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世祖,中興大明
  4. 第39章 條件成熟

第39章 條件成熟


-

江西佈政使司,吉安府

吉安府會廬陵縣城下,四萬多黑壓壓的難民武裝將城外十幾裡內的區域全部塞滿

屋漏偏逢連夜雨,今年江西境內,伴隨著滿清沉重剝削與攤牌的同時,是致命的春荒,對於這個時代的農民而言,比起夏季乃至於秋季的水旱災害,春旱更為可怕。

因為春季是農業種植中青黃不接的季節,這時候往往新的莊稼纔剛剛播種,去年秋收的糧食快要耗儘,壯勞力還要忙於春耕,是農民一年中經濟最為薄弱之時。

若是尋常年份,老百姓無論如何都會提前儲備一部分糧食用於應對春荒,或者找鄉中地主士紳借高利貸,也能勉強維持。

但今年的情況卻大不相同,清廷突然加征的钜額攤派,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或許是常年經營關外,滿洲貴族們對於關內小農經濟規律認識並不深刻,否則他們不會不知道,自古以來的中原王朝都不會在春季征發賦稅、徭役,甚至會儘量避免戰爭。當然,也許他們意識到了,隻是不在乎罷了。

依據往年經驗,春旱一般都是發生在北方,南方很少發生,但也許是小冰河期的氣候變遷還在逞威風,今年江西、湖廣、浙江和南直都發生了不同程度春旱。

湖廣這邊還好,光烈元年大修水利的農業運動取得了不錯結果,再加上湖廣的地理條件本就不錯,春旱也不嚴重,隻是官府對一些受災偏重的縣采取援助和減征夏糧政策後,便可基本應對。

相比而言,江西的老百姓就苦不堪言了。

不僅要麵對天災,還要麵臨清廷將自己一家老小的最後一口吊命糧食收走,簡直是把人往死裡逼。

吉安作為首義之地,民變最為集中,短短一月之內,攜家帶口參與民變的百姓已經超過了八萬人,吉安府城廬陵之下就聚集了一半。

“乞活”二字大旗在空中獵獵作響,如此大規模的行動冇有一定組織當然是不可能的。

縱觀曆朝曆代的農民起義,大浪淘沙之後,總是會有野心之輩脫穎而出,這既是它的侷限性,同時也是它的必然。

萬安的劉靖西行湖廣後,整個贛南的民變形勢就變得百花齊放了起來,來自泰和縣,礦工出身的李天保、龍泉縣當地的一名衛所總旗出身的陳慶成了吉安乞活軍的主要領袖。

四萬人看起來人山人海,但實際上大多數都是饑一頓飽一頓的難民,其中真正有戰鬥力的青壯滿打滿算不過萬餘。

清軍守將劉一鵬原本是弘光朝江北四鎮中黃得功手下部將,黃得功是明末為數不多品行和能力都在線的名將,可惜被漢奸劉良佐設計殺害,餘部大多也被兼併殆儘。

劉一鵬被收編入清軍後就被譚泰帶著征戰江西各地,現在已經升到副將,負責鎮守吉安府。

萬安民變以後,吉安四處火起,兵力分散,眼下退守府城廬陵,也就寥寥三四千而已。

“此事就全權拜托使者了。”

李天保和陳慶麵對一名看起來樸實尋常的青年人道

“二位將軍請放心,那劉一鵬投清不過兩三載,且備受排擠,本就大不如意,此間加以言辭,必能說動反正。”

年輕人淡淡應許

起事後,李天保自封平清將軍,陳慶自封定清將軍,肇慶方麵也看出來了,這二位恐怕冇有那位劉靖單純,未必冇有封疆裂土乃至趁亂自創基業的野心。

故而朱由榔雖然許諾了兩人一個總兵位置,卻也不急著收編,畢竟從人家的樣子看來也冇打算投奔清廷,等以後再說吧。

但對於從事情報和間諜工作的錦衣衛而言,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隻要能夠破壞滿清的統治秩序,任何有利因素都應當利用起來。

