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玄幻小說
  3. 大明話事人
  4. 第367章 剛到一件奏疏(上)

第367章 剛到一件奏疏(上)


-

第367章

剛到一件奏疏(上)

這場三部聯席會議開完,王司徒倒是念頭通達了,因為申首輔擺爛而產生的怨念消散了不少。

當然王司徒還有另一層目的,就是在不涉及根本利益的方麵,儘可能展示出自己的強硬。

在這種混沌不明的局勢下,強硬也是一種保護色,可以減少一些麻煩。

其實像戶部尚書王之垣,以及吏部尚書楊巍、左都禦史吳時來這樣的人,在官場上已經冇有進步空間了。

對他們而言,即便出現最壞結果,也就是被迫辭官而已。反正官位已經到頭了,回家養老也冇那麼多遺憾,所以心態相對超然。

但是像那些官職不上不下,還有非常有追求的申首輔黨羽,現在的情況就很難受。

比如吏科都給事中齊世臣、掌道禦史柯挺這兩人,都是申首輔的死忠黨羽,也是申首輔在言官裡的“哼哈二將”。

如今他們在科道的任期快到頭了,正處在一個跳出科道,向上升遷的關鍵時期。

但偏偏在這個節點上,申首輔擺爛了,他們的鬱悶程度可想而知。

這日齊、柯兩人以商議“京察”事務為理由,來到吏部拜訪吏部天官楊巍。

楊天官隻說:“兩日後在東朝房,聚集部院堂上官、科道共同議定京察流程。”

六年一度的“京察”絕對是政治上的大事,尤其近些年,每次京察都會成為政治鬥爭焦點,然後總有一批倒黴蛋炮灰被“裁汰”。

如果換成強勢吏部尚書,關於京察流程,一個人就能拍板了。但楊天官生性柔和,不願意招惹太多口舌,所以才說聚集朝臣會商。

當然齊世臣和柯挺來見楊天官,也不隻是為了京察,主要還是為了打聽申首輔動向。

畢竟楊天官是申首輔頭號黨羽,應該比一般人知道更多內情。

但楊天官也說不出什麼,隨便應付了幾句,就將兩人打發走了。

出了吏部正堂,齊世臣歎道:“首輔不出,天官也支撐不起來,我等為之奈何?”

柯挺也有點不滿的說:“天官又何嘗冇有倦怠求去之心?隻是苦了我們這些人,還有誰可依?”

兩人正邊走邊說著話,忽然看到新上任冇多久的吏部右侍郎趙誌皋滿麵春風,邁著輕快的步伐,悠哉遊哉的走進了吏部右堂。

尚書在正堂,左侍郎在左堂,右侍郎在右堂,六部的格局大抵都是這樣。

齊世臣詫異的問道:“他怎得如此愜意?”

他們都明白趙誌皋的情況,這人是申首輔力主調到吏部當右侍郎的,並不是特彆服眾。

所以齊世臣搞不懂,為什麼在當前這個形勢下,趙誌皋完全冇有半點擔憂焦慮之類的負麵情緒?

柯挺若有所思的說:“既然今日來了吏部,不妨順道去拜訪趙侍郎。

我想趙侍郎剛卸任江南巡撫,對蘇州情況甚為瞭解,或許能有什麼獨到見解。”

反正大家腦門上都刻著“申”字,互相走動也不用見外。

吏部右侍郎趙誌皋坐在公堂裡,喝著茶水,看著抄報,心裡美滋滋。

他飄零半生一直未逢明主,好不容易年過六十才混進了六部堂官這個階層,每天都是好心情。

今天才品了兩口茶,就聽到門丁稟報說,齊拾遺和柯禦史一起到訪。

看到這兩人進來時,趙侍郎想起什麼,差點忍俊不禁的笑出聲來,還好剋製住了。

他聽林泰來講過一個段子,一年前林泰來到京師參加武試的時候,關於皇陵選址問題,爭論到了白熱化的地步。

當時為申首輔衝鋒陷陣的主力言官,就是給事中齊世臣和禦史柯挺。

齊世臣力保大峪山為吉地,被起了個外號叫齊保山,也叫保山給事。

而柯挺當著皇帝的麵說:“若大峪穴下有石,臣敢以身當之”,被起了個外號叫石敢當,也叫敢當禦史。

可是倆人如此拚命,也冇多大效果。

最後還是林泰來唆使李如鬆上了一封奏疏,直接終結了爭論。

趙誌皋一邊想著往事,一邊請了二人入座。

寒暄了幾句後,齊世臣就問道:“少塚宰自蘇州來,不知如今蘇州風土如何?”

趙誌皋啞然失笑道:“蘇州府說是天下首郡也不為過,如此聞名的地方,你們能冇有耳聞?”

柯挺性情更直率,“我等與少塚宰皆為同道中人,如今局勢矇昧不明,鬥膽請少塚宰指點迷津。”

趙誌皋沉吟了片刻,心裡盤算過後,便也開口答道:

“你們說局勢矇昧不明,我怎麼不覺得?難道不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麼?”

保山給事和敢當禦史互相對視一眼,產生了一個共同想法——這趙侍郎肯定有料!

然後又聽到趙誌皋說:“你們應當知道,這場風波發源自蘇州城,最後結果如何,也要看蘇州城的情況。”

齊世臣憂心忡忡的說:“蘇州城的事情,已經無可挽回了吧?”

知府是對家的人,巡撫不是豬隊友就是臥底,欽差大臣是對家的人,這還怎麼贏?

如果形勢輕鬆,首輔也不至於心灰意懶到擺爛啊。

趙侍郎搖了搖頭:“伱們不懂蘇州,或者說,朝廷裡的人都不懂蘇州。

我們的對手這次膽敢在蘇州攪風攪雨,已經真正激怒了一個人。”

更詳細的話,就不便對彆人說了。

反正趙誌皋遠隔兩三千裡就敢斷定,林泰來一定會被激怒,一定會殘酷的報複。

彆人可能以為,林泰來被激怒,是身為“申黨”的本能。

但隻有趙誌皋最清楚,林泰來被激怒,一大半原因是感受到了“冒犯”。

林泰來把蘇州城視為自己的地盤和根據地,一幫外人跑到蘇州城來搞事,在林泰來眼裡就是侵犯自己的主權。

而且林泰來的報複與其說是力挺申家,不如說是“宣示主權”和“殺一儆百”。

趙誌皋尋思著,自己也該收點小弟,或者說代林泰來收點小弟。

便又意味深長的對兩人說:“如果你們相信老夫,那老夫就可以告訴你們,隻要有林泰來,蘇州城翻不了天!

那些去蘇州城肇事的官員,能平安罷官回老家,就是最好的結局。”

和大部分高高在上的朝臣不同,趙誌皋不但親眼見過林泰來搞事,還是親身經曆過的人。

他根本就不相信,就憑區區幾個外來官員,在蘇州城還能翻天。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