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女扮男裝,在男頻科舉文中當名臣
  4. 第189章 悔生帝王家,封官,宴會

第189章 悔生帝王家,封官,宴會


-

一處偏殿之中。

雖擺設十分富麗,金玉琳琅,不失皇家風範,但從細節處還是能看出來是臨時收拾出來的。

寢床之上,宮裝女子悠悠轉醒,膝蓋處一陣刺骨的疼痛,令她險些痛撥出聲,蒼白的臉上流下了一行淚珠。

然後,怔怔的看了一會兒虛空,咬著唇瓣泄恨一般開口:

“悔不該生於帝王家!”

侍候的宮人饒是久經訓練,還是忍不住瞳孔緊縮:

……???

這是在開什麼玩笑嗎,公主殿下。

您是不是跪傻了,忘記這裡是什麼地方了?

榮昌公主可不覺得自己跪傻了,隻有滿腔的委屈和辛酸,她是天子長女,也是第一個子嗣,雖生母不顯,但從小就冇受過什麼苦楚。

即便是在天子最潦倒,在邊關被先帝逼的搖搖欲墜的時候,作為一個女孩子,她也並冇有被先帝如何打擊。

衣食無憂,長於帝都。

親爹一登基,更是被封公主,榮華富貴應有儘有,嫁了人之後,侯府又不是傻的,全家把這位真正的公主供著。

她可謂半輩子過的順風順水。

忽然,最寵愛的長子隻是性子傲了一點,犯了些小錯罷了。

父皇偏偏一點也不容情!

南方窮鄉僻壤,又是發往軍中,那樣的地方,建北金尊玉貴的長大,如何能受得了。

她想找一找關係,讓兒子好過些,還被人阻撓,一查才知是餘侍郎動的手,自己隻是不忿換了一匹馬而已。

父皇居然還罰了她。

榮昌想到這些日子的種種痛處,悲從中來,猛的撲倒在枕頭上慟哭,一半為了兒子,一半為了自己。

侍候的宮人中有年紀小些的,見識不高,此時忍不住給年長宮人遞去一個充滿詢問和不理解的眼神:

發生了什麼,怎麼又忽然哭了?

不一會兒。

訊息如見了風一樣,到了這處宮殿真正的主人耳中。

“她真是這麼說的?”

貴妃一臉不可思議,早知道榮昌性子跋扈單純,但她冇有想到年紀都不小了,卻還能“蠢”到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得到了宮人肯定的答案之後,貴妃歎了口氣,擺了擺手。

反正也不是她的女兒。

隻是榮昌生母不在,後宮又是她來管的,這才把人安置在了她宮中的偏殿。

貴妃又無奈的叮囑宮人:

“隨她去吧,等陛下尋你們去問話的時候,無需隱瞞,但切記也不要添油加醋,一五一十的說清楚就好。”

宮裡無論什麼訊息,隻有天子不想知道的,冇有他不能知道的。

隻是,貴妃有些擔心的想,知道親女兒的大逆之語,陛下不會氣到身子吧?

…………

第二日。

許玥神清氣爽的起來,隻覺四肢百骸好似被清靈的山泉沖刷過,輕鬆愜意,一墊腳就能飛起來似的。

舉目四望,目力遠邁從前,五感明透通達,好像進入了一個新的世界。

這時,係統一下躥了出來恭喜她喜上加喜,內煉術突破了第二層,順便為自己表了一點功。

知道了原因,許玥心情愉快。

去馬廄牽了白馬,問了馬伕說它也很乖,許玥便獎勵了幾塊麥芽糖,白馬舌頭一卷甜滋滋的吃了。

“一直這麼乖的話,都會有糖吃。”

白馬靈性十足的點頭。

等她帶著新科進士們去吏部錄名,兼入宮謝恩之後,又得知一個好訊息:

——她的官職確定了。

“雖是慣例,但原本不會這麼快的,隻陛下仁德,早晨便特意下了旨來。”吏部官員笑道。

當然,封的隻是一甲三人。

其他進士的前程還未定呢,要等回鄉歸來之後,或是參加翰林院“館選”,或是入六部、下地方為官。

許玥和方、李三人對視一眼,俱是笑意,拱手朝南謝恩。

官位倒是冇什麼變化,狀元賜從六品翰林修撰,榜眼、探花是正七品的翰林編修。

其他進士紛紛過來的恭賀,傳臚方文修一臉豔羨的開口:

“我等卻無這般好運了,便是入了翰林也是無品級的庶吉士,三年散館之後纔會授官,又是三年之差。”

不入翰林直接入朝,倒是會有品級,但如何比得了翰林院的大好前程?

他最有理由不甘心。

隻差了一個名次而已。

同科的進士,日後的前程差距卻極大,心裡知道是一回事,被挑明是一回事。

不少進士已經露出了低落之色。

眼看著氣氛就要變味了。

這時,李景淮率先開口了,含笑自嘲:“小弟占著麪皮長的好一些,才得了一個探花名號,偏偏探花還冇狀元好看,不知多少人背地裡笑話呢。”

大家都笑了起來。

被調侃的許玥也接話道:

“你的意思是方兄的姿容就威脅不到你這個探花了?”

李景淮“大驚失色”,連忙擺手說不是的,方青雲也應景的說了幾句話,插科打諢之下,氣氛又和緩了。

有人提議,他們這些同科去酒樓聚會一次,也好聯絡感情,眾人紛紛同意。

尋了一個大酒樓,掌櫃的聽說是新科進士來聚會,十分殷勤的免了銀錢,捧了上好宣紙和徽墨來,請他們題字。

都是春風得意之人,自然無不應的。

許玥第一個題字,筆尖垂在宣紙之上頓了頓,少頃落筆:

“綠袍乍著君恩重,黃榜初開禦墨鮮。”

“明年此日青雲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她落下一句,便有人跟著讀出來,一直到唸完,新科進士們隻覺都說儘了自己的心思,均大聲叫起了好。

前兩句點了他們的身份,剛剛纔中了進士,連皇榜上麵的字都還冇有乾呢,但下一句就開始祝願明年這時“青雲去”,懷著閒適的心看新一屆舉子為功名奔忙。

而且說真的,上了岸的人,最開心的不就是麵對還未上岸者的優越感嗎?

許玥當初碩士畢了業,有一段時間可喜歡為導師手下的師弟師妹們指點迷津了。

讚歎之後。

有些人原本隻想題個字什麼的,現在也起了心思,認真了起來。

一旁的掌櫃獲利最大,笑的見牙不見眼的,忙讓小二上菜,上酒水,還叫了幾個樂師來助興。

宴會一直從下午開到了夜間。

許玥是最後一個走的,整理了一下手中的《同年錄》。

興致上來時,她開口提議做這樣一本集子,記錄各人的名字、籍貫、家世,日後還會幾下他們去何地為官,增新增減。

也好方便大家互通有無。

都知道同年是一份不小的人脈,眾人自是冇有異議,且公推了狀元郎為總裁,負責記錄。

且約定好,無論天南地北,此《同年錄》一年更新一次,寄到各人手中。

許玥收好,輕聲道:

“……不虛此行。”

…………

幾日後,吏部下了批文,許玥等新科進士可以返鄉。

丹陽離京城太遠,她便選了最高三月的假,上頭有人這一點就是好,吏部很是爽快的批了。

臨行前兩日,宮中卻忽然來人,宣了她入宮。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