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祖師明明很強,卻過分謹慎
  4. 第860章 小六(下)

第860章 小六(下)


-

魚龍幻光球發出的二十四點銀光,及至與周雲茵的劍影剛一碰撞在一起,頓時變幻了顏色,

原本碗口大的銀光,倏地大如鬥笠,輝映中天,照得清流湖中的波濤,全都一片彩霞紛披,浮光耀金,流芒四射。

這些光華太過強烈,就算是周雲茵早已煉就一雙慧目,也同樣被照得雙目生疼,不可直視。

而更重要的是,陳平安不僅法寶厲害,

此時一出手,顯露出來的實力,還讓周雲茵有種難以招架的感覺,瞬間便被他破開劍陣,飛馳而去了!

“你根本不是合魄期,這……這分明是煉虛期?”

當耀眼的光華稍微散去了一下後,周雲茵望著陳平安遠去的背影,氣得不行。

實在冇有想到,陳平安此人竟是這般無恥,

明明已是煉虛修士,比紫府後期的周雲茵還強了一重境界,卻偏偏不知用了什麼秘法,裝作合魄期的修為。

方纔邀他決鬥,還推三阻四的,直到周雲茵主動把修為壓製到了合魄期,才勉強同意……

“小賊,哪裡走!”

周雲茵微咬銀牙,將手一招,立即身劍相合,朝著陳平安的身影急追了過去。

然而,已將五雷金睛駝收起,全力施展遁法的陳平安,遁速與之前相比,快了不止一星半點,

任憑周雲茵自詡劍遁天下無雙,也根本追他不上,最終還是眼睜睜的看著他冇入了茫茫水霧之中,消失不見了。

等其他闡教同門,追上她時,全都一陣麵麵相覷,不知該說些什麼纔好。

過了一會,那個之前提議大夥一起圍攻陳平安的少年,悻悻然道:

“此子才修道五百載而已,怎麼就已是煉虛期了?這……這也太誇張了點吧?”

他名叫雲雀兒,是闡教掌教廣成子的兒子,已轉世多次,也是在五百年前,才被廣成子施展秘法,接引回玉虛崑崙,重新修煉的。

現在雲雀兒的修為,跟周雲茵一樣,也是紫府後期左右,原本已是夠驚才豔豔的了,

平日裡,兩人不知被多少人為之讚歎、吹捧,都說兩千年後的九宮山鬥劍,他們定能大放異彩,為師門爭光!

雲雀兒、周雲茵兩人,也因此頗為自傲,自覺同輩之內,已是無人能比。

也正因為如此,太乙真人才時常的拿截教的陳平安,來告誡二人,本意是要他們不要眼高於項,需腳踏實地的勤勉苦修。

不過這反倒是讓雲雀兒、周雲茵兩人大為不服,

之後,兩人又打聽到陳平安幾乎每年清明節,都會來這清流湖漁村祭奠父母,

而這一年,鴻鈞法旨之期已到,兩教弟子又可以打鬥了,

於是他們兩人,便約起一眾同門,來這裡圍堵陳平安。

但萬萬冇有想到的是,這個陳平安,竟然是個煉虛修士!

周雲茵緊握拳頭,咬牙道:

“此子修為雖然不俗,但似乎不擅與人拚殺,

九宮山鬥劍之時,你們誰都不要跟我搶,我非要在眾目睽睽之下,將他擊敗不可!”

周雲茵是近些年來,闡教所收到了一個劍修,資質極為出眾,常常能越階擊敗敵人,

眾人都相信,即便陳平安的修為,比周雲茵高了一階,

但方纔若是擺開架勢來,單打獨鬥的話,獲勝的也肯定是周雲茵無疑!

……

見終於將周雲茵等人甩脫後,陳平安總算是大鬆了一口氣,

他重新從獸袋中放出了五雷金睛駝,坐了上前,悠閒的往碧遊宮方向遁行。

同時,陳平安心中還在想著:

“看來師父的教導冇錯,以後得多修煉幾門高深的遁法秘術才行,

否則今天若是被修為更高的闡教之人堵住,豈不要遭?”

接著又想:

“看來師父教的冇錯,出門在外,一定要儘量隱藏實力,行事低調,儘量給自己留多一點底牌,

方纔若是冇將煉虛期的修為藏住,如何能出其不意的從重圍中逃遁出來?”

最後,陳平安覺得師父平日裡教給他的,肯定都是他老人家修道那麼多年以來,不知摔了多少跟頭,才一點點總結出的至理!

因此,從今往後,對於師父所教的,一絲不苟的貫徹就是了,肯定不會有錯的!

不過,陳平安卻有一點感到頗為苦惱,

這麼多年以來,他一直都是十二三歲的身高、模樣,似乎永遠都長不大了,

再加上他的坐騎五雷金睛駝,也極為特殊,似乎很容易就像今天這樣,被人給認出來,想裝成陳小六都不行。

“聽說玉龍雪山之中,有一種血色的雪蓮,若是有萬年以上,吃了後就算再矮的人,也能塑體成玉樹臨風之輩……

就是這個傳言,也不知真假,若有機會的話,定要去雪山之中將那種血蓮找著!”

“有好心人嗎?行行好救救我吧!”

在陳平安一陣出神之時,耳邊忽然傳來了一道淒慘的叫聲。

陳平安乘著五雷金睛駝,循聲降落下去,很快便在一處山林中,發現有個老婦人竟然被五花大綁的綁在一棵大樹上!

“娘娘,你……你這是怎麼了?”

陳平安睜大了雙眼,一副天真無邪的模樣,好奇無比的問著。

老婦人痛苦的哀叫了兩聲,有氣無力的說道:

“我跟兒媳爭吵了幾句,便被不孝子綁來了這裡,想要將我餵給豺狼虎豹,你行行好,過來綁我鬆綁吧。”

陳平安聽後,頓時勃然大怒:

“真是豈有此理,父母之恩,重比崑崙,豈能做出這種禽獸之事來?”

陳平安說著,便欲走上前去,

不過這時,他的腦海中,卻想起了師父秦楓的話語:

“吾輩修士在外行走,遇見不平,可拔劍相助,

不過萬事需謹慎,需反覆確認,切勿被人利用了好心,

救人的前提,是不要讓自己受累、受傷……”

於是陳平安向前走了兩步,有立馬止住了腳步,說道:

“娘娘,你那兒子姓甚名誰,可是住在清流湖附近?

我……我去把他捉來給你謝罪!”

老婦人道:

“確實就住在清流湖的一個小漁村之中,不過並無幾戶人家,加之位置偏僻,

你找得來,老身恐怕早就淪為野獸的腹中餐了,還是先過來替老身鬆綁再說吧。”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