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曆史小說
  3. 三國:穿越在敗走麥城前
  4. 第七十七章 我若偷家,閣下又將如何應對?【求追讀】

第七十七章 我若偷家,閣下又將如何應對?【求追讀】


-

當文聘率部沿溳水進駐至北岸江邊的石陽城時,這則軍情亦早已傳遍了江夏南岸。

屯夏口的霍弋與金口的呂蒙都收到了訊息,各自做著準備。

“命營內各部將士集結,準備沿江水向夏口發起進攻。”

“傳本將軍令至鄂縣告知韓老將軍隨時準備掃蕩南岸受煽動起事的江夏蠻。”

“此番曹軍已南下,荊州兵將陷入捉襟見肘的戰局,此乃我軍打破困局的良機。”

剛收到軍情,呂蒙立於水寨內稍作沉吟,就已然快速揮手下達著各項軍令。

指令一下,金口水營內亦是忙碌起來。

各部開始整軍備戰,檢修大小舟船……

回到夏口水寨,霍弋亦是差人傳命與江水下遊的樊口水域令增援過去的關平按原定計劃行事。

收到軍令,關平絲毫不含糊,各戰船林立的沿樊口深入一副蠢蠢欲動欲要乘虛奪取鄂縣的意圖。

這無疑是讓老將韓當都麵露不安之色,迅速差遣探子回報呂蒙諮詢如何定奪,並將原本派出去分散剿江夏蠻人的部眾又全部調集了回來護佑鄂縣的周全。

隨著韓當的軍情傳回,呂蒙眉宇緊鎖,神色凝重的盯凝著輿圖上暗自沉吟道:

“霍弋這小子又在搞什麽陰謀?”

“先前曹兵未南下威逼之時,他隻是派遣一部水師入樊口水域響應江夏蠻牽製我軍,並未有主動進犯的意圖。”

“為何文聘進駐至僅有一江之隔的石陽後,反而調令麾下部眾大舉進攻鄂縣?”

“這不合常理啊!”

有道是事出反常必有妖,呂蒙聞訊這事內心深處也透著一股狐疑之狀。

他一時也有些琢磨不透,對方這是有何算計?

“按理說,有曹兵的威逼,荊州軍的兵力難以同時對付我軍與曹氏,那收縮防線,棄守柴桑大力加強夏口的守備力量,據守江夏南岸對峙纔是正理。”

“這怎麽欲要大舉進攻鄂縣,要死保柴桑呢?”

沉吟許久,呂蒙瞳孔微縮,流露著一副不可置信之色,嘀咕道:“難道說霍弋欲要孤注一擲順江而下攻略江東之地,與我方換家?”

“霍弋真有那麽大魄力,行此換家策略?”

沉吟好半響,呂蒙對如今荊州軍大力進取鄂縣目的大膽猜測著。

“傳令江上遊船,務必要時刻關注著夏口水寨的動向,一旦有大舉調兵離開的意圖迅速來報。”

“傳令韓老將軍加強鄂縣防守,不能讓城池失守,同時要時刻注意江夏蠻的動向。”

思慮良久,呂蒙下達著指令道。

時至如今敵情不明,見霍弋施此虛實之策,他也並未輕舉妄動而是準備以不變應萬變。

待尋到荊州兵破綻時再行出擊。

鄂縣遭到威脅,南邊金口大營的呂蒙部采取按兵不動的策略訊息傳到夏口,正有閒情逸緻於水寨內煮茶的霍弋聞訊,麵上笑意愈濃。

“看來呂蒙被我這虛實之策給迷惑了,暫時不敢妄動。”

他呢喃一句,提起散發著縷縷熱氣的茶壺往茶盞中倒上一盞,然後隨手往盞內撒上幾片茶葉,緩緩道:

“以呂蒙的才智,佯攻鄂縣怕是要不了幾日就會被髮現端倪,看來就得立即實施奇襲江夏北岸的策略了。”

稍作沉吟,霍弋確立了立即攻襲的方案。

“傳令少將軍,讓其迅速按計劃悄然進兵。”

“喏。”

軍令一下,從旁屹立的侍從迅速前去傳令道。

下達完指示,霍弋端起剛泡好的熱茶,輕輕吹了下冒著熱氣的茶盞然後呡了一口臉色淡淡的目視著波濤洶湧的江水北側,沉吟道:

“文聘啊文聘,汝欲協助吳人來對我軍形成威逼之勢?”

“可本將若偷汝家,閣下又將如何應對否?”

此話落下,他目光中滿懷期待之色,一邊凝視營外的江水,一麵裹著棉襖品著熱茶暗思道。

江夏北岸,石陽城。

軍府中。

一中年將領正伏案處理著公務,然後分心聽聞著堂下安插的斥候匯報著近日來的軍情。

聽到一半,文聘忽是抬首相問道:“汝說大王派遣張文遠將軍,趙議郎率部沿章陵郡南下增援我軍了乎?”

“啟稟文將軍正是如此,據訊息稱援軍前部已至隨縣境內了。”

“那就好啊!”

聞言,文聘原本頗為緊繃的麵容忽是鬆動了下來,略為有些放鬆道:

“此番奉王命南下協助吳人威逼荊州兵,助其擺脫困境,本將最擔憂的就是莫過於後方的安危了。”

“現有張將軍他們的援軍到來,那就不必擔憂了。”

此話一落,從側有部將麵露疑色,拱手相問道:“據軍情所示,目前屯於南岸夏口的荊州兵尚不過兩萬餘眾。”

“咱們屯於石陽,敵軍既要南禦吳軍,北防我軍,還有餘力偷襲我後方乎?”

“防人之心不可無,害人之心不可有。”

誰料文聘聞訊麵色卻頗為冷靜迴應著:“近日來那霍弋的戰績還不值得咱們深思麽?”

“數敗吳主孫權麾下倚為江東國柱的心腹大將呂蒙。”

“諸位可有把握與呂子明交鋒連戰連捷乎?”

此一語落的,堂內兩側頓時寂靜無聲。

諸將校紛紛不再言語,他們久駐江夏北岸自然對於僅有一江之隔的吳將都知之甚詳。

呂蒙在他們看來,絕非等閒之輩!

瞧見眾將都沉默了下來,文聘麵色也頗為鄭重的迴應道,“霍弋這小子年紀雖輕,卻能數次敗呂蒙,戰略上更是牽著吳軍走,成功將戰場從江陵引到江夏南岸的土地上。”

“僅憑此點,此子必然有過人之處。”

“咱們現在主力屯駐石陽,後方安陸僅有千餘人守備,還是得謹防荊州兵突襲啊!”

此言一出,有部將沉聲道,“但從南岸入北岸僅有兩條路吧?”

“一是從夏口入漢水沿漢津登陸,可這條水路就要從我軍眼下經過,敵軍戰船豈能瞞過?”

“另一條是從東麵的江水登岸,但西陵卻在吳人的掌控之中,我方現在與江東暫是合作關係,他們定然不會放任吧?”

隨著麾下諸將校你一言我一語的闡述著時局變化,文聘聽罷,還是略顯謹慎的語氣說道:

“敵將狡猾,咱們還是應小心為上!”

“加派斥候巡查安陸以東,謹防荊州兵沿西陵突襲我軍後方。”

“遵命,”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