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玄幻小說
  3. 玩轉大明帝國
  4. 第七十三章 天賜山鎮衙

第七十三章 天賜山鎮衙


-

天已經放亮,孫二狗開著車向鎮衙駛去,此刻的王不死已經被帶上手鐐,作為受害者和證人,孫三娘和大個子也跟在一起,一邊一個坐在王不死的一側,就像是害怕王不死逃跑一般,隻不過他們想的有點多餘,王不死相信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也是有王法的,是不會讓好人蒙冤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應該還是這個社會的主旋律,如果自己逃跑,原本無辜的自己,豈不成了真正的逃犯,在搞一個海捕文書啥的,自己這輩子豈不是要天天東躲西藏,每天過著提心吊膽的日子,自己還年輕,還冇娶媳婦兒,不能做傻事。誤會說清楚應該就可以了,因此一路上王不死都顯得很乖,也很配合。

雖然孫三娘此刻挺嚇人的,麵目全非,但孫三娘卻是不關心的樣子,坐在王不死一側,手不停的摸著王不死的屁股,王不死一路上是努力的忍著,被一惡婦占了便宜,說出去也挺丟人的,王不死決定忍下去,當成秘密,深深的埋在心裏。

用眼神的餘光偷看孫三娘一眼,由於穿著睡衣的原因,王不死可以清楚的看到一切,雖然人長得醜了一點,可是胸是無辜的,這並不影響王不死的審美觀,至於真實性,此刻還重要嗎,就算是倭寇,那些平均都在D罩杯以上的國家,又有幾人能夠保證都是真的,王不死決定用包容的眼光看待她們,包括孫三娘,畢竟她們工作性質與愛好相同,而且都挺辛苦。

此刻的孫三娘已經閉上了眼睛,從眉宇之間隱隱約約帶有一下陶醉的表情,就連車上開著的空調,都無法給孫三娘躁動的心靈降溫。王不死也很是煎熬,被一位老婦女,關鍵長得很醜的女人當成心理傾訴的對象,怎能不讓王不死感到難受。

還好,路程不是很遠,很快就到了天賜山鎮的鎮衙。

隻見這鎮衙占地很大,比閔國公府大了何時十倍,鎮衙依山而建,後麵是鬱鬱蔥蔥的樹木花草,前麵有一條小河流過,一座拱橋連接,一排紅色漆麵圍牆,足足有三五米高,估計也是為了在戰爭時期抵禦外敵,鎮衙的門挺大,也挺高,上麵還有三層的門口,采用的是我朝傳統的木雕和鉚釘技術,可以抵抗八級地震和山洪災害,哪怕抵禦是龍捲風也不成問題,畢竟這是朝廷工程,乾活的人也不敢偷工減料,門的兩側掛有一副對聯,左邊曰,門外四時春和風甘雨。右側曰,案內三尺法烈日嚴霜。

上麵寫著‘天賜山鎮衙’五個燙金大字匾額,貌似材質和筆法比閔國公府的還要強上不少。一側還掛有一個意見箱,這是大明帝國的首創,目的是監督地方官,由百姓指出地方官的不足,從而使基層官員能夠進步,更好的為百姓服務,朱熹洛想的很好,隻不過一般的老百姓怎麽敢說父母官的不足,再者意見箱掛的足足三四米高,一般人還真夠不到,而且二十四小時有人看守,誰有那麽大的膽子敢在此給父母官提意見。

鎮衙大門的一側,有一耳室。名曰申明亭,也就和另一時空的便民大廳一個用處,這是洪武五年,朱元璋詔令各府各縣各鎮建立的,凡是牽扯婚姻,田產,地基,鬥毆等一些民事糾紛,都需在這這裏處理調節,如果不成在進入鎮衙由知鎮,大明帝國也延續了前明的這一措施。

在山腳下可以看出鎮衙是采用的四合院的傳統結構,正麵是一排高大的樓房,足足有上百件間,這應該是官員辦公的地方。西側是食堂,工作人員吃飯的地方,還有一些搓澡堂。理髮店,按摩院,以及一些休閒娛樂場所,畢竟每天辛苦工作,容易得心理疾病,必要的放鬆還是有必要的。右側是職工宿舍,方便一些加班的職工休息,也有的人買不起房子,索性也就在此住下,也能省下一部分開支,中間的廣場有假山,池塘,還有一些健身器材,估計是員工的休息場所。

自古以來我朝就有官不修衙的傳統,可是這天賜山鎮衙卻是修得富麗堂皇,這倒顯得很是突兀。

不過如果看到天賜山鎮誌,你們就會明白原因,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大明帝國剛剛建立,順朝的那些文武大臣死的死逃的逃,而那些僥倖投降活下來的官員,早就已經被嚇破膽,而且順朝底層官員也很少有真心為民的,暴亂一起,很多地方官就被憤怒的百姓打死,當官都成了高危行業,誰還想做官,而朱熹洛為瞭解決這個麻煩也是煞費苦心,好說歹說,終於留下來幾位朝中大臣,再加上跟隨自己的幾位,和自己特招的幾位,勉強是把大明帝國的領導班子湊齊,可是官的政策,隻要百姓願意出錢,也是可以做官的,當然朱熹洛也還是有所考慮的,所賣的那些官都是小官,九品左右的,如果一些不重要的位置,你出的價錢也合理,還是會有高於九品的官階等著你,例如從八品。

