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曆史小說
  3. 三國:穿越在敗走麥城前
  4. 第七十一章 破局之策【求追讀】

第七十一章 破局之策【求追讀】


-

兩軍對峙之下,由於霍弋出色的應對,讓吳軍久久無法平定南岸起事響應荊州兵的江夏蠻。

也由於江夏蠻跟豫章郡被煽動的山越族群作亂,亦是嚴重影響了江東眾軍的士氣。

又加上自從侵略荊州之地以來,接連不斷的折損兵馬,導致現在吳軍整體戰意都頗為低迷。

這讓陸遜順流而下逼近柴桑後麵對城內僅有千餘人的五溪蠻人展開數輪攻勢也並未攻下。

這也得益於江夏蠻起事拖延了吳軍東下的時日。

多日下來,蠻人早已備足了守城物資。

何況柴桑乃江東屏障,先前也曆經江東諸將修繕加固,城防頗為雄厚。

饒是陸遜用兵出色,短時間內也無法使麾下戰意不高的將士攻破城池。

江夏戰局僵持不下,江東各郡縣人心惶惶,對於吳軍而言戰局愈發惡化。

麾下各部兵將的軍心愈發低迷。

多日以後,江夏南岸的局勢也傳到了公安城。

這時的公安,依舊戰況緊張。

隨著陸遜,呂蒙先後攜主力東下,讓州府江陵城所麵臨的軍事壓力驟然減輕了許多。

也由於前部督趙累棄舟登岸攜五千部眾回援,讓城內軍民頓時軍心高漲。

原本因受潛入城中的吳軍眾密探煽動誘降的眾家族作亂而令城內局勢暗流湧動,頗為不穩的現象亦隨之一掃而空。

當掌控江陵城內大局的安漢將軍糜竺從分散各地的探子處聞訊霍弋已是率部奪取了柴桑、夏口擾亂了吳軍後方的軍情後。

他果斷令前部督趙累與主薄廖化集結敢戰之士沿下遊發起反攻,給予吳軍壓力。

隻是江陵城內的大型舟船基本都調到了前線,此番趙累也是棄舟沿陸路回返的,麵對著公安城尚有萬餘江東水師也難以突破。

雙方近日來沿江水南、北兩岸對峙。

公安府內。

吳侯孫權身襲紅色錦袍,臥於席上正伏案辦公處理著公文,當斥候將江夏南岸的情報呈遞過來,一時間不由麵色大變。

“怎會如此?連子明都難以應付霍弋乎?”

他攤開信帛察看後麵上不自覺的浮現著數分驚詫之色道。

堂內一側屹立著一位年紀不過二旬出頭的青年部將,他似是注意到孫權眉梢緊皺,神情不容樂觀,麵容頓時一緊,連忙拱手相問道:

“吳侯,發生何變故了?”

此話落下,孫權抬首命侍從將信帛遞了下來,臉色頗為凝重道:“子璜,你且看看吧。”

說罷,全琮緩緩接過信帛匆匆查閱了起來。

片刻功夫,他臉色一震,大驚道:“有呂將軍坐鎮的江夏南郡局勢也如此惡化了?”

“唉,霍弋搶占夏口,奇襲柴桑,又煽動豫章山越各部族與江夏蠻起兵擾亂了我方軍心。”

孫權聞訊,歎息一聲道,“現在荊州水師已與霍弋部匯合夏口,子明所率主力被牽製於此。”

“麾下將士的軍心也因江東人心惶惶而大受影響。”

“伯言久攻不下柴桑,留守的賀齊也因豫章山越之亂一時無法協助夾攻柴桑。”

“要是戰事繼續拖延下去,江東將徹底打亂矣!”

一語吐落,孫權眉宇緊皺,漸漸生出退意的心思。

“子璜,你說若是孤此番差人前往江陵談和修好如何?”

沉吟半響,孫權側首看過來相問道。

此話一出,全琮思吟良久,才緩緩拱手迴應著:

“吳侯,如今荊州兵據有夏口,柴桑斷絕了我軍與江東之地的聯係,掌握主動權。”

“琮擔憂此時請和,荊州一方怕是並不會那麽輕易答應呢。”

“即使願和,我方估計也得付出不少,不然難以全身而退!”

一言落下,孫權聽在心下,一時也靜默不語。

這話並未有問題,畢竟此番是己方主動撕毀了湘水盟約趁荊州空虛之際進犯荊州之地。

但現在戰局反而惡化到這個地步於己方不利的局麵,他饒是城府深厚此時麵色也頗為焦慮,半響後也未沉思到破局對策。

堂內這時寂靜無聲,氣氛凝重。

似是過了好半響,麵容清秀的全琮流露著數分笑容,拱手提議著:“吳侯,琮有一策,或許能令如今我方糜亂的局麵柳暗花明重新握回主動權。”

言語剛落,一臉焦慮的孫權聽罷麵上頓時浮現著喜色,目光中也透著期盼道:“子璜有何良策?”

“再度差人北上說服曹氏出兵南下協助攻荊。”

全琮神態輕鬆,語氣頗為平靜的迴應著。

“請求曹操出兵南下否?”

聞言,孫權麵色間浮現著些許憂色道,“先前出兵之前孤曾私下派遣過使者聯合了曹操約定出兵共同夾擊荊州。”

“可誰曾料想,曹將徐晃領數萬援軍南下解圍樊城以後便班師回返了摩陂,絲毫未有渡江至漢南趁勢進攻的打算。”

“顯然曹操擺明瞭是要坐視我方與關羽軍團為爭奪荊州激戰損耗實力,他好坐收漁翁之利!”

“我方能否說服其出兵南下麽?”

此話吐落,孫權沉吟半響,沉聲問道。

全琮聽罷,言語愈發高漲,信心十足道:“此一時彼一時也!”

此話剛落,他神情一振,鄭重的分析起來,“當時關羽全軍皆在襄樊前線,江陵等後方之地無比空虛。”

“那時曹操主動向關羽散播我軍欲偷襲荊州的訊息,其一是為了影響荊州兵的軍心,好讓徐晃能攜部南下一舉擊退解圍樊城。”

“其二亦是擔憂我軍順勢攻取荊州全境後做大,威脅北方。”

“故而曹氏纔會主動釋放訊息,公開宣稱並未處理於禁麾下戰俘家眷間接相助霍弋用曹兵俘虜守江陵對抗我軍。”

“他所作所為,皆是為了不讓我方輕易攻下荊州全境,希望我軍跟關羽軍團形成拉鋸戰互相損耗兵馬,從而能夠漁翁得利。”

話落於此,全琮眼神微動,隨即又頗為鄭重的目光看向上首,語氣嚴肅的說道:

“但如今時局又有所不同,由於我軍後方的柴桑,夏口等重地失守導致陷入了被動之中。”

“若無外力推動,則我方斷難攻下荊州,恐怕還會被荊州軍困死於荊州境內。”

“關羽驍勇,前番一戰擒獲於禁七軍,令中原之地震動受響應,遙領印綬作亂者數不勝數。”

“要不是吳侯當時主動差人前去聯合告知將襲取荊州,怕是曹操早已將都城遷至黃河北岸。”

“要是我軍此次於荊州境內被重創,令荊州軍團重整旗鼓,吳侯以為曹操是更忌憚我方還是關羽?”

一席話語洋洋灑灑的落下,孫權聽罷神情頓時一陣,快速沉思了起來。

“子璜所言甚是!”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