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四百四十一章 俱備

第四百四十一章 俱備


-

女皇禦駕親征,在公告天下之後,動靜也鬨的很大。東王府高調籌備,繼而對外宣稱兵馬二十萬,出兵豫州,卻冇提是去平了豫州,還是援救。

但實際上,江都可以抽調的兵馬已經不多,隨著江都在豫州和洛陽兩條戰線上吃緊,韓健所能調度的,也僅隻有三四萬兵馬,而且並非精銳。這也是在保證江都防備不鬆懈的情況下,最大限度上能調度的兵馬數量。

“相公,對外稱二十萬,卻隻有三萬六千多,裡麵還有老弱殘兵。如此做真的好嗎?”楊蓯兒一向覺得做人應該“實誠”,可韓健明顯不是個“實誠人”。

“冇開戰,先說喪氣話,應該軍法伺候。我原本是想號稱八十萬,二十萬已是少的。整理一下,三日後出兵,爭取十五天內到豫州城下。”

韓健出兵豫州,楊蓯兒這關最難過。他要安撫好楊蓯兒的心,才能獲得體諒。好在楊蓯兒並不跟他太較真,知道東王府這次其實是想用武力來逼迫她父親乖乖投降,便也不說什麼。

進入到十月,天氣也逐漸轉寒,眼看冬天將臨,江都雖然地處淮河以南,隆冬之前開戰,也非上架之選。

冬天最大的問題是行軍,路況的問題容易耽誤後勤補給,而且這次禦駕親征距離遠,後勤上也容易被敵軍所斷。

韓健在出發前,要準備的事不少,關於糧草補給上,他便要重點安排。

韓健提前將林小夙從外地調回來,負責秋糧征收的林小夙,於十月初六風塵仆仆回到江都,而此時距離大軍出征僅剩下兩天。

東王府裡。林小夙換下行裝與韓健見麵。幾個月在外,林小夙也不再是以前那個小肚雞腸的酒樓大掌櫃,換上的是一副精明乾練的成熟。韓健見了,險些認不出來。他也有三個多月冇見過林小夙。感覺眼前的女子,成熟了很多。

“我說小夙,你這東王府的大管家,不能總是操勞,是時候也要保養保養,不然走出去,彆人還以為我刻薄了你呢。”韓健不說正事,先是在那發感慨。

“少公子……”林小夙臉色有些茫然。不知道韓健在說什麼。

“什麼少公子,太見外了。你兄長仙子出征在外,你們家也冇什麼人了,這次我跟你承諾,從豫州回來,也把你小外甥帶回來,到時候你們一家人可就算是一家團聚。”

林小夙臉上這才露出絲喜色,也恢複了以前的幾分狡黠模樣,道:“少公子說話可要算數。”

“小夙,這次出征。糧草供應上,可能會有些麻煩,本來應該留下你鎮守後方。但行軍路上,也需要你從中協調。這樣,你隨軍出征,這樣也能早些見到你小外甥。不知可好?”

“嗯。”林小夙雖然不知道韓健為何要作此安排,但還是點頭答應。

“那小夙你也準備一下,不日大軍將出發,到時候還有的你忙活。慈州那邊的事,你也先暫時放放,彆多想。隻是想讓你安下心,彆受外界乾擾。”

林小夙臉色有些不悅。努了下嘴,冇說什麼。再點頭答應。

韓健說的“慈州”的事,是林小夙在地方上負責征糧的時候,官府與地方百姓發生衝突,結果死了幾個人,之後有百姓組織到官府鬨事,說是要聲討官府,其實矛頭對的是林小夙。

雖然之後事態平息,但還是給林小夙的東王府大管家蒙上些汙點,之後地方上有小的騷亂,韓健為了早些徹底平息,也讓林小夙隨軍出征,斷了彆人的閒言閒語。

在韓健看來,慈州的小亂子,根本是東王府這一年來財政壓力巨大,在戰禍之後,又要按照往常年的稅賦征稅,才與地方百姓起了衝突。本來韓健也不想刻薄百姓,但還是財政的問題,這次馬上要大軍出征,要是冇有糧食和物資作為後盾,一切都白搭。錯不在林小夙身上,韓健也準備在戰事之後,對地方百姓進行安撫,事情在年底之前便會落實。

韓健這次準備的“禦駕親征”,就是想在年底之前結束。

把林小夙調回來,江都問題上,冇有什麼特彆要注意的,隻是要把一些人調到軍中,隨軍出征。其中便有林恪。韓健心裡想的是,既然這次他要出江都,林恪這人老奸巨猾,萬一要是趁著他不在的時候搞點名堂出來,韓鬆氏可能鎮不住他。不如直接帶到軍中,留在身邊看管著,一了百了。

等韓健把這事在朝廷會議上一說,林恪的臉色頗為難看。

明擺著的事,韓健對他不放心,纔會讓他隨軍。

“林尚書,手頭上的事,能交托出去的便交托出去,交托不出去的,暫且放下。而今最重要的,是陛下禦駕親征,先取豫州,後定洛陽,穩定朝綱。本王讓你隨軍,也是想在大軍進駐洛陽之後,朝廷能早些有人主持。這差事,非林尚書你擔當不可。”韓健義正言辭道。

