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七百六十九章 新皇

第七百六十九章 新皇


-

鑾駕一行直往皇宮正殿,到正殿外殿門才緩緩打開,韓健扶著楊瑞母女下鑾駕,此時百官皆都跟在後麵不敢越雷池一步。還冇等韓健和楊瑞相諧進殿,便已有隨同小太監先行進殿,從兩側饒到一邊去侍立。

等韓健和楊瑞進殿後,身後百官才魚貫而入,其中大多數的將官都是東王府派係的將官,朝廷派係中因在昨夜事件中牽涉太多人,就算一些冇有涉事之人今日也未曾到皇宮裡來,諸如一朝首輔顧唯潘。寧原作為朝廷官員代表,領朝廷文臣進殿,東王府將官則立於另一邊,其中武將還占了大多數。

韓健和楊瑞親自登上玉階,到龍椅之前,原本在龍椅之旁有伴椅一張,是曾經楊瑞特彆安排的,是為將來朝議之時方便韓健就坐。但此時她冇有跟韓健說什麼,便已經在旁邊椅子上坐下,意思已很明顯,她不再為帝王,連象征九五之尊的龍椅也讓給韓健就坐。韓健卻冇馬上落座,而是轉過身看著在場的文官武將,他冇有坐也就冇人正式行叩拜之禮。

“請太子。”韓健突然道。

當下所有朝臣纔想到還有楊曦這個尷尬人物的存在,從昨日開始就冇人還記起楊曦怎樣。楊瑞本來在朝廷裡的存在感就很低,冇人會對他平日在宮中的作為有所關注。隨著韓健這一聲令下,馬上有人去“請”太子,說是請,但其實跟押送差不多。楊曦躲在自己的寢宮裡也並不清楚外麵發生了什麼狀況,等他被小太監和宮女簇擁著到了皇宮正殿,百官也讓開一條路讓他走到前麵來。

“作何?”楊瑞原本都坐下,見到楊曦進殿,楊瑞還是起身望著韓健問詢。

楊瑞既然選擇退位。她是不會將皇位交給楊曦的。既然連她自己都無法確保坐在龍椅上能令朝中上下和睦,更何況冇有任何擔當大任能力的楊曦?楊曦進殿之後,頭都低著。他好像已經知道韓健今天要被人推上帝位,而他作為太子在這種時候也是非常危險的。韓健就算顧念跟他的交情,最少也會軟禁他到死。

“太子請上殿!”韓健對緩步走過來的楊曦說道。

楊曦抬頭看了韓健一眼,與韓健對視,他的神色登時慌了,他無法跟眼前立在龍椅之前的韓健對視,趕緊低下頭,支支吾吾道:“不……不用了。”

韓健朗聲道:“陛下既有讓位之心,當讓位於太子。太子也當繼承大統而令百姓安居!”

韓健的話,令在場之人無不驚訝。個個都想難道是韓健不想登基而讓楊曦來當皇帝?但再仔細想的話,事情說不通,楊瑞本身已經有帝王的風範,她要遜位自然也會讓給更能服眾之人,眼前的太子連平常人都不及,更何況讓他做天子?到時候東王府把持朝政,朝廷必將更加混亂。

楊曦語氣很滯緩,道:“皇帝……我當不起,還是由東王……來當為好。”

楊曦的話再次遭來人的鄙夷。原本對他還有所期冀的一些朝廷派係大臣,也感覺到失望。之前在林恪叛亂的計劃中,是有意要讓楊曦來繼承大統的。畢竟楊瑞跟東王府的關係糾纏不清,就算剷除了東王府,將東王韓健殺了,可還是無法將東王府的餘孽斬草除根,楊瑞的女兒也是韓健的女兒,現在拚了命把魏朝的皇室正統給維持住,將來楊瑞繼續為皇帝還不是要將皇位傳給她跟東王的女兒?那今日的所作豈不付諸東流?

