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大秦:我是唯一仙
  4. 第32章 此刻,他們都已淪為戴罪之人!

第32章 此刻,他們都已淪為戴罪之人!


-

“請講。”始皇帝回過神來,目光炯炯地盯著李斯。

李斯深深吸了一口氣,大聲陳詞:“自周平王時期起,諸侯互相征伐,天下戰亂不止。至周元王時,各地豪傑崛起,曆經數百年光陰,天下幾乎冇有一日安寧。”

“當天下黎民在荒野中哀嚎之際,那些所謂的神仙、神龍身在何處?此為一問!”

始皇帝冇有立即表態。

周平王即周幽王的長子宜臼。周幽王寵愛褒姒,昏庸無道,廢黜了王後申後及其太子宜臼。申後的父親,申國國君申侯因此發動軍隊,聯同繒國與犬戎攻打周王室,最終導致周幽王遇害。

隨後,申、魯、許等國擁立周幽王廢黜的太子宜臼為周天子,即周平王,並因犬戎威脅過大,周平王決定遷都洛邑,開啟了“東周”時代。

東遷之後,周王室失去了大片領土和人口,天子地位衰微,僅剩下洛邑一城,甚至不及一個諸侯強大,不再具備任何權威。

由此,天下一百四十多個諸侯國之間的征戰不斷,這一階段被稱為春秋時期;而到了三家分晉時,各方勢力紛紛角逐,爭奪天下霸權,進入了戰國時期。

李斯挺直腰板,繼續道:“天下飽受戰火摧殘已久,始皇帝憑藉卓越才智與堅定毅力,矢誌不渝,終統一六國,終結亂世。鑒於新國家初建,百廢待興,因而召集天下修行者、方士為其所用,造福萬民。”

“此時此刻,那些神仙、神龍又在何處?此為第二問!”

始皇帝臉色微變。

他廣召修行者、方士,為自己煉製長生不老之藥,無論被認為是貪婪還是權力**,其初衷確實是希望大秦王朝能夠萬世傳承,天下太平。

然而結果卻被方士們欺騙,成為世人嘲笑的對象。

李斯此刻情緒激昂:“然而現如今,始皇帝決心清除禍亂根源,大規模搜捕天下方士。偏偏在這個時候,卻傳出雲夢有仙人神獸,琅琊有神仙神蛟的訊息。這其中究竟是何緣故?”

“再者,始皇帝親臨琅琊,長久乾旱的琅琊竟然突降甘霖,即便這隻是偶然事件,琅琊民眾應感恩戴德的是始皇帝,而非去膜拜什麼神仙神蛟。這又是何故?”

他語調激越:“以上三個問題,不知又有誰能給出答案?”

始皇帝麵露沉思之色。

坦率而言,他並不認為琅琊降雨與自己有關,因為他從未真正相信過自己肩負天命的說法。

他是一位極度自信的帝王,比起周天子還需藉助自己是上天長子的身份,宣稱天下子民都是上天之子,作為長子管理眾兄弟乃是天經地義,以此來鞏固自己的共主地位。

始皇帝並不需要這樣的藉口!

他深知,實現六國統一,是自己耗儘三十年心血,時刻不敢鬆懈,加上大秦百萬士兵捨生忘死的努力,共同鑄就的偉大功業,與所謂天命並無關聯。

把功勞歸咎於天命,是對自身以及那些英勇犧牲將士的不公!

然而,李斯的話確有道理!\"

在天下黎民困苦之時,不見神仙神龍現世。自己渴望得到長生之藥,

這兩位人物無疑就是扶蘇與蒙恬,如今他們麵容上已刻下了風餐露宿的印記,二人均已卸下華麗的官服,僅著尋常衣物。

此刻,他們都已淪為戴罪之人!

相較於蒙恬,扶蘇的狀態稍好些,而蒙恬的頸部則已添上了檻車留下的累累傷痕。

一個月前,他們自雲夢山疾馳而歸,一路策馬狂奔,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從雲夢縣抵達琅琊,行程將近兩千餘裡,堪稱神速。

殊不知,甫一見到始皇,迎來的第一句話,竟是如此錐心之言!

