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明世祖,中興大明
  4. 第40章 歃血為盟(上)

第40章 歃血為盟(上)


-

“這位將軍既然如此問,那朕也有疑問相詢。”

這員當初在張獻忠營中,地位隻在四名大將之下,滿下巴絡腮鬍子的虎將一時愣住

眾人也是奇怪,剛纔不是人家問你嗎?你還冇回答呢,咱們就開始問人家了?

“朕想問,自崇禎以來,官軍鎮壓你們起義無數,殺了多少人你們有多少兄弟死在官軍手上,你們能夠忘記嗎?”

所有人接著沉默

王夫之和李景興等人則在下麵著急,皇上這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如今既然想要和民軍聯合,這些本來就是不愉快的記憶,如何能再提出來呢?這不是故意激怒對方嗎?

唯有李定國若有所思

“自天啟、崇禎以來,關西、河北、中原年年天災,而朝廷呢?遼餉、剿餉、練餉年年加派!多少地方易子而食?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餓死街頭?”

一眾曾經的農民起義軍將領都低頭靜默了,是啊,若是當年有一口飯吃,何來幾十上百萬的闖軍、西軍?

這理是不錯,可從作為“罪魁禍首”之一的天子口中說出,實在有一種荒誕感。

“隻不過無非是朕原來乃是王爺,若真隻是平民百姓,怕是朕早就也在爾等這些所謂‘叛賊’行列之中了!”

王夫之聞言,幾乎想出聲進諫,讓這位“口出狂言”的天子快彆說下去了。

“可諸位,如高一功、如李過、如李定國等人為何依然願意與‘橫征暴斂’,沾滿你們義軍鮮血的朝廷合作,共同抗清?”

“可朕、堵胤錫、呂大器等人為何依然願意與你們這些‘逼殺君父’、‘殘殺官紳’的叛賊聯合?”

“一句話,就如當初王卿對爾等說的一樣!”

“家國天下而已!!”

此時,院中高高的蒼穹之上,有許多烏雲聚集,似是要下雨的樣子,雲層疊疊,彷彿要壓在人的頭上。

“為了這四個字,諸位能忍,能不計較,為何就不相信朝廷、不相信朕不能忍,不能不計較?”

在座西軍將領乃至於高一功、李過等原順軍將領,在這一刻總算明白這位天子的意思了。

說民軍殺過官、造過反、占過州郡,可朝廷呢?當初天災連連之下不一樣捐稅攤派不停?不一樣,皇親國戚帶頭兼併土地?難道手上沾的起義軍的血就少了嗎?

可他們這些民軍將領為何還願意與這個朝廷合作,卻絕不願投降清軍呢?

家國天下而已!

一樣的道理,為什麼貴為天子,按道理與自己這些“叛賊”勢不兩立,寧願和自己這些泥腿子聯合,也絕不拱手而降,做一個劉禪那般“安樂公”呢?

家國天下而已!

徹底聽懂皇帝的意思後,剛纔出言詢問的馮雙禮二話不說,直接抱拳一禮

“俺明白皇上的意思了!隻是雖然皇上你是個光明磊落的漢子,但俺們都是吃過不少官府虧的人,隻還希望皇上能給俺們個保證!”

“馮將軍要朕如何保證?”

朱由榔也不生氣,隻是誠懇相問

一旁李定國身後的劉文秀卻是插口問道

“不知若是西軍願附朝廷,陛下日後想如何安頓我等?”

這也是一個一直讓西軍眾將關注的議題,大家又把眼神移到了這位“非同尋常”的大明天子身上。

“朕敢在此承諾,西軍將士如願歸附,直接就地改編為光複左軍,李將軍為左軍都督,劉將軍為同知,艾將軍為僉事,其下人事安排,一律三位將軍自行安排,朕皆照準,無論軍將士卒,朕絕不乾涉任用!”

又接著看向王夫之

“王愛卿就在這裡,他乃是朝中中書舍人,掌書寫誥敕、製詔、銀冊、鐵券諸事,若諸位還有疑慮,朕立即讓王卿以此擬旨,明日就昭告天下!”

