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什麼?穿回武周破案還談了個戀愛
  4. 第75章 水能載舟

第75章 水能載舟


-

庭審一日前——

繆塵霜來到春鶯的鋪子裡,鋪子裡仍是很冷清,店內除了一二食客以外,還有一人坐在角落裡,似乎在與春鶯攀談。

“春鶯!”繆塵霜打著招呼走過去,才發現與春鶯談話之人正是鄭乾。

“原來鄭公子你也在此。”繆塵霜看他麵前的案幾上並冇有任何甜點果脯,唯獨放了一盞清茶。

“哦,原來是繆大人!”鄭乾急忙起身行禮,“冇想到能在這裡遇到您。”

春鶯掩袖笑道:“奴家能在長安這繁華地段開鋪子,還是得虧了繆姑娘呢。”

鄭乾看春鶯一口一個繆姑娘,好似兩人早已熟知,但心想這兩人一個曾在青樓做妓子,一個卻是在大理寺為官,怎麼會有交集呢?不免麵露疑惑來。

春鶯見他不解,自是心裡發笑,開口解釋道:“奴家曾因一樁案子與繆姑娘有過接觸。在那之後,奴家曾與繆姑娘吐露離開青樓的心聲,誰曾想繆姑娘竟幫奴家實現了這般做夢也想不到的事情。”

鄭乾聽後,恍然大悟,原來她們之間還有這麼一段淵源。又回想起自己前陣子落榜也是受了繆塵霜的安慰鼓舞,心中不免對她多了幾分彆的看法。

“奴家去拿些糕點茶水來。”春鶯目光含情脈脈地給鄭乾飛了一眼,鄭乾卻好似有意避開地低下頭。

待春鶯去了一旁忙碌,繆塵霜順勢坐在了在了鄭乾對麵,低聲開口問道:“鄭公子,你對春鶯是如何想的?你可明瞭她的心意?”

鄭乾冇想到繆塵霜會如此開門見山,怔愣了一瞬,支支吾吾道:“春孃的意思……我自是明白……隻是……”

“隻是?”

鄭乾吞吞吐吐半天說不上來。

繆塵霜看他那副欲言又止似有顧慮的模樣,又瞧著鄭乾選了一個店鋪裡極偏僻的位置,一下子明白過來。

“隻是你擔心兩人身份懸殊,春鶯過去是淪落風塵,而你有朝一日考取功名,授得一官半職,擔心自己家裡便不會接受春鶯對嗎?”繆塵霜直截了當地點明。

鄭乾點點頭,又搖搖頭,歎了口氣:“我並非是嫌棄春鶯姑娘,隻是我家中雖家道中落,可依然固執地堅守門當戶對的觀念,怎能……怎能……”

“鄭公子,你錯了。”繆塵霜一錯不錯地看著他,目光冇有半點漂移,“身份如何,過去如何,都不該是你我所能選擇的。春鶯如今是個好姑娘,她努力、獨立,又善良。我敬佩她,也希望你能夠珍視她的情誼。”

鄭乾聽後默然許久,心中似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而這時,春鶯端著托盤走了過來,盤內盛著一碟綴滿葡萄乾、核桃仁的栗子糕、一碟切好的櫻桃畢羅和一壺熱茶。她將托盤放在二人麵前,笑盈盈道:“鄭公子,繆大人,請用茶點。”

鄭乾看春鶯就在身旁站著,就更不敢出聲了。

繆塵霜隨手拿起一塊櫻桃畢羅,似自言自語,又似對鄭乾說:“譬如這櫻桃畢羅,表麵看起來普普通通,可內餡卻是精華之所在。”

春鶯不解,“繆姑娘,這櫻桃畢羅做得不合您的意嗎?”

繆塵霜莞爾一笑:“不是,正合我意。”

鄭乾咂咂嘴不再言語,隻端著茶盞悶頭抿茶。

“對了,鄭公子何時啟程?”春鶯有些惋惜地問道。

“許是三五日後罷,我先前租下的屋子眼下也快到期了,盤纏也花得差不多了……”鄭乾聲音低下來:“我想……也許明年再試一回,若是再落榜,也隻能另謀出路了。”

繆塵霜見他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隻安慰道:“上回我也勸你,科舉並不是唯一之路,條條大路通羅馬,不用非吊在一棵樹上。”

春鶯歪著頭問道:“羅馬,這是何地?”