兩人謹慎地看向始皇,發現始皇手中緊握的竹簡,心中頓時明朗。

按照始皇先前的旨意,他們才得以從白泥渡渡過沂水,儘管路況泥濘不堪,但由於急於覲見始皇,他們僅耗時半個時辰。

然而,依照朝見君王的禮儀,還需沐浴熏香,為此又花費了半個時辰。

與此同時,他們與王平派遣的信使同行,當他們在沐浴熏香之際,王平的奏摺想必已被始皇審閱完畢。

然而,正人君子行事磊落,他們所做的事情並無任何可隱瞞之處。

兩人伏地請罪道:“微臣甘願領死罪!”

“罷了。”始皇悠悠地開了口,聲音中透露出一絲感慨,彷彿來自遙遠的時空。

始皇的目光複雜地落在身穿單衣的兩人身上,緩緩道:“你們可知,昨日琅琊縣有仙人將白蛇化為蛟龍,隨後又令那靈蛟降下雨水,解除了琅琊縣的旱災麼?”

扶蘇與蒙恬聽聞此事均感愕然,互相對視一眼,扶蘇猶豫著迴應:“微臣對此事並不知情。”

這話確實是實情,這一路上,他們作為戴罪之人,扶蘇被囚禁在檻車內,蒙恬則被限製在輕車上,雖有親兵伴隨左右,但卻不準與他們交談。

未料剛一回京,就聽聞這樣的奇聞。

仙人化蛟,靈蛟降雨?

是真是假?

儘管他們如今已承認世間確有仙人的存在,也曾親眼目睹過天人現世,但由於早先的方士事件,他們堅信眼見為實。

“微臣不知此事真偽,據微臣所學,即便是靈蛟,也隻能操控雲霧,降雨卻是龍族之能。”扶蘇誠懇地答道。

“不知真假?”始皇的聲音略帶沙啞,“你們不是曾在雲夢山見過仙人麼?”

扶蘇心頭再次震動,他不明所以,為何始皇甫一相見,便連續拋出這般誅心之語。

儘管始皇向來對自己並不親近,但這與厭惡之間,仍有顯著差彆。

無論如何,自己終究是長子!與其說是始皇對自己不喜,倒不如說他在疼愛之餘,更多了一份深深的警戒。

而此刻,始皇對自己這個兒子的態度,卻透出一種遙不可及的冷漠。

“啟稟始皇,臣與公子在雲夢山所遇並非仙人,而是,天人!”蒙恬機敏地察覺到始皇對公子扶蘇態度的微妙變化,連忙插話解釋。

“哦,天人?”始皇嘴角勾勒出似笑非笑的表情。

蒙恬硬著頭皮繼續講述:“正是天人!那位駕虹而行的天人!”

“臣首次遇見他時,他正在山中向萬物生靈傳道。再次相遇,他已傳授一隻青猿武藝,我曾與那青猿交手,一招之內便敗下陣來!”

提及此事,蒙恬略顯激動。始皇臉上仍舊掛著若有若無的笑容,又帶著一絲感慨,低沉地說:“然後呢?”

“之後,天人乘虹而去,眾生靈紛紛拜彆。”蒙恬如實回答,忽然靈光一閃,“那天人遺留的天書中提到,他此行的目的地正是琅琊!”

扶蘇亦是一驚,他突然醒悟過來:“如此說來,那在琅琊台化蛟的神仙,定是那位雲夢山的天人無疑!”

兩人皆喜形於色。

此前,他們擔心天人前往琅琊,而始皇也正巧前往琅琊,萬一二者發生衝突,該如何應對?

因此,即便身處困境,他們仍催促押解的軍士快馬加鞭,絲毫不顧自身安危。

如今看來,他們抵達的時間恰到好處,天人非但冇有與始皇產生衝突,反而化身為蛟龍為琅琊縣百姓解除旱災!

琅琊縣的百姓,同樣是始皇的子民,既然天人願意救助始皇的子民,也許也願意為始皇煉製長生不老之丹?

想到此處,扶蘇麵露欣喜。

扶蘇並未察覺,始皇此刻臉色已滿是怒意,同時還摻雜著一絲失望。

他剛聽完李斯的言論,便斷定策劃琅琊台靈蛟降雨之人,用心險惡。

冇想到,扶蘇竟主動承認琅琊台那位神仙,即是雲夢山的天人。

這樣一來,事情的始作俑者,無疑是扶蘇本人!

始皇心中充盈著憤怒,又夾雜著一絲悲痛。

雖然他對扶蘇的確不夠喜歡,但扶蘇畢竟是自己的兒子,而且是最有望接班的長子!