王夫之見狀也立即出列,躬身下拜,一副“已經準備好了”的樣子。

一通果決斷然地承諾之後,原來一直對朝廷收編自己之後會不會‘留兵去將’、‘卸磨殺驢’有所疑慮的西軍將領總算安下心來。

做出這個決策,朱由榔之前倒是和內閣三位輔臣討論、商議過,起初他們是有些反對意見的,主要有二。

其一,是覺得如果無法乾涉西軍的人事、指揮,那麼日後西軍日益壯大後,恐怕以後很難再控製,最終形成唐末藩鎮之態,反過來綁架朝廷,驕橫不法。

其二,則是因為如果不能乾涉西軍的人事安排,則意味著西軍不過隻是從朝廷那得了一個名號而已,朝廷又無法約束或者說要挾他們什麼,就算日後清軍南下,這些人坐視不理又如何?朝廷和皇帝能拿他們怎樣?

這兩條質疑很難說冇有道理,甚至可以說這纔是一個有合格政治眼光的人應該看到的事。

但朱由榔卻是都不認同,堅持如此作為

對於第一條,朱由榔覺得這是多餘的擔心。倒不是說缺乏製約的西軍不會有發展為藩鎮那樣不穩定因素的可能,而是說就算如此又怎樣呢?

藩鎮割據也好,架空朝廷也罷,考慮這些問題都得有一個大前提,那就是:朝廷還在

現在的問題是,清軍馬上就要南下了,這個一路逃到肇慶的小朝廷馬上就要隨弘光、隆武的後塵完蛋了!

在這個時候還去考慮什麼“藩鎮”、“製衡”,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了?

想要思考朝廷運轉地好不好、健不健康,前提是保證朝廷存在!

朝廷都快冇了,考慮這個有什麼用?

至於這第二條嘛,朱由榔的底氣則來源於作為一名穿越者的金手指了。

說起來朱由榔前世雖是一個大學生,但奈何他專業是學計算機的,一不會鍊鐵鍊鋼、二不會造槍造炮,所學在這個時代完全冇有用武之地。

但他卻有著一個這個時代最優秀的人傑也不會擁有的金手指,那就是“天眼”。

換句話說,因為他朱由榔通過史書,對明末清初的許多曆史人物和曆史走向有所認識。

是故,他的底氣就來源於這“李定國”三個字。因為他知道,在這個時代,如果一定要比個高下,那李定國絕對是抗清意誌最堅定,且能力也最強的那一批!

他或許能懷疑其他人不抗清,但曆史證明,這李定國,絕對不可能會麵對清軍南下坐視不管!

剛想到李定國,這時一直冇怎麼說話的李定國便出聲言道

“陛下既如此豪邁,有效漢唐英雄氣,草民無有異議!”

劉文秀也在旁附和

“草民也無有異議!”

朱由榔又看向所有人,放聲問道

“還有哪位將軍有所疑惑,儘皆問來!”

西軍當中另一位地位不下馮雙禮的大將聞言起身

“陛下如此大氣,我等無言,然十萬弟兄生死前途大事,天地昭昭,陛下敢於此為誓嗎?小人聽說書先生講的以前皇帝許諾功臣,有什麼丹書鐵劵啥的,今天鬥膽,想與陛下討要。”

朱由榔卻是哈哈一笑

他知道這個年代的人不同於後世,是很看重誓言的,尤其是這些出生入死的武將

笑後卻是說道

“幾句空口白牙的話,一張丹書鐵劵算什麼?”

而後轉頭向李定國詢問

“李將軍,此處可有酒乎?”

李定國不知道天子要乾什麼,隻是招來士卒,從驛站庫房中找出兩壇濁酒

眾人再次疑惑不解,今天這位年輕的皇帝帶給他們的驚訝實在是太多了。

待人將酒提來,先是給李晏倒上一碗,眾目睽睽之下

“鋥!”

他再次抽出一名士卒的佩刀,這才麵對所有人,正色朗聲

“不如我等前日敵手、來日君臣,就在此處、就在此時”

“歃血為盟、昭告天地祖宗!”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