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三百零七章 朝見

第三百零七章 朝見


-

韓健與法亦及幾個姨娘商量完如何應對女皇失蹤之事,出得廳來,到偏廳迎了顧欣兒。韓健讓韓昭氏陪顧欣兒回去,而他則是去見江都城官員。這也是韓健第一次以東王身份來會見眾官員。

韓鬆氏和韓崔氏先去召集官員到東王府會見,而韓健則先去找顧唯潘商量事情。

公館東苑,顧唯潘還在處理一些政務,主要是一些錢財上的往來支出。雖然顧唯潘現在晉升為太傅,位列相國,但江都畢竟不是洛陽,江都軍政基本為東王府所掌握,顧唯潘暫時接手的,也隻有一些錢賬事情。

見到韓健來,顧唯潘出了廳門,直接跟韓健在院子裡單獨說話。

“顧太傅,不知之前陛下所寫的公函可是生效?”韓健上來便問道。

韓健所說的公函,是女皇之前勸說韓健進城時,曾讓顧唯潘去軍營所傳達的,公函內容是女皇準備讓韓健來做監國,統籌朝廷事宜。

顧唯潘略微沉默片刻,道:“陛下無新的旨意出來,照理是有效的。東王準備如何做?”

韓健道:“那就請顧太傅召集三院六部大臣到東王府,當衆宣佈此事。”

顧唯潘聽話中意思,韓健這是準備接手江都的軍政大權,包括臨時偏安在江都的小朝廷,也將由韓健來負責。對此事,顧唯潘有所謹慎,之前女皇作出讓步,也是為換得韓健進城化解眼前矛盾,現在韓健已經回城,但女皇卻稱病不出,他難免懷疑其中有什麼古怪。

“顧太傅,可是有問題?”韓健見顧唯潘沉默不語,問道。

顧唯潘搖搖頭。他也畢竟找不到拒絕的理由,他還是有所遲疑道:“此事陛下不出麵,不好應對。”

韓健道:“如今陛下身體有恙。閉門不見,若是陛下的病一天不好。那朝政之事就要一天荒廢?既然如此,陛下還安置我出麵作何?”

顧唯潘微微點頭,韓健話中在理,女皇若是身體無恙,也不會讓東王來統籌大局。但顧唯潘隻是對女皇身體的事很擔心,畢竟這幾日他根本就未親眼見過女皇。

“事情老夫來安排。”顧唯潘道。

“有勞。”韓健先謝過,有顧唯潘幫忙,他接手朝政之事會容易一些。小朝廷裡那些對他有成見的大臣也會收斂一些。

韓健讓顧唯潘把召集的大臣一同往東王府去,而他則離開公館,上馬回東王府。

回到東王府,一些江都的官員已經到來,這些官員是東王府的嫡係,平日裡處理的也是江都一地的軍政事。現在魏朝朝廷從洛陽遷到了江都,他們也麵對很大壓力,那些隨女皇過來的官員,隨便出來一個官都比她們好幾級,官大一級壓死人。但現在是他們把持著實權,而朝廷那些大臣也想方設法來奪權。加之東王一直不在,而韓鬆氏等郡王妃又對此事一再容忍。使得這種權力爭鋒也有愈演愈烈的跡象。現在東王回江都,他們也要趕緊過來見東王,順帶知道朝廷和東王府下一步動作,是偏安一隅還是舉兵光複洛陽城。

韓健回到東王府前,在場官員無不行禮,韓健之前雖然未親政,但逢年過節這些官員總是會到東王府來拜會,也見過韓健本人因而認得。

韓健一一回禮,同時讓這些官員一起進東王府敘話。

到府內。韓鬆氏已經回來,韓鬆氏讓府裡的人招呼這些官員。順帶將韓健叫到一邊說話。

“健兒,顧太傅可是願意幫忙?”韓鬆氏問道。

“嗯。”韓健點頭。“過會顧太傅應該會召集三院大臣過來,宣佈陛下的旨意。”

“這樣就好。”韓鬆氏略有所思道,“咱江都的官,都是知根知底,就算其中有幾個蛀蟲他們心也是向著東王府。可朝廷那幫人,先不論他們因何目的而來,既然來,就要妥善安置。唉!安置可是大問題。”

因為東王府本就不大的地方,一下子要安置這麼多官員,肯定有困難。這些官員過來,顯然不是為當彆人的下手,他們在朝廷裡都是執掌一部一司的官員,到了地方上,就算他們管的人和地方少了,但權限都是西王不變。這種情況下,江都也實在安置不了這些大臣,哪怕是其中一人。

韓健點頭道:“二孃,這些人中,應該有洛陽派過來的奸細,我們也要小心防備。”

“說的也是。健兒,今日見這些人,你就儘量彆說了,讓二孃和顧太傅來說,免得讓他們抓到話柄來抨擊你。”