他們的目標,是策反廬陵城中的劉一鵬,將吉安全府徹底從滿清手中挖出來,成為明清雙方暫時的緩衝地。

雖然直接進行總攻不太科學,但這場大規模民變也給明軍帶來了契機,錦衣衛打算利用民變牽製住清軍,儘可能的支援策應民變,從而讓清軍疲於應對,等明軍總攻後,麵對的就將是被民變折磨成強弩之末的敵人。

這樣的策略說起來簡單,但事實上相當殘忍,一次次“消耗清軍”的背後,是成千上萬江西百姓的屍體……

可惜,慈不掌兵,在這樣兩國之間,數十上百萬人的戰爭中,一切可能的犧牲都是必要且無法避免的。

“將軍原本就是黃侯部下,備受器重,黃侯死於叛逆之手,將軍投清雖有無奈,但就真的死心塌地為清虜效命嗎?”

青年化妝成商賈的樣子,潛入廬陵後,憑藉錦衣衛探馬司搭建的關係網,和劉一鵬見了麵。

劉一鵬長歎一聲,

“你們想要我乾什麼?”

他隻要一聽對方說出的話,便明白對方是從哪邊過來的了,說實話,他本來也就冇有什麼抵抗意誌,打到這份上,對譚泰已經算是仁至義儘,他知道明廷對待反正將領的“三必殺、三不究“政策,所以自己沾過血債,投降反正也冇有什麼顧慮。

唯一有些遲疑的便是

“你們打算如何解決城外的三四萬人?如今整個贛南都是遍地烽火,這些個領頭的可未必都像萬安那個劉靖一般隻求活路,其中不少是野心之輩。”

青年解釋道

“將軍請放心,將軍起事後不必與他們同流,可帶著兵馬向西前往永寧即可,那邊與湖廣相接,乃是吉安西通要道,我軍隨時能夠支援,至於江西民變,可以不予理會。”

“我已與城外義軍打好招呼,將軍率軍出城,他們不會阻攔,事成之後,陛下許諾,絕不會讓將軍低於副將之職。”

劉一鵬思慮良久,終於咬牙道

“一鵬本就節義有愧,不敢奢求天子青睞,隻求能夠寬恕以往罪過,明日午後,隻要城外人馬讓出西門,我自會領剩下四千多將士出城,輜重補給和糧草,我會帶走三分之一。”

得到劉一鵬的確切許諾,青年連忙回到城外,向李天保、陳慶等人說明以後,次日午時,幾萬圍城民變大軍在驅趕之下,慢吞吞讓出西門空缺。

守將劉一鵬、李士元率領四千多守軍集體割辮後魚龍而出,奔西麵而去。

於是乎,吉安成為了江西第一個全部淪陷於民變的府,廬陵成為了第一個被攻破的府城。

而明軍在這一過程中獲得了永寧和永新兩個由湖廣出入江西中部的通道,朱由榔收到劉一鵬反正的訊息後,當即將其部就地改編為光複中軍第八師,劉一鵬為總兵,李士元為副將。

之前從桂東入湖廣的劉靖“乞活軍”則被另行安置,攜老扶幼,不願從軍的被安排在湖廣就地屯田。

光烈朝廷的民屯和開荒政策相當優厚,被朝廷分配給土地屯墾的,前兩年免稅免租,後三年半稅半租,再交上三年官租並且照章納稅後就可以擁有這片土地,以後隻用交稅就行。

和江西一比,這裡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故而大部分乞活軍成員都選擇去屯田務農,不過依舊有三千多願意留下來入伍的青壯,大多都是家中有不少兄弟的年輕人。

對於這些,朱由榔便收入光複中軍,摻雜新從兩廣征募的青壯一起編練為中軍第八師。

如此一來,經過擴編的光覆軍已經有前軍八師、中軍八師、左軍七師,超過二十萬人。

東征江南的條件已經逐漸成熟,眼下隻是等待一個時機。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