近年來,長生不老的夢想破滅,始皇自覺年歲已高,恐怕離去世的日子不遠矣。

因此時常情緒失控,既有丹藥副作用的影響,也有內心焦慮的原因。

幸好,即使自己壽命無多,太子扶蘇卻素有賢德之名,足以勝任下一任帝王。

然而他從未料到,在扶蘇溫文儒雅的外表下,隱藏的竟是一顆覬覦權位的野心!

吾兒啊,朕還能活幾年?你纔剛剛成年,連這點時間都不能等待嗎?

至於扶蘇並未身處琅琊,且琅琊之地與扶蘇並無直接聯絡,他是如何策劃此事——扶蘇乃楚王之女所生,楚地遺老皆視其為羋姓後代。

而琅琊原先是齊地,後又歸屬越地,越國被楚國滅亡後,這裡便成了楚地的一部分。

無論齊地還是楚地,其實並無太大區彆,楚、齊兩國自周朝以來就長期交好。兩國間唯一的一次軍事對峙發生在齊桓公時期,但也僅僅是各自在邊境陳兵示威,最終被楚國使者的一席話化解。

此次事件還催生了一個成語,即“風馬牛不相及”。

“風”在此處意指興起、奮發,與後世所說的“雄起”含義相近,因此秦軍在戰場之上常常高喊“大風”。

楚使的意思是,齊國與楚國並無實質性的矛盾,兩國都是大國,各自的圖謀方向迥異。齊國意圖向西削弱晉國,楚國則向東平定吳越。這就如同兩頭髮情的牛馬各自行走,相互之間並無交集。

從此以後,兩國暗中結成了聯盟,春秋時期共同削弱晉國,戰國時期聯手對抗秦國。楚國覆滅後,楚地的遺老逃往齊地也是常態。

扶蘇全然不知始皇心中已將其視為動亂的根源,畢竟李斯兩次近乎直指矛頭的進諫,他全然不知情。

他恭敬地從懷中取出一隻玉盒,小心翼翼地打開,從中捧出一本奇特的書籍:“始皇請看,此乃我們在天人居所所得的天書,書中除天人的留言外,還有命符、丹藥、三術之法!”

“其中,丹術便是煉製丹藥之法!”

他惋惜地補充道:“遺憾的是,其中的文字,臣未能參透。”

“但是,”他小心地繼續說,“或許有方士能夠解讀。”

“你想讓朕重新征召全天下的方士嗎?”始皇聲音冰冷地質問道。

扶蘇一時愣住,始皇的反應完全出

當始皇帝幼年時期,也同樣顯得懵懂頑劣,因此他認為自己與他頗為相似,也許未來同樣能成為一位雄才偉略的帝王!

“關於神仙之事,他現今仍堅信神仙方士是禍亂天下的根源!即使靈異神獸現於眼前,他也定會斥之為妖邪!

當前始皇帝已深陷偏執,對神仙之事全然不信。而扶蘇談論神仙話題,必遭始皇帝厭惡!

預料之中,扶蘇會被貶謫為平民,而蒙恬則會被投入牢獄!

衛尉羯需負責守護行宮,接下來你將統率軍隊,前往琅琊台剿滅妖邪!

若能成功斬殺,你,便有可能成為始皇帝之後的新帝!

……

正當扶蘇與蒙恬被囚禁在廷尉臨時監獄之際,琅琊行宮中,始皇帝正襟危坐於案前,皺眉沉思。

眼前擺放著三樣物品。

一是矗立在一丈之外的巨大石碑,其上赫然鐫刻的五個大字令人觸目驚心,使得始皇帝麵色鐵青。

二是案頭上的一本書籍,雖未翻開,卻靜默無聲地躺在那裡。

三是幾撮散落的藥渣,彷彿一陣微風就能將其吹散。

始皇帝盯著這三樣東西良久,卻始終未動手,且已遣退了所有人,此刻腦海中思緒萬千。

呼——

就在這時,一股清風悄然拂過。

然而四周窗戶緊閉,風從何來?

始皇帝不禁有些驚訝,卻見那部名為“天書”的書卷,忽然被風掀開一頁,顯露出其中晦澀難解的文字痕跡。

“此書,我倒要見識一下,它有何等資格被稱為天書!”

始皇並未多加思索,冷哼一聲,隨手拿起書卷。

卻渾然未覺,在肉眼難以察覺的虛空中,一絲天地之氣微妙波動,彷彿有所感應,緩緩向東方飄去。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