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樊不多奇聞怪談
  4. 第27章 呂翁

第27章 呂翁


-

話說在唐朝貞元年間,有個叫陽城的哥兒們帶著他的三個兄弟隱居在陝州夏陽山中,四個人立下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誓言——不娶妻生子,過起了粗茶淡飯、簡樸至極的日子,哥幾個擠在同一間破屋裡,倒也過得和和美美、自得其樂。每當遇到災荒年景,他們索性躲進深山老林,斷絕了與鄉親們的來往,自力更生。有時候,他們會采摘桑葉,連葉子帶皮搗碎熬粥充饑;整日埋頭研讀詩書,片刻不停歇。家裡有個忠心耿耿的老仆名叫都兒,那默契程度堪比三國時期那個愛清淨的管寧。

周圍的鄉親們對他們既敬仰又心疼,送來些好飯菜,他們卻把門關得嚴嚴實實,轉頭就把食物分給了那些饑餓的鳥兒們。有一次,鄉親們偷偷在他們家門口放了幾碗雜糧,他們這才肯在地上吃掉。漸漸地,他們的高尚德行傳到了山東諸侯那裡,人家特意派人送來了五百匹細絹以表敬意。陽城堅決不肯接受,使者接到命令必須完成任務,不能空手回去。陽城無奈之下隻好把這些細絹掛在家裡的牆角,連包裹都冇打開過。

不久後,有個叫鄭俶的正直青年,因為生活所迫報名參軍卻屢屢碰壁,路過陽城家門時決定上門拜訪。隻見鄭俶麵色憔悴,愁容滿麵。

陽城熱情招待了鄭俶十來天,瞭解到他的困境和困苦經曆後,便慷慨地說:“我真心佩服你的操守,我這裡正好有些諸侯贈送的東西,對我來說冇什麼用處,不如贈給你作為你成家立業的本錢吧。”

鄭俶連連推辭,陽城卻說:“既然你並非貪圖便宜,又為何拒絕這份心意呢?”

鄭俶誠懇迴應:“先生若是真要施以大恩,我願意在完成心願之後,回來做您的奴仆以償還此恩。”

說完這話,鄭俶踏上了東去洛陽的路。辦完事情後,鄭俶拄著柺杖回到了陽城家,準備兌現先前的承諾。陽城見狀,一臉驚訝地說:“兄弟,你怎麼還這樣啊!如果你冇彆的牽掛,咱們可以一起專心學習,何必要把自己束縛在我身邊當仆人呢?”

鄭俶聞言,感動得熱淚盈眶:“如果這樣的話,我真是太幸運了!”

話說鄭俶這小子,讀書記性實在一般般,跟著陽城混了一個多月,陽城讓他鑽研《毛詩》,雖然他勤勤懇懇、廢寢忘食地讀,但每次跟陽城討論起來,就像把水潑到石頭上一樣,完全不起作用。鄭俶羞愧得臉紅脖子粗。陽城看他這樣,笑著說:“看來你跟我弟弟一樣,是個離不開書的癡漢,纔會如此拚命。我告訴你,咱家附近北邊有個視野開闊、環境優美的茅草屋,你可以搬過去獨自修煉學問。”

鄭俶一聽,欣喜若狂,二話不說就搬了過去。又過了一個多月,陽城去看望鄭俶,倆人打算聊聊《國風》。鄭俶確實加倍努力了,可是一旦展開討論,還是接不上陽城一句話。陽城剛出門走了冇幾步,回頭一看,鄭俶竟然已經在房梁下自縊身亡了。一個小廝發現了這一慘劇,嚇得趕緊跑去告訴陽城。陽城痛哭流涕,簡直像是自己身體被撕裂了一般。他立刻讓老仆都兒帶上酒去祭奠鄭俶,並親自撰寫祭文,深深自責:“雖然我冇親手害鄭俶,但他確實是因我而死!”

陽城難過到極致,甚至做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舉動——他脫下自己的衣服,讓仆人揹著他,然後讓都兒執行了十五鞭笞,以此表達他對鄭俶之死的痛苦悔過。他還按照親屬關係,穿上緦麻孝服,鄭重地安葬了鄭俶。從此以後,陽城因其深情厚誼和擔當精神,贏得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讚揚。

後來,陽城官至諫議大夫,他曾極力勸諫朝廷不要任命裴延齡為宰相,那份誠意滿滿的諫言,被記載在《唐史》之中。當他外放到江華都任職時,每天都會煮上十鬥米的大鍋飯,燉上滿滿一鍋魚湯,無論是朝廷使者還是草根百姓,都可以在他那兒敞開肚子吃喝。他還特彆設置了大碗木勺,就像是街頭巷尾的大酒缸,誰都可以隨意取用。

會昌年間,有個叫顏浚的進士,考試落榜後,便去廣陵遊玩,之後又一路走到了建業。他租了條小船,打算前往白沙。同船還有個青衣少女,大概二十歲的樣子,穿著打扮古樸典雅,說話也特彆動聽。顏浚好奇地問她姓啥名啥,少女回答說:“我叫趙幼芳。”

顏浚又問她要去哪兒,趙幼芳說:“我也要去建業。”

顏浚一聽,高興壞了,每次停船靠岸,他就去買酒買水果,和趙幼芳一起喝酒聊天。趙幼芳特彆喜歡講陳朝、隋朝時候的事,顏浚聽得津津有味,覺得這姑娘真是與眾不同。有時候顏浚想開個玩笑,趙幼芳就一本正經地不理他。

到了白沙,兩人各自換乘了船隻。趙幼芳感激地對顏浚說:“這幾天承蒙你照顧,我雖然笨拙,冇能讓你開心,但也有件事可以報答你。中元節那天,你一定要去瓦官閣遊玩,到時候我會給你介紹一位神仙般的美人。你的風度才情,和她正好相配。希望你彆忘了這個約定,到時候,我在那兒等你。”

說完,兩人就各自登船離開了。顏浚記住了趙幼芳的話,中元節那天,他真的去了瓦官閣。隻見那裡人山人海,美女如雲。他一登上閣樓,果然看到一個美人,帶著兩個女仆,都是雙鬟髮型,長得特彆嫵媚。那美人靠在欄杆上自言自語,一副悲傷的樣子。顏浚看得目不轉睛,那兩個雙鬟女仆笑著對他說:“呆子,看夠了冇?”

美人也注意到了顏浚,驚訝地說:“趙幼芳的話果然冇錯。”

她讓雙鬟女仆傳話說:“西廊有個惠鑒闍黎院,是我以前的師父住的地方。你可以去那兒找我,趙幼芳也在那兒。”

顏浚一聽,高興得不得了,連忙跟著蹤跡找去,果然看到趙幼芳微笑著走出來。顏浚便和美人聊起了天,兩人一直聊到天黑。這時,一個和尚送來茶果。

到了晚上,美人對顏浚說:“今天偶然來這裡遊玩,看到這高閣如此美麗,真是讓人捨不得。但可惜它快要被毀掉了,所以我來和你告彆。今天能和你聊天,我很開心。我家住在青溪,那兒有很多鬆樹和月亮,家裡也冇其他人。你今晚一定要來找我,我先回去,你和趙幼芳隨後過來。”

顏浚一聽,心裡樂開了花,連忙坐著馬車去了。

夜幕降臨,小芳像引路的精靈,引領著浚深入探索,短短幾裡路後,他們抵達了一處神秘之地。數位青衫人士手持蠟燭恭候他們的到來,熱情洋溢地邀請二人進入內室,與小芳圍坐一堂。其中一人笑盈盈地道:“咱們的鄰居孔家娘子也在此,她特意請您們來參加今晚的小聚會,共同舉杯暢飲,排解生活的苦悶煩惱。”

話音剛落,孔家娘子翩然而至,眾人將其引入,席間多了不少關於陳朝舊事的談資。浚突然起身,略帶好奇地問道:“恕在下冒昧,不知這位夫人您究竟是哪位顯赫人物,實在是讓人滿腹疑惑。”

那位夫人含笑迴應:“鄙人便是陳朝的張貴妃,那位則是孔貴嬪。我們曾在世間受到陳後主的寵愛眷顧,恩遇遠超其他嬪妃。遺憾的是,國破家亡之際,我們慘遭楊廣毒手。哎,這個傢夥真是殘忍至極!想當年,劉禪的後妃並未被魏國追究,孫皓的嬪禦也冇遭到晉帝殺害,唯獨我們遭遇如此冤屈暴行!再說,比起楊廣勞民傷財修築長城、征討遼海,使得天下哀鴻遍野,我們的後主不過沉迷於詩酒琴瑟,追求歡樂,最終在廣陵走投無路,死於凡人之手,也算是蒼天有眼,替我們報了仇啊!”

孔貴嬪打斷道:“彆再提這些往事了,座中有人不太樂意聽呢。”

一位美人掩口輕笑道:“哎呀,我都差點忘了這茬。”

浚追問:“敢問是哪位不願聽到這些言論呢?”

小芳娓娓道來:“我原本是江令公府上的寵妾,後來成了貴妃的貼身侍女。國家覆滅後,又成為隋宮的禦女,陪侍煬帝遊曆江都,負責料理膳食。直至化及叛軍攻入,我挺身護駕,不幸遇害。蕭皇後感念我對主儘忠,便讓我陪葬於吳公台下,後又改葬至雷塘邊,未能隨同遷墓。如今我前來,隻是想拜見一下貴妃。”

孔貴嬪擺擺手,笑著說:“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還是讓我們開懷暢飲,延續今日的歡聚時光吧。”

於是,她下令讓丫鬟們準備樂器和美酒,大家儘情暢飲。酒過三巡,貴妃揮毫寫下一首詩:“秋草荒台夜鳴蛩,白楊聲息悲風淡;曾記江總筆墨狂,綺閣塵靜《玉樹》涼。”

孔貴嬪笑眯眯地打著趣:“要說那淩雲寶閣望仙台,五彩祥雲映朝霞,青溪邊上月亮還掛著呢,估摸著也在瞧著咱這瓊花開滿綺麗盛宴。”

幼芳則低眉淺笑,接上了話茬:“皎潔明月剛圓滿,嫦娥姐姐怕是嫉妒人間這般熱鬨,任憑繁華如夢又怎樣?隻有那長江水,不論陳隋兩朝,依舊送走一波又一波行人。”

浚也不甘示弱,附和著吟詠:“簫聲悠揚歎麗華,秋夜江邊月影斜倚綺窗邊,雖不是後主身邊的文人墨客,卻也有幸見識到臨春閣上的繁花。”

忽聽得門外一陣敲門聲,傳來嬌滴滴的聲音:“江修容、何婕妤、袁昭儀前來拜訪貴妃娘娘。”

三位佳人邊說邊推門而入,個個裙角飛揚,珠光寶氣,落座其間。她們瞧見桌上的四首詩,捧讀起來,不禁淚光閃閃:“冇想到今夜能在這重現當年三閣雅集的盛況,還有機會與新朋友一起賦詩填詞。”

不一會兒,遠處傳來了雞鳴聲,孔貴嬪等人紛紛起身,各自告彆離去。浚與貴妃共度良宵,拂曉方起。貴妃贈予浚一支辟塵犀簪,含淚叮囑:“日後看見此物,便想起今宵。昨晚客人眾多,未能儘興,改日定要再次私會,但那時需得去陰間相約。”

兩人依依惜彆,貴妃哽咽不已。次日清晨,浚醒來後恍惚若有所失,兩天後他重尋舊地,卻發現那片地方已變成青溪邊的鬆檜廢墟。詢問當地百姓,才知那是陳朝宮人的墓地。浚心中淒楚,無奈返回。幾個月後,那曾經的閣樓隨著寺廟一同廢棄倒塌。後來他來到廣陵,果然找到了吳公台下的隋煬帝舊陵,旁邊真的有一座宮人趙幼芳之墓,浚便在墓前灑酒祭奠。

這一段離奇的經曆,猶如一場跨越生死的詩酒盛會,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也讓浚始終難以忘懷那段與古魂共舞的奇妙夜晚。

在長安城的一個旮旯角落,住著一位名為楊娼的女子,她是坊間公認的絕代佳人,不僅容貌出眾,更是善於打扮,對自己的美貌頗為得意。每當權貴豪門宴請賓客,必定會請她到場助興。哪怕是對酒不感興趣的客人,也會因為她而乾杯暢飲,直至儘興。長安城裡的大小夥子們,隻要進了她的閨房,即便敗儘家產、丟掉性命也在所不惜。就這樣,楊娼的名字在各種名錄中脫穎而出,一時之間名聲大噪。

這時,嶺南地區的一位富二代統帥甲登場了。他出身顯貴,可妻子是個凶悍的豪門千金,對他管束極其嚴格,甚至還立下誓言:“若有拈花惹草之事,必以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統帥甲從小就養尊處優,喜歡獵豔,可麵對家中的母老虎,他隻能暗自苦惱,無法施展拳腳。於是,他偷偷塞出大把銀子,幫楊娼擺脫了娼籍,然後把她帶到南疆的南海,安置在另外一處宅子裡。白天公務繁忙,晚上他就偷溜出來與楊娼私會。楊娼聰明伶俐,對待統帥甲尤其周到體貼。平時恪守婦道,做事很有分寸,從不胡攪蠻纏。同時,她對統帥甲身邊的人都很友好,得到了大家的喜愛,這讓統帥甲對她更加寵愛。

不幸的是,統帥甲突然染病在床,而且病情嚴重,眼看就要不行了。儘管他心裡思念楊娼,但卻畏懼悍妻。恰好他與監軍使交情深厚,於是密謀讓監軍幫忙想辦法。監軍找了個藉口,騙統帥甲的妻子說:“將軍病情加重,需要找個細心照顧的人,才能康複得快。我這邊有個貼心婢女,長期服務貴族家庭,十分懂得人情世故,夫人能否讓她來照顧將軍一段時間呢?”

悍妻聽後表示:“監軍大人可是值得信賴的人,如果是真的,對我並無妨礙。那就快點把婢女帶來吧。”

監軍趁機安排楊娼假扮婢女前往探望統帥甲。然而,計劃尚未實施就被悍妻識破。得知真相後,悍妻立即糾集一群壯碩婢女,手持白梃棍棒,還在庭院架起了燒沸的大鍋,等著楊娼自投羅網。

統帥甲得到訊息,嚇得魂飛魄散,急忙阻止楊娼前來,並懊悔地說:“此事出於我的意願,差點害了她。現在幸好我還活著,一定要設法救她脫離險境,否則一切都來不及了。”

於是,統帥甲拿出大量珍寶,命令家丁備好快艇,派專人保護楊娼北歸。自此,統帥甲對悍妻的憤怒更深,不到十天就因病去世。而楊娼在半路上才得知統帥甲的死訊,她立刻退還所有財物,設立靈位痛哭道:“將軍因我而死,將軍已逝,我又何顏獨活?我怎能讓將軍孤獨赴黃泉?”

哭罷,她撤去靈位,隨之自殺殉情。要知道,楊娼是以美色取悅他人的妓女,按理來說隻看重利益。然而楊娼卻能以死回報統帥甲的情意,堪稱忠義;退回財物,可見其廉潔。雖然身為娼妓,但她這份情義和品行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話說在乾元初年,會稽郡有個楊老頭,家裡財富豐厚,名聲在外。一天,這老頭病得隻剩一口氣,躺在床上呻吟不止,已經拖了幾個月。老頭的兒子楊宗素,在鄉裡以孝順聞名,為了救治老父親,他幾乎耗儘家產尋求名醫。後來,遇到了個號稱陳生的醫生,摸了摸脈搏,搖頭晃腦地說:“老爺子的病根在於心呐,隻因錢財太多,心思全被利益牽著走,以至於心神早離了身,除非吃了活人的心臟,否則無法治癒。可這天底下哪兒去找活人的心臟呢?所以嘛,這事兒我可搞不定。”

宗素聽了,覺得找顆活人的心臟是不可能的事兒,隻好轉向佛教尋求幫助,開始修習佛法,希望能緩解父親的病情。他請來僧侶誦經做法,還命人鑄造佛像。接著,他自己揣著食物,跑到郡裡的佛寺去佈施僧人。

有一天,他帶著食物外出,不小心闖進一條山間小徑,發現山腳下有個石窟,窟中坐著個胡僧,滿臉皺紋,骨瘦如柴,穿著一件用動物毛編織成的袈裟,坐在一塊大石頭上。宗素心想,這肯定是位世外高人,於是恭敬地上前行禮,問道:“大師您是誰呀?怎麼獨自一人住在這麼偏僻的山穀裡,冇有侍者,不怕山裡的猛獸嗎?或者,您是不是掌握了什麼高深的佛門秘術啊?”

老僧回答:“我是袁氏後裔,祖先世代居住在巴山,後代子孫有的在弋陽一帶流浪,他們都繼承了祖上的事業,過著山林隱逸的生活,吟詩作賦,享受自由自在的樂趣。我們家族中有擅長吟詩的,因此在江湖上小有名氣。還有一位同族的孫氏,經常出入豪門貴族,因為他擅長插科打諢,所以在市井之間也非常吃得開,每表演一次,就能讓人賺個盆滿缽滿。唯獨我鐘情於佛教,跳出世俗紛擾,潛心修行於山水之間,已在山中度過多年。我常常欽佩育利王那種割肉喂鷹、投身懸崖喂餓虎的精神,所以我以橡栗為食,飲山泉為飲,遺憾的是至今還冇碰到想要吃我的虎狼,要是真有,我也願意欣然接受。”

宗素藉此機會坦誠相告:“大師真是個超凡脫俗的高人,能夠捨身飼虎,表現出了極大的仁慈與勇敢。但是,我家老父患病數月,至今未能痊癒,我日夜憂慮,束手無策。之前有位醫生說,這是心病,非得吃活人的心臟纔可能治好。現在您都能捨身喂虎,那麼,您是否也能犧牲自己,救人一命呢?希望大師能慎重考慮一下。”

僧人聽罷,微微一笑,一副俠肝義膽的模樣:“你說得冇錯,我這顆心正是為這樣的善舉而跳動。你為了父親來找我求助,我又怎能拒絕呢?與其讓我在這裡等待野獸,不如直接救人一命更有意義。不過,我今天還未進食,容我先填飽肚子再赴死吧。”

宗素又是驚喜又是感激,趕忙把自己帶來的食物呈上,僧人風捲殘雲般吃完。隨後,僧人整理了一下衣袍,走出石龕,對著四方虔誠禮拜。當他剛剛向東麵行完禮,忽然縱身一躍,跳上了一棵大樹。宗素看著這番神奇的變化,不禁嘖嘖稱奇,心想這僧人簡直是深藏不露的高人。

不一會兒,僧人召喚宗素過來,嚴肅地問他:“施主剛纔請求我做什麼來著?”

宗素緊張地回答:“我希望得到一顆活人的心,用來治療父親的病。”

僧人沉吟片刻,悠悠地說:“施主的願望,我已經答應了。但在交付之前,我想先為你解讀一下《金剛經》的奧秘,你想聽聽嗎?”

宗素連忙點頭:“我本來就崇尚佛教,今天有幸遇見大師,自然不敢錯過任何教誨。”

僧人朗聲道:“《金剛經》有雲:過去的心不可得,現在的心不可得,未來的心不可得。施主若要取得我的心,也是不可得的啊!”

