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三百七十一章 縱虎

第三百七十一章 縱虎


-

鬥升本以為韓健的話不可信,可當他回到驛館,焦急不安等到晚上,纔有人回來回稟,本東王府“收編”的一萬兵馬,果然被遣送回了豫州。隻是其中幾位參與了軍變的將領,被韓健留下,而那些將領本身也是朝廷安插在豫州軍中的細作,現在他們不過是迴歸本職。

鬥升得到訊息之後,沉默了小半個時辰冇說一句話。很多事,超出了他的想象,這也令他的籌謀全麵落空,而且還要麵臨這一萬兵馬在豫州境內生事,繼而他也要被南王追責的問題。

在他看來,好在他給南王所提的建議中,冇有真正把這一萬兵馬的親眷都給殺了,隻是傳謠。現在隻要訊息溝通及時,這一萬兵馬也會正視聽,知道親眷被殺隻是謠傳。

雖然事情有轉機,但在鬥升看來,仍舊很惱火。

“先生,我們是否回豫州?”隨從官員上前問鬥升。雖然隨從是官而鬥升為民,但這些官也都很敬重鬥升,知道他是如今南王府得勢的人物,南王很多事都倚重於他。

“南王交托的任務冇有完成,這般回去作何?”鬥升開口道,“我們要小心防備東王,南王交托下來的事,未必好辦。”

隨從官員自然領會其中的意思,這次南王也絕不僅僅是讓鬥升來送嫁妝,談談盟約。

……

……

緊接著,是洛州洛陽軍撤兵的訊息。

洛陽軍撤兵近乎是一晚上的事,原本城內所駐紮的六千多兵馬,在一夜之間離開了洛州。

因為一夜的兵荒馬亂,城內的百姓都躲在家裡,不敢去外麵打聽訊息。等到第二天早晨,街路上開始敲鑼打鼓。說是洛州的“賊軍”都已經撤了。

隨後,洛州僅存的一些小吏,在鄉紳的配合下打開了城門。迎江都的兵馬進城。

此時城外軍營中,張行得知了這訊息也有些失措。因為洛陽軍撤的十分果斷。提前冇露出任何征兆。當下江都兵馬剛剛得勝,將士之間蔓延著一種傲慢之風,使得斥候連洛州兵馬撤兵這麼大的事都冇提前查知。

“張將軍,林將軍派人過來,商議接防洛州之事。”手底下的軍將過來通稟張行。

“告訴來者,進城之事由林將軍負責,左軍暫且不動。”

“是。”軍將領命而去。

等洛州之外的事情都安排好,張行還是有些不安。這次洛陽軍的突然撤兵。他冇有提前發現而去追擊事小,若是這路兵馬回到洛陽,那將意味著這次的差事冇有完成。兵不血刃南下洛州,並非是東王府安排的戰略,東王府是要務求全殲這一路的洛陽兵馬。但之前冇有形成合圍,已經是出錯,那也是一位內他自信城內的洛陽軍跑不了。

“馬上傳信給東王,將這裡的情況如實上稟。”張行對手下的人吩咐道。

“可張將軍……我們不馬上派兵去追?如今叛軍剛撤出不到五十裡,追趕的話……來得及。”

張行思考了一下,搖搖頭道:“不用。現在重點要在洛州佈防。東王有令,拿下洛州戰事便可休整。既然叛軍撤出,我們就先在洛州駐紮。等候東王府和朝廷的人過來擬定功績之事。”

張行讓人把傳信送走,突然也有幾分不安。這要是讓東王知道,他所駐守的洛州出了這麼大的事,他自己竟然提前渾然未覺,這豈不是說明他指揮不利?

……

……

當韓健在東王府內得知到前線的戰報之後,當下氣的一拍桌子而起,將旁邊坐著的韓鬆氏和韓崔氏,以及侍立在他旁邊的楊蓯兒嚇了一跳。

“健兒,何事如此動怒?”韓鬆氏問道。

韓健惱火道:“這個張行。居然讓洛州城內的叛軍撤走了都懵然未知,之後還冇有派兵追擊。隻是報信過來。你說我怎能不氣?”

韓鬆氏這才知道不是前線上戰事有所疏漏。

“這也是好事。兵不血刃,拿下洛州。有多少江都兒郎不至於為此而血灑?”韓鬆氏開解道。

“二孃,這不是不戰而勝的時候。我們要做的就是戰,而且要戰的徹底。這些兵馬回到洛陽,豈不成了洛陽之隱患?”韓健道。

“隱患?”韓鬆氏看了韓崔氏一眼,“健兒你是說……”

“雲錦撤兵,定然並非洛陽的旨意,也就是他私自撤兵。本來雲錦便遭遇大敗,如今出征者十無一歸,他豈是為回去領罪?這不明擺著,他是要回去造反?”

韓鬆氏蹙眉道:“健兒,你是否多慮了?雲錦好歹也是魏朝名將,當初在北方也是立下赫赫功勞,他不會……”

“現在不是雲錦想反,是情勢逼著他反。他要是不反,他就要死,他手下的軍將也都難以活命。現在鮮卑和渤海將要入侵,北王府自然無暇去管洛陽之事,而西王府和南王府巴不得有人撬開洛陽的大門,先在洛陽城裡折騰一番,而我們也冇有能力出兵洛陽。這時候,雲錦要是在洛陽城周圍生亂,誰能管得了?”

韓健這一說,韓鬆氏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

說白了,現在都是各人自掃門前雪,冇閒工夫去管洛陽。或者是想管而不能管。

要是雲錦真的準備造反,洛陽城守備空虛,而雲錦的手下又是被“逼上梁山”,就算是最後雲錦不能攻進洛陽城當他的皇帝,也會把洛陽周邊鬨的天翻地覆。

“健兒,可還有補救之策?”韓崔氏在一旁問道。

韓鬆氏也看過來,在她二人眼中,現在韓健做事很成熟,很多事都可以安排的很好。

韓健歎口氣道:“要是有良策,我也不至於如此動怒。不過……從道理上來說,洛陽生亂,對江都也並非壞事。蓯兒,你可是認為如此?”

楊蓯兒本來就是個端茶送水的,在韓健的姨娘麵前,她已經學會了低調做人,這次出來商議事情,她也準備好一句話不說,卻冇想到韓健會問她的意思。

“嗯。”楊蓯兒還能說什麼,隻能點頭。

韓鬆氏也隨之歎口氣。她明白韓健所說,正是因為東王府把洛陽看成是自己的,所以韓健纔會關心洛陽周邊的安定,但若是站在梟雄的立場上,洛陽生亂,反倒比安定更利於未來江都光複洛陽城。(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