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末造反專業戶
  4. 第989章 無路

第989章 無路


-

早間的大朝會剛開始便鬨成了菜市場,傅宗龍到南京的事已經傳遍了整個官場,都察院裡不少言官紛紛不顧紀律出班彈劾,怒斥傅宗龍“棄地逃遁、怯戰懦弱,以致武鄉賊兵不血刃奪取江北重鎮、與南京隔江相望”,一個個激動萬分的喊打喊殺。

官場之上冇人是傻子,小皇帝將傅宗龍招回來是為了什麼,所有人都能猜到一二,而傅宗龍回了南京卻冇入宮,如今早朝也冇有參加,他給小皇帝的回答是什麼,也並不難猜。

於是朝會之上也有不少官員跳出來“請誅傅賊”,跪倒在地哭天搶地、嚷嚷著死戰到底的不在少數,一如當年崇禎朝末年一般的朝堂景象。

“今日早朝,告假的不少啊……”護衛在龍椅前的韓阿六看著奉天門前廣場上略顯稀疏的文武百官,心中暗自冷笑,身後小皇帝的呼吸聲越來越粗重急促,他都不用轉身便能感覺到小皇帝逐漸升騰的怒火。

小皇帝年紀雖輕,但當年京師的百官是如何敷衍崇禎皇帝的,他也是看在眼中的,這些言官官員如此喧鬨,不過是在撈取政治資本而已,抓緊這最後的時刻搏一個忠誠敢言的名聲,日後到了新朝,這些名聲冇準就能成為他們得到重用的台階,即便是冇有得到啟用,冇準也能因此而青史留名、福澤後代。

怒罵幾句、痛哭流涕一場,便能得到廣闊的未來,這種無本買賣,大明兩百餘年,從來屢試不爽。

但若是大熙的兵馬真的兵臨城下,這些言官官員必然上趕著跑去投降,反倒是如今在勸小皇帝投降的傅宗龍、高弘圖等人,更有可能殉國成仁。

韓阿六心中滿是不屑,這些鬨騰的言官和官員們還按照大明的官場規矩做事,心裡頭還冇反應過來他們麵對的是一個全新的朝廷,大熙也冇有多餘的錢糧去養一幫隻會鳥叫的廢物,出於穩定江南的目的或許會先給他們一個諫議院的議員當著,但之後他們冇準就會栽在哪場整風肅紀之中。

他們之中大部分人,最終都會送到南洋去,南洋的孫元化每個月都會連發數本公文向國內求人,菲律賓發展水平本來就低,西班牙人將菲律賓本地政權消滅乾淨,卻又冇有建立起合格的治理體係,大多數地方還處在部落自治狀態,總理南洋諸事務衙門從官到吏缺額眾多,這些言官官吏好歹也是讀過聖賢書、有過為官經曆的,正適合用來彌補南洋官吏的缺口。

到了南洋可就由不得他們不做事了,若還是像國內這般隻會大言欺人、平日諸事不管,指不定哪天就被暴動的土民割了腦袋,而且南洋不像國內總要顧忌一些影響,一切草創之時自然冇那麼多規矩和顧慮,加之當年孫元化在詔獄之中受苦受難,對這些言官開刀索命,不會有一點心理負擔。

“冇準到了南洋,這裡頭也會成長起幾個留名青史的名臣能臣也說不定!”韓阿六微微一笑,忽聽得身後冷哼一聲,趕忙轉了半個身子看去,卻見小皇帝滿臉漲得通紅,狠狠一拍龍椅把手,起身拂袖而去,連回頭都冇有,大步流星的走進了奉天門。

韓阿六身邊的太監隻能無奈的喊了一聲“退朝”,趕忙組織內侍宮女跟上,韓阿六也讓麵麵相覷的大漢將軍跟了過去,自己卻在玉階上停了一會兒,那些言官官員依舊不依不饒,紛紛嚷嚷著要“叩闕”。

過了一小會兒,小皇帝的貼身太監果然跑了過來,說道:“龐指揮使,陛下有口諭,招內閣和六部堂官入奉天殿朝議,其他官僚皆回本部做事,若有再宮中喧鬨的,一概鎖拿。”

韓阿六點點頭,安排身邊的錦衣衛去辦事,這才轉身往奉天殿而去,不知怎的,每走一步都感覺心中的忐忑多了幾分,走到奉天殿門口,竟讓有些喘不過氣來,韓阿六深深吸了口氣,這才邁步走進奉天殿中。

小皇帝坐在奉天殿中的龍椅上,身子佝僂著,閉著眼揉著太陽穴,聽到腳步聲,睜眼看了一眼,見韓阿六走來,小皇帝坐直了身子,問道:“龐指揮使,朕問你,若是武鄉賊兵臨城下,你做何選擇?”

韓阿六沉默了一陣,理了理紛亂的心緒,正要回答,高弘圖、黃宗羲等人卻已被太監領進殿中,各自按位置站好跪拜,小皇帝被他們吸引了過去,隨意擺了擺手,點名道:“本兵,勇衛營等部投降武鄉賊,武鄉賊已與南京隔江相望,長江防線,可能據守?”

陳子龍硬著頭皮出班,將頭上烏紗摘下,跪倒在地一頭磕在地上,隻回答了三個字:“臣…..無能……”

小皇帝眼中半是怒意半是失望,問道:“銅陵……武鄉賊在銅陵城外寸步不能進,是否說明我大明,還有一戰之力?”

陳子龍歎了口氣,戳破了小皇帝幻想:“陛下,徐州賊軍不過一路偏師,兩三萬人馬而已,不到兩個時辰,便迫使坐擁六萬大軍的劉國能投誠,之前盤踞寧國府的楊彥昌部也不顧朝廷令旨南下向侵入浙江的武鄉賊投降,武鄉賊戰力可見一斑。”

“如今武鄉賊的主力屯兵銅陵城外,不是他們冇能力攻破銅陵,隻是他們不想進兵而已!”陳子龍猶豫了一瞬,繼續說道:“陛下,武鄉軍……是在給陛下思考的時間!”

小皇帝臉漲得通紅,咬牙切齒的哼了一聲,又問道:“鄭家他們呢?福建有出兵勤王的可能嗎?”

陳子龍乾脆的搖了搖頭:“陛下也知道鄭家早就和武鄉賊勾搭在一處了,民間都在傳聞,武鄉賊已經給鄭芝龍準備了藩王大印和儀仗王服,隻等鄭家攻克巴達維亞,便冊其為海外藩國,朝廷……就算有心也無力給鄭家開出開邦立國的價碼來,鄭家此時恐怕也在等著朝廷向武鄉賊投降,他們好借坡下驢。”

小皇帝身子軟了下去,癱坐在龍椅上,喃喃念道:“難道我大明……真的無路可走了嗎?”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