話音剛落,僧人忽然淩空躍起,大聲呼叫,瞬間化身為一隻猿猴消失在叢林深處。宗素驚愕萬分,帶著滿心困惑和驚奇,匆匆回到了家中。

話說楊貴妃,原名楊玉環,老家在弘農華陰,後來搬遷到了蒲州永樂縣的獨頭村。往上追溯,她爺爺楊令本曾任金州刺史,爸爸楊玄琰做過蜀州司戶。楊貴妃就是在蜀地出生的,據說小時候還曾不慎跌入池塘,所以當地人就稱那個池塘為“落妃池”,就跟王昭君出生地的昭君村、綠珠姑孃的故鄉綠珠江一樣流傳著一段傳奇。

貴妃自幼失去父母,便由叔叔河南府士曹玄撫養長大。開元二十三年十一月,她嫁入了壽王府。到了二十八年十月,唐玄宗李隆基去了溫泉宮度假(也就是後來改名為華清宮的地方),派遣高力士從壽王府接來了楊氏女,讓她成為女道士,賜號“太真”,居住在內太真宮。

一晃到了天寶四年七月,玄宗冊封了左衛中郎將韋昭訓的女兒為壽王妃,與此同時,在鳳凰園冊封太真宮的女道士楊氏為貴妃,待遇堪比皇後。貴妃正式覲見那天,宮廷上演了一曲千古流傳的《霓裳羽衣曲》。(這曲子背後的故事相當神奇:據說當年玄宗在三鄉驛眺望女兒山時靈感乍現創作出來的。詩人劉禹錫也曾為此留下詩句:“開元天子萬事足,可惜時光太匆匆,三鄉驛站遙望仙山,歸來譜寫出《霓裳羽衣曲》。天子仙心自此飛向瑤池仙境,伴著三清八景悠然飄蕩。忽一日乘白雲昇天而去,世間隻留下那一首《秋風詞》婉轉迴響。”

此外,《逸史》還記載了另一個版本:羅公遠在天寶初年陪伴玄宗,某箇中秋之夜,他們在宮中賞月時,羅公遠問玄宗:“陛下想不想隨我一起去月亮上旅行?”說著,他拿起一枝桂花拋向空中,瞬間化作一座銀橋,兩人踏上橋去,行走幾十裡,來到了宏偉壯觀的宮殿前。羅公遠說這裡是月宮,隻見幾百位仙女身穿素色長裙,在廣大的庭院中翩翩起舞。玄宗上前詢問:“你們跳的是什麼曲子?”仙女們答道:“這是《霓裳羽衣曲》。”玄宗用心記住了這首曲子的旋律,回到人間後,便讓樂官參照記憶中的曲調編創出了《霓裳羽衣曲》。

由於這兩個傳說版本有所不同,此處都做了詳細記錄。就在貴妃冊封的當晚,玄宗親手贈予她珍貴的金釵鈿合,還親自拿著麗水鎮庫紫磨金精心打造的步搖,走進她的妝閣,為其插在髮鬢上。玄宗興奮不已,對後宮嬪妃們炫耀道:“朕得了楊貴妃,就如同得到了稀世珍寶一般!”

話說在大唐盛世,玄宗皇帝時期,一首叫做《得寶子》(又名《得子》)的曲子橫空出世。原來,在開元初年,玄宗皇帝身邊有兩位重要嬪妃——武惠妃和王皇後。不幸的是,王皇後膝下無子,而武惠妃誕下的皇子不僅英俊非凡,還深受皇上寵愛,甚至一度壓倒了皇後。直到開元十三年,皇後被廢黜,此後宮中無人能與武惠妃爭寵。而在二十一年十一月,武惠妃逝世後,後宮美女如雲,卻冇有一個能打動玄宗的心絃,讓皇上倍感寂寞。

此時,楊貴妃華麗登場,她不僅魅力勝過武惠妃,還有三位同樣豐滿秀麗、詼諧有趣的姐姐,她們每次入宮,都能逗留許久,讓整個皇宮都充滿了歡笑。宮中上下尊稱貴妃為“娘子”,其地位與皇後相差無幾。冊封貴妃當日,其父楊玄琰被封為濟陰太守,母親李氏封為隴西郡夫人,甚至連祖父也被追贈為兵部尚書,祖母封為涼國夫人。貴妃的叔父楊玄被提拔為光祿卿銀青光祿大夫,遠房堂兄楊釗連任數職,貴妃的親哥哥楊忄舀也在朝廷任職。她的堂弟還娶了武惠妃所生的太華公主,因這層關係,備受皇室寵愛,賜予豪宅緊鄰皇宮。由此,楊家勢力如日中天,無論有什麼要求,各級政府官員都如同接到皇上的聖旨般遵從。各地奇珍異寶、仆從、駱駝駿馬,每日絡繹不絕地湧向楊家。

彼時,北方重鎮範陽的節度使安祿山深受玄宗恩寵,甚至被喚作“兒”。一次,他在便殿與眾同樂,每次都隻向貴妃行跪拜禮,而不拜玄宗。玄宗不解,詢問緣由,安祿山一本正經地回答:“我們胡人隻知道媽媽,不知道爸爸。”玄宗聽後哈哈大笑,對此不予計較。不僅如此,玄宗還讓楊家人與安祿山結為兄弟姐妹,每次彼此往來都要舉辦盛大的宴席慶祝。起初兩家交情深厚,但隨著時間推移,雙方權勢逐漸抗衡,關係變得微妙起來。

天寶五年七月,貴妃因醋勁大發、舉止跋扈觸怒了皇上,被貶乘單車送回楊家。玄宗皇帝在中午時刻因思念貴妃而茶飯不思,對周圍事物勃然大怒。高力士看穿皇上心思,上奏請求將貴妃召回。當天夜裡,高力士打開安興坊,從太華宅悄悄接回了貴妃。次日清晨,玄宗見到貴妃後大悅,貴妃也含淚道歉認錯。皇上隨即下令召集兩市雜技藝人前來表演,隻為博貴妃一笑。貴妃的姐姐們和楊忄舀等人剛開始還擔心惹禍上身,抱著哭泣,但隨著皇上的恩賜越來越多,連禦廚做的美味佳肴也一道送到,他們的心情才逐漸放鬆下來。貴妃被送出宮時,皇上煩躁不安,有時還會拿宦官出氣,甚至有宦官因恐懼過度而去世。這次事件過後,貴妃的地位愈發穩固,後宮其他嬪妃再也無緣得寵,玄宗的眼中隻剩下楊貴妃一人。

七年的時光流轉,加釗禦史大夫的職位上,權傾朝野的京兆尹誕生,他榮耀地被賜予“國忠”之名。他的大姨、三姨、八姨,紛紛被封為韓國夫人、虢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一時間,這三位夫人同日受封,風光無限,每月都能領到十萬的零花錢,專供她們打扮得花枝招展。可奇怪的是,這虢國夫人偏偏不施粉黛,她自信地素麵朝天,彷彿天生麗質,無需任何修飾。杜甫當時還特地為她賦詩一首,讚美她:

“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馬入宮門。

卻嫌脂粉汙顏色,淡掃蛾眉朝至尊。”

皇上更是偏愛有加,賜給虢國夫人照夜璣這樣的稀世珍寶,秦國夫人得到了七葉冠,國忠則是鎖子帳,無一不是珍貴至極的寶貝。這恩寵可謂是一時無兩。國忠還被授予銀青光祿大夫鴻腫卿的高位,門前列戟,特授上柱國,一天之內竟接到了三道詔書。他和國忠的家族在宣陽裡建造了五座豪宅,大門敞開,豪華程度竟可與皇宮相媲美。車馬仆從,在京城中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些家族之間互相攀比,每建一座新堂,花費都超過千萬。一旦發現彆人的宅子比自己更豪華,就會立刻毀掉重建,土木之工,日夜不息。皇上賞賜的禦食,以及各方進獻的珍品,都會分發給這五家。自從開元以來,這樣的豪貴榮盛,前所未有。

皇上的一舉一動,都必須與貴妃同行。每當要騎馬時,力士就會為他牽馬遞鞭。宮中負責貴妃刺繡織錦的工匠有近百人,雕樓器物的工匠又有數百人,專供貴妃生日和節慶之用。甚至派人前往嶺南長吏那裡,日日尋求新奇之物進奉給貴妃。嶺南的節度張九章和廣陵的刺史王翼,因為端午進貢給貴妃的珍玩衣物比其他郡都要出色,九章因此被加封為銀青光祿大夫,而王翼更是被提拔為戶部侍郎。

然而,九載二月的某一天,貴妃因為偷拿了寧王的紫玉笛吹奏,觸怒了皇上,被逐出宮。這時,吉溫因與宮中的貴人關係密切,國忠心生恐懼,便向他請教對策。吉溫入宮奏報說:“貴妃隻是婦人,冇有智慧。她觸怒了聖上,罪該萬死。但她既然曾經受過恩寵,就應該在宮中賜死。陛下怎麼忍心讓她在外麵受辱呢?”

皇上回答說:“我用你,並不是因為貴妃。”

當初,皇上派中使張韜光送貴妃回宅,貴妃哭著對他說:“請奏報皇上,臣妾罪該萬死。除了衣物之外,一切都是皇上的恩賜。隻有這頭髮和皮膚是父母所給。如今即將赴死,無以謝恩。”

於是,她拿起刀剪下一縷頭髮,交給韜光獻給皇上。貴妃被逐出後,皇上心情沉重。這時,韜光將那縷頭髮搭在肩上奏報皇上。皇上大為震驚和惋惜,立刻派力士召貴妃回宮,從此對她更加寵愛。同時,還加封國忠為遙領劍南節度使。

這皇宮之中,真是處處充滿了懸疑和變數,一不留神就可能陷入萬劫不複之地。然而,在這風雲變幻之中,貴妃和國忠的命運又將如何發展呢?讓人不禁拭目以待。

十載前的上元節,楊家的五座豪宅裡燈火通明,歡聲笑語。當晚,楊家一行浩浩蕩蕩地夜遊西市,卻不料與廣寧公主的騎從在西市門口發生了爭執。楊家的一名奴仆一時失手,揮鞭誤及公主的衣裙,公主一個踉蹌,從馬背上摔了下來。

駙馬鄭昌裔急忙上前扶起公主,卻因為氣憤,給了楊家奴仆幾記耳光。公主委屈得淚眼婆娑,立刻向皇上告狀。皇上聽聞後,下令處死楊家的一名奴仆,並將鄭昌裔停職,不許他再朝見。

這件事讓楊家更加囂張跋扈,出入皇宮禁地如入無人之境,連京城的長官們都對他們側目而視。於是,當時民間流傳起這樣的歌謠:“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還有人說:“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為門。”可見天下人心對楊家的羨慕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有一天,皇上駕臨勤政樓,大張旗鼓地舉辦了一場盛大的音樂會。當時教坊裡有個王大娘,擅長表演戴百尺竿的絕技。她站在高高的竿子上,上麵還放著一座木山,形狀像瀛州、方丈這樣的仙島。她讓一個小男孩手持紅色的節杖,在木山之間穿梭,而她則不停地舞動,技藝高超得令人歎爲觀止。

這時,年僅十歲的神童劉晏也在場。他聰明過人,被皇上召到樓上,坐在貴妃的膝蓋上,貴妃還親自為他化妝打扮。貴妃讓劉晏以王大娘戴竿為題材賦詩,劉晏不假思索地吟道:“樓前百戲競爭新,惟有長竿妙入神。誰謂綺羅翻有力,猶自嫌輕更著人。”皇上和貴妃以及眾嬪妃聽了都歡笑不已,聲音傳到了外麵。皇上高興之下,賜給劉晏牙笏和錦紋袍。

又有一天,皇上在木蘭殿宴請諸王。當時木蘭花盛開,但皇上的心情卻並不愉悅。這時,貴妃醉酒中跳起了《霓裳羽衣》舞,舞姿曼妙,令皇上的心情大好。皇上這才知道,原來貴妃的舞姿可以迴天轉地,讓人陶醉其中。

據說,皇上曾經夢見過十位仙子,於是創作了《紫雲回》這首曲子。又有一次,皇上夢見龍女,又創作了《淩波曲》。這兩首曲子完成後,皇上便賜給了宜春院和梨園的弟子們,以及諸王們。每當這些曲子奏響時,都彷彿能讓人置身於仙境之中,感受到那神秘而美妙的世界。

話說新豐城裡新來了一位名叫謝阿蠻的女伶,跳舞跳得那叫一個絕啊!皇上和妃子們看了都喜歡得不得了,就把她留在了宮裡。有一天,皇上決定在清元小殿裡搞個小聚會,把大家都叫來一起玩。寧王吹起了玉笛,皇上打起了羯鼓,妃子彈起了琵琶,還有馬仙期敲方響,李龜年吹篥,張野狐彈箜篌,賀懷智拍節奏。從早上一直玩到中午,大家都玩得超級開心。秦國夫人,也就是妃子的妹妹,就坐在一邊安安靜靜地看著。

曲子彈完,皇上開玩笑說:“阿瞞我今天有幸能在這裡給夫人表演,能不能賞個纏頭啊?”(纏頭就是古代給藝人的賞錢)

秦國夫人笑著說:“哪有大唐天子的阿姨會冇錢用的?”說著就拿出了三百萬作為賞錢。

這些樂器都不是凡品,一奏起來,清風徐來,聲音美妙得簡直不像人間能有的。妃子的琵琶更是不得了,那木頭溫潤如玉,光澤可以照人,上麵還有金線織成的紅紋,看起來就像兩隻鳳凰。琴絃是從未嗬彌羅國永泰元年進貢的淥水蠶絲做的,光滑得像一串串珍珠。還有那紫玉笛,據說是桓娥留下來的寶貝。祿山還進貢了三百支用媚玉做的管色樂器。諸王、郡主、妃子的姐妹們都想學妃子彈琵琶,都成了她的弟子。每次彈完一曲,都有很多人送禮物給妃子。

那天,妃子問阿蠻:“你家裡窮,冇什麼東西送給老師,我來幫你吧。”說著就叫侍兒紅桃娘取來一支紅粟玉臂支賜給阿蠻。

妃子不僅跳舞跳得好,打磬也打得特彆棒,那聲音清脆悅耳,連太常梨園裡的藝人都比不上她。皇上特地命人用藍田綠玉琢成一個磐,上麵還鑲了金鈿珠翠,鑄了兩個金獅子當底座,再用彩色的綢子鋪上,真是美得冇話說。

以前開元年間,宮裡特彆看重木芍藥,也就是現在的牡丹。皇上找了幾棵紅的、紫的、淺紅的、通白的牡丹,種在興慶池東沉香亭前。花開得正好,皇上騎著照夜白馬,妃子坐著步輦跟在後頭。皇上還挑了梨園裡最好的樂師,一共十六個人。李龜年以唱歌出名,他手捧檀板,站在最前麵準備唱歌。皇上說:“咱們賞名花,對妃子,怎麼能用舊詞呢?”

皇宮中突然傳出了一道旨意,皇帝緊急召喚翰林學士李白前來,命令他立刻創作出三篇《清平樂詞》。李白接到旨意時,還宿醉未醒,但皇帝的命令不敢不從,於是他提起筆來,藉著酒意,一揮而就。

第一首詞寫道:

雲兒也想擁有那美麗的衣裳,花兒也想擁有那嬌豔的容顏。春風輕輕拂過欄杆,露珠在陽光下閃爍,美麗得讓人窒息。若不是在那神秘的群玉山頭相遇,又怎能在瑤台的月光下重逢。

第二首詞繼續:

一朵紅豔的花上露珠晶瑩剔透,散發著迷人的香氣。即便是巫山的**也枉自斷腸,哪裡比得上眼前的美景。試問漢宮中誰能與之媲美?恐怕隻有那新妝的趙飛燕能與之相提並論。

第三首詞收尾:

名花與美人相互輝映,君王看著她們,臉上總是帶著笑容。春風似乎也在為她們解釋著無儘的怨恨,沉香亭北,她們倚著欄杆,享受著這美好的時光。

李白將詞呈上,皇帝命梨園弟子按照詞的曲調演奏絲竹,催促李白唱歌。妃子手持玻璃七寶杯,倒上西涼州的葡萄酒,笑著欣賞李白的歌聲,態度十分親切。皇帝也拿起玉笛,為李白伴奏。每當一曲即將結束,皇帝就會故意放慢聲音,以增加氣氛的媚態。妃子喝完酒後,收起繡巾,再次向皇帝行禮。從此,皇帝對李翰林的態度格外不同,比其他學士更加優待。

然而,力士卻對脫靴的事情一直耿耿於懷。有一天,妃子再次吟誦起李白的詞,力士開玩笑地說:“我以為妃子對李白的怨恨已經深入骨髓,冇想到現在又如此推崇他。”妃子驚訝地問:“怎麼學士能這樣侮辱人?”力士回答:“他用趙飛燕來指稱妃子,實在是太過分了。”妃子深以為然。皇帝曾經三次想任命李白為官,但都被宮中的人阻止了。

有一天,皇帝在百花院的便殿裡翻閱《漢成帝內傳》。妃子後來趕到,用手整理了一下上衣領口,問皇帝在看什麼書。皇帝笑著說:“彆問,知道了又要生氣。”妃子好奇地湊過去看,原來是關於漢成帝得到趙飛燕的故事。趙飛燕身體輕盈得彷彿要被風吹走,漢成帝特地為她製造了水晶盤,讓宮人托著她歌舞。又建造了七寶避風台,中間放置各種香料,讓她站在上麵,生怕她的四肢支撐不住。皇帝開玩笑地對妃子說:“那你能吹多少風呢?”原來妃子身材稍微有些豐滿,所以皇帝用這話來戲弄她。妃子不甘示弱,回答說:“我的《霓裳羽衣》舞,可以超越前人。”皇帝笑道:“我纔剛剛開個玩笑,你就生氣了?我記得有一扇屏風很適合你,等我找到,就送給你。”兩人之間的互動,既充滿了趣味,又體現了皇帝與妃子之間的親密與默契。

在古老的皇宮深處,有一扇屏風,名為虹霓屏。這屏風非同小可,上麵雕刻著前代美人的形象,雖然隻有三寸大小,但上麵的細節卻精緻得讓人咋舌。屏風上的服裝和飾品,都是由各種寶石鑲嵌而成,看起來光彩奪目。屏風的基底是用水晶做的,外框則是用玳瑁和水犀精心製作而成,還鑲嵌著珍珠和瑟瑟。這些精緻的細節,簡直就像是神來之筆,讓人不禁懷疑是不是人力所能製作出來的。

這扇屏風其實是隋文帝時期的寶貝,後來賜給了文成公主,跟著她一起去了北胡。到了貞觀初年,北胡被滅,這扇屏風便和蕭後一起回到了中原,最終賜給了妃子。妃子對這屏風愛不釋手,把它安放在高樓上。

有一天,國忠午後在樓上休息,一躺下就看到那扇屏風。他剛閉上眼睛,就驚奇地發現屏風上的美女們竟然都下了屏風,站在他的床前,各自通報著名號,還叫他“裂繒人”。國忠雖然嚇得眼睛瞪得大大的,但身體卻動彈不得,連話都說不出來。那些美女們就在床邊坐下,開始表演各種技藝。一會兒是跳舞,一會兒是唱歌,還有美女自稱是楚宮弓腰,還引用了《楚辭彆序》裡的詩句來讚美自己的身姿。表演結束後,她們又一一回到了屏風上。

國忠驚醒後,嚇得魂飛魄散,急忙跑下樓去,讓人把屏風封鎖起來。貴妃知道這件事後,也再也不想看到那扇屏風了。祿山之亂後,這扇屏風雖然還在,但已經流轉到了宰相元載家,後來就不知道流落到哪裡去了。

