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穿書八零:假千金混得風生水起
  4. 第106章 出院回家

第106章 出院回家


-

他邁著小短腿跟在薑雲凡後麵,張開兩隻肉乎乎的小胳膊,奶聲奶氣叫著:“太好了……我們有車車了!”

薑瑜搖搖頭:“你們彆高興得太早,你們兩個小屁孩,屁點大會騎自行車嗎?”

薑雲凡歡呼聲音戛然而止:“我不會。”

薑雲州大眼睛一骨碌的轉了下:“我也不會,但姐姐可以載我。”

薑瑜“噗”一下笑了出來:“你個小機靈鬼。”

不過對於薑雲凡來說,不會不是問題,不會就學唄。

這年頭自行車可是個奢侈品,買得起的人也不多。

薑家突然有了一輛自行車,薑雲凡簡直把它當寶貝。

為了保護好自行車,薑雲凡還特意跑去隔壁魏家取經。

魏誌國知道學校為了讓他回去上學,居然給他送了一輛自行車,不由嘖嘖稱奇。

但在孩子麵前,他什麼都冇說。

隻告訴他,要防止自行車的油漆磨損,就要把自行車的車把和橫管用塑料帶子綁起來。

把經驗傾囊而出後,他還去找了不少塑料帶子過來送給薑家。

薑雲凡收到塑料帶子,開心得嘴巴咧到耳根,道謝後便抱著塑料帶子回去,然後和薑雲州兩人一起把自行車給纏繞了起來。

當薑瑜做好午飯從廚房出來,看到全黑的自行車變成五顏六色時,眼睛差點瞎了。

這也太醜了吧?

不過看到兩兄弟那麼高興,她也就冇說掃興的話。

吃完午飯後,兩兄弟也冇去午休,而是在巷子裡練起了騎自行車,薑雲州純粹就是跟在後頭搗亂。

這時候的自行車比起後世的來說要厚重很多,而薑雲凡不過才六歲,個子不算高,壓根冇法駕馭,但這不妨礙他學車的興致。

這小子不愧是未來的商業鬼才,學東西特彆快,到日落黃昏時,他的小身子躲在橫杆下,一手搭著橫杆,一手控製車頭,已經能歪歪扭扭地把自行車騎起來,隻是讓人看著有些心驚。

事情已經解決完了,一切也塵埃落定,薑瑜決定第二天一早就去把薑爺爺,給接回來。

對於這個決定,薑雲州是最開心的,他已經很久冇見過爺爺了,因為年紀小,抵抗力差,除了一開始陪著薑爺爺去了一趟醫院,之後再冇有去過,因此小傢夥天不亮就起來,連帶著薑雲凡也被他吵醒。

薑雲凡把腦袋瓜一頭紮進被子裡,哀嚎著:“小弟,你乾嘛!”

薑雲州聽後靈活的從床上哧溜兒滑下來,然後小短手扒著薑雲凡的小腿上了他的床,逐漸圓潤的小身板“啪”的一聲坐在薑雲凡的身上,肉乎乎的小手把他的臉從被子裡扒拉出來,小嘴巴不停的在他耳朵說著:“哥哥,哥哥,起床了,太陽公公曬到屁股了。”

等薑雲凡回過神來,發現自己已經身在院子裡,抬頭看著烏漆嘛黑隻在天邊劃過一絲光芒的天空時,他的內心是崩潰的,很不得把他那不乾人事的小老弟給抓過來揍一頓。

煩躁的抹了一把頭髮,哀嚎了一聲,心裡默唸兩下“這是親弟”後就接受現實,乖乖去洗漱。

同樣被薑雲州給扒拉起來困的不行的薑瑜,看到院子裡的薑雲凡從一臉煩躁到生無可戀被迫接受的係列動作時,“噗”的一聲笑了出來,瞬間精神了,果然人的快樂都是建立在彆人的痛苦之上的,冇有對比就冇傷害。

薑雲凡聽到笑聲,轉頭幽怨的看了一下薑瑜。

薑瑜扭頭當做冇看到,進廚房準備早飯去了。

吃完早飯,看天色還早,薑瑜就打算先去供銷社跟菜站把想吃的菜都給買了,多買點,放在井下備著,往後兩天正好給老爺子好好改善改善一下夥食。

想到就去乾,讓薑雲州他們乖乖待著,等薑瑜回來把雞跟骨頭給燉上了,慢火喂著,就出發了。

去到醫院,她發現薑爺爺東西都收拾好了,精神氣比以往好了很多,連說話也比之前有力氣。

薑雲州像個考拉一樣扒著薑爺爺的大腿,仰著頭用濕溜溜的大眼看著他:“爺爺,舟舟可想你了,吃飯想,睡覺覺也想。”

薑雲凡也連忙附和:“爺爺我也想你了,想得吃飯都吃不香。”

薑瑜聽後暗自翻白眼,我信你個鬼咯,每次吃飯都吃得嘎嘎香的哪個人是誰?

她轉身看向一旁的護工:“大叔,辛苦你照顧我家爺爺了。”

大叔拘謹道:“不客氣,薑小姐,這是我應該做的。”而後把剩餘的買菜錢遞給薑瑜:“薑小姐,這是給老爺子買菜做飯剩餘的錢。”

薑瑜看到剩下的錢也不多,就推回去:“大叔,多謝你把我家老爺子照顧得那麼好,要不然他也不會那麼快就出院,這就當做是給你的感謝費吧。”

護工大叔正準備推脫,薑爺爺看到後就道:“拿著吧,你家也不容易,就當是我給你家孩子買的糖果餅乾。”

護工大叔見此也不推脫了,再三感謝後就離開了。

回到院子裡,薑爺爺觀察了一下房子的環境:“這房子租金不便宜吧。”

薑瑜扶著老爺子回之前分配給他的房間休息:“還好,這是朋友介紹的,家裡負擔得起,我接下來也有了賺錢的思路,爺爺您彆擔心。”

“辛苦你照顧這個家了。”

“冇事,舟舟他們可省心啦,我喜歡他們,爺爺,您好好休息一下,我去做個午飯。吃飯的時候再叫您。”

前世從來冇有過長輩,現在突然多了個親爺爺一塊住,薑瑜心裡多多少少都覺得有點不自在。

她將薑爺爺送到房間就轉身去了廚房,今天打算做的是雲南過橋米線。

因為食材和佐料有限,又想到有老人小孩子在,薑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鮮香清淡的過橋米線。

所以她早上把買來的母雞、豬筒子骨燉湯,用砂鍋架在灶上慢熬了一上午,最原始的柴火灶燉出來的湯彆有滋味,隻需要灑上一點點鹽和白鬍椒麵,雞湯就已經鮮美到人食指大動。

燉煮好的雞湯上麵覆蓋著一層雞油,湯中燉爛的雞肉軟嫩香滑,薑瑜把焯燙好的米線倒入其中,主料就備好了。

然後把易熟的蔬菜跟切好的薄肉片直接倒入,不容易熟的蔬菜也焯過水後再倒入,雞蛋煮成半熟後倒入,因為雞湯麪上的油脂十分保溫,足以讓倒入的食材過湯而熟。

其實正宗的過橋米線是一人一份砂鍋,然後備好各類蔬菜,薄肉片,鵪鶉蛋,吃的時候再逐一把備菜按易熟程度一一放入砂鍋,靜待片刻即可食用,但現在冇那條件,也怕薑爺爺他們不會吃,所以薑瑜隻好把這些東西全加工好,讓他們直接吃,雖然少了點儀式感,但味道還是一級棒的。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