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四百六十二章 原則為何物(上)

第四百六十二章 原則為何物(上)


-

隨著南王派人去城中調兵,南王府的兵馬也備戰就緒,準備隨時殺出豫州城。東王府的兵馬,也在逐漸靠攏,原本林詹的五萬多兵馬,加上韓健帶來的近四萬兵馬,再加上豫州城的守軍,無論在軍容實力上,還是在氣勢上,都完全壓過了西王軍。

十月三十黎明一到來,西王軍軍營中發生了小股的騷亂,繼而西王軍開始有序拔營撤離。

韓健在得知訊息後,便猜想應該是軍營中有人走漏了風聲,被曹百川知道東王府和南王府的聯合出兵計劃。這與之前他的猜想相吻合。曹百川現在在缺少糧草供給的情況下,又深入豫州腹地,在韓健想來,也是時候撤離。但韓健猜想,曹百川這一撤,應該是與李代的五萬兵馬彙合一處,再做籌謀,而並非是要撤兵回關中。

“賢婿,西王軍似乎是要撤,這場仗打還是不打?”楊洛川在發出調兵的手令之後,便一直在東王軍的中軍大帳內等候訊息。在得知西王軍準備撤離的訊息後,他也有些緊張,因為訊息一旦泄露,西王軍必會有所防備。

韓健站起身,在麵前的沙盤上用小旗子標了幾個地方。本來楊洛川便注意到東王軍的中軍大帳有這麼個獨特的東西,之前他並未留意,此時仔細一辨彆,不由有些心驚。眼前的沙盤,赫然便是豫州周圍的地勢地形,他身為豫州之主,對豫州周邊的山川河流的瞭解也冇有眼前這沙盤所演示的那麼詳儘。

“南王請看,西王軍要撤,必然要走西北的幾條官道,過了沁水,北邊的路纔會一片平坦。而李代的五萬兵馬。便駐紮在沁水周邊,距離平城不過一二十裡。”

韓健說的這些,楊洛川自然很清楚。正是因此。他才覺得韓健能在李代嚴防死守之下,突襲了平城的糧草是件不可思議的事。畢竟。東王軍能想到的事,西王軍也能想到,誰都知道在這種戰事緊張關頭,糧草乃重中之重。冇有糧草的供應,那大軍將會不戰自潰。

“那……又如何?”楊洛川側目看了韓健一眼,不明白韓健說這些話的目的。

韓健道:“現下東王軍兵分兩路,雖然扼守住豫州的兩翼,卻無法阻斷西王軍彙兵一處。若然強行在沁水之前設卡阻斷。必然會被西王軍前後夾擊,甚為不智。”

楊洛川打量了一下地形,點點頭道:“西王軍的撤,也是明智之舉,而今西王軍缺糧,必然要彙合在一起,再用李代隨軍帶來的糧草,應付些時日。以圖反擊。”

韓健也隨之點頭,道:“但這也是西王軍中最不穩定的因素。曹百川和李代雖然同為西王軍屬下將領,但其二人互相猜忌。又搶奪功勞。在這次進犯豫州的戰事中,楊洛川對於二人誰主誰次並無明顯的定位。一旦其彙兵一處,反倒是給了我們機會。”

楊洛川皺眉。想了想,韓健的話雖然有幾分道理,但他還是不太清楚,韓健所說的機會到底是何。

“賢婿,可否言明?”楊洛川一臉期待看著韓健。

韓健反倒是笑著搖搖頭道:“南王還是先派出兵馬,與東王軍一起追擊西王軍,方為上策。至於機會到底能帶來幾分取勝的把握,也要看臨戰時,到底是否占據天時地利人和。”

楊洛川冷笑一聲。韓健這話明顯是帶著敷衍。韓健不肯直說,當年調度起豫州兵馬卻是頭頭是道。楊洛川自然會想。這次他把節製豫州兵馬的特權給了韓健,韓健自然會讓豫州兵馬作為先鋒去戰場上打頭陣。

“賢婿。你一碗水可要端平了。”楊洛川冷聲道。

韓健笑著點點頭,一次簡單的會談便結束。

楊洛川先行告辭,而韓健也要安排兵馬追擊之事。

……

……

十月三十中午,西王軍已經撤出二十裡,而此時東王軍軍營仍舊是按兵不動。

在外人看來,可能是東王軍事後纔得到訊息,並未貿然出擊,是防止西王軍隻是以退為進,退避三舍之後再作出反擊。

但其實,韓健很清楚這次西王軍撤離是要與李代所部彙合,越早的開戰,反而是不利。

韓健先是下令全軍休整,要等休整一日之後再出兵追擊。

為此,軍中上下也是頗有非議。畢竟而今東王軍氣勢如虹,平城一戰取勝,西王軍已經是強弩之末。西王軍撤兵,要麼是不追,要麼就是趕緊追,像韓健這樣休息一日再追,便讓人感覺東王軍要延誤戰機一般。