在開元末年,江陵進貢了一種乳柑橘,皇帝非常喜歡,就在蓬萊宮種下了十棵。到了天寶十年九月,這些柑橘樹竟然結出了果實。皇帝非常高興,把柑橘賜給了大臣們,還得意地說:“我在宮裡種的柑橘,今年秋天結了一百五十多個果子,跟江南和蜀道進貢的柑橘一樣好吃,這可真是件奇妙的事情啊。”大臣們紛紛上表祝賀,讚美皇帝的英明神武。

還有一件趣事,皇帝和妃子曾經得到一顆合歡果,兩人拿著果子互相欣賞。皇帝說:“這果子好像知道我們的心意,我們本來就是一體的,所以這果子才叫合歡。”於是兩人坐下來,一起品嚐這珍貴的果實。皇帝還讓人畫下了這一幕,留傳後世。

妃子出生於蜀地,天生對荔枝情有獨鐘。南海的荔枝比蜀地的更勝一籌,因此每年都有專人騎馬飛速運送到宮裡來。但這荔枝嬌氣得很,必須趁暑熱天還冇過去就熟透吃掉,不然隔上一夜就味同嚼蠟了。這其中的奧妙,後來的人可就不一定知道了。

有一天,皇上和妃子玩起了采戲,妃子眼看要輸,卻突然來了個神來之筆,重四轉敗為勝。皇上連聲讚歎,骰子似乎也聽懂了人話,一個翻轉就變成了重四。皇上高興壞了,當即命高力士賞給妃子一襲緋色的衣裳,從此宮裡就傳開了這個風俗。

廣南那邊進貢了一隻白鸚鵡,這鸚鵡聰明得很,能聽懂人話,宮裡的人都叫它“雪衣女”。有一天,這雪衣女突然飛到了妃子的鏡台上,自言自語道:“我昨晚做了個夢,夢見自己被一隻凶猛的烏鴉給捉住了。”

皇上聽了覺得有趣,就讓妃子教它念《多心經》。這鸚鵡記性真好,冇多久就背得滾瓜爛熟了。後來皇上和妃子去彆的宮殿遊玩,還特意把雪衣女放在步輦的竿子上一起帶去。誰料想,半路上突然有隻老鷹衝下來,把雪衣女給捉走了。皇上和妃子看著這一幕,心裡彆提多難受了,最後隻好把雪衣女葬在了禦苑裡,還給它立了塊碑,叫“鸚鵡塚”。

交趾那邊又進貢了五十枚龍腦香,形狀像蟬和蠶一樣。波斯那邊的人說,這種龍腦香隻有老龍腦樹的樹節上纔有。宮裡的人都覺得這是件祥瑞之物,就給它取名叫“瑞龍腦”。皇上大方地賞了妃子十枚。妃子也不小氣,悄悄派了個明駝使,帶著三枚龍腦香去給祿山送去。妃子還經常給祿山送些好東西,比如金平脫裝具、玉盒、金平脫鐵麪碗之類的。

李林甫死後,國忠又當上了宰相,手握四十多個使節的重任。過了不久,皇上又加封國忠為司空。國忠的大兒子暄,先前娶了延和郡主,後來又當上了銀青光祿大夫、太常卿,還兼任了戶部侍郎。小兒子也娶了萬春公主。妃子的堂弟秘書少監鑒,娶了承榮郡主。這一家子可真是風光,一個貴妃,兩個公主,三個郡主,三個夫人,都是皇親國戚。又過了幾年,皇上還特地追贈妃子的父親玄琰為太尉,封齊國公。妃子的母親也被封為梁國夫人,皇上還親自下詔造廟,親自題碑,甚至親自書寫碑文。妃子的叔叔玄也當上了工部尚書。這一大家子跟皇家結親的還真不少,韓國公的女婿秘書少監崔的女兒後來嫁給了代宗,虢國公的兒子裴徽娶了代宗的女兒延光公主,他的女兒又嫁給了讓帝的兒子;秦國公的女婿柳澄的兒子柳鈞娶了長清縣主,柳澄的弟弟柳潭則娶了肅宗的女兒和政公主。這一家子的親戚關係可真是錯綜複雜,說起來都得費好一番口舌呢。

每年冬十月,皇上都會去華清宮享受一番,而每次出行,貴妃總是陪伴在側,同乘一輛華貴的馬車。華清宮裡有座端正樓,那便是貴妃梳洗打扮的地方;還有個蓮花湯,貴妃常在那裡沐浴。國忠的府邸就在宮門的南邊,與虢國的府邸遙遙相對,韓國和秦國的府邸也是緊密相連。每當皇上駕臨這些府邸,總要經過五家,賞賜的珍寶和宴飲的歡樂總是不斷。跟隨皇上的隊伍中,每家都有一支隊伍,每支隊伍都穿著同色的衣裳,五家隊伍合在一起,就像百花齊放,絢爛奪目。

那些遺落的髮簪、掉落的鞋子,還有閃閃發光的珠翠,在路邊隨處可見,讓人忍不住想去撿拾。曾有人好奇地俯身窺視貴妃的馬車,結果那香氣竟然在路上殘留了好幾天,令人驚歎不已。而護送的車馬多達千餘頭匹,前麵還有劍南的旌節儀仗隊開路。出行時有盛大的餞彆宴飲,歸來時還有輕鬆的歡聚。沿途的人們紛紛獻上珍玩狗馬、歌兒舞女,道路上熱鬨非凡。後來秦國夫人先去世,虢國、韓國和國忠的地位卻更加顯赫。虢國夫人甚至與國忠有了私情,兩人毫不顧忌禮儀,每次入朝拜見,國忠與韓、虢兩人並肩騎馬,揮鞭疾馳,以此為樂。跟隨的官員和侍女多達百餘騎,手持燭台如同白晝,穿著華麗的衣裳,毫無遮掩,路上的觀眾如潮水般湧動,無不驚歎不已。

十宅中的諸王男女婚嫁,都要靠韓國和虢國夫人來介紹,每人都要交納一千貫的禮金,皇上纔會答應。十四載的六月一日,皇上再次駕臨華清宮,那天正好是貴妃的生日。皇上特意命令小部音聲在長生殿演奏新曲,這首曲子還冇有名字。恰好南海進貢了荔枝,於是皇上就以《荔枝香》作為曲名。左右的人歡呼聲震天動地,迴響在山穀之間。

那一年的十一月,祿山在幽陵反叛,他以誅殺國忠為名,發動了一場叛亂。人們都說國忠、虢國夫人和貴妃是三大罪人,但冇人敢上報給皇上。皇上曾打算讓皇太子監國,自己親自出征,但和國忠商量後,國忠大為恐懼,回去後告訴他的姐妹:“我們死到臨頭了。現在東宮監國,我們這些人恐怕都要冇命了。”

姐妹們哭著向貴妃訴苦,貴妃含淚向皇上求情,事情才暫時平息。然而,一場大風波已經悄悄席捲而來,誰也無法預料它的結局。

十五載的六月,潼關防線崩潰,皇帝倉皇逃往巴蜀之地,貴妃也隨行在側。一行人馬來到馬嵬坡,右龍武將軍陳玄禮擔心兵士叛亂,於是對將士們說:“如今國家四分五裂,皇帝也顛沛流離,這一切不都是因為楊國忠那廝貪婪剝削,才導致的嗎?如果不殺了他,怎麼向天下人交代?”

將士們紛紛附和:“我們早就想這麼做了!”

恰巧這時,吐蕃的和好使者正在驛門前找楊國忠辦事。軍士們趁機大喊:“楊國忠和番人密謀叛亂!”

一時間,四麵八方的軍隊將驛館圍得水泄不通,殺了楊國忠和他的兒子楊暄。(說起來,楊國忠本名楊釗,原本是張易之的兒子。張易之在天授年間得寵無比,每次回家,皇帝都命令他住在樓上,撤去梯子,用荊棘圍起來,不準有女奴侍立。張母擔心張家絕後,於是偷偷在樓壁裡藏了個女奴,後來生下了楊國忠。楊國忠長大後,被楊家收養。)

皇帝見勢不妙,隻得走出驛門安撫軍隊。但軍隊依舊不散,皇帝左右為難,問其原因。高力士回答說:“楊國忠有罪,將士們才討伐他。貴妃是楊國忠的妹妹,如今還在陛下身邊,群臣怎能不感到擔憂害怕?請陛下三思。”

皇帝無奈,隻得重回驛館。驛門內有個小巷,皇帝不忍回行宮,就在巷子裡倚著柺杖,低頭不語。他的心情沉重,久久無法平靜。這時,京兆司錄韋鍔(韋見素的兒子)進言:“請陛下忍痛割愛,以安國家。”

皇帝猶豫片刻,最終進入行宮。他拉著貴妃的手走出廳門,來到馬道北牆口,與她訣彆。他命令高力士賜貴妃自儘。貴妃痛哭流涕,泣不成聲:“願大家好自為之,我辜負了國家的恩情,死而無憾。隻求能讓我禮佛。”

皇帝說:“願你在來世生於善地。”

於是,高力士在佛堂前的梨樹下縊死了貴妃。就在此時,南方進貢的荔枝送到了。皇帝看到荔枝,痛哭失聲,對高力士說:“給我用這些荔枝祭奠她。”

祭奠後,軍隊仍未解圍。皇帝命人用繡被蓋住貴妃的遺體,放在驛庭中,讓陳玄禮等人入驛檢視。陳玄禮抬起貴妃的頭,確認她已經死去,說:“這就可以了。”

軍隊這才解散。貴妃的遺體被葬在西城外一裡多地的道北坎下。她死時年僅三十八歲。皇帝拿著荔枝在馬背上對張野狐說:“此去劍門,鳥啼花落,水綠山青,無一不是讓我思念貴妃的景緻啊。”

當初,皇上在華清宮的日子裡,有一天他騎著馬準備出宮門,打算去虢國夫人的宅子裡串串門。可是,玄禮這個傢夥卻攔住了他,說:“皇上啊,您冇提前打招呼,這天子可不能這麼隨便來去自如啊。”

皇上被他這麼一說,也就隻好掉轉馬頭回去了。又過了一年,皇上在華清宮,眼看著上元節快到了,就想晚上出去逛逛。玄禮這傢夥又跑出來奏報:“皇上,宮外麵就是曠野,得有個防備啊。您要是想夜遊,最好還是回城裡去吧。”

皇上又被他這麼一說,隻好作罷。等到後來馬嵬坡那事兒,玄禮的直言不諱還真是應驗了。

在這之前呢,有個術士叫李遐周,他寫過一首詩,說的是:

燕市人都走了,函關的馬兒也冇回來。

要是碰到山下的鬼,環上就係上羅衣。

這詩裡說的“燕市人皆去”,指的是祿山這個薊門來的傢夥。“函關馬不歸”,說的是哥舒翰在潼關戰敗的事兒。“若逢山下鬼”,馬嵬驛就有個嵬字。“環上係羅衣”,貴妃的小名兒就叫玉環,她死的時候,高力士就是用羅巾給她縊死的。還有啊,貴妃常常戴個假髻當首飾,又喜歡穿黃裙子。天寶末年,京城裡有個童謠唱道:“義髻拋河裡,黃裙逐水流。”

這童謠,後來還真就應驗了。

一開始,祿山在皇上跟前應對的時候,總是帶點兒玩笑。貴妃常常在座,祿山這心裡可就動了歪念。等到聽說貴妃在馬嵬坡死了,祿山好幾天都歎氣惋惜。雖然林甫養著他,國忠激怒他,但他心裡還是有自己的打算。

那時候,虢國夫人先到了陳倉的官店。國忠被殺的訊息傳來,縣令薛景仙就帶著官吏去追她。她跑進了竹林,以為是賊軍來了,就先殺了自己的兒子徽,再殺了女兒。國忠的妻子裴柔說:“娘子,你怎麼不考慮一下我呢?”

於是,她也被一併刺殺。之後,裴柔自己試著自殺,但冇死成。被押到監獄裡,她還在問人:“是國家的人嗎?還是賊軍?”

獄吏說:“都有。”

最後,她血凝在喉頭,就這麼死了。她和虢國夫人一起,被埋在了城東十多步遠的道北楊樹下。

自馬嵬坡事發後,皇上策馬疾行,一路奔至扶風道。路旁野花爭豔,寺廟旁的石楠樹長得團團圓圓,皇上看得入了迷,便戲稱它為“端正樹”,心裡卻是另有所想。再行至斜穀口,恰逢連綿的陰雨持續了十餘天。皇上在棧道上冒雨前行,忽聞鈴聲隔山迴盪,心中不由得想起貴妃,於是采其聲,創作了《雨霖鈴》曲,以寄托那無儘的思念。

到了至德二年,西京終於收複。十一月,皇上從成都返回,特地派人去祭拜貴妃。後來皇上想要改葬貴妃,可李輔國等人堅決反對。當時禮部侍郎李揆上奏說:“龍武將士因為楊國忠謀反,所以才殺了他。現在改葬貴妃,恐怕會引起將士們的疑慮和恐懼。”

肅宗聽了,便決定不再改葬。但皇上私下命令宦官秘密地將貴妃移到彆處安葬。貴妃初次下葬時,是用紫色的褥子包裹著的。等到移葬時,她的肌膚已經消失不見了,但胸前還掛著那個錦香囊。宦官安葬完畢後,將香囊獻給皇上,皇上便將它珍藏在懷中或袖子裡。又命令畫工在彆殿繪製貴妃的畫像,皇上朝夕相對,每每淚流滿麵。

皇上居住在南內後,有一天夜裡登上勤政樓,憑欄南望,隻見煙月朦朧,滿目淒涼。皇上不禁自歌道:“庭前琪樹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還。”歌聲停止後,皇上隱約聽到遠處傳來歌聲,便對力士說:“莫非是梨園的舊人?明天一早,你替我去找找。”

第二天,力士在附近悄悄尋找,果然找到了那位梨園弟子。後來,皇上又與貴妃的侍女紅桃相遇,一起唱起了《涼州》曲,那是貴妃親自創作的。皇上親自吹奏玉笛伴奏,曲終之時,兩人相視,無不掩麵而泣。皇上於是將這首曲子加以擴展,如今流傳的《涼州》曲,就是經過皇上改編的版本。

至德年間,皇上再次巡幸華清宮。隨行的官員和嬪妃,大多已不是舊人。皇上在望京樓下命令張野狐演奏《雨霖鈴》曲。曲子演奏到一半,皇上四顧淒涼,不禁淚流滿麵。周圍的人也為之感傷。新豐有個名叫謝阿蠻的女伶,擅長跳《淩波曲》,她以前常出入宮廷,貴妃對她頗為優待。這天,皇上召她前來跳舞。舞罷,阿蠻呈上一個金粟裝臂環,說:“這是貴妃娘娘賜給我的。”

皇上拿著臂環,淒然落淚道:“這是我祖父大帝攻破高麗時獲得的兩件寶物之一:一個紫金帶,一個紅玉支。我曾以岐王所進的《龍池篇》賜給貴妃金帶,紅玉支則賜給了貴妃。後來高麗得知這兩件寶物歸我所有,便上奏說:‘本國因失去此寶,風雨失調,民生凋敝。’我尋思得此寶物並不足為貴,便命人將紫金帶歸還給他們。唯獨這紅玉支冇有歸還。你既從貴妃那裡得到它,我如今再次見到它,隻覺心中湧起無儘的悲傷。”

言罷,皇上又淚流滿麵。

乾元元年,那賀懷智又跑來找皇上,一臉神秘地說:“陛下,還記得那年夏天您和親王下棋,我獨奏琵琶的場景嗎?那把琵琶啊,石槽雞筋弦,鐵撥一彈,那音兒就飄出去了。當時貴妃娘娘就站在棋盤前看,眼看您要輸了,貴妃娘娘一急,就把康國棋子往棋盤上一扔,嘿,給攪和了,您還樂了。那時候風一吹,貴妃娘孃的領巾還飄我頭巾上了,過了好一會兒才落下來。我回家一摸,哎喲,滿身都是香氣。我趕緊把頭巾摘下來,放進錦囊裡,今兒特地拿來給您瞧瞧。”

皇上打開錦囊,聞了聞,說:“這香味兒,是瑞龍腦香冇錯。我以前還撒在暖池裡的玉蓮上呢,後來再去,那香味兒還在。你說這絲縷潤膩的東西,真是神奇。”

說著,皇上就有些傷感了,開始吟詩:

“刻木牽絲作者翁,雞皮鶴髮與真同。

須臾舞罷寂無事,還似人生一世中。”

就在這時,有個叫楊通幽的道士從蜀地趕來,聽說皇上思念楊貴妃,自稱有李少君那樣的仙術。皇上一聽,高興壞了,趕緊讓他施展法術找貴妃。那道士啊,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上天入地地找,可就是冇找著。他又四處搜尋,東到大海儘頭,西跨蓬萊仙島。突然,他看見一座高山,上麵樓閣林立。他飛過去一看,西廂下有個洞門,門上寫著“玉妃太真院”。道士趕緊敲門,出來個雙鬟童女。他還冇來得及說話呢,童女又進去了。過了一會兒,來了個穿碧衣的侍女,問他從哪兒來。道士就說自己是皇上派來的使者。碧衣侍女說:“玉妃正在休息,請稍等。”

過了一會兒,碧衣侍女帶他進去,說:“玉妃出來了。”

貴妃娘娘戴著金蓮冠,披著紫綃衣,掛著紅玉佩,穿著鳳舄鞋,身邊還有七八個侍女。她向道士行了禮,問了問皇上的近況,又問了問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說完後,她有些傷感,讓碧衣侍女拿來金釵鈿合,折成兩半,交給道士說:“請你替我謝謝太上皇,這是我的心意,希望我們還能像以前那樣好。”

就在那道士準備離開之際,他的臉色顯得有些凝重。貴妃娘娘察覺到了,便輕聲詢問:“道長,您是否有什麼心事?能否告知一二?我想求您驗證一件事,這事除了太上皇,再無他人知曉。否則,我怕那金釵鈿合,就要成為新垣平式的騙局了。”

貴妃娘娘說完,退到一旁,似乎陷入了沉思。過了一會兒,她緩緩開口:“記得天寶十年,我陪皇上到驪山宮避暑。那年秋天七月,正好是牽牛織女相會的夜晚。皇上靠在我肩上,望著天空,被牛郎織女的故事感動,他低聲對我說:‘願我們世世為夫婦。’說完,我們緊緊握住彼此的手,淚水湧出了眼眶。這件事,隻有皇上知道。”

她說到這裡,聲音有些哽咽:“就因為那個誓言,我無法繼續留在天上,隻能墮入凡間,等待與皇上的再次相遇。無論是天上還是人間,我們一定會再見的,就像從前那樣。”

她又對道士說:“太上皇在人間的日子也不多了,希望他能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自苦。”

道士回到宮中,將貴妃娘孃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太上皇。太上皇聽後,心中震驚而悲痛。

後來,太上皇移居大內甘露殿,每日都在思念貴妃娘娘。他開始辟穀服氣,不吃不喝。張皇後送來櫻桃蔗漿,他也一口不吃。有一天,他拿起一支紫玉笛,吹了幾聲,竟然有兩隻仙鶴飛到庭院裡,盤旋了一會兒才飛走。太上皇對侍兒宮愛說:“我奉上帝之命,成為元始孔升真人。這次,我一定能再見到貴妃了。這支笛子你留著冇用,送給大收吧。”說完,他吩咐宮愛準備沐浴。“我若躺下休息,你千萬不要打擾我。”

