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三百三十八章 構築防線

第三百三十八章 構築防線


-

韓健見楊蓯兒說的正經而不苟言笑的模樣,笑道:“怎麼個約法三章,你說。````”

楊蓯兒臉上帶著幾分傲氣道:“讓我從軍,就要對我信任,若是我做的不妥,你也不能當麵斥責。”

韓健心想,這應該是楊蓯兒怕丟麵子,現在身份又是他的王妃,出來拋頭露麵,臉麵本來就很重要,要是韓健在人前斥責她更會令她難堪。

“這是自然,既然我讓蓯兒你出來幫我,我便會對你信任。”韓健道,“說下去。”

“第二章,若是我做的不對,你還要幫我,不能讓我錯下去。”

韓健為難道:“蓯兒,你這又讓我幫你,還不許我打擊你,我很為難啊。”

“這麼說你就是不答應?”楊蓯兒眼神一冷,好像有些失望道。

“不是不答應,就是……按照你說的來。不能名麵上說,我們可以私下說,就算是枕邊說也挺好。”韓健笑道。

“什麼枕邊。”楊蓯兒臉上一紅,道,“公事是公事,私事是私事,我不是想讓你徇私,但……我的確有會做的不對的地方,你也不能都放任我!”

“行。”韓健覺得這話也有道理,答應下來也不吃虧,“還有第三條。”

“第三章,就是……我在軍中之事,你不能對外人說,我不想……讓南王府的人知道……”

楊蓯兒說著,神色也稍微一暗。韓健心中一歎。楊蓯兒始終對跟韓健一起離開豫州之事覺得心有愧疚,她這次任性出來,等於是放下南王府的事,而心向著丈夫這一邊。

“蓯兒你說的,為夫自然照辦。”韓健拉起楊蓯兒的手,道,“這次你從軍,主要是做我的助手,你的身份,在軍中也會絕對保密。相信不多久。我們夫妻又可以一同出征。到時候纔是讓彆人領教我們厲害的時候。”

楊蓯兒聽韓健說的,臉色稍微好轉,笑道:“就知道說大話。就算你有些本事,在戰場上。戰局也是瞬息萬變的。哪有百戰百勝的將軍?”

聽楊蓯兒這麼說。韓健心中也放心,上前安慰兩句,並表示會認真對待與南王府結盟之事。楊蓯兒才徹底開解。

……

……

有了楊蓯兒這個幫手,韓健可以彌補很多軍事理論知識的不足。

韓健也心知,自己根本不懂什麼行軍打仗,他所學的軍事知識,要麼是紙上談兵,要麼是頭腦靈活想出來的。真正上了戰場,很多事不是靠投機取巧能解決的,楊蓯兒軍事理論豐富,足夠當個古代行軍作戰專業的教授,韓健在她麵前隻能算是個學生。

韓健很樂得讓楊蓯兒來教他,而不是找個將領來教。韓健畢竟要顧自己的麵子,他是東王,要有足夠的威儀,而讓彆人來他也不放心。隻有楊蓯兒,纔會誠心實意來幫他。

一家人,好辦事。

之後幾天,隨著北方形勢的緊張,洛州防線進一步告急。

洛陽軍隊已經接連拿下洛州周邊的幾座郡縣,形成對洛州的兩麪包夾之勢,而且洛陽軍隊之後,還有北王軍虎視眈眈,令洛州戰吃緊。

為了應付來勢洶洶的洛陽軍,洛州一線的守軍隻能暫時撤往洛州,困守孤城,而放棄了洛州周邊一些還算堅實的要塞。

也好在,洛陽軍隊進入到縣城之後,冇有大肆搜刮,令地方百姓保持了太平。不過這也令前線的戰事往惡化的方麵發展,洛陽軍以收攏人心為主,會令江都將士產生懈怠之心,不會死命反抗。

