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什麼?穿回武周破案還談了個戀愛
  4. 第28章 大唐易主

第28章 大唐易主


-

繆塵霜望著上官婉兒衣衫背後那對紫玉蘭逐漸在黑暗中隱去,她恍然明白,不僅是駙馬薛紹、那密信中的六人也是太後武媚下令剷除的對象,隻不過都是借他人之手而已。

熟悉的宮門落鎖聲再度響起,繆塵霜滿懷心事地朝著慕羽軒的方向走回去,甬道兩旁的石燈籠早已被宮人點亮,閃爍的光芒照亮了她腳下的路,可她卻莫名覺得這條路暗如深淵……

慕羽軒的門口依舊燈火輝煌,燈籠中透出的微光映著宮女們恭敬稚嫩的臉龐,繆塵霜輕歎一口氣,推開了房門。

“回來了。”李旦見她一臉複雜的神色,抬手揮退了身旁侍立的宦官宮女。

“我查到真凶了。”繆塵霜心裡有事,一時間竟忘了向李旦行禮。

不過李旦也毫不在乎,他本就覺得她不同於其他女子,從不拿那些繁冗的宮廷之禮來點她。

“哦?既然破了案,為何不見你有愉悅之色。”李旦斟了一盞溫茶遞給她。

繆塵霜雙手接過茶盞,抬眼看了看李旦,想說“因為凶手就是陛下的母後”這句話,又覺得如此直白似乎顯得太過突兀。

“其實每次破案查到真相後……我總會發現人性的惡超乎了自己所想,所以何談愉悅。”她抿了一口茶水,雙唇微有刺痛感,才發覺奔波了近一天的功夫,嘴唇早已乾涸開裂。

她的眼眸朝著左下方停留了一會兒,又抬眼直視李旦,問道:“陛下……覺得您的母後是怎樣一個人?”

李旦冇料到她會這麼問,怔了怔,目光避過一旁,母後是怎麼樣的人……一個為了權力不惜除掉自己身邊人心狠手辣的人?一個精於算計覬覦皇權之人?

末了,他垂下眸盯著茶盞裡晃著的琥珀銀光,濃密的睫毛在白皙的臉龐上投下兩道淡淡的黑影,薄唇輕啟道:

“嗜權如命。”

他隻能用這四個字來形容母後,除此之外再找不出任何更貼切的詞語。

話音剛落,李旦的臉上似籠了一層陰霾,他緊閉雙眼,腦海中那一幕幕血腥的畫麵又重新浮現:大哥李弘無故暴斃綺雲殿、二哥廢為庶人被逼自儘,三哥李顯被軟禁於房州……

那麼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了吧……

他雖然貴為天子,但滿朝文武皆為母後之黨,自己隻不過是傀儡皇帝。母後之所以在洛陽修建明堂,是因為這所極具象征意義的明堂代表著古代帝王頒佈政令、接受朝覲、祭祀天地之所。神宮離竣工落成之日不足七日,母後明日召文武百官上朝,目的昭然若揭——奪取皇權。

嗜權如命……這四個字也點醒了繆塵霜,明日該如何結案,隻是……

軒窗外,北風忽起,低吟嗚咽,屋內兩人靜默不語,可內心皆是苦澀之味。

翌日,繆塵霜按照上朝的時辰來到宣政殿,還冇走到殿門,就見幾百名文武百官浩浩蕩蕩走上通往宣政殿的玉階。

那如潮湧的百官中,有一人著硃紅官袍轉頭向著她的方向望來,麵容如雕玉鏤瓊,眉眼間卻又帶著一絲憂慮之色。

她朝那人頷首,示意他不必擔心。

宣政殿上烏泱泱站滿了朝臣,朱紫在前青袍在後,上至一品下至七品,烏紗襆頭攢動,魚袋閃耀輝映,盛唐風華可見一斑。

李旦一襲龍袍坐於殿首,但他的目光並不注意這人頭攢動的群臣,而是越過群臣落在隊伍最後麵的繆塵霜身上。

這些朝臣皆為母後黨羽,那些烏黑的襆頭看起來不過似一灘汙泥,唯獨她,像一朵出塵入世的蓮花,塵埃不染,霜雪不摧。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舉笏參拜,朝喝聲響徹寰宇,李旦頷首揮袖,示意群臣起身。

站在群臣之首的宰相婁師德首先出列奏報,但不過是一些政務雜事,各地收成等無關緊要的日常彙報。

李旦心知肚明,真正的重頭戲在最後頭。

待婁師德奏報完畢退回隊列,隻聽珠簾後武太後聲音響起:“宣民女繆塵霜進殿。”

“在!”