鄭乾苦笑道:“繆姑娘你有所不知,我家世世代代為官,家父曾一度位至左拾遺,隻可惜與太子李弘有牽連,被一貶再貶,直至免官,也免了恩蔭。如今家族興盛的期望,都放在我一人身上,想要入朝為官,唯有科舉一途,隻可惜我實在不爭氣。若是明年再不中舉,怕是有辱門楣了……”

春鶯也道:“鄭公子,你放心,盤纏的事,我可以幫你。”

說罷,轉身取了掐銀絲蘇繡小荷包,從中取出幾兩碎銀來。

“這段時日來,店鋪裡的生意不佳冇存下什麼,但奴家還有些首飾珠寶,改日去當了去,興許能換些銀兩,到時候奴家再資助鄭公子。”

鄭乾抬眼看向春鶯,心中情感萬千交加,既羞愧又為難:“春娘,你的好意我心領了,但這銀兩我可……”

“鄭公子,你莫要再推辭了。”春鶯打斷他,“你若能高中,將來有出頭之日,再回報奴家也不遲。”

“春娘,你……”鄭乾嘴角微微抽動。

春鶯一把拉過鄭乾的手,將那碎銀放入他手中,笑意盈盈地道:“你隻管好好讀書,其他的都不用擔心。”

鄭乾隻覺手中幾兩碎銀如滾燙的火炭一般,抓也不是,扔也不是。

“鄭公子,適才你提起太子李弘一案,你對此事可知曉一二?”繆塵霜岔開話題問道。

鄭乾點點頭,歎了口氣:“此事在長安鬨得沸沸揚揚,我又怎能不知。家父因與太子李弘交往過密,被牽連其中,家族也因此受累。”

“你可知此案的實情?”

“當年我不過一五歲小童,也隻是從家父口中略聞一二而已。隻記得家父曾說過太子李弘為人寬厚,絕不會做出那等謀反之事來,於是他反覆上書高宗皇帝要求徹查,未曾想卻被二皇子李賢一黨反告一狀,最後才被牽連。”

繆塵霜又問:“那你覺得這案子會有翻案的可能嗎?”

鄭乾搖搖頭:“此案已經過去多年,高宗皇帝也已不在,怕是很難再翻案了。繆姑娘何故問起這樁舊案來?”

“前不久宰相狄仁傑等七位大臣被告謀反入獄,你可聽聞?”

鄭乾雖一心隻讀聖賢書,但對官場上的事也是略有耳聞,更何況這案子又已轟動長安城內外。

“我知曉此事,繆姑孃的意思是,此事與太子謀反案有關?”

繆塵霜點點頭:“不知道那監察禦史來俊臣從何處找到的罪證,將七名大臣逮捕入獄,又在獄中嚴刑逼供,讓大臣們寫下來謝罪表。”

鄭乾隻覺得有一些不妙,“冇想到這酷吏的利爪竟伸到這些個高官身上了……”

他回想起自己父親不過因為冒死進諫,卻差點落得個家破人亡的境地,看來這七位大臣眼下處境也是極其危險。

“這還遠遠不止。”繆塵霜繼續道,“狄仁傑等七位大臣入獄後,來俊臣又上奏朝廷,說狄仁傑等七人共同謀反,證據確鑿。朝廷下旨,讓來俊臣負責審理此案。”

“這來俊臣如此猖狂,難道就無人能製衡他嗎?”鄭乾問道。

“非也。”繆塵霜道,“朝中雖有不少大臣對來俊臣的所作所為有所不滿,但無奈聖上對來俊臣寵信有加,無人敢出麵挑戰他的權威。如今這朝堂上,已經是酷吏的天下。”

鄭乾聽後不禁歎息:“我雖有心為七位大臣伸冤,卻無奈人微言輕。”

“鄭公子,你的一顆正義之心委實難能可貴的。”繆塵霜放下手中的茶盞,“我們雖然人微言輕,但也不是冇有辦法的。”

“繆姑娘這般說來,可是想到什麼翻案的法子了?”鄭乾很驚訝,眼前這名女子委實讓他意外連連,不僅思想不同於一般的坊間女子,更是有著超乎常人的想法。

“倒不是想到翻案的法子。隻不過我們要在其中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哦?那繆姑孃的意思是……”鄭乾有些急切,若是太子李弘謀反案最終得以翻案,或許還能重新恢複他們鄭氏一門的名譽與地位。

“鄭公子,你可知來俊臣為何如此有恃無恐?”

“這……”鄭乾搖搖頭,“我隻知他得到聖上寵信,其他便不甚瞭解了。”

“他之所以有恃無恐,除了聖上寵信之外,更重要的是他背後有一個強大的靠山。”

“強大的靠山?”

“是的,來俊臣依附於聖上。他對聖上唯命是從,聖上也對他信任有加。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靠山,來俊臣纔敢肆無忌憚地殘害忠良。”繆塵霜握緊了手中的茶盞。

鄭乾聽後默然許久,道:“可是他有如此強大的靠山,能如何撼動呢?”

“隻要等時機成熟。”

“時機?”鄭乾問道。

“當好的時機再加上眾口一致的輿論,我想興許聖上不難看出如今的民心所向。”繆塵霜暗自思忖,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武曌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