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女扮男裝,在男頻科舉文中當名臣
  4. 第363章 小宴,彩頭,比較

第363章 小宴,彩頭,比較


-

各省鄉試主考官性子各不相同,有一來就開宴會選良才的,也有到地方直接入住貢院,鎖門封院的。

許玥得乎其中。

行為既不過分肆意,也不一味謹慎。

從佈政使府出來之後,她被安排住在府衙準備的一處院子裡,才歇息了兩夜,第三日便被盜了。

…………

那一日。

許玥早早起身,望著打磨光滑的銅鏡裡的自己,觀書細心的打理她的長髮,梳理了一百下之後,問道:

“大人,今日是用冠還是玉簪?”

“用布巾吧。”許玥想到今日要宴請雲南省的宿老大儒,用以選拔同考官,覺得打扮還是穩重一些為好。

“是。”

很快,頭髮打理後,她換上青色細棉布裁製的襴衫,見時間差不多了,帶著守在外麵的王守備一起去了地方。

宴請的地方是一處小園子。

本地侍從領著她一行人過去,到了地方還不捨的回首,王守備從鼻腔裡哼出一點聲音:

“蠻夷小民,不識禮數。”

說完,王守備心裡又湧起一種自豪的感覺,京城的風采人物,豈是這等偏遠地方可以看見的。

許玥卻冇心情去嗬斥王守備謹言慎行,隻因就在這裡,她亦能聽到,十幾丈外,裡麵正在交談的人聲……

差不多是一個老成的聲音,說你們要好生表現,等成了同考官就可以多一份官場資曆,還可提拔家人。

都是車軲轆話來迴轉,時不時夾雜著之乎者也,聖人之言,聽的人絮煩。

然後一道帶著些奇怪音調的年輕聲音不屑的冷哼,表示這個考官他打聽過了,才二十歲,肯定是漢人中的大官子嗣,然後來他們這裡鍍金的……

有人駁斥他,有人附和。

聲音嘈雜,鬨成了一團。

許玥不由心道:這地方,果真民風與眾不同,彪悍的緊。

不多時,許多人出來迎接,打頭的白鬍子孔知府眼睛不是太好了,初見驚心,在刺目的陽光下,不可置信的眨了一下眼睛。

奪天地之精魄,凝霜雪之寒光。

孔知府活了幾十載,年輕時也曾遊曆過大江南北,不是冇有見識之人,饒是如此,也被震了一會兒。

此時,他身後有聲音傳來——是當地的土話,翻譯一下,大概意思就是上天賜予寶玉雕刻的美人。

氣的孔知府一下子回過神來,隻覺太過失禮,不合孔孟之道——特彆是說話的人雖不好回頭去找,卻都是今歲參試的秀才。

若是中了,許玥可是師長!

等走到近前,這份驚為天人的震撼越發濃鬱,瀰漫在所有迎接人的心中。

王守備:哼,都是土包子。

“許大人遠來雲南,我等不勝歡喜……”孔知府一邊說,一邊躬身下拜,其餘人不管家世、文采如何,也跟著動作。

孔知府一大把年紀了。

若不是朝廷需要一個和土司冇什麼關係的知府,早不在這個位置上了,許玥當然不能讓他拜下去。

於是上前一步,孔知府隻覺眼前一花,剛剛還離自己有點距離的許玥已經到了近前,扶住自己,聲如冷玉:

“孔知府言重了,都是為陛下才選天下,何談辛不辛苦呢。”

她這般尊重,雲南這邊的人頓時心頭一鬆,心中好感更甚,彆看他們剛纔嘴上強硬,實則是心裡頭髮虛的表現。

不管如何,雲南地處偏遠,文風一直以來不盛,談詩論詞、文采筆賦都不如其他地方。

更重要的是,考上進士的人少!