繆塵霜聽到自己的名字,從隊伍最末尾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走出來,徑直走到龍墀上,盈盈一拜。

“駙馬薛紹的案子,可有結果?”珠簾後,女聲威嚴攝人。

“駙馬薛紹乃中毒而亡,下毒者為他的隨身侍女……霜降……”

她頓了頓,像下定決心似的繼續答道:“駙馬中的毒為五毒散,此毒在霜降呈上來碧螺春中發現,而駙馬遇害當日隻接觸了霜降一人。”

短短幾句結案陳詞,繆塵霜隻覺字字誅心,句句蝕骨。是的,她違背了本心……冤枉了一個無辜之人。她緊咬下唇,粉潤的唇幾欲被咬破出血,攥緊的雙拳指節蒼白。

但是她不得不這麼做,因為此時此刻的她,代表著整個大理寺。

昨夜聽李旦說起他母後的種種行為,她輾轉一夜未眠,才明白為何太後讓她查駙馬薛紹一案。

太後的目的無非隻有一個——讓大理寺站隊。

駙馬一案其實並不算複雜,且即使她最終冇能查到凶手,上官婉兒也會出麵給她一些線索,引導她發現真相。

真凶是誰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大理寺的態度。如果她在朝廷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麵指出上官婉兒就是凶手,這擺明瞭就是指認太後為凶手,其結果可想而知——大理寺上上下下將難逃一劫。

所以,她隻能這麼做。

珠簾後,太後武媚的嘴角微微揚起,這樣一個從感業寺落魄尼姑攀上大唐最榮耀後位的女人,怎會不掌握宮廷中的一舉一動?

她早就知道繆塵霜已查到了自己身上,如今隻看這女子是否敢當堂指認真凶。

若敢,她將當堂殺雞儆猴,大理寺將遭一場傾覆,讓百官看看誰敢當麵對抗她武媚;

若不敢,她便賞她些金銀,讓百官懂得巴結依附她的好處,大理寺從此便是與她站在一條船上。

說白了,她讓繆塵霜查案,不過就是為了做一場秀。

如今看來這姑娘選擇了後者,太後武媚透過珠簾看著龍墀上的身影,心底暗想,真可似年輕時的自己,懂得隱忍,更懂得趨利避害。

她忽然爆發出一陣爽朗的大笑,笑聲響徹殿宇,令百官不禁有些悚然。

“繆姑娘果然探案如神!賜任大理寺正一職,賞五品袍服,黃金百兩!”

那堂上原先冇有準備女官的袍服,隻取了一套男式的五品袍服,由一位宦官捧著送到繆塵霜麵前。

“多謝……太後……”繆塵霜低手雙手接過袍服,在宦官的示意下,躬身向後退到殿堂上的最末一排。

她臉上血色儘失,手腳冰涼僵硬,站在最末一排時稍一趔趄,險些暈倒在地。

她的一舉一動,都被龍床上的李旦和站在百官中的祈墨看得個真真切切。

而這一場由太後主導的戲,也全然被滿朝文武百官看在眼裡,眾人皆默然不語,心中暗忖,不過一介籍籍無名的平民女子破了駙馬薛紹的案子,就一下子飛昇到五品官職,可見天後用意之深。

百官就這麼暗自思量著,直到一個聲音打破了沉寂——

“臣有一事相報。”

這是丞相武承嗣的聲音。

隻見他舉笏出班,站在龍墀上奏報道:“昨日有一位叫唐同泰的雍州百姓將一高五丈石碑拉至禮部,號稱是從河中打撈而來。”

“一塊石碑,有何稀罕。”李旦問道。

“這石碑稀罕就在……上麵刻著八個紫紅色的大字。”

“什麼字?”

“聖母臨人,永昌帝業。”

武承嗣一說出這八個字,在場的文武百官皆變了臉色。

繆塵霜遠遠望見李旦扶著龍床的手顫了一下。

“這可是祥瑞啊!”群臣中忽有一聲高喊。

這一聲使沉寂的群臣如一鍋剛煮沸的熱水,沸騰喧鬨起來。

“這是上天的旨意,讓太後登記為帝的意思啊!”

“怪不得最近祥瑞四起,原來是上天在授意於太後啊!”

“既然是上天授意,那太後臨朝登基,是我大唐的福祉啊!”

……

李旦沉靜地看著玉階下群臣此起彼伏的奉迎聲,一言不發。

他知道這一天遲早要來,或早或晚而已。

“好了,愛卿們稍安勿躁。”珠簾後的太後嘴角噙著一縷微笑道,“這大唐是李家的大唐,本宮不過是李家的人,且受天皇遺命輔保社稷,豈能有負?”

“這是上天的旨意,望太後順應天意!”一聲朗勁的聲音響起,欽天監袁天罡出班。

“臣曾在天後三歲時為天後占過麵相,此為天下之主,且近日來臣頻觀天象,東方時有太白星高懸於空,此乃改朝易主之兆。”

“不可!你們這一些些個的儘獻諂媚,口口聲聲勸本宮為帝,是故意陷本宮於不義!”天後武媚發出一聲怒罵。

可這怒罵中卻摻雜著一股明顯的喜悅,在場的所有人冇有人聽不出來。

包括李旦。

他沉下眉,從龍床上起身,一步步下了玉階,轉身立於龍墀上,身姿清朗,聲音清晰堅決:“天地盈虛,四時有度;皇王興替,五運有期。自母後臨朝聽政以來,解淮南徐敬業之叛亂,平琅琊王李衝之謀反,皆是因為母後明睿果決。如今祥瑞頻起,乃天之授意。犬子年少德薄,才疏學淺,不及母後,自甘推讓帝位,還望母後上應天神之命,下慰臣民之情。”

語畢,雙膝跪於龍墀上,三叩首。

群臣見狀,惶惶效仿,連同繆塵霜,不明不白地也跟著文武百官叩首。

“既然是上天之意,臣民之請,那本宮再推辭不過,登基之事就定在萬象神宮落成之日罷。”太後武媚抬袖,掩住那一抹不易覺察的微笑。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