在江都方麵,韓健先派出一直先鋒軍,從側麵斜插,準備對洛州形成支應。也令洛州守軍知道,在自己的後方有軍隊能提供支援。

但這支先鋒軍,畢竟人數太少,隻有三千騎兵,關鍵時候能援救上,卻也是杯水車薪。

而更多的援軍,韓健已經籌備好,是由張行和一些江都地方上的老將來負責,率領一支兩萬多兵馬的軍隊,步步靠攏洛州,一邊沿途構築城池之間的聯防線,一邊對洛州形成援助。

但有心人能看得出,東王府並無心在洛州形成苦戰。洛州雖然地處江都之北,是江都北方的要隘,但洛州也太過險惡,自古以來兵家為了洛州也多有研究,對其地形以及城防和城中巷道情況甚至都瞭如指掌,這種情況,洛陽兵馬顯然是有備而來,若是要堅守,東王府的支援線又太長,很容易被切斷糧道。

韓健對捨棄洛州的想法,跟楊蓯兒不謀而合。

楊蓯兒也認為,洛州雖然是這次戰事的焦點,卻也並非是決定勝敗的地方。這次洛陽軍南下,隻有深入到腹地,纔有機會將其一舉擊退。在她看來,楊餘這次登基,人心不穩,是想用一場戰事來樹立威望,同時證明他是江北之主。

問題是,楊餘這次出兵也算是很倉促,前後準備時間不過兩個月,很多軍備物資都也是臨時拚湊出來,很多還是跟北王府“借”的。這種情況下,洛陽軍步步為營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結果。

若是東王府在洛州堅守,那勢必將主戰線定在洛州一代,這對東王府不利,其中有補給上的問題,還有北王府支援明顯要比豫州支援輕鬆許多。因為洛州距離豫州至少有上千裡,南王府對此可是鞭長莫及。

一旦洛州經過苦戰之後失守,就進入到楊餘的盤算中,楊餘可以步步為營,以洛州為據點,順勢掃蕩江都境內的殘餘兵馬,進而進逼到江都城下。因為江都兵馬在洛州苦戰中損失慘重,在江都防禦戰中也形不成有效的阻擊,江都城破也是遲早的事。

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堅守洛州的基礎上,等楊蓯兒分析完,韓健覺得她分析的很有道理。

若是放棄洛州,將主力回調,在江都以北,仍舊有不少的城池可以形成防禦,有效阻止洛陽軍進逼江都城。這時候,洛陽軍的補給線就會跟著拉長,而江都主力無折損的話,那洛陽兵馬將會步履維艱。適時的。江都可派出一路兵馬襲擊其背後。斷其糧道,戰事就會往對東王府有利的方向發展。

韓健把楊蓯兒的建議跟韓鬆氏等人說了,韓鬆氏對韓健放棄洛州的看法表示了擔憂。

韓鬆氏覺得,冇有哪個將軍。會在開戰之前置自己的百姓於不顧。要是放棄洛州。讓正在洛州準備堅守的軍民知道,那會何等失望。

韓鬆氏分析了利害,認為韓健就算是不準備在洛州堅守。也要作出一副死守的模樣,隻有如此,纔會令東王府上下覺得是因為戰事不力,纔不得不放棄洛州,而不要一開始就放棄,令整個東王府上下都感覺韓健是不顧道義。

“二孃,你說的有道理,可我們做到怎樣的程度,纔會令彆人認為,我們不是不戰自潰,而是不得不退?”

韓健的問題也把韓鬆是給難住了。

韓鬆氏雖然經營東王府多年,但也主要是打理賬務和軍需上麵的事。這些年江都之地風調雨順,連與南齊的邊境糾紛也很少,南齊在這些年將軍事重點都放在南王府那邊,可說是對東王府一邊不顧不問。她根本也無行軍打仗的經驗,所能倚重的,也是韓崔氏和韓昭氏兩個能披甲上陣的姐妹,韓健的問題也把她給問住了。

“健兒,你這是不準備聽二孃的話?”韓鬆氏蹙眉道。

韓健正色道:“我隻是聽二孃說的這麼頭頭是道,還以為二孃已經有了好的建議。既然二孃尚未想好,我也會回去想辦法,試著按照二孃你所說,顧全大局的同時,還要令江都上下一心。”

“你能這麼想就好。”見韓健將走,韓鬆氏再提醒道,“但健兒,你……千萬可彆意氣用事,二孃現在就怕你再像以前那樣,做什麼事都是率性而為,要是你離開江都,江都徹底要亂套!”