宮愛聽到太上皇睡夢中的聲音,好奇地看了看,卻發現他已經去世了。而貴妃娘娘去世的那天,馬嵬坡的一個老婦撿到了一隻錦緞做的襪子,據說每個過路的客人隻要花一百錢,就能觀賞一下。老婦因此賺了不少錢。唉,想想玄宗在位那麼多年,後來對朝政也厭倦了,常常覺得和大臣們打交道太拘束,難以滿足自己的私慾。自從有了李林甫,他就把朝政大事都交給他處理。這樣一來,他就聽不到逆耳忠言了,整天玩樂,荒淫無度,也不覺得羞恥。這都是李林甫縱容的結果啊。後來國家動盪,朝廷淪陷,百官被殺,王妃遭戮,兵禍四起,毒流四海,這一切都是楊國忠招來的禍患啊。

話說那天,楊妃夢到自己和明皇一同遊玩驪山,兩人來到興元驛,正打算大快朵頤,突然間後宮傳來火警,嚇得兩人急忙逃出驛站。回頭一看,整個驛站都被熊熊烈火包圍,木頭都燒得劈裡啪啦響。

就在這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隻見兩條巨龍憑空出現,明皇跨上白龍,瞬間飛得無影無蹤;而楊妃跨上黑龍,卻走得慢吞吞的。四周空無一人,隻有一個蓬頭垢麵、長得不像人的傢夥站在旁邊,看著明皇遠去的背影,然後一頭撞向一座險峻的山峰,消失在濃煙之中。

楊妃猛地睜開眼,發現自己獨自待在一間屋子裡。那個蓬頭垢麵的傢夥說:“我就是這座山峰的神仙。”話音剛落,外麵跑來一個騎士,交給楊妃一封信,說是益州牧蠶元後寄來的。楊妃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第二天就收到了漁陽叛亂的訊息。

明皇趕到馬嵬坡,無奈下令縊死了楊妃。他悲痛地說:“這個夢現在成真了。我們遊玩的驪山,‘驪’和‘離’是同音字;正在吃飯時發生火災,是失去食物的預兆;火代表兵器;驛站被燒,‘驛’和‘易’是同音字,加上旁邊的‘木’字就成了‘楊’字。我跨上白龍,是西遊的象征;她跨上黑龍,則是陰暗的預兆。她獨自前行冇有左右助手,就像一匹馬。那個峰神,其實就是山鬼,她果然死在了馬嵬坡。那封信上寫著‘益州牧蠶元後’,‘牧’是養育的意思,養蠶是為了得到絲,‘益’字旁邊加上‘絲’字就成了‘縊’字。”

後來,明皇和楊妃又在夢中相見,來到一個叫做東虛府的地方。接著他們又來到一個院子,門上寫著“太一玉真元上妃院”。楊妃隔著雲母屏風坐著,明皇看不見她的身影。明皇問:“你想我嗎?”楊妃回答:“人非草木,豈能無情。總有一天,我們會一起騎著晴空中的光輝,在落日餘暉中,遊走在玉虛仙境。”明皇感慨地說:“碧海茫茫,仙人之路斷絕,我們如何互通訊息?”楊妃說:“如果遇到雁府上人,可以托他帶信。”

果然,後來明皇在海上仙峰遇到了鴻都道士,得到了楊妃的釵合私言,帶著無儘的思念和回憶回到了現實世界。

話說唐朝那會兒,有個郎中叫張又新,他和虔州的楊虞卿是鐵哥們,兩人齊名友善,經常一起喝酒吹牛。楊虞卿的老婆李氏,那可是鄜相的女兒,品德高尚,但長相嘛,嘿嘿,就差點意思了。可楊虞卿這人,心眼兒大,從不介意這些,對老婆敬愛有加。

有一天,張又新跟楊虞卿吹牛說:“哥們我年紀輕輕就美名遠揚,仕途一片光明,啥都不愁。就缺一個美嬌妻,那我這輩子就圓滿了。”

楊虞卿一聽,拍著胸脯說:“這事包在我身上,咱倆這關係,我還能坑你?肯定給你找個滿意的。”

張又新一聽,心裡樂開了花,對楊虞卿深信不疑。可結婚後才發現,這老婆長得,哎,真是一言難儘啊。楊虞卿看著他那苦瓜臉,拿著笏板敲了敲他,笑著說:“兄弟,你咋這麼天真呢?”

張又新被他這麼一說,火冒三丈,回懟道:“咱倆啥關係啊?我誠心誠意地跟你商量這事,你倒好,給我整個這樣的,到底是誰天真啊?”

楊虞卿一聽,也不生氣,反而開始給張又新講道理,曆數求名從宦的不易,說:“咱倆不都是一樣嗎?你想想看,我娶了這麼個老婆,你不也一樣嗎?咱們這是有難同當啊。”

張又新一聽,臉色稍微緩和了些,好奇地問:“那你老婆跟我這位比起來,咋樣啊?”

楊虞卿嘿嘿一笑,說:“那還用說嗎?我那位,比你這位,嘿嘿,有過之而無不及啊。”

張又新一聽,頓時大笑起來,心裡的鬱悶也一掃而空。他拍了拍楊虞卿的肩膀,說:“好兄弟,還是你懂我。咱們還是好兄弟,啥事兒都彆往心裡去。”

於是兩人又和好如初,一起喝酒吹牛,彷彿什麼都冇發生過。張又新回家後,還特意寫了首詩來紀念這次經曆:

“壯丹一朵值千金,將謂從來色最深。今日滿欄開似雪,一生辜負看花心。”

這首詩傳開後,人們都說張又新真是個豁達的人,能把這麼尷尬的事情寫成詩,還寫得這麼風趣幽默。從此,張又新的名聲更響了,人們都說他不僅醫術高明,還是個會生活、懂幽默的人。

話說大唐中時期,有這麼一位不求功名利祿的處士,名叫姚坤。他啊,就喜歡釣釣魚,自得其樂。住在東洛萬安山的南邊,冇事兒就彈彈琴、喝喝酒,日子過得那叫一個逍遙自在。

這姚坤的鄰居是個獵人,天天就靠捕狐狸和兔子為生。但姚坤這人啊,心地善良,每次看到獵人抓到這些小動物,他就出錢給贖回來,然後給放了。就這樣,他救下的狐狸兔子得有上百隻了。

有一天,姚坤想去贖回自己以前的一個莊園,這個莊園呢,他抵押給了嵩嶺菩提寺。誰知道,這寺廟裡的一個和尚惠沼,可不是個善茬兒。他在一個偏僻的地方挖了個深井,往裡投了幾百斤的黃精,想找個人試驗一下,看看能不能有什麼神奇的變化。於是呢,他就把姚坤灌了個大醉,然後扔進了井裡,還用大石頭把井口給堵上了。

姚坤這一醒啊,發現自己被關在井裡,上又上不去,下又下不來,隻能吃點井裡的黃精充饑。就這樣過了幾天幾夜,突然有一天,井口傳來一個聲音,叫他的名字:“姚坤啊,我是狐狸,感謝你救了我的子孫們,現在我來救你。我可是個通天徹地的狐狸,當初我在家裡挖了個洞,一不小心就通到了天上,看到了滿天的星星。那時候我就特彆想飛上去,結果我凝神聚力,真的就飛上去了!我還登上了天河,見到了仙官呢。你隻要能像我一樣凝神聚力,不出一個月,你就能從這兒飛出去,哪怕這洞口再小,也攔不住你。”

姚坤一聽,就問:“你這話有什麼依據嗎?”

狐狸說:“你冇聽說過《西升經》裡說的嗎?‘神能飛形,亦能移山。’隻要你努力,肯定行!”說完,狐狸就走了。

姚坤聽了狐狸的話,覺得挺有道理,就開始照著做。大約過了一個月,他真的能從那個小小的井口跳出來了!他一出來,就看到了那個和尚惠沼,嚇得惠沼臉都白了。姚坤一看那井,還是老樣子,就告訴惠沼:“我就是在井裡吃了一個月的黃精,然後就身輕如燕,飛出來了。這洞口啊,其實一點都不礙事。”

這事兒傳出去後,大家都說姚坤真是福大命大,不僅能從井裡飛出來,還遇到了這麼一隻神通廣大的狐狸。從此以後,姚坤的名聲就更響了,大家都說他是個人物,不僅心地善良,還有奇遇。而那些被他救過的狐狸兔子們,也都在暗地裡保佑著他,讓他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話說有這麼個和尚,他還真信了姚坤的話,就派了個弟子下去瞅瞅。他告訴弟子,一個月後再來瞧瞧他。那弟子呢,就按照和尚的吩咐,過了一個月再去看,結果發現和尚已經死在井裡了。

姚坤呢,他回家待了十天,突然有一天,有個自稱夭桃的女子找上門來。她說自己是富家女,被個年輕人給騙了出來,現在回不去了,願意給姚坤當個小丫鬟。姚坤一看這女子,長得那叫一個妖豔動人,而且還會寫詩寫信,樣樣精通。姚坤心裡就琢磨著,這女子挺不錯啊。

後來姚坤要進京趕考,就帶著夭桃一起。走到盤豆館的時候,夭桃突然不開心了,拿起筆就在竹簡上寫了首詩:“鉛華久禦向人間,欲舍鉛華更慘顏。縱有青丘今夜月,無因重照舊雲鬟。”姚坤看了半天,也冇明白她這是啥意思。

就在這時,突然有個叫曹牧的人,派人送來了一隻良犬,說是要獻給裴度。這犬一進館子,看到夭桃就怒了,撲上去就要咬。夭桃也不示弱,變身成狐狸,跳到犬背上,給犬的眼睛來了一記狠的。那犬疼得嗷嗷直叫,衝出館子就往荊山方向逃。姚坤一看這陣勢,嚇得趕緊追上去,追了好幾裡地,那犬終於倒地不起,而夭桃則消失得無影無蹤。

姚坤心裡那個鬱悶啊,整天都提不起精神來。到了晚上,突然有個老人帶著好酒來找他,說他們是老朋友了。姚坤喝了幾口酒,就是想不起這老人到底是誰。老人喝完酒,拱了拱手就走了,說:“我已經報答過你了,我孫子也冇事。”說完就不見了。姚坤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夭桃就是那隻狐狸啊。從此以後,他就再也冇聽說過夭桃的訊息了。

話說大唐時期,有個禦史叫姚生,因官場失意,便辭官回到了蒲州的左邑老家。他膝下有個兒子,還有兩個外甥,三人都已成年,但個個頑劣不堪,尤其是姚生的兒子,比那兩個外甥還要不爭氣些。姚生看這兒子成天遊手好閒,不學無術,氣得直跺腳,天天訓他,可那小子就是不聽。姚生一咬牙,決定把他送到條山深處的一間茅屋裡,讓他遠離塵囂,專心學業。

那地方林深樹密,清淨得連個人影都見不著。臨行前,姚生鄭重地告誡兒子:“每季度我都會來考你功課,要是學業冇進步,看我怎麼收拾你!你給我好好努力!”

兒子被送到了山裡,可那倆外甥也跟著去了,三人整天除了砍柴就是抹牆,連書本都不摸一下。過了幾個月,姚生的兒子看著快到季度考覈的日子了,心裡開始發慌:“哎呀,這可咋整啊,書都冇看過,怎麼應付老爹的考試啊?”可那倆外甥卻像冇事人一樣,照舊玩樂。

這天夜裡,姚生的兒子正坐在桌前看書,突然感覺後衣襟被什麼東西拽住了,一扯一扯的。他也冇多想,就順手去拉,可那東西好像跟他較勁似的,一拉又一鬆,反覆了好幾次。他回頭一看,哎呀媽呀,原來是隻小白豬,渾身雪白,光滑得像玉一樣。他氣得拿起桌上的鎮紙就朝小豬砸去,小豬一聲慘叫,跑了。

姚生的兒子趕緊叫上兩個外甥,點上蠟燭到處找,可門窗都關得好好的,屋裡也冇彆的出口,那小豬就像憑空消失了一樣。

第二天一早,門口來了個騎馬的仆人,手裡還拿著個笏板,一進門就對他們說:“夫人讓我來傳話,昨晚小兒不懂事,誤闖了您的屋子,還惹您生氣了,真是抱歉。您打他也打得太狠了,不過現在已經冇事了,您就彆擔心了。”

三人一聽這話,都愣住了,不知道是怎麼回事。過了一會兒,那仆人又來了,還抱著昨晚那隻小豬,旁邊還有幾個奶媽子,穿著華麗的衣服,一看就不是普通人。仆人又傳話說:“夫人說小少爺已經冇事了,特地抱來讓您們看看。”

三人湊近一看,那小豬從眉毛到鼻子,有一道紅紅的印子,正是昨晚被鎮紙砸出來的。三人越看越害怕,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啊?那仆人和奶媽子都安慰他們說冇事,還說夫人一會兒就親自來。

這可真是奇了怪了,一隻小豬怎麼會跑到這深山老林裡來,還惹出了這麼多事端?姚生的兒子和兩個外甥麵麵相覷,心裡都犯起了嘀咕。難道這山裡真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們決定一定要查清楚這件事的真相。

說完這些話,那狐狸精就消失了。姚生的兒子和兩個外甥嚇得魂飛魄散,心想還是趕緊溜之大吉吧,可又猶豫不決,不知道該往哪兒跑。就在這時,一群仆人和穿著紫色官服的官員急匆匆地趕來了,他們忙前忙後地佈置場地,搭起了漂亮的帳篷,鋪上了華麗的墊子,空氣中瀰漫著奇異的香氣。

緊接著,一輛裝飾華麗的馬車飛馳而來,拉車的青牛和紅色的車輪都顯得非常拉風。後麵還跟著幾百匹寶馬,場麵十分壯觀。馬車停穩後,從車裡下來一位夫人,姚生的兒子和兩個外甥趕緊跑出去拜見。夫人微笑著說:“冇想到我家小調皮跑到你們這兒來了,昨天你們打他的傷也不重,我就是怕你們擔心,所以特地來安慰你們的。”

這夫人看上去三十多歲的樣子,風姿綽約,舉止優雅,簡直就像個神仙一樣。她問姚生的兒子和兩個外甥:“你們都成家了嗎?”三人都說冇有。夫人說:“我有三個女兒,長得漂亮又賢惠,可以嫁給你們。”三人一聽這話,趕緊拜謝。

夫人決定留下來不走了,還給三人各自建了一座院子。轉眼間,畫堂樓閣就建好了,一切都準備得妥妥帖帖。第二天,又有幾輛裝滿嫁妝的馬車到了,隨從們穿著華麗,比皇親國戚還氣派。馬車上的服飾閃閃發光,照得地上一片光亮,香氣瀰漫在整個山穀裡。

三個新娘從車裡下來,都是十六七歲的樣子。夫人帶著她們上了大堂,又請三個新郎入座。桌上擺滿了珍饈美味和各種各樣的水果,好多都是他們從來冇見過的。三人心裡暗自驚喜,冇想到能娶到這麼漂亮的媳婦,還有這麼多好東西吃。

夫人指著三個新娘說:“她們就分彆嫁給你們了。”三人趕緊站起來拜謝。這時,又有幾十個送親的姑娘進來了,她們也都像仙女一樣美麗。當晚就舉行了婚禮。

夫人對三個新郎說:“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生命,最想要的就是富貴。隻要你們百日之內不把這些事情告訴彆人,就能長生不老,位極人臣。”三人聽了又驚又喜,趕緊拜謝。但他們也擔心自己太笨學不會這些本事。夫人安慰他們說:“你們不用擔心,這很簡單的。”

於是她命令地府的主宰去請孔子來。不一會兒,孔子就戴著帽子、佩著劍來了。夫人走下台階迎接他,孔子非常恭敬地拜見了她。夫人站在那裡,簡單地問了問孔子的近況,然後對他說:“我的三個女婿想學點本事,你就教教他們吧。”

孔子老爺子給這三個小子下了任務,指著六部經典著作讓他們好好學習。嘿,你猜怎麼著?這三個小子一看就會,一學就通,好像以前學過似的。學完之後,孔子老爺子就告辭走了。

那夫人又請來了周尚父,給他展示了一些神秘的秘籍,比如《玄女符》、《玉璜秘訣》之類的。這三個小子也是一看就會,一學就通,簡直就像開了掛一樣。

他們坐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那談吐、那氣質,簡直就是文武雙全,學貫中西。三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覺得自己突然間變得高大上了,好像馬上就要當大官了一樣。

後來有一天,姚家的仆人給山裡送糧食,結果一去就被嚇跑了。姚生問他怎麼回事,那仆人就把山裡那豪華的房子、漂亮的帷帳、還有那些美麗的人物都描述了一遍。姚生一聽,心裡就犯嘀咕了:“這該不會是山鬼在搞鬼吧?”

於是他趕緊把三個小子叫回來。三個小子要走的時候,夫人特地叮囑他們:“千萬彆泄露這裡的秘密,就算被打得皮開肉綻,也不能說出去。”

三個小子回到姚生那裡,姚生一看他們那神采飛揚的樣子,就覺得不對勁。他問他們怎麼回事,他們卻不肯說。姚生一氣之下,就狠狠地打了他們一頓。三個小子疼得受不了,隻好把事情的經過都說了出來。姚生一聽,嚇得趕緊把他們關到彆的地方去了。

姚生家裡本來請了一位大學問家,他就把這事告訴了那位大學問家。那位大學問家一聽,驚訝地說:“哎呀,這太奇怪了!你怎麼能責怪這三個小子呢?要是他們冇泄露秘密的話,將來肯定能當大官,貴不可言。現在泄密了,也算是逃過一劫吧。”

姚生問他怎麼回事,大學問家說:“我看見天上的織女、婺女、須女三顆星星都冇有光,這說明是三位仙女下凡來造福這三個小子。現在泄密了,也算是他們逃過一劫吧。”

那天晚上,大學問家帶著姚生去看那三顆星星,果然冇有光。於是姚生就放了三個小子,讓他們回山裡去了。可是等他們回到山裡,那三個仙女就像不認識他們一樣。夫人責怪他們說:“你們不聽我的話,泄露了天機,現在我們就此訣彆吧。”

說完,她就給三個小子喝了一碗湯。那湯一喝下去,他們就變得像以前一樣愚鈍無知了。大學問家對姚生說:“那三位仙女還在人間,離這裡也不遠。”

他還悄悄地告訴姚生那些仙女可能在哪裡,有人說她們可能在河東張嘉貞家裡。後來聽說張嘉貞家裡三代都是當大官的,看來那三位仙女真的給他們家帶來了好運啊。

唐汝陽王啊,那可是個有名的酒仙,整天泡在酒罈子裡,跟個活神仙似的。隻要有客人上門,他非得拉著人家喝到天荒地老不可。有一天,一個名叫葉靜能的術士上門拜訪,王爺想請他喝兩杯,可這術士擺擺手說:“哎,我可不行,不過我有個徒弟,那酒量可真不是蓋的,他身子雖然小,但本事可不小。明天我就讓他來拜見您,您跟他聊聊就知道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府門口就來了一張名片,上麵寫著“道士常持滿”。王爺一聽,趕緊讓人把他請進來。這位常持滿道長啊,個子也就兩尺高,但一坐下來,那談吐可了不得,從天地萬物聊到三皇五帝,再到曆代興亡、天時人事,經傳子史,簡直就是一部行走的百科全書,王爺聽得目瞪口呆,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王爺心想,這道士談經論道還挺有一套,但不知道會不會喝酒。於是試探著問:“看道長這風度,平時應該也常喝酒吧?”常持滿微微一笑,說:“喝酒嘛,當然奉陪到底。”

王爺一聽,立馬讓手下人上酒。幾輪下來,常持滿還是麵不改色,心不跳。他說:“這樣喝太冇意思了,不如換個大杯子,咱倆自己倒自己喝,喝到儘興為止,豈不美哉?”王爺一聽,覺得這主意不錯,於是讓人搬來幾大罈好酒,放在一個巨大的酒器裡,兩人就開始暢飲起來。

幾杯下肚,王爺已經有點暈乎乎的了,可常持滿還是跟個冇事人一樣,風度不減反增。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對王爺說:“我這杯酒就喝到這裡了,有點醉了。”王爺一聽,覺得這道士的酒量也不過如此嘛,於是說:“看你這樣子,好像還冇喝夠呢,再來幾杯如何?”常持滿搖搖頭說:“王爺您有所不知,人的酒量是有限的,何必強求呢?”說完,又乾了一杯,然後突然倒在地上。王爺一看,驚呆了——原來這常持滿不是個人,而是一個大酒榼!這酒榼能裝五鬥酒呢!

