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女扮男裝,在男頻科舉文中當名臣
  4. 第230章 進諫,尚書位,關注

第230章 進諫,尚書位,關注


-

寇昭儀走後冇多久。

許玥這個起居郎就被天子連人帶卷召了進去。

“昭儀請見,帝允之……哼。”

“……昭儀泣……有孕……哼!”

每看一行字,天子就重重的哼一聲,聽著上首傳來的聲音,起居郎雖恭敬的垂首侍立,但怎麼看都透出一種氣質:

——職責所在,臣儘忠職守,冇有錯。

還未到中午,記下的東西再怎麼也多不到哪裡去,不知哼了幾聲,天子終於把手上的起居錄草稿看完了。

忍了又忍,還是冇忍住。

斜睨一眼下手的許玥,意味深長的道:

“愛卿啊,你知不知道一個故事,唐太宗看起居注被褚遂良拒絕,最後呢他還是看到了起居注……”

許玥麵對這個威脅麵不改色,拱手一禮回道:

“陛下慎言,唐太宗雖為明主能君,但此事在史家筆下攻伐已久,起居注雖因此改了,但其帝王名聲卻受損許多。”

“依臣心中所想,無論那次起居註記載了何等事情,都比不上唐太宗堅持看起居注壞了史家規矩留下的汙點。”

言下之意,陛下你是要學唐太宗嗎?

這次寇昭儀之事雖然您會有一點什麼好色、寵妃什麼的名聲小瑕疵。

但要是堅持讓臣改了起居注,那帶來的影響可比這點小瑕疵大的多。

天子摸了摸額頭無奈的道:

“好吧,好吧。”

又陰陽怪氣許玥:

“起居郎真的是伶牙俐齒,禦史台也該發現你這個好苗子。”

誰知許玥並不按常理出牌含笑道:

“微臣謝過陛下讚譽,不過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微臣起居郎做的十分舒心就先不考慮禦史台了。”

這明顯是一個玩笑。

天子也被弄笑了,擺擺手結束了這個比較嚴肅的話題,也代表許玥完好的度過了這一劫。

——不管往常如何平易近人,皇帝還是皇帝。

這樣比較敏感的事情,應對一個不小心,就會犯錯。

答應,傳了出去其他臣子會如何想,你這個諂媚君上,無德的佞臣!

不肯答應的結果則很容易預想,容易讓天子心中留下疙瘩,失去親近。

看起居注的話題結束了,天子轉而說起了另一件事情,他望著許玥眼神促狹的問她知不知道這凝玉團是誰所做?

許玥表麵上茫然不知,心底:

嗬嗬,如果世界上隻有兩個人知道是誰做的,也一定有我一個。

“正是你的姐姐,許女官所做。”

天子揭曉了答案,滿意的看到許愛卿震動的眼神,心中很是得意,朕真的是一個好皇帝,這麼關心臣子。

得知那個女官姓許,一下子就想到了許愛卿,讓人一問果真不假。

“得知姐姐在宮中過得好,臣心中也好過許多。”

許玥又歎了一口氣,言道:

“姐姐自幼誌向高遠,嗜好詩書,及至碧玉之年,不願婚嫁,稟了家中父母和祖父參選女官入宮。”

“今日得以貢獻微末之功,臣在外朝也為姐姐高興。”

“愛卿姐弟都是忠君體國之人,家風極好啊。”天子聽了龍顏大悅,許女官在宮中效力,許愛卿在前朝也立下功勞。

真是一對好人物。

不由對不太記得的許女官也多了一點好感。

…………

這一日就這樣過去了。

晚間臨近入睡的時候,許玥覆盤了今天發生的事情,著重思考寇昭儀有孕之事,這一胎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下來。

天子年紀也不小了,某方麵的質量應該也不高,倒是寇昭儀的年齡正好,今日一見麵色也紅潤。

其實更應該防備的是外人的下手。

不過,頭上已經有五個長成的哥哥了,寇昭儀也是以寵晉位,家世不顯,應該不會有人下手吧?

這是她入睡前的最後一個想法。

次日。

天子正式宣佈了寇昭儀有孕。

位份雖未進,但賞賜如流水一般,其母家父兄也得了虛銜官職,一朝平步青雲。

朝臣對此的態度:不太關心、盯著新晉的外戚、禮部開始準備皇子皇女出生的禮儀和備用名字……

大家的注意力放在另一件事上:

——拉扯了這麼久,吏部尚書正式榮譽退朝了!

尚書之位到底花落誰家,是能力更強、名分更正的左侍郎,還是資曆更深、背後靠山更硬的右侍郎?

一時間,朝上的氣氛都不一樣了。

誰還有心情去關注一個小小的昭儀,可能生下的幾乎冇有繼位可能的皇子或皇女。

他們不關注,自有人關注。

後宮之中。

其他人對寇昭儀的這一胎重視有之,但冇有人比皇後更重視,她派去了自己暗中插下的棋子,下了死命令:

——保住寇昭儀這一胎,無論付出多少代價。

聽起來像個大公無私,應該被寫在賢後傳上麵的行為,但私底下皇後和心腹說起這個舉動的用意卻帶著極大的私心:

“魏王太過愚蠢,這雖然對本宮日後是一件好事,可他實在太蠢了。”

皇後輕歎了一口氣。

還有一點冇說,魏王雖蠢,年紀卻不小,早有了自己的想法。且他和皇後其實除了一個嫡母和庶子的關係其他什麼都冇有。

玉碟之上,魏王生母記載的清清楚楚是淳嬪。

她也冇有撫養過魏王。

笑話,天子怎麼可能將長子交到皇後的手裡。

兩個人隻是因利走到了一起,母後、兒臣叫起來都知道裡麵的虛偽。

這其中太多變數了,如今寇昭儀有孕卻是一個機會,心腹點頭笑道:

“民間妾室之子,本就該都交給嫡母教養,宮中已經壞了規矩,娘娘隻是想養一個年幼的皇子,陛下也該允準了。”

皇後舒暢的吐出一口氣:

“但願陛下能稍稍憐惜我吧。”

說完,她又從庫房裡挑了不少好東西交給心腹,讓其送去寇昭儀處,也試探一下寇昭儀的態度。

…………

盛元三年,十一月的最後一天。

天子降旨決定了吏部尚書的人選。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