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極品小郡王
  4. 第九百章 一戰定南(中)

第九百章 一戰定南(中)


-

第一輪攻城從臘月十七開始,持續了一日一夜,到臘月十八才停歇下來。

這一輪的攻城,雖然冇有攻克金陵城任何一座城門,但在威懾力上是非常足夠的。一天多時間的攻城戰中,攻城方的孫氏反而不及城內守軍大,這也是因為火炮的強大壓製力作用,因為是試探性攻城,所以在一些方麵上,攻城軍並未拚儘全力,很多先進的攻城裡麵還未付諸實施。

當天的攻城,是在韓健的監督下完成。

韓健第一步的計劃,是要圍城打援,把朱同敬佈置在金陵城周邊各城池的援軍擊潰。

但就在第一輪攻城戰結束還不到兩天時間,各路的降表就已經遞到韓健手上。朱同敬在失去人心的情況下,冇人願意為他效命,再加上北朝兵馬的攻勢實在太猛烈,很多城池怕下一個輪到的就是他們,所以在投降方麵是很積極的。

韓健特彆召集軍師會議,來商討關於納降的問題。

這次的會議,韓健不但讓隨軍的武將參加,還包括了文臣,甚至韓健還將蕭旃請來旁聽。

會議商討的結果,是接受納降,但這些降軍必須等在自己的城池裡,等著北朝的兵馬去接收,並且派斥候前去觀察,但凡有哪座城池的守軍有出城,就會被認為是朱同敬的幫凶,下一步被攻打的就是它。

這算是一招威懾,同時也是韓健免除後顧之憂。如此韓健可以先暫緩攻勢,把金陵城再磨上一段時間,直到城裡的守軍感覺到芒刺在背,自己投降。我隻是想找個藉口,能牽絆住她,或者將來能在跟她商量事情的時候,占得一些便宜吧。其實我不信,司馬藉能從我的手上,再把金陵城奪回去。”

法亦想了想,卻搖頭道:“凡事無絕對啊。”

韓健苦笑了一下,法亦還真是連句安慰他的話都不會說,這也是法亦想什麼說什麼,她不會去刻意想,這麼說好不好的問題,她會覺得,任何的欺騙都是對韓健的傷害,就算一些話不太中聽,她還是願意說出來,她憋在心裡會覺得很難受。

韓健冇有再跟法亦繼續探討這問題,而是帶著一些感慨道:“這幾天,大規模的攻城戰就會持續進行,令我意外的是,城裡的守將,冇有一人獻降。不知是朱同敬防備做的好,還是說……其中有什麼問題。”

韓健也在想,朱同敬絕不可能這麼坐以待斃。

朱同敬一定是留有什麼後手的,否則當初朱同敬就不會答應與北朝合作,合作了,就算他將南朝的都城得到又如何?到頭來再拱手讓出,他自己還是會身死,得不償失。而若他繼續效忠蕭旃的話,反倒可以幫助南朝抵禦外敵,以蕭翎對於軍權的疏鬆管理,還有蕭旃要以他朱同敬來製衡蕭翎,他在南朝的地位都會很穩固。

法亦也搖了搖頭道:“或者以後就知曉吧。”

法亦其實算是有些政治頭腦的人,但她不善於去用,她更習慣是聽命而為。當初楊瑞利用法亦高超的武功,曾經刺探過不少的情報,法亦對於南朝和北朝的大致形勢是很瞭解的,但也有侷限性,就是那些情報都是四五年以前的情況,而不是現在。

在這四五年時間裡,南朝和北朝的政治核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重要的是以韓健為首的東王勢力的崛起,還有南朝朱同敬和蕭翎的崛起。蕭旃雖然是南朝的皇帝,但之前一直為朱同敬和蕭翎所掌控,她並冇有什麼實權在手。

韓健冇有去多想。

經過這些天的休整,連林詹所率的兵馬也恢複了元氣。也是時候對金陵城展開大規模進攻了,就算城裡的守軍不肯獻降,也不影響北朝兵馬的進攻,戰爭還是真刀真槍打下來的纔夠安穩,否則就算城裡獻降,在事後也會出現一定的變故,因為人心本來就會不服,覺得北朝兵馬是勝之不武。

第二輪攻城,兵馬數量從第一輪的三四萬人馬,提高到近十萬兵馬。

這次的攻城,已經非試探性攻城,而是真正的狂攻。

與進攻揚州城時一樣,這一輪的攻勢將會從三個方向發起,而且是同時進行。這樣是為了尋找金陵城防線的軟肋,隻要金陵城哪個方向的防守出現問題,攻城軍就會趁機殺進外城,甚至有直接進內城的可能。

城牆和城門的攻勢也是同時進行,一邊試圖以雲梯和攻城車越過城牆,一邊試著從軟肋城門入手,爭取從城門叩門進城。

這些都需要兵士浴血奮戰。

韓健也作好了在這場戰爭中損失大量兵員的準備,這也算是戰爭中無可避免的損失,若能一舉攻下城池,攻城軍損失在三分之一左右都是可以接受的,但以韓健的估計,也損失不到這麼大的數字。這主要是看進攻到底能否更有效率。

臘月二十六,在林詹所部抵達金陵城下十天之後,第二輪的攻勢,終於浩浩蕩蕩地展開。(未完待續。)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