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女扮男裝,在男頻科舉文中當名臣
  4. 第34章 許姨娘

第34章 許姨娘


-

係統不堪其擾,利用係統的權限去檢視,哦豁,居然還有一個堪堪過了半的進度條,好騷氣的操作。

人生有百態,這句話係統算是明白過味兒來了,這傢夥不是凡人啊!

這位“文抄”大佬不是它手下的,不知何年何月收錄的他的傳記,這次許玥看重,係統點擊一下進度條,蹭的出現一行小字。

告後來者書:抄之道……

簡單的意思就是,文抄不是那麼簡單的,容易翻車,所以他設定自己的傳記隻能由“證明”了自己文抄天賦的人獲得。

許玥看到以後,既震驚,又詭異的覺得挺有道理。

有一種前輩高人設下考驗,通過考驗,就能得到前輩的畢生功力和武學典籍。

莫名的很燃怎麼辦?

呸,先唾棄自己一秒。

……

這一場婚宴過後,新婚夫妻倆冇什麼事,“彩雲易散琉璃脆”一夜成名。

不出馮意所料,第二日,就有城中最受追捧的名妓蘇窈窈為其填上餘詞,並且譜上了曲子。

可能是因為時間太短,並不知曉作者是一個五歲小孩,蘇窈窈還放出話來,做此詩之人可以與她一會。

馮意為此取笑了許玥好幾次,當然,最後還是由他代為婉拒了。

才五歲,能乾什麼?

許玥也收到瞭如雪花一樣的拜帖和邀帖,都是衝著她來的。

不勝其擾,她索性都拒了,躲在馮老爺子的院子裡,藉口侍奉長輩一意讀書。

見此,這熱度才慢慢散了。

不過水過有痕,許玥在文壇初初有了名氣,還得了一個稱呼“許琉璃”。

剛知道這個外號,許玥很不滿意,一瞬間回到了早期瑪麗蘇文女主角好不好,琉璃、幻羽什麼的。

被馮老爺子看了出來,幽幽道:

“世人就喜歡以出彩詩句中的詞句稱呼作者,你不喜歡琉璃,那叫彩霞?”

好傢夥,從瑪麗蘇瞬間變為年代村姑。

許玥:……那我還是當瑪麗蘇吧。

她躲進了馮老爺子的院子,是冇有人敢打擾了,隔日想要繼續找許玥的世子顧聞昭也铩羽而歸。

原想藉著晚輩拜見的機會去見一見許玥,誰知京城傳了訊息,必須儘快趕回去。

生來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顧聞昭,也隻能丟下江南的一切,走之前還莫名其妙的想:

不知道還有冇有再見的機會。

又覺得自己矯情,若無機會,近幾年他不會再來江南。

許玥年紀極小,便是一切順利,過了幾他年入京科考,可能都把一麵之緣的自己忘光了。

當然,說不定自己也不記得了,顧聞昭想。

……

李知府家中。

書房內燈火通明,外間侍候的小廝就見小道上有人過來,瞬間打起精神。

隻見一盞美人宮燈先映入眼簾,然後是一位上身穿著雪青彈墨繡海棠對襟,下著同色的軟香鍛裙子的女子。

女子顯然不算年輕了,白皙的鵝蛋臉上在燈光下已經有了細紋,但是那溫柔如水的杏眼,給她更增了一份風韻。

“呦,姨娘您怎麼這個時候來了。”

小廝一見著她,趕緊堆起笑臉迎了上去,不敢怠慢。

雖然隻是一個姨孃的身份,可許姨娘可不簡單,膝下一子一女傍身不算,年歲不小了還依舊得李知府的寵,可見其手腕。

“天氣熱了,老爺事情又忙,我怕他顧不上自個兒的身體,所以帶了消暑的湯水來看一看。”

“你們侍候的也辛苦了,也有一份。”

許姨娘不焦不燥,溫柔的道,聽了她的話,饒是知道對方是在收買人心,小廝心中都不由一軟。

連忙道謝,讓許姨娘進去。

在門口,許姨娘停了腳步,從身後丫鬟手裡接過食盒提著,方纔踏過門檻進去。

素手執羹,款款溫柔,李知府顯然極為受用。

說了幾句話後,李知府握著許姨孃的手道:“難為你了,這麼晚了還不睡。”

許姨娘微微低下頭,似乎有些羞澀,試探著抽手冇抽回來,輕聲道:

“老爺才辛苦,日日為府中操勞,妾身不過做些小事,能稍解老爺的一點疲乏就是我的好處了。”

“你呀……”李知府喟歎,府內人都說自己偏愛許姨娘,但是冇辦法。

許氏膽小溫順,心裡眼裡隻有他一個人,柔弱好欺,如果自己還不護著一點,恐怕要被欺負死的。

這一份湯水,用的都是上等的東西,絕不在許氏的份例裡,想要,就得花銀子。

李知府心軟成了一灘春水,心中暗歎許氏太癡。

明明孃家不顯,手中錢財不多,卻又從來不像其他妾室一般向自己討要,她哪裡還有錢呢?

一念及此,李知府心想著將今年到手的鹽引分些子給老三,也好貼補貼補許氏。

許姨娘仍是溫柔含情的望著李知府,好似她真的是陷於情愛不可自拔一般。

夜半,有情人剪燈細語。

氣氛越發溫情脈脈,李知府拉著人來書桌旁,坐在同一張椅子上,指著上麵提的一句詩道:

“今日不睡倒不是為了政務,是見了佳句,總想著自己補上一補,奈何筆力不足,不能如願,就睡不著了。”

許姨娘一看,在一首長詩裡精準的找到了那一句讓李知府輾轉反側的“佳句”——

無他,差距太大了。

可能是有人傾訴,李知府話多了起來,一會兒感歎自己才思枯竭,一會兒又說起此句主人之年幼,下一秒欽佩起馮氏的子弟教養。

許姨娘安心傾聽,不多言多語,等聽到李知府無意間道:

“……此句主人也姓許,說起來和你還有些緣分,是馮家那位馮意之在你老家丹陽收的小弟子,才五歲就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不得了啊。”

李知府冇將許姨娘和許玥聯絡到一起,在他心裡,許姨娘雖出身良家,人也溫順美好。

但她家中應不可能養出許玥這樣出色的子弟。

大字不識的地主而已……

卻冇有發現,自己心愛的許姨娘震動的目光。

玥哥兒,她哥哥最寵愛的長房孫子,就是這個名字!

後麵,許姨娘一直有意無意探問許玥的訊息,越聽越肯定,這就是她的親侄孫。

等回了自己的住處,許姨娘打發了下人,一個人在燈下沉思了許久。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