王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這常持滿是個酒妖啊!他之前跟王爺聊的那些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都是他用酒換來的知識。這下王爺可算是開了眼了,這世界上還真有這麼神奇的酒妖啊!

南邊的山村裡流傳著一個關於吳洞主的故事。這吳洞主啊,在秦漢之前那可是個響噹噹的人物,他娶了兩個老婆,可惜一個先走了,留下個女兒叫葉限。這葉限小姑娘從小就聰明伶俐,特彆擅長鍊金術,老爸疼得不得了。可惜啊,好景不長,老爸也去世了,後媽就開始虐待她,天天讓她去砍柴挑水,乾些苦活累活。

有一天,葉限在山裡撿到一條小鱗魚,也就兩寸多長,紅色的鰭,金色的眼睛,漂亮極了。她就把這小魚養在盆裡,天天換水餵食。這小魚長得飛快,換了好幾個盆子都裝不下,最後隻好把它放到後院的池子裡。每次葉限去池子邊,那魚就會露出頭來,跟她親熱。可要是換了彆人,那魚就躲得遠遠的,不出來見人。

後媽發現了這個秘密,就想著法子想看那魚,可每次去都撲了個空。於是她就想了個詭計,騙葉限說:“你辛苦了,我給你換件新衣服吧。”說著就把葉限的舊衣服拿走了。然後她讓葉限去一個很遠的地方挑水,自己則穿上葉限的衣服,拿著刀,走到池子邊,叫了幾聲,那魚果然露出了頭。後媽一刀下去,就把魚給殺了。這魚已經長得有一丈多長,肉味鮮美無比。後媽把魚肉吃了,魚骨頭則藏在了糞堆下麵。

過了幾天,葉限去池子邊,發現魚不見了,就傷心地哭了起來。突然,一個頭髮亂糟糟、穿著粗布衣服的人從天而降,安慰她說:“彆哭了,你後媽把你的魚殺了。魚骨頭在糞堆下,你回去找出來,藏在屋裡。以後想要什麼,就向它祈禱,它會滿足你的。”葉限照他說的做了,果然想要什麼就有什麼,金銀珠寶、綾羅綢緞,應有儘有。

到了洞裡的節日,後媽帶著自己的女兒去參加,卻讓葉限留在家裡看守庭院裡的果樹。葉限等她們走遠了,也偷偷跑去參加。她穿著翠綠的綢緞上衣,金色的鞋子,漂亮極了。後媽的女兒看見了,就對媽媽說:“這個人好像姐姐啊。”後媽也覺得奇怪,但葉限已經察覺到了,趕緊跑回家。慌亂中,她丟了一隻金鞋,被洞裡的人撿到了。

後媽回來,隻見葉限抱著庭院裡的樹睡著了,也冇多想。可那隻金鞋卻成了葉限身份的秘密,讓她的生活從此變得撲朔迷離。

在南邊的大海上,有個神秘的海島,島上有個超級強大的國家叫陀汗國。這陀汗國可不簡單,周邊有三十多個小島都歸它管,水域橫跨好幾千裡呢。

有一天,洞裡的居民把一隻鞋子賣到了陀汗國。這鞋子一到手,國主就迫不及待地讓身邊的人試穿。結果一試,嘿,腳小的得減一寸才能穿進去。於是國主下令,讓全國的婦女都來試穿,結果冇有一個人能穿得合適。這鞋子輕得跟羽毛似的,走在石頭上都冇聲音。

陀汗王心想,這鞋子肯定不是正常途徑得來的,於是就把賣鞋的洞人抓起來拷問。可是問了個遍,還是不知道這鞋子到底是從哪來的。最後陀汗王隻好把這鞋子扔在了路邊。

陀汗王不甘心啊,他下令挨家挨戶搜查,隻要發現哪家有女兒能穿這鞋子的,就立馬抓來報告。最後,他們找到了葉限,一試,果然合適。葉限穿著翠綠的綢緞衣服,踩著那雙神奇的鞋子,簡直就像天上的仙女一樣。

葉限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陀汗王,還拿出了魚骨頭作證。陀汗王就帶著魚骨頭和葉限一起回了國。那狠心的後媽和她女兒,被飛石擊中,一命嗚呼。洞裡的居民都很傷心,把她們埋在了一個石坑裡,還起了個名字,叫“懊女塚”。從那以後,洞裡的人就把這裡當成了祈求姻緣的神聖之地,每次求女兒,都很靈驗。

陀汗王把葉限娶做了王後,兩人過得挺幸福。有一年,陀汗王貪心不足,想從魚骨頭那裡得到更多的寶玉。剛開始還挺靈的,可是過了一年,魚骨頭就不靈了。陀汗王一氣之下,就把魚骨頭埋在了海岸邊,還用了百斛的珍珠來陪葬,外麵還用金子做了裝飾。後來戰亂時期,有人想把魚骨頭挖出來賣錢,結果一夜之間,就被海潮給沖走了。

這故事啊,是我家老仆人李士元告訴我的。李士元原本是邕州洞裡的人,南邊的那些怪事,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哎,看來這世界上的神奇事兒,還真是不少呢!

十一

話說,京城裡有個做官的,姓張,人稱張大人。他負責抓賊,人稱賊曹。有一天,牢裡關了個犯人,案子還冇審完呢,那張大人就一個人坐在廳上。突然,那犯人走了過來,說:“大人,我可不是一般的賊,我是有背景的。您要是放了我,日後必有重謝。”張大人一看這犯人,長得就不像壞人,說話也文縐縐的,心裡就琢磨著放了他。但他表麵上還是裝作不同意。

到了晚上,張大人偷偷叫獄吏把犯人放了,還叫獄吏快跑。第二天,牢裡犯人不見了,獄吏也跑了,張大人被上司罵了一頓。後來,張大人任期滿了,就到處遊曆,過得挺瀟灑的。

有一天,他到了一個縣城,聽說縣令的名字跟那個犯人一模一樣。他就去拜訪,通報姓名後,那縣令嚇得臉都白了,趕緊出來迎接,原來就是那犯人。縣令把他留在廳裡,兩人就睡在一張榻上,聊得特彆開心。就這樣過了十幾天,縣令都冇回家。

有一天,縣令終於回家了,張大人就去上廁所。廁所和縣令家就隔了一堵牆。他在廁所裡,聽到縣令老婆問:“老公,你家裡來了什麼客人啊,怎麼十多天都不回家?”縣令說:“老婆啊,這人對我有大恩啊,以前我的命都在他手上,到現在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報答他。”縣令老婆說:“老公,你冇聽說過嗎?大恩不報非君子,你得找個機會啊!”縣令沉默了很久,最後說:“你說得對。”

張大人一聽,嚇得趕緊跑回來,告訴仆人收拾東西,騎上馬就跑,連衣服都扔在廳裡了。他一口氣跑了五六十裡,出了縣城,找了個村子住下來。仆人們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隻覺得他跑得太急了。張大人休息了一會兒,才告訴他們那縣令是個忘恩負義的傢夥。話還冇說完,大家都哭了。

就在這時,床下突然跳出一個人,拿著匕首,張大人嚇得臉都白了。那人說:“我是義士,縣令派我來殺你。但剛纔聽了你的話,我才知道縣令是個忘恩負義的傢夥。我不能殺你,你等著,我這就去取那縣令的頭,給你報仇!”張大人嚇得連連道謝。

那人拿著劍就出去了,冇過多久,就回來說:“賊首已到!”張大人點上燈一看,果然是縣令的頭。那義士告彆後就走了,誰也不知道他去了哪裡。

十二

在貞元年間,有個小夥子叫張生,長得那叫一個玉樹臨風,風度翩翩。他性格內向,堅守原則,不是那種隨便的人。每次跟朋友們出去吃喝玩樂,大家都玩得不亦樂乎,唯獨他像個乖乖仔,從不亂來。因此,到了二十三歲,他居然還是個單身漢,連女人的手都冇拉過。有人好奇地問他,他笑著說:“登徒子那種人,纔是真的好色之徒,而我,隻是冇遇到對的人罷了。其實,我心裡對那些美好的事物,總是念念不忘,所以,你們彆看我這樣,其實我可不是個無情的人。”

冇過多久,張生去蒲州遊玩。在離蒲州城十幾裡的地方,有個寺廟叫普救寺,張生就住在那裡。恰好,有個姓崔的寡婦,要回長安去,路過蒲州,也住在這個寺廟裡。

這崔寡婦,原本是鄭家的女兒。張生跟鄭家有點親戚關係,雖然不是直係,但也算是遠房親戚。那年,渾瑊在蒲州去世,有個叫丁文雅的宦官,不擅長軍事,結果軍隊大亂,把蒲州搶了個底朝天。崔家是大戶人家,家財萬貫,仆從眾多,一下子嚇得六神無主,不知道該怎麼辦。之前,張生跟蒲州的將領們關係不錯,就請了個軍官來保護崔家,這才躲過了一劫。

過了十幾天,廉使杜確奉天子之命,來整頓軍紀,軍隊這才安定下來。鄭家對張生感激不儘,就設宴款待他。席間,鄭家對張生說:“我妹妹是個寡婦,帶著幾個孩子,很不幸遇到了這次大難。如果不是你,她們恐怕已經遭殃了。你對她們的恩情,可不是一般的恩情啊!今天,我以兄長的身份,代表她們來感謝你。”

說著,鄭家叫來了崔寡婦的兒子歡郎,是個十四五歲的小夥子,長得挺俊的。然後又叫來了崔寡婦的女兒,說:“快出來拜見你的兄長,是他救了你的命。”

那姑娘一開始不肯出來,鄭家生氣了,說:“張兄是你的救命恩人,你怎麼能這麼不懂事呢?”

過了一會兒,姑娘才姍姍來遲。她穿著家常衣服,冇有刻意打扮,但天生麗質,眉清目秀,雙頰微紅,美得讓人心動。張生一看,驚為天人,趕緊站起來行禮。姑娘坐在鄭家旁邊,因為是被逼出來的,所以臉上帶著一絲幽怨,彷彿承受不起這樣的場合。張生問她多大年紀,鄭家說:“她是貞元庚辰年生的,今年十七歲了。”

張生試著用些甜言蜜語去撩撥那姑娘,可人家根本不搭理他。一餐飯下來,張生心裡跟貓抓似的,難受得要命。他從此對那姑娘念念不忘,可苦於找不到機會接近她。崔家有個丫鬟叫紅娘,張生私下裡給她送了好幾次禮,找機會跟她說了自己的心思。紅娘一聽,嚇得臉都白了,慌慌張張地跑了。張生後悔不已,覺得自己太心急了。

第二天,紅娘又來了。張生覺得挺尷尬的,就向她道歉,不再提自己的請求了。紅娘看著張生,說:“你的話,我不敢亂說,也不敢亂傳。不過崔家的親戚,你應該都清楚吧?你何不找個合適的機會,托人向崔家提親呢?”

張生歎了口氣,說:“我從小就不是那種隨便的人。以前跟那些富家子弟混在一起,我也從冇正眼看過他們。可昨天那一頓飯,我簡直要控製不住自己了。這幾天,我走路都忘了停,吃飯也忘了飽,恐怕熬不過幾天就要死了。如果通過媒人去提親,那還得等好幾個月呢,我恐怕早就變成一條乾魚了。你說我該怎麼辦呢?”

紅娘想了想,說:“崔家小姐是個守規矩的人,就算是她長輩,也不能用不恰當的話去冒犯她。我們這種下人出的主意,她肯定聽不進去。不過,她很喜歡寫詩,經常在那裡琢磨詩句,看起來挺傷感的。你不如寫幾首情詩給她,看看能不能打動她的心。不然的話,就真的冇辦法了。”

張生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寫了兩首《春詞》給紅娘。當天晚上,紅娘又來了,拿著一張彩箋給張生,說:“這是崔小姐給你的。”彩箋上寫著《明月三五夜》,內容是:“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牆花影動,疑是玉人來。”張生一看,心裡就明白了。

那天晚上,正好是二月十四日。崔家東邊有一棵杏花樹,可以爬上去。到了十五日晚上,張生就順著樹爬到了西廂房那邊。他一看,門果然半開著。紅娘在床上睡覺,張生把她嚇了一跳。紅娘問:“你怎麼來了?”張生就撒謊說:“是崔小姐讓我來的,你快去告訴她。”不一會兒,紅娘又來了,連聲說:“來了!來了!”

張生心裡既高興又害怕,心想這下子終於有戲了。可等崔小姐一來,她卻是正襟危坐,一臉嚴肅,劈頭蓋臉就把張生給訓了一頓:“張兄,你救了我全家,這份恩情,我銘記在心。因此,我母親才放心地把我和弟弟妹妹托付給你。可你怎麼能因為那個不守規矩的丫鬟,就寫出那麼輕浮的詩詞來呢?你一開始是出於正義保護我們家,可最後卻想用這種手段來占我便宜。你這是以亂治亂,能好到哪兒去?我本來想裝作冇看見,可那樣就是包庇你的不義之舉;可要是跟我母親說,又顯得我忘恩負義,不吉利。要是告訴丫鬟仆人,又怕他們說不清楚。所以我隻好寫封信給你,親自跟你說明白。我還怕你覺得難看,就用了些不文雅的詞,希望你能理解。這種不禮貌的行為,我心裡真的很過意不去。我隻希望你能自重,彆再做出這種亂七八糟的事了!”

說完,崔小姐轉身就走了。張生愣了好一會兒,纔回過神來。他又等了一會兒,見崔小姐冇回來,心裡就徹底涼了。

過了幾天,張生一個人在房間裡睡覺,突然感覺有人來了。他嚇得一激靈,坐起來一看,原來是紅娘。紅娘抱著被子枕頭,笑眯眯地對張生說:“來啦來啦!你怎麼還睡著呢?”說著,就跟張生一起躺下,兩人擠在一張床上。張生揉了揉眼睛,坐了好一會兒,還以為自己在做夢呢。不過他還是老實地等著,冇過多久,紅娘就扶著崔小姐進來了。崔小姐這時候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嬌羞得像個小媳婦,走路都邁不開腿。

那天晚上,正好是十八號。月亮斜斜地掛在天上,灑下一片柔和的光芒。張生覺得自己像是飄在雲端,簡直不敢相信這麼美的女子竟然是從人間來的。過了一會兒,寺裡的鐘聲響了,天快亮了。紅娘催著崔小姐走,崔小姐嬌滴滴地哭著,紅娘又扶著她走了。一晚上,崔小姐都冇說一句話。張生天亮了纔起來,心裡還嘀咕著:“這到底是夢還是真的啊?”

第二天早上,張生髮現自己胳膊上還有崔小姐留下的妝痕,衣服上還殘留著她的香氣,枕頭上還閃著淚光。可是,從那以後,又過了十幾天,張生再也冇見過崔小姐。他寫了一首《會真詩》,還冇寫完,紅娘就來了,他把詩交給紅娘,讓紅娘帶給崔小姐。從那以後,崔小姐對張生的態度又好了起來。他們每天早晚偷偷見麵,就在以前說的那個西廂房裡,差不多過了一個月。張生經常問鄭家的情況,崔小姐總是說:“我也冇辦法。”

後來,張生要去長安了,他先跟崔小姐說了自己的心意。崔小姐並冇有反對,隻是臉上露出了憂愁的神色。張生要走的前一天晚上,他再也冇見到崔小姐,於是他就獨自西行了。

數月之後,張生再次遊曆蒲州,與崔小姐相伴的時光又過了幾個月。崔小姐是個寫字高手,文章也寫得相當好。張生多次請求欣賞她的作品,但她總是婉拒,不肯輕易展示。有時候張生試圖用文章挑逗她,她也不太感興趣。總的來說,崔小姐的才華出眾,但外表看起來並不張揚;她說話敏捷,卻很少迴應彆人的話。她對張生的態度非常友好,但從不主動表達感情。她時常流露出憂鬱而深邃的神情,彷彿對周圍的一切都不感興趣;偶爾露出溫暖的笑容,也是難得的景象。有時候,她會獨自在夜晚彈琴,琴聲哀婉淒切。張生偷偷聽過幾次,但每次請求她再彈,她就不再彈了。這讓張生更加迷惑不解。

不久,張生因為科舉考試臨近,又要西行離去。在離開前的那個晚上,他冇有再向崔小姐表白自己的情感,隻是在她身邊默默地愁歎。崔小姐已經暗中察覺到了離彆的臨近,她保持著恭敬和愉悅的表情,緩緩地對張生說:“你一開始接近我,現在又要拋棄我,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不敢怨恨你。但如果你真的願意開始這段感情,並願意一直維持下去,那就是你的恩惠了。那麼,我願意發誓與你共度一生。你又何必為這次的離彆而深感傷懷呢?然而,既然你心情不佳,我也無法安慰你。你常說我善於彈琴,但之前我總是害羞,冇有為你彈奏。現在即將離彆了,我願意為你彈奏一曲。”

於是,她命令人把琴擺好,彈奏起了《霓裳羽衣》的序曲。琴聲剛響起幾聲,就變得哀怨而混亂,已經聽不出原本的曲調了。周圍的人都被這琴聲感染得唏噓不已,崔小姐也突然停止了彈奏,扔下琴,淚流滿麵地匆匆回到了鄭家,從此再也冇有出現過。第二天早上,張生就啟程離開了。

第二年,張生科舉考試失利,留在了京城。他寫了一封信給崔小姐,希望能與她繼續交往。崔小姐的回信內容大致如下:“收到你的來信,我深感你的關懷與愛護。我們之間的兒女情長,讓我悲喜交加。你還贈送了我一盒花勝和五寸口脂,讓我能夠打扮得更加美麗。雖然承蒙你的厚愛,但我現在又有誰為我梳妝打扮呢?看到這些禮物,隻會讓我更加懷念過去。聽說你在京城找到了工作,這當然是件好事。但我隻恨自己是個偏遠之地的人,永遠被遺棄在角落。命運如此,我還能說什麼呢?自從去年秋天以來,我一直感到恍惚若失。在喧囂的人群中,我勉強保持笑容,但每當獨自麵對寂靜的夜晚,我總是淚流滿麵。甚至在夢中,我也常常感到悲痛欲絕。我們之間的愛情,雖然纏綿悱惻,但似乎隻是暫時的。我們的幽會還未結束,我的心靈卻已經破碎。雖然你的被褥還保留著溫暖,但我感覺你離我越來越遠。去年向你拜彆之後,轉眼又過了一年。長安是個行樂之地,但每當我觸景生情,都會想起你。幸好你還冇有忘記我,對我的思念也冇有停止。但我的誌向卑微,無法回報你的深情。至於我們之間的盟約,我永遠不會忘記!”

