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末造反專業戶
  4. 第824章 檢舉

第824章 檢舉


-

“檢舉製,想來諸位都熟讀了吏部、刑部和監察院一齊釋出的檔案......”吳成翻著講稿:“冇看過的沒關係,我簡要的講一下,所謂‘檢舉’,便是規定大熙的官吏都有檢舉朝堂和各地官府違反律法和紀律行為的義務,檢舉不分親疏,所有官吏都要對大熙忠誠,對違反紀律和律法的言行、行為進行公開和私下檢舉,知情不報者,以包庇論,同罪。”

吳成頓了頓,掃視了一圈議員們,繼續說道:“百姓亦可匿名向監察院舉報官吏,監察院必須予以覈查,並公開回執。”

“有些人說,這檢舉製是在鼓勵告密,是在學當年的商鞅,施行秦法暴政,私下裡還罵施尚書是‘施俊臣’、肖掌院是‘肖溫舒’!”吳成冷笑一聲,雙眼捕捉到幾名議員低下頭去:“我在這裡也說明白,這檢舉製是我的主意,某些人不要罵錯了人,想要罵,直接罵我這個執政便是!”

“但罵歸罵,檢舉製是一定要施行的!”吳成又拍了拍桌子:“我的江西之行,你們也該有所耳聞,官商勾結、結黨營私,觸目驚心,我們以往的監查方式完全失靈,地方監察院也沆瀣一氣,巡察工作隊孤立無援、受人欺瞞,對付像這種鐵板一塊的集團,光靠我們自上而下的監察,是絕不可能有什麼效果的,即便最後剷除了他們,也必然已經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們,像江西那樣的情況,在我大熙境內絕對不會少,我大熙治下,無論是前明官僚、地方官紳,還是我們大熙起家的老兄弟,一定有不少人希望能永世富貴、公侯萬代,因此會想儘辦法的攫取權位、腐化基層,決絕任何監督與製約,以小集團占有固化的權位。”

“麵對這樣的集團,我們隻能將所有人都發動起來,讓百姓們、讓基層的官吏們和我們一起監督,讓他們成為我們的耳目,如此,我們纔不會耳聾目瞎,才能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有人擔心,這檢舉製會變成一種迫害的工具,這實際上是對朝廷的不信任、對百姓萬民的不信任,不相信朝廷能明辨是非、不相信百姓會就事論事,彷彿隻要被人檢舉,就一定會被人誣告,就一定會蒙冤、會受委屈。”

“俗話說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如果你一心為百姓做事、勤懇廉潔,百姓們又怎會不念著你的好呢?即便真有人誣告,難道就冇有百姓為你仗義執言嗎?若是一個為你說話的百姓都冇有,到底是百姓的問題,還是你自己的問題呢?”

“同樣,如果朝廷陷在黨爭山頭的泥潭中,將律法當作爭權奪利的私器,那麼這檢舉製自然也就成了迫害和栽贓的工具,但若是朝廷清正廉明、這檢舉製做為國之公器使用,你們又何須擔心自己會因為檢舉製而遭到迫害呢?”

“你們害怕檢舉製,怕的是什麼?是公器私用、是私相授受,既然如此,不是更應該支援朝廷削平山頭,打擊結黨營私、抱團腐化的行動嗎?如果朝堂和地方上像前明一樣,盤踞著這個黨、那個派,黨爭不斷、紛擾不絕,冇有檢舉製,就冇有誣陷和迫害了嗎?”

“如果你們真的為官清正、為百姓做好事、為大熙做實事,你們又何必害怕檢舉製呢?如果你們想要結黨營私、想要以權謀私、想要禍國殃民,檢舉製打擊的就是這樣的蛀蟲,蛀蟲的意見,自然是無關緊要的!”

議員們又交頭接耳起來,但吳成冇有給他們提問和辯駁的想法,掃了眼一旁幾名旁聽的《襄京日報》編輯和禮部官員,啜了口茶水,驚堂木一敲壓下紛雜的討論聲,繼續說道:“我看看你們鬨得凶的還有哪個,哦,禁止私學。”

“朝廷禁止私學,是因為不少官紳的私學,名為講學教育,實際上卻淪為了嘯聚結黨、官紳勾連、爭奪輿論、遙控朝局的工具和橋梁,講學是假,以私學做舞台,明裡暗裡對抗朝廷、蠱惑百姓是真,這種私學,比戰場刀槍的危害還要大,是在刨我大熙根脈、篡奪我大熙的果實,故而必須禁絕!”

“有人說,這是暴秦之焚書坑儒、是厲王杜民之口,是要斷絕我中土數千年之文風!話說的很嚴厲,但我倒是要問一句,那朝廷的公學算什麼呢?私學教育來教育去,最後出來的要麼是豪門子弟,要麼是與豪門貴胄聯絡緊密的士子,入了官場便結黨營私,這是在傳承中土數千年的文風嗎?”

“孔聖說‘有教無類’,興學的目的,是讓更多的百姓,無論貧寒還是富貴,都可以公平的接受教育,為國家養育人才,私學早就已經走上了歪路,隻為了少數人的利益而行教育,本質上就是在違背孔聖的教導,既然如此,取締它們又怎麼能算焚書坑儒、杜民之口呢?”

“而且,我大熙並不像當年張居正那般一禁了之,各地官紳隻要得到禮部批文,依舊可以興辦學校,隻是不能教導應試之學,隻能教導技術、生產、耕種之學問,算是給我大熙培養專業的人才吧。”

“我反覆強調過,我大熙立國之本乃是天下萬民,不是萬民需要我們,而是我們需要萬民,如果我們不能維護天下萬民的利益、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隨時可以把我們拋棄,大不了再造一次反,將我們推翻就是,就像當年我們大熙推翻明廷一樣。”

“因此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應該以天下萬民的利益為標準,而不是以一小撮人的利益為標準,教育如此、律法如此、所行的一切政策,都是如此,這纔是真正的踐行二聖的仁愛之道,纔是實現儒家大同社會的唯一正確的道路!”

吳成提起驚堂木,重重敲在桌上:“同道而行者,必受萬民擁戴、必獲最終勝利,背道而行者,必被萬民唾棄、必然走向失敗!”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