韓健點頭。

隨後,韓鬆氏陪著韓健一起去東王府正廳會見江都地方官員,這次韓鬆氏召集的官員,主要是東王府的股肱之臣,有四五十號人之多,可說是涵蓋江都方方麵麵。

東王府也很少一下子來這麼多人,見到韓健和韓鬆氏進來,這些官員再次行禮。

韓鬆氏陪著韓健到了廳堂正堂匾額下,麵對眾人。

“諸位。”韓鬆氏抬手示意,同時語出,在場登時安靜,“東王去世以來,妾身代夫治理江都一地,十幾年來不敢有廢。今日少主已成年,得陛下賜東王爵位,從今日起,也將由少主接替妾身。你們也當儘心輔佐。”

東王府官員紛紛應是。

韓鬆氏再道:“如今奸佞謀逆,陛下離開洛陽,現在我江都。日後一切事務,要謹遵皇恩,也要遵從少主。你們可明白?”

東王府的官員不是笨人。就算是朝廷臨時偏安在江都,韓鬆氏說這樣的話,也是讓他們效忠東王府,而不是女皇。現在就是他們選擇站隊的時候。這要是選錯,東王府不會容下他們,朝廷那邊自然更不會收留,如此這樣兩邊搖擺的人就會徹底失勢。

現在韓鬆氏是逼著他們作出效忠東王府的立場。

下麵的官員有聰明的,上前表態,表示要輔佐好少主,要勤王雲雲也不過是應了韓鬆氏“謹遵皇恩”的場麵話。

場麵話,自然有場麵答。

“既然如此,諸位都先回吧。政務不可荒棄,你們隻管作好手頭上的事情,就當是彙回報天恩,輔佐好少主。”韓鬆氏冇有拖延,她知道再一會顧唯潘就會帶著朝廷那幫人過來,兩幫在遇到一起,難免會有口角爭執,現在女皇不在洛陽城,一切以和為貴。

韓健自始至終冇說一句話,不過送客出門時,韓健還是要親自來送,已顯示他這個東王“親民”。

送走江都這些地方官員,東王府門口已經有幾名朝廷的官員早到。

“幾位臣工,請進。”韓鬆氏上前招呼這些大臣。

官員紛紛回禮,隨後進了東王府之門。韓健則先到偏廳等候這些人到齊。

等了差不多半個時辰,朝廷派係的人纔算到齊,雖然跟著女皇到江都來的官員並不多,但加起來,這些人有百餘人之多,比江都城裡有官品的人要多一倍。

韓鬆氏先是在前麵招呼了客人,隨後到偏廳來通知韓健出去見客。

“健兒,這些人來者不善,你要小心些。”韓鬆氏叮囑道。

韓健點頭表示會意,這些大臣,從洛陽來,有的純粹是因為是忠臣,還有的是被楊餘下獄,覺得在洛陽混不下去的,也有的是投機主義,想跟著女皇過來謀求更高的官位。其中也不乏是楊餘派來的奸細,趁著洛陽有官員東逃之時,楊餘找些人混在其中,過來探聽這麵的訊息。

韓健在韓鬆氏陪同下走出偏廳,因為朝廷官員太多,這些官員並不在正廳內等候,而是在前院等候。

大冬天,氣溫很低,這些人穿的都很厚,卻冇有在洛陽城時那麼華貴。這些人本就心中有恨,現在到東王府來,還隻能在院子裡等,見到韓健來,險些要上前來質問韓健為何如此怠慢他們。

韓健和韓鬆氏過來,作為百官之首的顧唯潘最先迎過來,畢竟這次大規模的“朝會”也是他所發起。

“東王,郡王妃。”顧唯潘在人前,畢竟要顧全禮數,上前行禮。

“顧太傅,有禮。”韓鬆氏欠身行禮,“顧太傅,既然人都來了,就請顧太傅宣讀陛下旨意。”

“嗯。”

顧唯潘從袖子裡拿出當日女皇給他的公函,現在已經變成一份公告,是讓韓健暫時替代女皇來監理朝政,同時統籌勤王伐逆事宜。這樣的一份公告,等於是讓韓健來當國。顧唯潘當眾宣讀完,下麵的人已經議論聲一片,絲毫不顧及這是正式場合。

韓鬆氏見場麵有些亂,怒喝道:“有事,當麵提,私下嚼舌根子算哪門子事?”

韓鬆氏這一呼喝,人群倒也安靜了幾分,不過馬上就有人在人群中反駁道:“東王府說是什麼就是什麼?我們要見陛下,陛下親口說的,我們纔信!”

“對,對。”人群中附合聲一片。

這些人反應很激烈,他們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旦韓健掌權,就意味著他們將被打壓。說到底,韓健是東王府,自然心向著東王府的人,就好像他們向著女皇一樣。兩邊本身就有權力上的矛盾,女皇把事情推給東王,等於是犧牲了他們的權力和利益,他們無論如何也要爭取。(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