嗨,說起以前啊,我跟我那表哥表姐們經常一起聚會。那時候,家裡的丫鬟仆人們常常私下裡搞點小動作,誘惑我們年輕人。這年輕人啊,心思就是不定,容易被這些小花招給迷住。那時候,表哥彈琴挑逗我,我卻冇能像古代女子那樣用梭子扔他來表示拒絕。就這樣,我們倆越走越近,終於有了那一夜。那時候的我啊,滿心以為終於找到了可以托付終身的人。

可誰知道啊,見了麵之後,他卻冇能給我一個明確的承諾。害得我羞得連頭都不敢抬,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明明白白地侍候他了。這事兒啊,讓我一輩子都恨得牙癢癢,卻又不知道該說啥好。

唉,要是你是個有情有義的人,能體會我這份心意,那我即便是死了,也會覺得像活著一樣。可要是你是個隻看重大道理,不顧小情小愛的人,覺得我跟你的關係見不得人,那我們的誓言就是個屁。那樣的話,我就算死了,我的真心也不會消失。我會像風一樣飄散,像露水一樣蒸發,但我的靈魂還會寄托在這片清淨的塵埃之中。

我對你的心意,就說到這兒了。寫到這兒,我已經是泣不成聲,冇法再往下寫了。你千萬要保重啊,保重千萬!這枚玉環,是我小時候玩兒的,現在送給你佩戴。玉,代表著堅貞不渝;環,代表著始終如一。還有這團亂絲和這枚文竹茶碾子,雖然不值錢,但我的情意都在裡麵了。我希望你能像玉一樣真摯,像環一樣不解。這竹子上的淚痕,就像我愁緒紛亂的思緒。通過這些物件,我把我的情意傳達給你,希望我們能永遠在一起。雖然我們現在相隔千裡,但我的心卻離你很近。我會一直思念你,直到我們再次相見。保重啊,春風很猛,你要多吃點飯,保重身體。說話要小心,彆惹麻煩。彆把我忘得太深啊!

哎喲,這事兒說起來可真是讓人目瞪口呆啊!張生的朋友們一聽說這事兒,全都瞪大了眼睛,覺得太不可思議了。不過話說回來,張生這人也真是決絕,一點不留情麵。

稹跟張生關係特好,就問他到底怎麼回事。張生歎了口氣,說:“哎,老天爺造出來的美人兒,如果不禍害自己,那就一定會禍害彆人。你想啊,如果崔小姐嫁了個富貴人家,那她可就成了翻雲覆雨的大人物了,說不定會變成蛟龍、螭龍之類的怪物,我可不知道她會變成啥樣。你看以前殷朝的辛王、周朝的幽王,他們統治著那麼大的國家,勢力多強啊,可最後呢?都被一個女人給毀了,軍隊被打散,自己也被殺掉,成了天下的笑柄!”

稹聽了,搖搖頭說:“唉,我這人德行不夠,鬥不過這種妖孽,所以隻能忍氣吞聲了。”

在座的人都深深歎了口氣,覺得這事兒真是太可惜了。

過了一年多,崔小姐已經嫁給彆人了,張生也娶了老婆。有一天,張生正好經過崔小姐住的地方,就托她的丈夫傳話,想見見她。可是崔小姐的丈夫跟她說了之後,她卻始終不肯出來。張生一臉怨氣,崔小姐也感覺到了,就偷偷寫了一首詩給他:“自從消瘦減容光,萬轉千回懶下床。不為旁人羞不起,為郎憔悴卻羞即。”

可是,崔小姐還是不肯見他。過了幾天,張生要走了,又寫了一首詩告彆:“棄置今何道,當時且自親。還將舊時意,憐取眼前人。”

從那以後,兩人就再也沒有聯絡了。大家都說張生是個善於改過自新的人。我在聚會上也常常提到這事兒,意思就是讓大家明白,聰明人不會做錯事,做錯了也不會執迷不悟。貞元年的九月,我的朋友李公垂住在我靖安裡的家裡,我們聊起了這事兒,他覺得特彆驚奇,就寫了首《鶯鶯歌》來傳頌這事兒。崔小姐的小名叫鶯鶯,所以李公垂就用這個名字來給詩命名了。

十三

話說,唐朝的大官裴胄鎮守江陵,他以前有個老熟人叫苑論,兩個人好得跟穿一條褲子似的。可自從苑論考中進士後,兩人就斷了聯絡,隻能通過書信問候。有一天,苑論的弟弟苑抽,也是位才子,正準備參加科舉考試,途經江陵,按規矩得去拜訪當地的大官裴胄。

苑抽正要進府,旁邊有個客人瞧見他,嘀咕道:“這小夥子,名字叫苑抽,跟苑論隻差一個字,這下可好,在尚書大人麵前行禮,得多尷尬啊!”苑抽一聽,心裡咯噔一下,但他靈機一動,從懷裡掏出哥哥苑論以前用過的名片,對客人說:“嗨,彆急,我還有個彆的名字。”

眼看天色漸晚,客人匆匆忙忙拿著苑抽的名片進去通報。裴胄一聽“苑大”來了,立馬高興地說:“快請進來!”

苑抽走到中庭,裴胄一看他,覺得臉生,就客氣地拱手說:“這位兄弟,你排第幾啊?”苑抽恭敬地回答:“第四。”裴胄又問:“你跟苑大什麼關係?”苑抽說:“他是我哥。”裴胄好奇地問:“那你本名叫什麼?”苑抽答:“叫論。”裴胄一愣,笑道:“你哥改名了?”苑抽搖搖頭:“冇有,他也叫論。”

這話一出,在場的官員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裴胄也樂了,招呼苑抽坐下,然後苑抽才告訴他,自己本名苑抽。這事兒在使院裡傳開了,冇多久,江陵城裡外都知道了這段趣事。

十四

在唐代的青州臨朐縣,有個叫張藏用的縣丞,這哥們兒腦袋有點不靈光,反應還慢半拍。有一天,他召喚一個木匠來乾活,可那木匠十次召喚十次不來。張藏用火冒三丈,下令抓人。木匠剛被抓到,恰巧鄰縣的縣令派人送來一封信。張藏用一看信,怒火稍微平息了點,結果那木匠又趁機溜了。讀完信,張藏用轉頭就把送信的人給揍了一頓,整整十下板子。

送信的人疼得直叫喚,求饒道:“大人,我隻是替縣令送信的呀,就算信裡的內容惹您生氣了,跟我也沒關係啊,您乾嘛打我呀?”

張藏用這才意識到自己打錯了人,連忙道歉:“哎呀,真不好意思,我剛纔是在氣頭上,冇想到打錯了你。”

說完,他讓裡正拿杯酒來,打算給送信的人壓壓驚。可當他看到裡正拿著酒過來時,突然問:“這杯子裡裝的啥玩意兒?”

裡正一頭霧水,回答說:“是酒啊,大人。”

張藏用點點頭:“哦,那喝了吧。”

裡正恭敬地喝了酒,張藏用就進屋去了。結果那送信的人眼巴巴地看著,愣是一口酒都冇喝到,最後隻能扶著柺杖,一瘸一拐地回去了。

這事兒傳開後,大家都笑稱張藏用為“糊塗縣丞”,而那個送信的人也成了“無辜受害者”。不過話說回來,這縣丞雖然糊塗了點,但還挺有趣的,至少給大家添了不少笑料。

十五

在揚州**縣,有個叫張老頭的園藝大師,他的鄰居韋恕剛從揚州曹掾的崗位上退下來。韋家有個已到適婚年齡的大女兒,韋恕便請了個媒婆,讓她幫忙找個好女婿。張老頭一聽這訊息,立馬樂開了花,天天在韋家門口候著媒婆。

媒婆一出來,張老頭就熱情地請她進屋,好酒好菜地招待著。酒足飯飽後,張老頭搓著手,笑嘻嘻地問媒婆:“聽說韋家有個女兒要嫁人,媒婆你訊息靈通,有合適的人選嗎?”

媒婆點點頭:“嗯,是有這麼回事。”

張老頭一聽有戲,趕緊說:“我雖然年紀大了點,但種園子也能養家餬口。媒婆你行行好,幫我牽牽線,事成之後我一定重重酬謝。”

媒婆一聽這話,氣得大罵一頓就走了。可張老頭不死心,過了幾天又請媒婆過來。媒婆冇好氣地說:“老頭你怎麼這麼冇自知之明?韋家雖然是窮了點,但怎麼可能把女兒嫁給一個種園子的老頭?他們家雖然窮,但想娶他們家的女兒的人可不少呢。你這種條件,我怎麼可能去跟韋家提?彆到時候一杯酒冇喝到,還惹了一身騷。”

張老頭卻固執地說:“你就去幫我問問吧,問不成就算了,這是我的命。”

媒婆被他纏得冇辦法,隻好硬著頭皮去跟韋家提這事。韋恕一聽就火了:“這媒婆怎麼這樣?以為我們家窮就可以這麼輕視我們?我們家怎麼可能做出這種事來?再說,那個張老頭是什麼人,也敢打我們家女兒的主意?老頭固然不值得責備,但媒婆你也太過分了!”

媒婆趕緊解釋:“我也知道這話不該說,可張老頭逼得太緊了,我隻好來傳個話。”

韋恕怒氣沖沖地說:“你去告訴那個張老頭,今天之內能拿出五百貫錢來,我就考慮考慮。”

媒婆出來把這話告訴張老頭,張老頭卻爽快地答應了。冇過多久,他就用車拉著五百貫錢送到了韋家。韋家的人大吃一驚,韋恕更是說:“我之前說的隻是氣話而已,那個張老頭隻是個種園子的,怎麼可能有這麼多錢?我以為他拿不出來才這麼說的,冇想到這麼快錢就送來了。這可怎麼辦?”

於是韋家派人偷偷觀察他們家的女兒,女兒卻一點也不生氣,反而說:“這或許就是命中註定吧。”於是韋家就答應了這門婚事。

張老頭娶了韋家的女兒後,也冇放棄他的園藝事業,照樣天天扛著鋤頭下地乾活,賣菜也從不間斷。他老婆也親自下廚、洗衣,一點也不嫌棄。親戚朋友們雖然看不慣,但也管不了他們。幾年後,有見識的人都責怪韋恕說:“你家雖然窮,但鄉裡難道冇有貧窮的子弟嗎?為什麼要把女兒嫁給一個種園子的老頭?既然已經嫁給他了,為什麼不讓他走遠點呢?”

韋恕曾經辦過一場酒席,邀請了女兒和張老頭。酒過三巡,韋恕開始露出一些難以捉摸的意圖。張老頭一看勢頭不對,站起身來說:“我之所以冇走,是怕你們有所留戀。現在既然你們已經嫌棄我了,那我走還不容易?告訴你,我在王屋山下有個小莊園,明天一早我就走。”

天剛矇矇亮,張老頭就來跟韋家道彆:“以後想我了,就叫你家大兒子去天壇山南找我。”說完,他就讓老婆騎上驢子,戴上鬥笠,自己拄著柺杖,兩人就這麼悠哉悠哉地走了,從此再也冇訊息。

幾年後,韋恕開始想念女兒,心想她現在肯定蓬頭垢麵,連自己都不認識了。於是他就派兒子韋義方去找。韋義方來到天壇南,正好碰上一個崑崙奴駕著黃牛在耕田。他上前問道:“這兒有冇有張老頭的莊園?”

崑崙奴一聽,扔下柺杖就拜:“大郎子,你怎麼這麼久纔來啊?莊園離這兒不遠,我領你去。”

於是兩人一起往東走。先是爬上一座山,山下有條河,過河後又是一連串的山頭,景色越來越奇特,簡直不像人間。突然,他們又下了一座山,眼前出現一片硃紅色的府邸,樓閣錯落有致,花木繁盛,雲煙繚繞,鸞鶴孔雀在空中飛翔,歌聲管樂悅耳動聽。崑崙奴指著說:“這就是張家莊了。”

韋義方看得目瞪口呆。不一會兒,他們來到莊門口,隻見有穿著紫衣的官吏出來迎接,把他們領到大廳裡。裡麵的陳設華麗得讓人眼花繚亂,異香撲鼻,瀰漫在整個山穀。突然,聽到一陣珠佩聲越來越近,兩個青衣侍女走出來說:“阿郎來了。”

接著,又看到十幾個青衣侍女,容貌絕美,相對而行,好像在迎接什麼人。不一會兒,一個戴著遠遊冠,穿著硃紅色綢緞衣服,拖著硃紅色鞋子的人慢慢走出門來。一個青衣侍女引著韋義方上前拜見。這人儀表堂堂,容光煥發,仔細一看,竟然是張老頭!他笑著說:“人世間勞苦,就像在火中煎熬。身體還冇涼快下來,憂愁的火焰又燒起來了,哪裡有什麼片刻的安寧?你久居他鄉,怎麼消遣時光?你妹妹稍微梳洗一下,就來見你。”說完,就請韋義方坐下。

冇過多久,一個青衣侍女過來說:“娘子已經梳好頭了。”

韋義方被張老頭領進屋裡,一眼望去,這大堂可真是氣派得不行!沉香木做的梁,玳瑁裝飾的門,碧玉的窗戶,珍珠做的簾子,連台階都是冷冰冰的碧綠色,簡直分不清是什麼材料。他妹妹的眼睛上裝飾得那叫一個華麗,韋義方這輩子都冇見過這麼誇張的。

兩人寒暄了幾句,韋義方覺得張老頭這妹妹態度有點冷淡,好像不太高興似的。過了一會兒,仆人端上來一桌飯菜,那香味、那色澤,簡直美得冇法形容。吃完飯,韋義方被安排在內廳休息。

第二天早上,張老頭和韋義方坐在一塊兒聊天。突然,一個青衣仆人湊到張老頭耳邊嘀咕了幾句。張老頭笑著對韋義方說:“家裡來客人了,我晚點回去。”

接著又說:“我妹妹想去蓬萊山逛逛,你也一起去吧。不過彆太晚回來,你就在這兒歇著等我。”說完,張老頭就跟他妹妹一起進了屋。

不一會兒,院子裡升起五色彩雲,鸞鳳在空中飛翔,還伴著絲竹之聲。張老頭和他妹妹各騎一隻鳳凰,後麵還跟著十幾個騎鶴的人,漸漸升上空中,向東飛去。韋義方望著他們消失在視野裡,還能隱隱約約聽到音樂聲。

韋義方留在後麵,那個小青衣仆人伺候得特彆周到。到了傍晚,韋義方又聽到笙簧之聲,轉眼間,張老頭他們又回到了院子裡。張老頭和他老婆對韋義方說:“一個人住這兒挺無聊的,但這兒是神仙住的地方,凡人進不來。你能來這兒,也是緣分,不過也不能久留。明天我們就得告彆了。”

到了告彆的時候,張老頭的妹妹又出來跟韋義方道彆,還特地叮囑他要好好照顧父母。張老頭說:“人間太遠了,來不及寫信。”說著,就給了韋義方二十鎰金子,還有一頂舊席帽,說:“你要是冇錢花了,可以去揚州北邊的藥王老家取一千萬,拿這頂帽子當憑證。”

於是兩人就告彆了,張老頭還讓那個崑崙奴送韋義方出去。回到天壇,崑崙奴拜了拜就走了。韋義方揣著金子回了家,家裡人一看他這身打扮和手裡的金子,都驚訝得不得了,有的說他遇到了神仙,有的說他遇到了妖怪,誰也不知道怎麼回事。

過了五六年,韋義方把金子都用光了,想去取藥王老家的錢,但又怕那頂舊席帽不足以作為憑證。有人說:“取那麼多錢,連個字據都冇有,這頂帽子怎麼能信得過?”

話說韋義方那陣子窮得叮噹響,家裡人實在看不下去了,就逼著他去取錢:“你就去試試吧,反正拿不到錢也冇啥損失。”

於是,韋義方就硬著頭皮去了揚州,找到了北邊的那家藥鋪。王老頭正在那兒擺弄藥材呢,韋義方走上前去問:“老伯,您貴姓啊?”

王老頭頭也不抬地說:“我姓王。”

韋義方心裡一喜,趕緊說:“張老讓我來找您取一千萬錢,還給了我這頂帽子當憑證。”

王老頭抬起頭,瞅了瞅那頂帽子,疑惑地問:“錢確實有,但這帽子……”

韋義方急忙說:“您看看這帽子,肯定能認出來。”

王老頭還冇說話呢,突然有個小姑娘從青布簾子後麵探出頭來,說:“張老經常來這兒,有次還讓我幫他縫帽頂呢。當時冇有黑線,我就用紅線縫了。您看看這線色和針腳,應該能認出來吧。”

王老頭拿過帽子一看,果然冇錯。於是,韋義方就順順利利地拿到錢回家了,心裡暗自感歎:這神仙可真不是蓋的!

過了一段時間,韋家又想念起女兒來,於是又派韋義方去天壇南邊找。結果他跑遍了千山萬水,愣是冇找到路。路上碰到個樵夫,也說不知道張老莊在哪兒。韋義方失望而歸,全家人都覺得神仙和凡人走的不是一條路,估計這輩子都見不著麵了。他們又去找王老頭,結果人家也消失了。

幾年後,韋義方偶然在揚州閒逛,路過北邊的藥鋪前。突然,張家的崑崙奴跑過來,說:“大郎君,家裡都好吧?娘子雖然冇能回來,但每天都像在您身邊侍候一樣。家裡的大小事兒,她都知道。”

說著,崑崙奴從懷裡掏出十斤金子,遞給韋義方:“這是娘子讓我帶給您的。阿郎和王老正在這家酒鋪裡喝酒呢。大郎君您先坐會兒,我去通報一聲。”

韋義方就在酒旗下等著,可一直等到天黑,也冇見崑崙奴出來。他實在等不住了,就進去看看。結果滿屋子都是喝酒的人,卻根本冇有張老和王老,連崑崙奴也不見了。韋義方拿起金子一看,還真是真金白銀。他驚歎不已,拿著金子回家去了。這些金子又夠他們吃幾年的了。至於張老到底去了哪兒,那就冇人知道了。

十六

在唐朝的時候,有個叫張利涉的傢夥,他有個毛病,就是記性特彆差。那時候他剛當上懷州的參軍,每次有聚會邀請他,他都得在笏板上寫上,生怕忘了。有一天,河內令耿仁惠請他吃飯,結果他冇來,耿仁惠覺得奇怪,就親自上門去請。

張利涉一看笏板,愣住了:“哎喲,耿大人,您怎麼來了?我這笏板上冇寫您的名字啊!”

還有一次,張利涉白天在家睡覺,突然驚醒過來,慌慌張張地叫人備馬,然後直奔刺史鄧惲的府邸。一進門就跪下來拜謝:“鄧大人,我聽說您要責罰我,我知罪了!”

鄧惲一頭霧水:“啥?我冇說要責罰你啊!”

張利涉說:“是司功某甲告訴我的。”

鄧惲一聽就火了,立馬叫來州官,要把張利涉給打一頓。司功某甲趕緊哭訴:“大人,我冤枉啊!我從來冇說過這話!”

張利涉這時候才反應過來,趕緊上前求情:“鄧大人,您饒了他吧,我想起來了,我可能是做夢聽說的。”

十七

長慶年間,有個叫張無頗的進士,住在南康。他準備參加科舉考試,便一路遊曆乞討,來到了番禺。正好趕上府裡的頭頭換人,他連個落腳的地方都冇有,愁得生起病來,躺在一家客棧裡,連仆人都跑光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個擅長算命的袁大娘突然出現在客棧裡,她瞪大眼睛看著張無頗說:“你這小夥子怎麼落魄成這樣?”

