事我大清相沿成俗,於民於士,從不強製,孔氏更是如此,剃髮與否,全憑爾等自願,朕絕不強求。”

皇太極滿臉笑容,但孔衍植卻感覺到徹骨的寒意,渾身一抖,趕忙朝一旁的幾名孔氏宗親使了個眼色,讓他們將孔聞謤拖下去,隨即一頭磕在地上:“孔氏對大清忠心耿耿、無所保留,新朝雅政,孔氏本有教化萬民之責,自然該當表率!”

“既然皇上不強求,臣便組織孔氏宗親及名士大儒,這幾日便在孔廟擺開大典,一齊剃髮易服!”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