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都市小說
  3. 文娛:讓你大賽救場,你直播寫三國演義
  4. 第120章 是電影,更是傳記

第120章 是電影,更是傳記


-

華國的新老之戰,終於還是爆發了。

覆巢之下無完卵,戰爭的波瀾,瞬間就蔓延到整個華國。

教育,醫療,民生等與老百姓息息相關的領域,均受到十分嚴重的影響。

燕京更是戰爭的中心,這裡的影響,更為嚴重。

就連林巧巧此時任職的醫院,也由於戰爭的原因,被迫關閉。

醫院的關閉,對於老百姓來說,那可是比戰爭更可怕的一件事。

其他病倒也還好,自己熬一熬,抓點藥,多少還能起點效果,可生孩子怎麼辦?

瓜熟落地,總不可能讓孕婦自己熬過去吧?

為了繼續救治病人,林巧巧在自己租下的弄堂裡,就這麼開了一家簡易的私人診所。

繼續為祖國的新生命、新希望的將誕而做著屬於她的那一份努力。

直到多年以後,戰爭結束,林巧巧重新回到醫院,獨留下8887份手寫的病例,訴說著這位女醫生與戰爭年代的冰與火之歌。

戰爭結束了!

新的華國,重新屹立在世界之巔。

為了慶祝戰爭結束與新華國的涅盤,華國正在籌備近百年以來,最大規模的國家慶典。

向世界,再次展示華國力量。

“至林巧巧教授,茲定於十月一日下午三時,於朱雀門廣場舉行國慶慶典,特請光臨。”

這年九月,正在工作的林巧巧,收到一份紅色的請柬。

這是當時的華國,最高規格的邀請。

這可不是在台下觀禮的邀請,而是真真切切待在台上,與萬人共同見證新華國的涅盤。

或許對其他人來說,能在台上見證這樣一個偉大的時刻,那必定是此生無憾。

所以,這是一份無法拒絕的請柬。

在舉國慶典的那一天,燕京上九流,下九流,大多數人都已經跑去觀禮時。

隻有一個四十多歲的身影還在婦產科忙碌著。

她安靜地邁入產房,和每一位孕婦相視而笑。

“林主任今天不去觀禮嗎?”

“不去了,在哪裡都一樣,民族的未來都在你們的肚子裡呢!總要有人去照顧嘛。”

其他人求之不得的機會,其他人眼裡十分羨慕的榮譽,被林巧巧毅然決然地拒絕了。

按照她在電影裡說的那句話,“我隻是一個醫生,去做什麼呢?那天我出門診,我的病人更需要我,我必須守護在她們身邊。”

林巧巧眼中,隻有她的病人,還有病人肚子裡,華國的未來,華國的希望。

伴隨著新華國的復甦,不少老一套的封建思想,正式被剔除。

曾經的約束,林巧巧不能結婚的這條讓人可笑的約定,自然也被剔除。

可,這一切,似乎來得晚了那麼一些。

即便醫院已經拋去了女醫生不能結婚的規定,但她卻依舊冇有多少時間來去空閒經營自己的婚姻。

自學醫開始,林巧巧似乎就把整個的生命全部奉獻給了婦產醫學的偉大事業中。

很多人都記住了她大夫的身份,卻忘記她本應該比其他人更愛笑,更愛玩,更願意去追求愛情。

愛情曾離她非常近,隻可以,林巧巧為了攻克一個難題,選擇出國考察學習。

最後不得不放下了這朦朧的戀情,此後,她也再冇有遇到過愛情。

在事業與愛情之間的取捨,她不是冇有想過,而是想得太透徹了。

母親必須為了孩子去付出時間和精力,這是偉大的也是毋庸置疑的。

但這個世界上已經有了無數的母親,但能保證母親和孩子平安的人卻太少太少了。

所以,讓更多的人成為母親,這就是她的選擇。

她將婚姻拋之腦後,讓醫院的婦產科成為了她的家。

讓每一位從她手中接生的孩子都成為了她的至親。

她也有很多很多的孩子,差不多有五萬多個。

5萬多人的出生證上,都有她的名字。

也許這位不是母親的母親纔是那個年代真正夠格的母親。

說來也可笑,唯一與她作伴的,就是她床頭櫃上的電話。

就像林巧巧在電影中說的那般,“我的唯一伴侶就是床頭那部電話。”

這樣日複一日的,24小時的待命工作生活已經成為了她的日常生活,直到她生命的最後。

在林巧巧80歲的那年春天,在這個萬物萌發的季節,林巧巧因缺血性腦血管病引發的高血壓動脈硬化、腦血栓而陷入了昏迷。

同年四月,林巧巧在她工作了大半輩子的醫院裡,病床上,走向了人生的終點。

遺囑中,她將個人畢生攢下的3萬元錢捐給醫院的托兒所,並希望能將自己的骨灰撒在故鄉的大海之中……

在那個年代,人們談起林巧巧時,都會以“提燈女神”,“生命天使”,“萬嬰之母”等稱呼來讚譽她。

但是林巧巧自己卻知道,她自己這一生不過就做了一件事情,而她也隻願意做這一件事情。

正如她墓碑上的文字一般,“隻要我一息尚存,我存在的場所便是病房,存在的價值便是醫治病人。”

這部電影,更像是傳記。

圍繞著林巧巧的一生,她的奮鬥史,她的堅持,她的一切。

優秀的人,總不是獨行。

生命的延續,理唸的傳承,似乎穿插在人類的進化史中。

她身上似乎有著一種光環,能將她的理念,她的信念給傳承下去。

正是有無數像她這樣的人存在,挽救了無數生命,幫助了無數家庭。

經過華國上下一心的努力,耗時近百年,以主角為首,曆經兩代人的不斷努力,這纔將新生兒死亡率,從全球前列的位置,扭轉成全球墊底。

自此之後,徹底解決了華國新生兒死亡率高的問題。

電影播放到這裡,已經全片結束,旁白聲音響起。

這裡更多的是在繼續致敬。

用文字,介紹起林巧巧的生平,任職,學術上的成果等等。

其中有一條,林巧巧開創的嬰兒“換血療法”,至今,還在挽救著無數得了溶血癥嬰兒的生命。

林巧巧那密密麻麻的功勳頁,填滿了整個銀幕。

翻了好幾頁,這才全部寫完。

她接生過的小孩,已經長大成人,在華國的各個領域,發光發熱。

有醫生,有軍人,有科學家,有……

有的人,同樣也取得得了不菲的成績,有的人,甚至不比林巧巧差,用他的技術,養活了整個華國人民,有的人,她的文字,永遠流傳在華國人民的心中。

旁白結束前,又出現了一個畫麵。

一位垂危的女嬰,經過醫生護士不斷努力,最後成功救治回來。

一位新的生命,睜開了她那小小的眼睛,仔細打量起這個世界。

這裡的生命,似乎與片頭的死亡,形成了一個有趣的輪迴。

同時,這救治成功的一幕,在華國的每個醫院病房裡上演著。

這一幕幕,共同彙聚成兩個字——新生。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