袁大娘隨即脫下外衣,買了酒和張無頗一起喝。她說:“看你這麼慘,我給你出個主意。不出十天半個月,你不僅能變富,還能延長壽命。”

張無頗一聽,趕緊說:“我都快餓死了,當然聽你的。”

袁大娘神秘兮兮地說:“我有一盒玉龍膏,不僅能起死回生,還能讓你遇到美女。你隻需要在客棧門口立個牌子,寫上‘專治疑難雜症’。如果有人來求醫,你就說不治;但如果遇到個奇怪的人,你就把這藥拿出來,保證你從此過上富貴生活。”

張無頗拜謝後接過藥,發現這藥盒是用金子做的,還能保暖。他說:“以後冷了我就拿出這藥盒,整個屋子都會變得暖暖的,連爐火都不用燒了。”

於是,張無頗按照袁大孃的吩咐,立了牌子。過了幾天,果然有個穿著黃衣服的宦官急匆匆地敲門,說:“廣利王知道你有玉龍膏,特地派我來請你。”

張無頗想起袁大孃的話,就跟著使者去了。他們來到江邊,登上一條畫舸,船輕得跟飛一樣。冇過多久,他們就來到一座雄偉的城池前,守衛森嚴。宦官帶著張無頗穿過十幾道門,來到一座大殿前。隻見殿裡站著很多美女,衣著鮮豔,亭亭玉立。

宦官快步上前說:“廣利王召見張無頗。”

很快,殿上的簾子被拉開,一個穿著王者服飾、戴著遠遊冠的男子出現了。他旁邊還有兩個紫衣侍女扶著。那男子對張無頗說:“不用客氣,不用行禮。”

廣利王說:“我知道你不是南越人,我們也不歸你管,所以不用客氣。”張無頗還是堅持拜了拜。廣利王趕緊回禮說:“我德行淺薄,卻遠道而來請大賢,實在是因為我的女兒生病了,我日夜牽掛。聽說你有神膏,如果能治好她的病,我將萬分感激。”

說完,廣利王派了兩個隨從跟著張無頗,帶他去公主的住處。張無頗又穿過幾道門,來到一座小殿前。隻見廊簷上都掛著明珠和翡翠,柱子和門楣都閃閃發光,像是鑲滿了金子。整個庭院瀰漫著濃鬱的香氣,讓人心曠神怡。突然,有兩個女子掀起簾子,召張無頗進去。

話說張無頗站在那真珠繡帳前,隻見裡麵躺著一位如花似玉的少女,看年紀剛滿十五歲,穿著翠綠的羅衣,上麵還繡著金線。張無頗仔細給她號了號脈,說:“貴主得的病,是心病啊。”

說完,他拿出那盒玉龍膏,讓少女用酒吞服,冇想到立馬就見效了。少女高興得不得了,隨手從頭上拔下一支翠玉雙鸞篦送給張無頗,兩人就這麼眉目傳情了好久。張無頗不敢收這禮,少女說:“這不足以報答你,隻是表達我的情意而已,不過我們大王肯定會送你禮物的。”

張無頗隻好連聲道謝。隨後,有個宮女領著他去見大王。大王一見麵,就拿出駭雞犀、翡翠碗、麗玉明瑰這些寶貝送給他,張無頗趕緊拜謝。然後,那個宦官又把他送回畫舸,神不知鬼不覺地回到了番禹。客棧老闆一點都冇察覺出異樣。張無頗剛把駭雞犀賣了,就賺了一大筆錢。

不過話說回來,張無頗對那少女是念念不忘啊。過了一個多月,突然有個穿青衣的小丫鬟敲門,送來一張紅箋,上麵有兩首詩,但冇寫名字。張無頗拿著詩,那小丫鬟一眨眼就不見了。

冇過多久,那個宦官又來了,說:“大王叫你回去,貴主又犯病了。”

張無頗一聽,立馬就去了。他再給少女號脈的時候,旁邊有人說:“王後來了。”

張無頗趕緊下台階迎接,隻聽環佩叮咚作響,一群宮女侍衛簇擁著一位三十來歲的美婦人走了進來。張無頗趕緊拜見王後。王後說:“又勞煩你了,真是不好意思。不過,我女兒這病,到底是什麼苦呢?”

張無頗說:“她前次得的病,是因為心裡受到打擊,現在又複發了。如果再服一次藥,應該能根治。”

王後問:“藥呢?”

張無頗拿出藥盒。王後一看,臉色就變了,顯得很不高興,安慰了少女幾句就走了。後來,王後跟大王說:“咱們女兒冇病,她是喜歡上張無頗了。不然的話,宮裡的暖金合怎麼會在他那裡呢?”

大王聽完,臉上露出凝重之色,沉思了好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難道這姑娘又是賈充的女兒?唉,看來我也得繼續他父親未完成的事業,讓這孩子彆再受苦了。”

張無頗一聽,心裡暗喜,連忙告退。大王便安排他住進了一處豪華的彆館,好酒好菜伺候著。過了幾天,大王又召見他,說:“張公子,我一直很欣賞你的人品,想把小女托付給你,不知你意下如何?”

張無頗一聽,趕緊再拜辭謝,但心裡早已樂開了花。

於是大王命人挑選良辰吉日,準備大婚事宜。大王和王後對張無頗的敬重,甚至超過了其他女婿。就這樣,張無頗在宮裡住了一個多月,天天歡宴,好不快活。

有一天,大王對他說:“張郎啊,你跟其他女婿不一樣,你終究還是要回到人間去的。我昨晚查了查幽冥府的記錄,發現這是命中註定的。既然我的女兒不用再受苦了,那就好。番禺這地方離人間太近,怕被人發現奇怪;南康又太遠,而且那邊是另一個地界了。我看不如就住在韶陽吧,那裡挺方便的。”

張無頗一聽,也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點頭答應了。

於是大王給他準備了一艘大船,還有一大堆衣服首飾、珍稀珠寶、金珠寶玉之類的。大王說:“侍衛之類的,你就自己想辦法吧,彆找那些陰間的人,那樣會折壽的。”

然後張無頗就跟大王告彆了,說:“三年之後,我會再來看您的,到時候彆告訴彆人。”

於是張無頗帶著家人搬到了韶陽,這裡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底細。住了一個多月後,突然有一天,袁大娘敲門來找他,張無頗大吃一驚。袁大娘笑著說:“張郎啊,今天是你和小娘子感謝我這個媒人的時候了。”

說完,兩人都拿出珍寶來賞給她,然後她就告辭走了。張無頗問妻子這是怎麼回事,妻子說:“這袁大娘是袁天綱的女兒,程先生的妻子。那個暖金合,就是我宮裡的寶貝。”

後來每過三年,廣利王就會在夜裡來到張無頗家,他身上佩著金玉,騎著高頭大馬,隨從眾多,動靜很大,驚動了街坊鄰居。後來張無頗怕被人懷疑,就離開了那裡,不知道去了哪裡。

十八

在這個南曲之地,住著一個名叫張住住的女子。她的家境貧寒,住著低矮的屋子,家裡還有兩個姐姐,但她們的日子過得並不怎麼樣,所以家裡總是冷冷清清的。為了維持生計,住住家開了一家小鋪,賣點草藥、薑果之類的。住住是家裡最小的孩子,從小就聰明伶俐,還特彆擅長音律。

鄰家有個叫龐佛奴的小子,和住住同歲,也是個聰明機靈的孩子。兩人從小就玩得很好,互相愛慕。六七歲的時候,他們一起上學,佛奴回來後還會教住住學的東西。兩人私底下還有個約定,將來要結為夫妻。

可是,隨著住住漸漸長大,家裡對她的管束也越來越嚴,佛奴很難再見到她。而且,佛奴家境貧寒,也拿不出聘禮來娶住住。

就在這時,南曲裡有個叫陳小鳳的人,想先定下住住,為的是想得到住住的初夜權。他送了點薄禮,約定在三月五日那天辦事。可是到了月初,陳小鳳那邊卻冇了動靜,住住和佛奴都感到很奇怪。

有一天,佛奴在寒食節爭球玩,他偷偷靠近住住的窗戶想看看她。突然,他聽到住住說:“徐州子,看看日中也。”佛奴是龐勳的族人,曾經在徐家當過傭人,所以大家都私下叫他徐州子。日中,就是五天的意思。佛奴一聽,心裡高興極了。

於是,佛奴找到住住,告訴她:“上巳日那天,我們全家要去踏青,我會找個藉口不去。到時候,你就自己想辦法吧。”佛奴還求鄰居宋大媽幫忙,宋大媽答應了。

到了那天,佛奴全家都去踏青了,隻有宋大媽和住住留在家裡。住住鎖上門,躲在東牆後麵,聽到佛奴的聲音,就順著梯子爬過去。佛奴準備了豐盛的酒菜,還請了宋大媽一起。兩人吃吃喝喝,說說笑笑,最後終於如願以償地在一起了。

事後,住住對佛奴說:“你現在既然拿不出聘禮,那我們的事也隻能暫時放一放了。我跟你私奔,對我們兩個都不好。我們之前的誓言,可以慢慢想辦法實現。但是,陳小鳳那邊怎麼辦?他說五天後要辦事,我們得想個辦法應付。”

佛奴說:“這個我辦不到,隻能以後再說了。”

住住又說:“其實陳小鳳也不是真的想娶我,他的目的很明顯。我不會負你的,但你也不能辜負我家,讓我家丟臉啊。你得幫我想想辦法。”

佛奴答應了。南曲裡有個養鬥雞的人,佛奴跟他很熟。到了約定的那天,佛奴偷偷把他的鬥雞冠子給剪了,然後讓宋大媽把鬥雞送給住住。住住收到鬥雞後,就故意裝作是陳小鳳送的。陳小鳳以為得到了住住的初夜權,高興得不得了,還給住住家送了三串錢。從此,陳小鳳就經常來找住住,還打算正式娶她過門。當時,陳小鳳是平康裡的富家子弟,車馬服飾都很講究。

而佛奴呢,隻是在徐家當傭人,連飯都吃不飽。住住的母親和哥哥都勸她放棄佛奴,鄰居們也在背後議論紛紛。可是住住就是捨不得佛奴,她指著門前的台階和井說:“如果你們再逼我,我就一頭紮進去,死了算了!”

平康裡那些輕薄的小子們,一遇到事就唱起住住騙陳小鳳的歌來。鄰居們有的也知道了這件事,但大家都隻是笑笑,冇人真的去管。

話說有一天,北曲的王團兒家的小福姑娘,她雖然是收養的,但被鄭九郎看上了,兩人私下裡卻跟曲中的盛六子關係親密。後來小福生了個兒子,滎陽這傢夥對小福母子照顧得特彆周到。

這事在曲子裡都傳開了,大家唱道:“張公喝酒李公醉,盛六生娃鄭九疼。家裡公雞少隻腳,小鳳南頭送千金。”過了一段時間,小鳳去找住住,隱約聽到這些歌,心裡開始犯嘀咕,但也冇太在意。

跟住住關係好的一個朋友,第二天一大早告訴住住街上流傳的歌謠:“前幾天佛奴家的公雞,為了躲避鬥雞,飛上了屋頂,結果把腳給弄傷了。那個在街頭賣馬的小鐵爐田小福,正好碰到佛奴的父親,佛奴他爸以為是田小福把雞弄傷的,就把他揍了一頓。”

住住這人嘴皮子厲害,一聽就樂了,拍著手說:“哈哈,這是哪個大傻個啊,居然在賣馬的街頭打田小福!街頭都唱開了,‘家裡公雞丟隻腳,街頭小福挨三拳’。再說了,公雞丟德?這是啥意思啊?”

小鳳聽得一頭霧水,也冇明白住住說的是啥,就不知道該怎麼迴應了。住住一看小鳳這反應,就更來勁了,叫上家裡人一起捉弄小鳳,小鳳被搞得狼狽不堪。

住住又叫來宋大媽,讓她把剛纔的話告訴佛奴。佛奴一看自己家的公雞腳好好的,就拿根繩子把雞腳給纏上,放到街上,叫來一群小孩,讓他們按照住住的話改唱那首歌。

小鳳被住住家的人鬨得不行,就跑到街上躲清靜。結果一看見那隻跛腳的公雞,又聽到改編後的歌,心裡就後悔當初聽信了謠言。於是,他趕緊買了酒肉,去張住住家賠罪。

有一天晚上,他們吃飯聊得特彆開心,一直聊到天亮。小鳳準備回家的時候,街上又傳來歌聲:“彆把龐大叫成荍團,龐大的皮裡啥也冇有。不怕鳳凰來敲額頭,就怕雞腳被筋纏。”

小鳳聽到這首歌,就再也冇去找住住了。而佛奴呢,一開始在徐家當傭人,後來徐家看他挺可憐,就給他安排了個正式的職位,最後還升官了,成了邸將。邸將最後還按照禮節把住住娶回了家,住住也過上了大戶人家的生活。而小鳳家呢,日子越過越緊巴,跟住住家比起來,那真是差遠了。

十九

武則天革命後,朝廷裡那些舉人可真是撿了個大便宜,不考試就能當官,一路直升到禦史、評事、拾遺、補闕的,多得數都數不過來。這時候,張鷟閒來無事,就編了個順口溜來調侃這現象:“補闕的官兒多得要用連車拉,拾遺的官兒平鬥量都量不完,侍禦史多得要排隊推搡,校書郎多得要排隊等著脫衣服。”

就在這個時候,有個叫沈全交的傢夥,他這個人特彆狂傲,喜歡炫耀自己的才華。他整天戴著高高的頭巾,穿著長長的布衫,在南院裡搖頭晃腦地吟詠。他還接著張鷟的話茬,續了四句:“評事們連法律都不懂,博士們連章句都不尋。那些巡撫使者們就像麪糊一樣,而那些眯著眼睛的聖神皇們,嘿,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這話一傳出去,可就把把推禦史紀先知給惹毛了。他立馬把沈全交給抓到了右台,當著朝廷百官的麵彈劾他,說他誹謗朝政,敗壞國風,要求在朝堂上對他進行杖責,然後再依法處置。武則天聽了這事兒,卻哈哈一笑,說:“隻要你們這些官員不濫用職權,何必在乎天下人怎麼議論呢?不用治罪,放了他吧。”

紀先知一聽這話,臉色頓時就白了。再說說唐代的豫章縣令賀若瑾,他這個人眼皮特彆急,脖子又粗,張鷟就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飽乳犢子”,意思是說他像剛吃飽奶的小牛犢一樣,憨態可掬。

二十

在開元盛世的時候,天下太平,四海昇平。玄宗皇帝在位久了,漸漸覺得處理政務累人,於是把大小事情都交給右丞相去辦,自己則躲在後宮裡享受聲色犬馬之樂。先前,元獻皇後和武淑妃都很得寵,可惜都相繼去世了。宮裡雖然美女如雲,但玄宗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心裡總覺得空落落的。

每年十月,皇帝都會去華清宮遊玩,那時候內外命婦都會跟著去,場麵熱鬨得很。有一次,玄宗在泡溫泉的時候,忽然覺得眼前一亮,發現旁邊有個宮女特彆引人注目。一問之下,才知道這宮女是弘農楊玄琰的女兒,名叫楊玉環,剛剛成年。這楊玉環長得真是冇話說,皮膚細膩,身材勻稱,舉止間流露出一種優雅的氣質,簡直就像漢武帝的李夫人一樣迷人。

玄宗一看就喜歡上了,立馬把她帶回宮裡,賜給她最好的衣服和首飾。楊玉環一出水,那身段兒,那氣質,簡直讓人移不開眼。玄宗越看越喜歡,當晚就奏起了《霓裳羽衣曲》來助興。兩人定情之後,玄宗更是對她寵愛有加,不僅冊封她為貴妃,還讓她享受皇後的待遇。

從此,楊貴妃就成了玄宗的專寵,兩人同吃同住同遊玩,簡直就像一對神仙眷侶。後宮裡的其他妃子們見了都羨慕得不得了,都說“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意思是生個女兒如果能像楊貴妃這樣,那就比生兒子還強呢!

然而好景不長,天寶末年,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盜取了丞相之位,玩弄國政。後來安祿山起兵造反,竟然以討伐楊氏為藉口。潼關失守後,玄宗皇帝倉皇南逃,走到馬嵬亭的時候,六軍不肯前進,要求處死楊國忠以平民憤。楊國忠被殺後,士兵們仍然不滿意,最後竟然要求玄宗處死楊貴妃以平息天下怨怒。玄宗雖然萬般不捨,但為了大局,隻好忍痛下令處死楊貴妃。可憐一代佳人,就這樣香消玉殞了。後來玄宗逃到成都,每每想起楊貴妃,都是無儘的悔恨與哀傷。

話說當年肅宗皇帝在靈武即位,第二年大凶之年過去,皇帝就帶著大隊人馬回了都城。玄宗皇帝呢,就被尊為太上皇,安享晚年去了南宮。後來呢,又從南宮搬到了西內。時光荏苒,過去的歡樂都成了回憶,悲傷卻時常湧上心頭。每到春天陽光明媚的日子,或者冬天寂靜的夜晚,看到池塘裡的蓮花盛開,宮裡的槐樹葉子飄落,玄宗皇帝就會想起以前的日子。特彆是那些梨園弟子演奏《霓裳羽衣曲》的時候,他總是一臉的不高興,身邊的人也都跟著唉聲歎氣。就這樣過了三年,玄宗皇帝對楊貴妃的思念從未減退,甚至在夢中都希望能見到她,可惜總是遙不可及。

有一天,一個道士從四川來了,他聽說了玄宗皇帝對楊貴妃的思念,自稱有李少君那樣的法術。玄宗皇帝一聽,高興得不得了,立刻命他施展法術。這道士也是拚了老命,用儘了渾身解數,可是楊貴妃的影子都冇見到。他又試著遊神馭氣,上天入地去找,結果還是一無所獲。最後,他決定去四方的虛空上下找找看,東到天涯海角,跨過蓬萊仙島。終於,他在最高的仙山上發現了一處樓閣林立的地方,西邊有個洞門,朝東開著,門上寫著“玉妃太真院”。

道士趕緊上前敲門,出來應門的是個雙鬟童女。道士還冇來得及說話,童女又進去了。不一會兒,一個穿著碧色衣服的侍女出來了,問道士從哪兒來。道士趕緊說是唐天子的使者,來傳達皇帝的旨意。碧衣侍女說:“玉妃正在休息,請稍等片刻。”

這時,周圍雲海沉沉,洞天漸漸明亮起來,瓊樓玉宇的大門緊閉著,寂靜無聲。道士站在門口,屏息斂足,拱手等候。過了好一會兒,碧衣侍女才請他進去,並說:“玉妃出來了。”

道士一看,隻見一個女子頭戴金蓮冠,身披紫綃衣,佩戴著紅玉飾物,腳穿鳳舄鞋,左右侍者七八人。她向道士行了個禮,問起皇帝是否安好,又問起天寶十四年以後的事情。說完之後,她露出惋惜的神情,讓碧衣侍女取來金釵鈿合,各自掰成兩半,交給道士說:“請為我向太上皇致謝,並獻上這些物品,以尋回我們舊日的情誼。”

道士接過信物,準備離開時,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安。楊貴妃察覺到了,追問他原因。道士又跪下說:“請告訴我一些當時的事情,這些事情彆人都不知道,可以用來驗證給太上皇看。不然的話,我怕這金鈿合會被當成新垣平那樣的欺詐之物。”

話說那玉妃娘娘,神情有些恍惚,她往後退了退,彷彿在思考著什麼。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緩緩開口:“記得那年天寶十載,皇上帶著我去驪山宮避暑。那年的七月,正好是牽牛和織女相會的夜晚,秦地的人們有個風俗,就是在那晚張燈結綵,擺上好吃的,還有瓜果,然後在院子裡燒香,祈求心靈手巧。這習俗在皇宮裡更是盛行。那天晚上,大概快半夜的時候,侍衛們都去休息了,隻剩下我一個人陪著皇上。皇上靠著我站著,他抬頭看著天空,感歎著牛郎織女的故事,我們還互相發誓,說希望來世還能做夫妻。說完這些,我們兩人都哭了。這事兒啊,就隻有皇上知道。”

玉妃娘娘說著,又歎了口氣:“就因為有了這個念頭,我就不能再待在這裡了,我得下凡去,和皇上再續前緣。不管是變成天上的神仙,還是地上的人,我們一定會再見麵的,到時候還是像以前那樣恩愛。”

她又對道士說:“太上皇在人間的日子也不多了,你就勸他好好過日子,彆自己折磨自己了。”

道士回去把這些話告訴了太上皇,太上皇聽了之後,心裡特彆難過,每天都悶悶不樂的。那年夏天四月,太上皇就駕崩了。

到了元和元年冬天十二月,太原的白樂天,當時他是個校書郎,被派到盩厔當縣尉。他和鴻、琅玡王質夫都是當地人,有空的時候他們就一起去仙遊寺玩。有一次聊起了玉妃和太上皇的事兒,大家都挺感慨的。王質夫端起酒杯對白樂天說:“這種稀世奇事,如果不找個有才華的人來記錄下來,那就跟時間一起消失了,彆人都不會知道的。樂天你詩寫得好,情感也豐富,要不你試試寫首歌來唱唱這事兒,怎麼樣?”

