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八百七十八章 老友來信

第八百七十八章 老友來信


-

占領揚州城後,韓健全麵開始籌備對金陵城的一戰。

此時,正在蜀中和楚地作戰的林詹和蘇廷夏兩路人馬,尚且正在攻城略地之中,韓健無法去催促。司馬藉的中軍所部,距離江陵城已不到二百裡,眼看司馬藉和朱同敬的人馬,將會在金陵城爆發一場大戰。

十月十一,在揚州成破後的第三天,韓健開始分批次接納城外的流民進城,作為韓健安民措施的第一步。掏出城外的難民,可以通過揚州城開放的城門,按照次序進城,同時城牆內外都會有大批的官兵進行盤查,防止有南朝的兵士混在其中北上。

到十一日晚,揚州到江邊的這幾十裡路被清理出來,亂軍基本為朱同敬所接收,船隻載著大多數揚州的殘兵敗寇南下,至於北岸的百姓,則多數選擇了留下來回到揚州城內。韓健會在城內設粥場,暫時以米糧來賑濟這些揚州城的難民。

本來揚州城內的百姓生活的就很困苦,將近一年的備戰,到最後開戰,揚州城近乎都靠著金陵城的物資調運來維持百姓的生計,如今這些百姓回到家園,也冇有了往日的太平生活,很多為揚州守軍所征調的民夫,在這次逃兵南下事件中,多數也隨亂軍乘船南下,骨肉分離的情況比比皆是。

十一日晚,韓健親自出太守府,到城中各處巡查防務,同時也考察城中百姓的生活狀況。

軍中將士的日子過的很好,有了源源不斷物資的供應,就算即將入冬,將士也有足夠禦寒的衣物和被褥,一天三頓飯都是管飽,見到韓健都是英姿勃發的模樣。

“或者我應該再寫一封信,去問問司馬藉,或者他能給我個答案。”

韓健回去之後,寫完第二封信,讓人送出去,心中仍舊覺得有幾分牽絆,但還是回過頭跟法亦一起回去休息。

就算韓健再忙,他也懂得疼惜身邊的女人,他可不想讓法亦和柯瞿兒跟在他身邊,還要日日夜夜獨守空帷。但進到房裡,韓健自然就又掛念起彆人,思緒不停,尤其是身在江都,本來要跟他一起出征,但因懷孕而未能成行的楊瑞。

……

……

兩天後,十月十三日中午,司馬藉在距離金陵城不到九十裡外的軍營之中,收到了輾轉而來的韓健兩封來信。

雖然他是一軍之統帥,但他得到信函之後不能獨專,尤其是涉及到與敵人來往的信函,都要交由給女皇蕭旃來過目。

“給我們十天時間……現在還有八天,想來已經很多了。”蕭旃苦笑了一下,雖然北上進兵的路途很順利,但順利的有些過頭了,朱同敬的兵馬遲遲冇有出現在地平線上,隻是與地方的殘兵敗寇交戰,連兵馬也在擴充之中。

眼看就要到金陵城,連司馬藉都想不透,為何朱同敬能如此沉得住氣。

如今江北已全然落到北朝之手,連楚地和蜀中,基本也屬於北朝的囊中之物。蘇廷夏的兵馬,從最初的兩萬兵馬擴充到如今過十萬大軍,成為這北朝各路人馬中擴張速度最快的,畢竟蘇廷夏有征兵和以戰養戰的特權,而今蘇廷夏已經派出兩路人馬大約有三四萬人,正往江贛地區進發,那是朱同敬的老巢。

若連江贛地區都失守,不但朱同敬的糧道被斷,整個南朝所剩下疆土的麵積也被壓縮。本來南朝嶺南之地就很荒蕪,不能作為糧食的供應地,南朝的核心就在於楚地、江贛、金陵周邊這幾塊富庶之地,現如今連金陵城周邊都有北朝的兵馬,朱同敬實際控製的地區,已經越來越窄。

司馬藉道:“隻要朱賊一直不派兵,可能最後在金陵城下,我軍還要與北朝兵馬交鋒。或者這纔是朱賊想看到的結果。”

說完,司馬藉把第二封信呈遞上去,第二封信中,韓健問詢的是李山野的來曆和背景,同時韓健也把心中的懷疑說了出來,韓健在信上,對司馬藉所表現出來的態度並無任何敵意,甚至還帶著商量的語氣。

“這是何意?”蕭旃看過之後,抬頭以質詢的目光看著司馬藉。

“這也是我所奇怪的地方。”司馬藉道,“李山野其人,本來就名不見經傳,我與他在揚州城一彆,他說是要南下金陵,但此後再無音信。本來他還曾拿我的信函,說是要北上江都與北朝皇帝一見,中途遇事才折返,到底是為何,我現在也不知。”

蕭旃微微點頭:“朕以為,先生你與李山野頗為相熟。”

“熟絡也有之,但李山野其人神龍見首不見尾,他很多事都藏的很深。不過有件事可以肯定,其心必為不正,他也是有野心之人。”

蕭旃笑了笑道:“本以為先生與李山野是好友,居然也會說出如此之話。”

“據我所知,曾經的東王,也是如今北朝皇帝的父親,如今尚在人世,隻是不知身在何方而已。”(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