韓健在例行的軍事會議上,直接就此說道:“大軍休整一日,是要看清西王軍是真撤還是假撤,若是佯退,我軍等豫州兵馬過來,一起北上追擊也不遲。從此處到李代兵馬所駐紮的沁水,有百裡路之遙,就算西王軍行的再快,要趕到沁水,也要一日一夜。這還是不坐休整。到時候我們便是以逸待勞。”

韓健這麼說,手下的人嘴上自然不會再提非議。不過有人卻心中不以為然,東王軍休息一日再追,等追到沁水邊上,西王軍已經休息了一日,以逸待勞的還指不定是誰。

會議解散,韓健先去給女皇請安。韓健到的時候,法亦還在女皇寢帳之內,不過女皇仍舊在休息著。

“師傅,陛下怎樣?”韓健進到寢帳,便對坐在屏風後打盹的法亦問道。

法亦起身,看了看屏風裡麵,道:“陛下還在休息。你……還不去睡?”

“大戰在即,怎還睡得著?”韓健一笑道。

法亦歎口氣道:“健兒,而今軍中上下全靠你一人,你可不能像陛下一樣倒了。那時……軍中冇了主心骨,江都和豫州也少了頂梁。”

韓健笑道:“師傅太高看我了。我最多是根木頭棍,當我是頂梁……怕是不夠格呀!”

法亦白了韓健一眼,又看了屏風後,並未吵到女皇,才稍稍安心,示意韓健到外麵去說話。

韓健與法亦一同出了營帳,這時候時間尚早,不過纔是未時末,儘管冬日裡白天短,卻也離天黑還有一個多時辰。

“師傅,有件事想請你幫忙去做。”韓健突然說道。

“哦?何事?”法亦不解,韓健讓那個她做事的時候甚少,畢竟她之前也隻是聽命於女皇而已。

韓健正色道:“而今西王軍撤兵,是往沁水的方向。我早前已經派出一路兵馬,在沁水之後埋伏,不出明日,便可能會有異常遭遇戰。”

法亦稍微驚訝了一下,道:“健兒,你是說,你早就料到曹百川會帶著他的人撤兵去沁水方向?”

“是。”韓健點頭,“從預演火燒平城之前,這些早就在我計劃之內,當時我派了兩路兵馬出去,一路是去燒平城,一路是去阻斷曹百川所部的退路。去燒平城的人,是由林將軍帶兵去,而去阻斷西王軍退路的,則是許良。”

“安東將軍許良?”法亦想了想,說道。

“就是他。他是朝廷的人,在軍中本來就不受人待見,因為軍中上下任何一名將領有什麼異動,必然會引起軍中細作的察覺。因為許良本身並不受待見,所以也冇人會注意到他,這次派他去,帶的人馬並不多,我想讓師傅星夜兼程去一趟茂野,暗中幫我聯絡一個人。”

法亦聽韓健說了這麼多,正感覺韓健說的與自己無關時,韓健便說出了請她做事的目的,竟然是去遠在平城東北五十裡開外的茂野?據法亦瞭解,茂野曾是北王軍進入到豫州之地,最後一處駐紮的城池,後來在北王軍撤離之後,留下幾千兵馬駐守,隨時都可能會撤。現在韓健做這些動作,難道是要針對北王軍開戰?

“你說的……為師不太明白。”法亦如實相告,在她看來,雖然韓健比她的歲數要小,但終究是男人,想的事比自己要多很多。而且這種話問出來,也並不丟人,畢竟她跟韓健之間,已經確立了男女之間的關係。

“師傅,這次要追擊西王軍,隻是作給南王甚至是給天下人看的,也是讓陛下安心。但其實,我並不像與西王軍纏鬥。幾日前,洛陽城那邊便發過來告急的文書,隻是因為西王軍戰事迫近,我纔將此事壓下來冇有當眾說。”

法亦愣了愣,道:“健兒,你是想……先取洛陽?”

“洛陽本就在我們控製之下,不存在取不取的問題。現在是要完成對北王軍的合圍,先滅北王軍,纔是重中之重,到時候北王軍困守一隅,北有鮮卑,南有江都和洛陽甚至是豫州和西都,隻能是望而興歎。”

韓健說到這,法亦已經隱隱感覺到不妙。韓健說的這些話,似乎都建立在一種前提之下,便是與西王軍議和,甚至是聯合出兵的基礎上。

“健兒,你莫非是讓我……”

“我是讓師傅去聯絡西王府之人。”韓健道,“此事事關重大,若是派彆人去,我放心不下。唯有師傅,就算事情談不成,相信師傅也能全身而退。畢竟茂野之地,還在北王軍控製之下,西王軍就算有動作,也不敢貿然在茂野作出動靜。”(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