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曆史小說
  3. 永曆十四年
  4. 第九十九章線國安兵臨藤縣

第九十九章線國安兵臨藤縣


-

[]

江寧城下,滿清以萬餘軍馬大破鄭成功十萬大軍的訊息,很快便傳遍了大江南北,江西,安徽,浙江,蘇北各地的滿清將佐紛紛彈冠相慶。

至八月初七訊息便傳到了廣西平郡王羅可鐸處。

羅可鐸聞得訊息後又喜又憂,喜的是:江寧大捷之後鄭成功陸師儘喪,短時間內應再無侵犯內陸的可能,而江寧解圍之後,漕運複暢,江南的錢糧立時可以轉運北京,卻是大大緩解了朝廷的財政壓力。

憂的是:安親王嶽樂下江南不過月餘,僅僅憑藉萬餘軍馬便擊敗了不可一世的海賊,而雲南之功皆被多尼所得,自已若不想被他們比下去,隻有強取梧州擊敗李興了。

故此他即命眾將按原定計劃,集兩廣之兵直擊梧州,八月初六,清廷平郡王在昭平誓師出征,全軍共計五萬餘人,號稱十萬,兵分兩路向藤縣和懷集攻擊前進,同時飛書廣東令其立即出兵配合此次梧州之戰。

正屯兵肇慶的清廷平南王尚可喜收到訊息後當即命令全軍開拔,沿柳江乘舟直擊梧州府。

計有:滿洲寧南將軍哈哈木以及平靖二蕃,滿漢八旗七千人。由哈哈木和耿繼茂親領。

此外尚有英德綠營總兵宋銳麾下二千餘人,廣州綠營總兵林善至所部五千餘人,李帥泰督撫胡啟立部三千餘人,肇慶綠營總兵許爾顯部及韶州副將孔國治部七千餘人。

全軍二萬五千餘人,詐稱五萬,直取梧州府城。

永曆十三年八月初七,清廷寧南靖寇大將軍阿爾津和廣西提督線國安率軍二萬三千餘人進抵藤縣門戶勝山。

奉命守衛藤縣的白安等人聞得清軍兵至,由於此前收糧和處理民變事宜,耽誤了修建棱堡的進度。

為了遲滯清軍進攻,白安和洗千軍親自率軍四千進駐狀元山和馬叫山又令副將胡明發動百姓搶修古龍鎮棱堡。

狀元山扼守永勝進入藤縣的通道,而索渾和孫思克敗亡之因猶在眼前,阿爾津和線國安俱是知兵之人,如何敢輕兵突進,二人商議之後,便定先取狀元山再攻古龍鎮。

由於阿爾津和線國安抵達勝山時天色已晚,二人遂決定在勝山下寨,全軍休整,隻待第二日天明便要進兵。

次日拂曉,阿爾津隻留甲喇章京勒爾克率正紅旗馬甲守寨,自己則率蒙古八旗六個牛錄加線國安部直取狀元山。

狀元山乃是大桂山餘脈,接連五嶺扼守昭平進入藤縣的官道,山勢極其險峻,止勝山當麵有一段略微平緩,適合大軍展開。

白安率第二鎮進駐之後,便在此處挖掘了三道壕溝,更搭建了數道木柵,防線之後則部署著炮隊。

明軍扼守狀元山,線國安和阿爾津根本不覺得意外,若是李賊這一點戰略眼光都冇有,那索渾和馬雄就不會敗亡了。

清軍到達狀元山後,略作休整,阿爾津便吩咐各軍準備攻山。

“嗚,嗚,嗚……”蒼涼的牛角號聲在狀元山東麵傳揚開來,隨著阿爾津的大纛連續前傾。

清軍的炮兵便對著狀元山明軍陣地開始了第一輪炮擊。

線國安的嫡係兵本就是定南藩下漢軍,而定南藩下漢軍則是整個清軍之內最擅長火器的部隊,裝備的火炮和火銃數量遠超廣東的靖南藩下和平南藩。

線國安率部入黔時,一路又繳獲了大量孫可望部明軍的火器,使得線部成為西南清軍之中火器力量最強大的一支部隊。

也正因為火器強大,線國安部才能連敗擁有象兵的明軍,一路從貴州向昆明推進。

所以甫一開戰,線國安部便推出了近百門火炮,在無數火銃兵的掩護下對著山麓的明軍不斷地抵進攻擊。

近百門火炮同時炮擊,聲勢驚人,隻數輪炮擊,便將明軍在山麓修建的木柵,土牆,望樓等工事砸的東倒西歪,一遍狼藉。

守山的明軍根本冇有想到,線國安部會有如此多的火炮,猝不及防下損失慘重,隻數輪炮擊便死傷數百人,等反應過來,才紛紛躲進掩體之後,不敢抬頭。

山下的線國安看的真切,將旗連續揮舞,右哨參將徐天佐便帶著麾下二千綠營兵開始攻山。

看到清軍火炮漸止,白安和洗千軍心知清軍即將攻山,便吩咐後陣的炮隊上前準備迎敵。

明軍攻取梧州之後所獲火炮良多,所以各鎮均設了炮隊,每隊攜帶二十五門虎蹲炮。

虎蹲炮射程不過二百餘步,可施放散彈,作為近距離殺敵的利器,曾在戚家軍中廣泛使用。

也是靖南軍守山的利器。隨著炮隊隊官一聲令下,二十餘門虎蹲炮同時開火,威力立時顯現。

最前麵那些被擊中清兵渾身上下好似篩子,遍體都是血洞。

炮聲響後,又是密集的幾輪銃聲,山坡之上的靖南軍陣地立時濃煙瀰漫,宛若仙境一般。

攻山的清軍頓時為之一滯,紛紛尋找掩體以躲避明軍的火炮射擊。

而徐天佐則發現明軍陣地之前的壕溝足有五步寬,壕溝之下佈滿著尖銳的木樁,心知不能強攻,便帶著部下退了下去。

“提督大人,非是末將不儘心全力,隻是山上賊軍所挖的壕溝又寬又深,末將若率人衝突,無異於找死呀。”

徐天佐死死地跪在一臉鐵青的線國安麵前,不敢抬頭。

阿爾津怒道:“賊軍挖掘了壕溝,你們不會填平它,本將就不信這小小的壕溝能擋我兩萬大軍。”

線國安卻是心神百轉,他怎肯讓蕃下兵馬強攻狀元山,若是將蕃下人馬全送在這裡,難不成讓他也學耿繼茂去捧尚可喜的臭腳。

然而他線國安若是不儘力的話,不用說羅可鐸了,便是與他交好的阿爾津也不會放過他。

線國安身側的親兵統領總兵孔劍上前拱手道:“大人莫如驅民攻山。”

阿爾津和線國安眼前一亮,驅民攻山倒是個好主意,你們明軍不是標榜自己嗎,本將到要看看你們如何守山。

驅民攻城,建奴可是得心應手,清軍三路入滇之後,昆明門戶曲靖便是被清軍驅民攻城所破。

所以線國安當即下令徐天佐立即將此次跟隨清軍南征的民夫全部押解了上來。

“不登山,就是死!”

隨著線國安一聲令下,徐天佐所部軍馬押解著近千名民夫再次往狀元山高地殺了上去。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