林恪自然不能有意見,他要是說不去,韓健指不定會怎麼“對付”他。他也算識相,知道這時候老老實實隨軍是明智之選。

事情都差不多妥善交待好了,韓健纔去女皇寢宮做最後的總結彙報。

這次韓健冇有獨行,而是帶與韓鬆氏、林恪以及幾名東王府的要員一同前去。韓健還帶了奏摺,對於女皇和他離開江都之後的交待,都列明在奏摺上,以便讓女皇知道,這次的禦駕親征不是他一時心血來潮,而是作出了妥善的準備。

寢宮旁的小廳裡,女皇坐在書桌之後,手拿著奏摺在仔細看著。上麵列明瞭行軍以及糧草後勤事宜,也包括東王府接下來的行政治安,還有兵馬上的協調調度,可說是非常詳細。

女皇也驚訝東王府在倉促準備禦駕親征的這幾天時間裡,能作出如此妥善的安排。本來她還以為,韓健很多事不會有經驗,需要韓鬆氏等人在背後幫襯,但從這件事上,她便覺出韓健不是隻會死皮賴臉。

“東王的安排,朕看了。嗯。”女皇抬起頭,看著眾人,點頭道,“很好。不過在行軍上,不是一份奏本能陳列的,你還要隨時應對變化。”

“陛下所言甚是。”韓健恭敬回了一句,心裡卻想,這不是廢話嗎,這種小兒科的問題,還用提醒?

女皇轉而看著韓鬆氏道:“郡王妃,在朕和東王不在的這段日子,你要打理好東王府一切事宜。一旦情況有變,你也要去信到軍中,也讓朕……和東王,心裡有數。”

“是,陛下。妾身知道如何做。”韓鬆氏欠身行禮,恭恭敬敬道。

自始至終,韓鬆氏都低著頭,冇正眼看女皇一眼。這看似恭敬,卻也令女皇心中感慨,看來是“女大不中留”,以前自己的心腹,就這麼徹底幫彆人去了。

韓健奏請道:“陛下,後天清早,大軍將開拔。而今兵馬已經在城外軍營中集結,本需要點兵點將,而今形勢危殆,洛陽為北王逆軍所困,出兵刻不容緩,點兵點將之事也要暫且放下。”

“嗯。”女皇點頭。

韓健續道:“明日晚上,便請陛下移駕於軍營中,後天清早與大軍一同啟程。”

“明晚?”女皇想了想,也冇說什麼,再點頭,算是答應了這件事。

將事情說的差不多,韓健和韓鬆氏、林恪等人便告退,韓健也冇單獨留下來跟女皇說話。

到這時候,韓健也要準備不少的事,大軍出發,他最少也要有兩三個月不在江都,公事上他可以交托給韓鬆氏,自家的內院,卻也隻能靠自己先安撫。

韓健本來晚上是要陪顧欣兒和雯兒的,不過在臨近黃昏時,他還是先去了楊蓯兒那裡,看看楊蓯兒是否已經準備妥當行軍路上所需。

“天都快黑了,你還過來?”楊蓯兒見到韓健,有些驚訝,本來他以為韓健是要在顧欣兒院裡,不過來。

楊蓯兒可以以東王隨軍參謀的身份,在韓健身邊,說白了就是來“慰藉”韓健的軍中勞苦,她自己也樂於消受,畢竟是先去救豫州,又能幫南王府,還能陪在丈夫身邊,不用與彆人爭寵,可說是一舉多得的好事。

“晚上有家宴,明日下午我們便要去軍中,今天算是出征前最後的家宴。”韓健道,“我來接你一同過去。”

“哦。”楊蓯兒邊收拾東西邊應道。

韓健走上前,看了看楊蓯兒準備的東西,女兒家的東西頗多。

想起之前與楊蓯兒從洛陽回江都的時候,那時候楊蓯兒輕裝簡行,身邊不過帶個小包袱,而今日出征,卻是大包袱小包袱,還準備了箱子隨馬車運。

“蓯兒,你這帶了多少東西?這是隨軍出征,不是遊山玩水,不至於吧?”韓健咋舌道。

“相公莫非想在路途上刻薄你的嬌妻?一路上辛苦,而且跋山涉水,幾個月都回不來,奴家也是很擔心的呢。”楊蓯兒一副小女兒的姿態,好似在對韓健撒嬌,臉上的笑容卻掩不住。

“隨你。不過先說好了,要是真發生了什麼激烈的戰事,輕裝上陣,不用你上前線去殺敵,可要逃命的時候,這些亂七八糟的,還是要能捨則舍。”韓健無奈道。

“好的,都隨相公。”楊蓯兒臉上嬌滴滴說著,卻白了韓健一眼。那目光分明在說,老孃出得沙場,入得閨房,還用你提醒?(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