“行了二孃,你真囉嗦。”韓健嘴上說著抱怨的話,心中卻對韓鬆氏多有感激。

說到底,韓健和韓鬆氏根本無任何血緣關係。但韓健從出生開始,這個二孃就唱著黑臉,既要栽培他,還不能太寵著他,有時候甚至還要來罰他。這種親情,也令韓健感覺到這個家的溫情,再世為人,要是冇有這一家人,他會過著怎樣的生活連他自己都不敢想。

……

……

很快,韓健和楊蓯兒商議過,便得到一個結論,就是洛州的堅守,隻能持續到開春,而且在開春之後,必須要捨棄洛州,不能再繼續堅持。

作出這樣的論斷,主要從雙方軍力的對比以及糧草物資的供應上。

江都若是要對洛州形成不斷的支援,就要損失不少的糧食和物資,是運輸途中的折損。這條補給線越長,折損率越大,而能形成有效的援救機率也越低。

洛州在戰事一開始,就已經陷入了困境之中。首先是洛州周圍郡縣相繼失守,再是洛州通往江都的主要要道被不斷騷擾,而且令周邊的援軍,一時不敢靠近洛州防線。

這樣的補給線,在開春之後,會更加孱弱,要是不能在開春之前將洛陽兵馬擊退,隻有一種結果,就是要放棄洛州,令洛州自生自滅。

而在之前,主要做的也不是支援洛州,而是打著支援的名義,在洛州以南二三百裡的範圍內,構築起防線。以一些城牆穩固的州郡城池作為依托,再以騎兵形成騷擾,構築江都的北防線。

這條防線,大概需要六七萬兵馬,其中有四五萬為地方守備軍,這點不用東王府太操心。而東王府索要派出的,也僅僅是兩三萬的正規軍。隻要有了這些,洛陽和北王府的十幾萬聯軍,想在半年之內攻下來是極為困難的。

不過這也是建立在理想的狀態之下。不排除楊餘或者是楊科還有厲害的後招。

但韓健料想,楊餘和楊科在這一戰上都不想久拖,久拖生變,因為西王府一邊,他們暫時還無法應付。要是他們在江都一戰中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隻會令西王撿了便宜。

所以在設計戰術上,韓健有意把楊蓯兒往“自損一百,敵損八十”的戰略上引導。

按照韓健的想法,就算是兵馬配備不足,就算是軍事素養差,就算是軍心不齊整,也可以靠一些“蠻力”來完成這種不顧後果的自損戰。

反正江都是以逸待勞,堅守城池不出,就算是洛陽兵馬來攻,便讓他攻,一時之間可以不援救,或者是象征性援救。這樣會令楊餘和楊科的聯軍舉步維艱。

他們要一步步攻下一座座城池,才能殺到江都城下,損耗何其之大。若是楊餘和楊科敢不拿下沿途城市,而直接襲擊江都,江都在防守策略上等同。適當的,江都的北防線就會發揮其作用,堅守的同時也可以出兵,但要謹慎,而且要分佈兵馬在各處,形成夾擊,不能完全儀仗其中任何一支兵馬,就算是嫡係的軍隊也不行。

這種戰事,會令東王府的損耗也空前巨大,長久下去,隻會令兩敗俱傷。但這也是江都能自保的基礎。

隻有將戰事拖下去,洛陽和北王府一邊戰事吃緊,同時又要防備西王府和南王府的黃雀在後,纔會不得不退兵。到兩軍退去,纔是江都真正可抽身事外的時候,因為接下來所發生的,將會是西王府跟北王府爭奪洛陽的一戰。

韓健敏銳感覺到,就算是這次北王軍不能南下江都城,他們也會設法將楊餘的兵馬拖垮,利於其入主洛陽,完成他父親未竟之事業,當魏朝的皇帝。

隻要江都這一戰結束,要麼是江都覆滅,要麼就是楊餘覆滅。楊科攻下洛陽,西王楊平舉怎麼也不會答應,到時候西王府與北王府開戰,坐收漁利的就會是東王府,而光複洛陽城也會有望。

“蓯兒,接下來,就是構築這樣一道防線。東王府如今手頭上的兵馬並不多,可能其中會有困難。”韓健如實道。

楊蓯兒皺眉道:“你們派去豫州的,不是號稱有十萬大軍,難道是虛張聲勢?”

“虛張聲勢到不至於,兵馬的確有十萬。”韓健道,“隻是其中有很多是老弱病殘,上不得檯麵的。”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