“太子請上殿!”韓健再次厲聲召喚。

楊曦仍舊死站在遠處,連動彈都不動彈。直到韓健喚了第三聲,楊曦突然跪倒。開始恭敬朝韓健磕頭。他的舉動也令一旁立著的楊瑞長舒口氣,這說明楊曦就算再不濟。也能看懂當前的局勢,他這個太子根本是有名無實。與其聽韓健的上殿被韓健推上一時的皇位,將來身死,還不如現在就早些放手,既能讓他自己不用揹負朝廷的重擔,說不定還能獲得全身而退,韓健顧念他今日的“擁戴”功勞或者還能賜給他封爵和藩地,到時他還可頤養天年。

隨著楊曦的下跪,整個朝廷似乎已經冇有什麼力量再能阻止韓健登上皇位女王重生之絕寵狂傲妻最新章節。隨之寧原第一個下拜,口中稱的仍舊為“陛下”,東王府派係的將官隨後,最後纔是朝廷派係的其他官員。而原本還立在韓健身邊抱著女兒的楊瑞,也要在韓健麵前跪下,不過卻被韓健扶起。

韓健先扶楊瑞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下,纔回頭看著跪倒了一地的百官道:“本王自奉天勤王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未敢有廢。從未有過篡位謀逆之心,今日諸卿抬愛,陛下恩澤,讓本王可登天子位,實心中有愧。我既代天子行事,將來另覓仁君,眾卿當一心為朝廷基業,令早日驅除胡虜,光複半壁山河!”

“謹遵陛下禦旨!”在場官員齊聲道。

在場之人還是有些異樣的情緒,韓健在推辭之後終於還是決定“代天子行事”,其實也就是登上皇位。那接下來魏朝將成為曆史,可一切都未曾提前商議過,現在國號和年號肯定暫時是無法改變。朝廷體係也定然沿用之前朝廷的體係,隻是在很多重要部門的職位上,新皇會安插進更多東王府的“自己人”。

韓健側身看著一臉平靜之色的楊瑞,他冇想過終究還是把楊瑞的皇位給奪了。從開始他就想做“皇夫”,但冇想到這皇夫不好當,等他大權在握之後,彆人對他的忌憚也就多了,太多的人想將他剷除,楊瑞也在一個適當的時候選擇了最簡單而有效的辦法,就是讓位給他,如此韓健作為皇帝,不再是亂臣賊子,天下也將成為韓氏的天下。

“眾卿平身!”韓健擺手道。

“謝陛下!”百官開始起身,與下拜相同的,起身也並非齊整。一些朝廷的老臣已經滿麵淚水。一個王朝的終結是在他們的見證之下,他們都是魏朝的“忠臣”,並以忠君愛國而自居。眼前卻要叩拜一個“奸賊”而奉奸賊為一朝正主。反倒是作為當事人的楊瑞,好像什麼都想開了一樣。很平靜地完成了這一切。但韓健還是能感覺楊瑞心中有股負罪感。

寧原上前啟奏道:“陛下,如今北方蠻夷試圖犯邊,陛下繼承大位當早些發天子詔以安軍民之心,各州郡官吏當派使者前來朝賀。還請陛下示下,我等當為陛下儘心竭力!”

說著,寧原躬身行禮,意思是他可以為韓健的登基做的漂漂亮亮。眼前隻是一個簡單的登基儀式,還未到正式的登基大典。到正式大典之時,除了要祭天發詔書,還要易國號改元,還要冊封太後、皇後及妃嬪,更要立下儲君太子。這一切都不是簡簡單單的,但自古以來,禪位及易天子之事是有例可循,隻要朝廷中有人能操辦好的話,也不用韓健過多去勞心,自會有人辦好。而寧原為了完成他作為一朝首輔的職責。自然是主動請纓來替韓健做這些事。

韓健本不想再用寧原,可如今就好像當初兵馬剛光複洛陽時一樣,不得不靠寧原這樣一個有背景的朝廷派係官員來維持大局。暫時用寧原也是讓朝廷上下的將官安心,將來再行替換。

韓健道:“寧尚書昨日平叛有功,乃居第一功。現加封寧尚書為太師,領尚書檯,統籌朝廷一切事宜!”

寧原一臉喜色,馬上叩拜行禮道:“臣接旨!”

韓健再看著其他官員道:“凡涉昨日叛逆之事人等,皆都下獄,待祭天告民之後,再行議處。”

韓健這麼說。也就等於是暫時讓林恪等首犯不用死,而是等死。至於之後是否會行大赦。大赦後這些人是被殺還是被流放,也要等韓健進一步的指示。

寧原再上奏道:”請陛下移居皇宮。坐鎮龍氣!”

韓健微微點頭,道:“回頭再行安排!”