藏富於民,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那些商人隨便一個,家裏的財富差不多跟一個地方的縣府收入相當,如果朱熹洛狠一點,人傻一點,把那些商人都抓起來殺了,財政危機也就解決,而且保證十年之內不會再出現財政赤字的問題。

這些賣官的人都是有錢人,他們不愁吃不愁喝,更不贏擔心朝廷大事,他們最擔心的是自己的銀子冇地方花,於是乎,在一些最底處的政府機構出現了一股風潮,看誰的鎮衙修的好,修的美,這已經成為商人圈子裏最新的炫富手段,當然這些人花的也都是自己的銀子,那些禦史錦衣衛也不會去管,而且商人們有錢,很需要為朝廷做點什麽,無私奉獻,人人都會支援。

這些商人有錢,但是士農工商這是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他們的存在很尷尬,作為最有錢的人,地位卻是最低的,這些商人怎麽會願意,因此賣官也是很受歡迎的,畢竟一下子從最底層跨到最高層,花費的僅僅是一些銀子,商人們最不怕的就是花錢,最怕的是被人家看不起,現在成了官,當然還有看不起自己的人,但是基層百姓還是很敬重自己的,因此商人們也是很開心,大明朝廷得到了銀子也是很開心。這可謂是雙贏。

因此如果你們在一些窮鄉僻野,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裹體的地方,看到一些豪華的辦公大樓,也就不足為奇,難道是領導們自己掏銀子蓋得。

孫二狗停下車,王不死三人也隨後下了車。

隻見鎮衙的圍牆上寫了無數的標語。

要想富,少生孩子多種樹。

能殺錯,莫生錯。

寧可血流成河,莫要多生一個。

一人超生,全村結紮。

寧多十座墳,不可多一人,

一胎持證懷,二胎一律紮,三胎四胎一律殺殺殺。

一人結紮,全家光榮。

估計是因為圍牆的空間有限,鎮衙的工作很多地方冇有表現出來,因此圍牆上還有一些條幅,上麵的標語,基本上也都是類似的話,門樓上空還飄著一個巨大的一條條幅,條幅很大,上麵的字也很大,估計十裏八鄉的百姓,隻要是有眼睛的都能看到,隻見上麵寫著,八個大字,你要敢生,我就敢殺,恩,殺字用的還是紅色的,比其他的字體稍微大了一些,後麵還有三個感歎號,起到一定的強調作用,果真殺氣很大。

不得不說,計劃生育是大明帝國的一項國策,隨著人口的日益增長,很多問題也是應運出現,首先就是土地的問題,現在土地所產的糧食無法滿足這麽多的人口,還有一些醫療,公共設施也是滿足不了這麽的人口,因此計劃生育一直被朝廷看的很重,甚至是和一些官員的升遷掛鉤。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朝廷這麽重視,,不管是胖,還是懷孕,先抓到牢房觀察幾天,一經發現是懷孕,立馬做掉。

因為大明帝國計劃生育這一國策,出現了結紮技術,這也變相促進了大明帝國外科技術的發展,可以說是裏程碑的存在。要知道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當初為了理髮這事,弄出的亂子就不少,頭髮這玩意畢竟是可以再生的,剪了可以再長出來,可是結紮呢,這屬於新鮮事物,百姓怎麽會輕易接受,不過因為有著強有力的朝廷機構,這也就不是問題。也是因為結紮技術,我朝也出現了很多外科高手,而一些學醫的也願意嚐試外科手術,畢竟實習的機會很多,而且出了問題也不用負責人,畢竟被結紮的人都是普通百姓和一些商人,就算他們想鬨,這不還有朝廷在嘛。

這個世界是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從你出生開始,你的人生就已經不公平,要不怎說,投胎是個技術活,要多學。

有的人付出了所有的義務,卻冇有享受任何的權利。

而有的人享受了所有的權利,付出義務是不存在的。

以前如此,今天如此,以後也如此,這是任何時代都無法解決的問題。

就像是大明帝國,在計劃生育這一項國策上,對不同的人,規定也是不一樣的。’

例如,八品以上的官員,還是可以想生多少就生多少的,畢竟人家有錢養活,而九品還有那些冇有品階的百姓,隻能生一個,當然還是有特殊情況的,例如你有足夠的銀子交超生罰款。不過這可不是小數目,不是三五千兩能夠解決的。

而且在婚姻製度上也有著不同的規定,因為國際人權組織的乾預,認為男人三妻四妾是對女性的一種侮辱,而隨著思想的開放,大明帝國的女性百姓也覺得,男人三妻四妾是對自己的不公平對待,因此也很是不喜歡這種風俗,也很是抵製。

冇有辦法,朱熹洛隻能是取消了三妻四妾這一製度,規定普通百姓和品階低於四品的官員,隻能娶一個妻子,而高於四品和那些帶有爵位的功勳到冇有規定,隻不過因為朱熹洛隻有三位妻子,所有那些有特權的人也都是兩位妻子,有些膽大的人也會嚐試跟聖上一樣娶了三位妻子,當然為了尊重女性,也是為了照顧女性百姓的情緒,這些特權人士享有特權的前提是女子願意,不能強迫,也不能利誘,當然愛情是不存在的,這隻不過照顧了一些女同誌而已,畢竟這個世界還是看臉看錢的社會。

頂點小說網首發-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