白樂天想了想,就寫了那首《長恨歌》。他寫這首歌,不僅是因為被這事兒感動了,還想通過這事兒來警示後人,彆因為美色而亂了國家大事。歌寫好了之後,白樂天就讓鴻去傳唱。那些大家不知道的事兒,我不是開元時候的人,所以我也不清楚。那些大家都知道的事兒,都在《玄宗本紀》裡寫著呢。我現在隻傳唱這《長恨歌》給大家聽聽。

二十一

馮翊之東的窟穀裡,住著一個名叫趙存的隱士。元和十四年,他年過九十,卻仍然服用著神奇的丹藥,身體輕盈矯健,彷彿不是凡人。他說自己的父親趙君乘也是個長壽之人,曾經侍奉過兗公陸象先。趙存每次提起兗公,都是讚不絕口,說他的度量非凡人所能測度。

這陸象先啊,特彆崇信佛教。他的弟弟陸景融卻常常不以為然,總是嘀咕著:“哥哥你這麼迷信佛教,到底有什麼好處呢?”

陸象先笑了笑,說:“如果這世上真的冇有來世,冇有因果報應,那等我百年之後,自然會和你們一樣。但萬一真的有,那我可就比你們幸運多了。”

後來,陸象先當上了馮翊太守。他手下的一群參軍,大多是名門望族的子弟。他們見陸象先性格仁厚,就商量著跟他開個玩笑。一個參軍說:“我能在大廳前旋轉笏板,瞪大眼睛,給太守行個禮,然後唱著歌走出去,你們信不信?”

大家都說:“如果你能做到,我們就請你吃一頓好酒好菜!”

那參軍就真的做了,可陸象先就像冇看見一樣,一點反應也冇有。又一個參軍說:“你那算什麼,我能在大廳前塗黑臉,穿綠衣裳,跳個神舞,然後慢慢走出去。”

大家都說:“這可不行,你真敢這麼做,我們就出五千俸錢給你當賭注!”

那第二個參軍就真的跳了舞,陸象先還是冇什麼反應。大家都覺得好玩,輸了也心甘情願。第三個參軍更來勁了,他說:“我能在大廳前化妝成新娘子,給太守行四個大禮,你們信不信?”

大家都驚呆了,說:“這可不能亂來,萬一陸太守生氣了,你可就慘了。你真敢這麼做,我們就出一萬俸錢給你當賭注!”

那第三個參軍就真的化了妝,穿了新娘子的衣服,給陸象先行了四個大禮。可陸象先還是一點也不生氣,反而笑著說:“你們這幾個小子,真是會開玩笑。我可冇把你們當笑話看。”

以前啊,還有個叫房琯的人,也當過馮翊的尉官。有一次,他在大街上遇到了陸象先手下的孔目官黨芬。黨芬因為避讓馬匹慢了些,就被房琯拽下馬,狠狠地打了幾十下。黨芬疼得受不了,就去找陸象先告狀。

陸象先問:“你是哪裡人?”

黨芬說:“我是馮翊人。”

陸象先又問:“那房琯是哪裡做官的?”

黨芬說:“他也是馮翊的尉官。”

陸象先笑了笑,說:“馮翊的尉官打馮翊的百姓,你告到我這裡來有什麼用?房琯要是來見我,我就跟他說,打也行,不打也行;你想繼續做官也行,不想做也行。這事兒啊,就這麼著了。”

幾年後,房琯當上了弘農湖城縣令,後來又調任閿鄉縣。恰逢陸象先從江東被召回京城,途經閿鄉。中午時分,他遇到了房琯,兩人一直聊到天黑。房琯心裡直打鼓,不知道陸象先會不會提起當年的事兒。可冇想到,陸象先突然說:“你帶床被子和綢緞過來,咱們晚上好好聊聊。”

房琯一愣,但還是照辦了。可這一晚上,兩人竟然一句話也冇說。到了京城,陸象先居然推薦房琯當了監察禦史。陸景融又納悶了:“幾年前房琯在馮翊的時候,哥哥你一點兒也不知道他的事。現在分彆了四五年,路上偶然遇到,也冇說一句話。到了京城,你卻推薦他當監察禦史,這是為啥啊?”

陸象先笑了笑,說:“你這就不懂了吧。房琯這個人啊,什麼都不缺,就是缺一張會說話的嘴。現在他不說話了,那我就用他。”

這話一出,大家都對陸象先的度量佩服得五體投地。

二十二

進士趙合,長得一副溫文爾雅的模樣,性格直爽,為人義氣十足。在大和年間,他遊曆五原,路途中經過一片沙磧,看到周圍荒蕪的景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悲涼之情。於是,他坐下來喝了點酒,連帶著仆人也跟著喝得酩酊大醉,最後兩人都倒在沙磧上呼呼大睡。

半夜時分,趙合迷迷糊糊地醒了過來,隻見月色皎潔,周圍一片寂靜。突然,他聽到沙磧中傳來一個女子的悲切吟唱聲:“雲鬟消儘轉蓬稀,埋骨窮荒無所依,牧馬不嘶沙月白,孤魂空逐雁南飛。”

趙合心中一驚,立刻起身尋找聲音的來源。果然,在不遠處,他看到一個年輕女子,雖然還未到及笄之年,但容貌絕美,令人心動。女子告訴他,她姓李,家住奉天,原本打算前往洛源鎮探望已出嫁的姐姐,卻不料途中被黨羌人擄走,最終在這裡被殘忍殺害,首飾也被搶走。後來,她的遺體被好心人掩埋在沙磧中,已經三年過去了。女子請求趙合能將她的遺骨送回奉天城南的小李村,她的家人一定會感激不儘。

趙合心生同情,答應了女子的請求。他詢問了女子遺骨的掩埋之處,女子感動得淚流滿麵,告訴了他。於是,趙合小心翼翼地收起了女子的遺骨,裝進囊中,準備天亮後啟程。

就在這時,一個身穿紫衣的男子騎著馬飛馳而來。他向趙合拱手行禮,說道:“我知道你是一個仁義、守信、廉潔的人,女子向你祈求,你一定會有所作為。我就是李文悅尚書,曾經在元和十三年守衛五原。當時,我們被三十萬犬戎人圍攻,城池四麵受敵,形勢異常危急。然而,我憑藉著智慧和勇氣,成功地擊退了敵人。我還告訴城中的居民,不要拆屋燒柴,我會為他們取來柴薪。後來,我又用鐵索下燭照明,發現敵人隻是在驅趕牛羊來恐嚇我們。此外,當城池西北角被摧毀十餘丈時,我利用敵人的狂喜和鬆懈,成功地守住了城池。”

趙合聽完李文悅的講述,心中佩服不已。他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將女子的遺骨送回她的家鄉,完成她的遺願。同時,他也對李文悅的英勇和智慧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接下來的旅途中,趙合曆經艱險,終於將女子的遺骨送回了奉天城南的小李村。女子的家人感激涕零,為趙合舉行了隆重的葬禮,並贈予他豐厚的財物作為答謝。而趙合也因為這次義舉,贏得了人們的廣泛讚譽和尊敬。

話說當年,某將軍手頭有五百匹上等馬弩,他張弓搭箭,一副嚴陣以待的架勢。接著,他下令築起一道皮牆作為屏障。趁著夜色,工人們悄無聲息地築起了城牆,連一點聲響都冇發出來。完工後,將軍又下令用水淋濕城牆。那時正值寒冬,第二天天氣一冷,城牆就結成了厚厚的冰層,晶瑩剔透,就像銀子鑄成的一樣,敵人根本無法攀爬攻擊。

另外,羌族的首領有麵大將的旗幟,是讚普賞賜的,他就把這旗幟高高地插在五花營裡。某將軍心生一計,夜裡他親自帶人去偷旗幟,快如閃電,一舉得手。這下羌族那邊可炸了鍋,他們哭爹喊娘,發誓要贖回那麵旗幟,甚至願意放出之前擄掠的所有百姓,包括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隻求能贖回那麵旗幟。將軍見目的達到,就把旗幟扔還給了他們。

這時候,邠州、涇州的兩萬救兵也趕到了,但他們卻畏縮不前,不敢進攻。就這樣,雙方僵持了三十七天。最後,羌族首領實在冇辦法,隻能遠遠地拜了拜,說:“這城裡有神將啊,我們可不敢再欺負了。”說完,他們就收拾傢夥跑了。他們一路狂奔,冇住店就直接到了宥州,結果一天之內就把宥州城給攻破了,城裡三萬多老老少少全都被擄走了。

你看看,這要不是某將軍守城有功,那後果得多嚴重啊!可惜啊,當時朝廷裡那些當官的,就是不讓他出城迎戰,隻給了他一個貂蟬的虛銜。我聽說啊,以前鐘陵的韋大夫修過一道堤壩,用來防水災。過了三十年,老百姓和廉問周公還記得他的功勞,給他立了塊德政碑。要是我當時冇守住城,城裡的人豈不都成了羌胡的奴隸?他們的子孫後代還能有今天嗎?所以啊,你要是明白我的心意,就幫我跟老百姓說說,讓他們去求州尊,給我立塊德政碑吧。”

說完這些,某將軍就長揖一禮,轉身走了。趙合聽了這番話,就跑到五原去跟老百姓和刺史說。可他們都覺得這是妖言惑眾,冇人聽他的。趙合心裡鬱悶得不行,就失落地回來了。走到沙地裡的時候,他又碰見了之前那個神人。神人感激地對他說:“你去五原說了那些話,可惜那些無知的老百姓和不明事理的刺史都不信。這城裡馬上就要有**了,我正在跟陰間的鬼神祈求保佑呢。我在五原的事冇辦成,也就不想再費這心思了。不出一個月,禍事就會降臨。”

說完這話,神人就消失了。果然,冇過多久,五原城就遭了災,餓死了上萬人,甚至出現了老幼相食的慘狀。趙合把女子的遺骨帶回了奉天,找到了小李村安葬。第二天,他在路邊碰到了之前那個女子,她特地來感謝他。女子說:“感激你的義舉,我大爺爺是貞元年間得道的高人,留有《演參同契》和《續混元經》兩部著作。你要是能深入研究,不出幾天就能煉成龍虎丹,長生不老。”

趙合接受了女子的饋贈,女子便消失不見了。從此,趙合便放棄了科舉,專心研究玄妙的道法,住在少室山。他按照書中所說煉丹,一年之後,竟然能把瓦礫變成金銀財寶;兩年之後,他就能讓死去的人複活;三年之後,他吃了自己煉的丹藥,竟然能飛昇成仙。據說,現在還有人在嵩山遇到過他呢。

二十三

開元六年,一個神秘的道士呂翁,手握神仙之術,在邯鄲的大道上漫步。他走進一家客棧,摘下帽子,解開腰帶,像個老頑童一樣,一屁股坐在了軟綿綿的坐墊上。突然,他的眼前出現了一個風塵仆仆的少年——盧生。盧生身穿短打粗衣,騎著青驢,一副準備下田乾活的樣子。他也在這客棧裡落腳,和呂翁坐在同一張桌子旁,兩人談笑風生,像是多年的好友。

可是聊著聊著,盧生突然看著自己那一身破破爛爛的衣服,長歎一聲:“唉,人生啊,真是處處碰壁,像我這樣的倒黴蛋,居然還能活著。”

呂翁笑了笑:“看你這樣子,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怎麼還說自己過得不好呢?”

盧生撇撇嘴:“我這叫活著嗎?簡直就是苟延殘喘!”

呂翁打趣道:“那你覺得怎麼樣纔算活得好啊?”

盧生瞪大了眼睛:“男子漢大丈夫,當然要建功立業,出將入相,享受榮華富貴,讓家族興旺,家道昌盛,那纔算活得痛快!我曾經立誌苦學,遊遍名山大川,本以為能一舉成名。可現在都快三十了,還在田裡刨食,這不是倒黴是什麼?”

說完,盧生就覺得眼皮發沉,睏意襲來。正好客棧主人正在蒸黍米,呂翁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青瓷枕頭,遞給盧生:“你枕著這個枕頭,保你夢想成真。”

盧生一看,這枕頭兩頭還有孔呢。他也冇多想,趴下頭枕上去,就覺得那孔越來越大,越來越亮,整個身子一輕,就鑽了進去。眨眼間,他回到了自己家,幾個月後就娶了清河崔家的漂亮姑娘,過上了富裕日子。

盧生高興得不得了,從此衣錦還鄉,風光無限。第二年,他就中了進士,當了官。一路升遷,從秘書校官到渭南尉,再到監察禦史、起居舍人、知製誥。三年後,他出任同州刺史,後來又升任陝州牧。

話說有個哥們兒,姓生,是個地道的土夫子,從陝西挖了八十裡長的河,解決了大家交通不便的難題。當地人感激得不得了,刻了塊石頭給他記功。後來這哥們兒調到了汴州,當上了河南道采訪使,再後來又被征召做了京兆尹。

那年頭,神武皇帝正忙著開疆拓土,跟周邊的小國打個不停。不幸的是,吐蕃那邊兒的悉抹邏和燭龍莽布支這倆哥們兒,聯手攻陷了瓜沙,節度使王君□新還掛了,整個河湟地區都鬨得人心惶惶。皇帝一想,得找個靠譜的將帥來收拾局麵,於是就把生姓這哥們兒提拔為禦史中丞,派去當河西道節度使。

這哥們兒一去,立馬大顯身手,把敵人打得落花流水,斬首七千,還開疆擴土九百裡,建了三座大城來守住要害。邊境上的人們感激涕零,在居延山上立了塊石頭來歌頌他的功績。

回朝後,皇帝給了他一大堆賞賜,還讓他當了吏部侍郎,後來又升為戶部尚書兼禦史大夫。這下子他成了朝廷的大紅人,可也招來了不少人的嫉妒。有人就編造謠言中傷他,結果他被貶為端州刺史。

過了三年,皇帝又想起他的好來,把他召回京城當了常侍。冇多久,他就跟蕭中令嵩、裴侍中光庭一起執掌大權,成了朝廷的頂梁柱。他們出的主意,皇帝一天能聽三回。這哥們兒因為經常給皇帝出謀劃策,還得了個“賢相”的美名。

可惜好景不長,同僚們又開始嫉妒他,誣陷他跟邊境將領勾結,圖謀不軌。這下子皇帝也生氣了,把他下了大獄。

府吏們到他家門口,急吼吼地就把他抓走了。這哥們兒嚇得魂飛魄散,跟老婆說:“咱家在山東還有五頃良田,本來可以安安穩穩過日子的,我乾嘛非得當官啊?現在落到這地步,連想穿件粗布衣服、騎個青驢在邯鄲道上溜達都成了奢望。”說著就要拔刀自刎,幸好老婆眼疾手快給攔住了。

跟他一起被抓的人都死了,唯獨這哥們兒因為有人保他,撿了條命,但還是被投進了大牢。過了幾年,皇帝查清了真相,覺得冤枉了他,又把他召回京城當了中書令,還封他為燕國公,待遇特彆優厚。

這哥們兒後來生了五個兒子,個個都有出息。他的孫子也有十來個,家族興旺得很。這故事告訴我們,人生啊,就像一場大戲,有時候風光無限,有時候又跌落穀底,但隻要活著,就有翻盤的機會。

兩度跨越荒蕪的邊境,再度登上顯赫的台鉉,他出入於中外之間,像隻優雅的鳥兒在台閣間翱翔。五十多年的時間,他一路風光無限,崇盛得就像那夜空中最亮的星。但這哥們兒,性格裡頗有些奢侈和放縱,特彆喜歡享樂。他的後庭裡,歌聲繚繞,美女如雲,每一個都是傾國傾城的美人。皇帝賞賜給他的良田、豪宅、美女、名馬,簡直數都數不過來。

可是,隨著年紀的增長,他開始慢慢衰老,多次向皇帝請求退休,可皇帝總是捨不得放他走。終於,他病倒了,前來探望的人絡繹不絕,名醫良藥也應有儘有。在他臨死之前,他上疏給皇帝說:“我本來就是個山東的讀書人,以種田為樂。偶然遇到了聖明的皇帝,才得以位列官場。承蒙皇上厚愛,讓我官運亨通,出外可以執掌大權,入朝可以輔佐皇上。多年來我周旋於朝廷內外,歲月如梭。我深感愧對皇上的恩德,冇有做出什麼大的貢獻。現在我已經年近八十,身體也日益衰老。我知道自己時日無多,無法再為皇上效力了。我對皇上的恩德深感愧疚,隻能永遠告彆這個聖明的時代了。”

皇帝看了他的奏疏,下詔說:“你以卓越的才能,成為朕的得力助手。出外可以鎮守邊疆,入朝可以輔佐朕治理國家。這二十多年的太平盛世,全靠你的努力。冇想到你病得這麼重,朕深感痛心。現在朕派驃騎大將軍高力士去探望你,希望你積極配合治療,好好保重身體。朕還期待你能康複,繼續為朕效力。”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他去世了。盧生從夢中驚醒,發現自己還躺在客棧的床上,呂翁坐在旁邊,主人蒸的黍米還冇熟,一切都和夢裡一模一樣。他猛地坐起來,說:“難道剛纔的一切都是夢嗎?”

呂翁對他說:“人生的舒適與滿足,也就像這樣罷了。”

盧生沉思了很久,然後感慨地說:“寵辱之道、窮達之運、得喪之理、死生之情,我現在都明白了。這是先生您用來抑製我**的方法啊。我怎麼敢不接受您的教誨呢?”說完,他恭恭敬敬地向呂翁拜了兩拜,然後離開了。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