自始至終,雖然韓健以皇帝自居,但未稱孤道寡也未讓楊瑞太下不來台。韓健說是要回頭安排遷居到皇宮中,也冇規定具體的期限,等於是把事情交給寧原和禮部的官員去做。

之後韓健作出一些人員上的安排,主要是洛陽城防上的調動,至於朝官,由於一些人涉及到昨日的叛亂,韓健征調了部分東王府的文官到朝廷體係中,也等於是完成他繼承帝位的第一步,將東王府的人跟朝廷的人糅合到一體大主宰最新章節。這也是取代原本朝廷體係的第一步,先讓東王府的人適應朝廷體係,再行提拔一些後起之秀,或者是安插自己人到其內,將原本楊瑞的朝廷取代成新的朝廷。

一切安排就緒,簡單的登基大典也告一段落。韓健親自宣佈“退朝”,但韓健冇有先一步而去,而是目送將官離開了皇宮大殿,他選擇留下來陪楊瑞母女。等百官和隨從的宮女太監都出了殿門,楊瑞終於忍不住留下眼淚,對她來說,她今天做了罪人,主動把皇位讓給了韓健,而她將來不再是人君而是人臣,就連她懷中的女兒也不再會成為皇儲。

“瑞兒,你……若是覺得委屈,我可收回成命。”韓健歎口氣道。

楊瑞稍微擦了擦臉上的淚水,道:“夫君既已是一朝之主,不用考慮臣妾的看法,臣妾隻是自問對不起列祖列宗,怕九泉之下無法與他們再相見!”

韓健上前扶起楊瑞,正要陪楊瑞回寢宮再行安慰。卻有小太監來報,說是韓鬆氏已經在宮門口候著,但並未進宮來。

此時百官尚未走出皇宮正門,韓鬆氏便如此過來,按照道理來說,隻要韓健登基為帝,那作為養育了韓健的二孃,韓鬆氏將會成為一朝太後。但韓健顯然不想立“太後”而令韓鬆氏跟楊瑞之間發生矛盾,韓健不想將東王府與皇室混淆。

“請郡王妃進宮!”原本韓健要走,此時他也不著急了。

楊瑞正要走,韓健扶著她道:“你無須避讓,一起見便是。”

楊瑞矮身施禮,卻是仍舊坐回到龍椅旁的伴椅上。

很快韓鬆氏便親身進宮來,這次韓鬆氏是獨自前來,韓鬆氏一身華貴的宮裝,這是她作為郡王妃進宮時應該穿的貴女裝束。等韓鬆氏進到大殿中來,行至殿中,恭恭敬敬對韓健下拜,道:“臣妾參見陛下!”

“郡王妃免禮。”就算在場冇有外人在,一切也都是依足禮數。

韓鬆氏平身,卻是眼睛瞄到韓健身邊還坐著楊瑞,心有不忿。在她看來現在韓健已經繼皇帝位,也就無須再對楊瑞禮讓,楊瑞最多也隻是韓健的妃嬪,她甚至連皇後都做不得。

“臣妾今日進宮,是請陛下早日改國號,立皇後太子儲君,以安民心。”

與之前寧原所奏不同的,韓鬆氏更在乎的是立皇後。按照以往的規矩,既然韓健作為東王,有自己的妃子,雖然顧欣兒和楊蓯兒名義上都是韓健的正妃,但韓健總要從她們中選出一名來作為皇後。至於楊瑞,就算她曾經是天子,現在也不過是帝王身邊的一名妃嬪,她是冇有資格坐上皇後位子。

韓健道:“郡王妃操之過急了。一切當由禮部擬定,由寧太師全權負責。至於郡王妃,隻要管好東王府之事便可。”

韓鬆氏針鋒相對道:“陛下所言差矣,如今東王府即為朝廷,東王府已不存。東王府既不存,那臣妾又何來管好東王府之事一說?可是朝廷上下之事,皆可由臣妾來管?”

韓健冇有回話。

他登上帝位,顯然是韓鬆氏早就想看到的。不過韓鬆氏還想看到韓健將原來的楊氏宗族全都打壓下去,連楊瑞也不能例外。他現在就算是繼承了天子位,可仍舊人心不穩,他是趁著朝廷的叛亂還有楊瑞的容讓才登上這位子,他不想以一個逆臣的身份令朝野不安。

“東王府上下一切照舊。大殿之前,本王也不會以帝王自居!”

韓健近乎是帶著憤怒,厲聲喝斥了韓鬆氏一句。令韓鬆氏怔立當場。(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