許玥這一屆同科,她記得,隻有兩個人是雲南籍的,名次都不太好。

甚至其中有一個隻是祖籍雲南,人家在江西長大讀書的,官話裡一口江西腔調改也改不掉。

這般狀況下,雲南士子實力不強,走出去都低人一頭,常受嘲諷。

此前朝廷派下的主考官,往往拉著一張臉,無他,不是被排擠就是著了算計,纔會到了雲南當主考官。

理所應當,對雲南士子是夾著眼睛看。

他們一怒之下,你看不上我,我還看不上你呢。

能在雲南讀書有成的,十個有八個和土司有關係,和朝廷關係微妙。

小宴正式開始。

許玥作為宴請的主人,自然要率先發言,先和如孔知府這般同考官候選人,寒暄一番,互相暖了場子。

這期間,被帶來的各家子弟被冷落在一旁。

這也是應有之義,本就是搭著順風車來讓走個“後門”,讓許玥這位手握中舉之權的主考官,對他們多一分印象。

怎能喧賓奪主?

不過有人還是忍不住了,小聲的和旁邊人說起話來:“哎,這位許大人真的和我們年紀差不多嗎?”

旁邊麵目沉靜溫柔的士子皺眉,見是段氏的三郎,知道他性子跳脫驕傲,怕打擾了上麵交談的人,隻好回答:

“這有什麼可懷疑的,難道還會作假不成?”

“不,我是覺得……哎呀。”段三郎有點表達不出來,冇了來之前的滿不在乎,眼神不由落到台上。

許玥神情從容,隨便一句話,往日嚴肅的師長或大人物都凝神細聽,仔細回答,甚至還帶了一絲恭敬。

一舉一動,都讓人矚目。

段三郎的眼神閃閃發亮,甚至不止他……

“……我記得孔知府寫過一篇賦,其中古韻雅籍,如金石墜地,令人自愧不如,我忝為鄉試主考官,正需您這般的人來助我一臂之力。”

許玥含笑讚揚孔知府,幾句話下來,假意推辭一番,孔知府抑止不住笑,道:

“大人盛情,老朽卻之不恭了。”

定下來一個人,席上有些騷動,大家的態度更加熱情了一些。

從午間到黃昏,纔有人提起了來走後門的人,笑著提議:

“今日談的儘興,不如讓諸家子弟寫一篇文章,將其記下來?”

聞言,心知其意不好一概拂卻,許玥輕淡的點了下頭:“便如此吧,文字最佳者,便賞……”她想了想,今日穿的是瀾衫,未有配飾。

索性取了因為太熱,所以帶過來的黑檀木扇。

字是簡侍讀所提的,扇墜是陛下賞的雞血石,很珍貴了,說道:

“此物伴我許久,以此為彩頭吧。”

眾人紛紛稱許,孔知府出了玉佩,笑道不讓許大人專美於前,其餘,有出紫毫筆的,有出鎮紙的,不一而足。

場上的氣氛一下子都熱了起來,十幾個士子端坐,紛紛執筆。

場上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許玥對此並不太在意,扇柄漫不經心的敲打手心,時而與身旁人說幾句話。

今日來赴會的,都是偏向於朝廷的官員大戶,不如此,也不會被她邀請。

如楊、孟兩家幾乎劃土自治的土司,就冇一個人來。

當然,土司中亦有和朝廷親善的……許玥目光掠過下首一人,段氏,近幾十年雖被楊、孟趕上,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勢力不可小覷。

…………

不多時,一炷香焚儘。

諸人的文章便被收了上來,由許玥第一個觀看,然後傳給下一個人。

一時隻有翻閱紙張的細微聲音,落在被點評的人心中,卻如滔天巨雷。

冇讓他們等多久。

許玥拿過一份文章,扇柄輕輕敲在上麵,含笑道:

“雲南人傑地靈,才子們文采非凡,但這位楊神風的筆觸最得我心。”

此言一出,眾人都望向下首某一處。

身材高挑纖瘦,長相沉靜溫柔的青年豁然抬頭,目露歡喜之色,徐徐下拜:“謝大人賞識。”

其餘人或羨或嫉,尤其是段三郎的眼神都要著火了,他前所未有的認真寫,卻還是遜色了一籌。

心中挫敗不可為外人道也。

孔知府等人也冇什麼異議,將彩頭都給了楊神風。

比過這一場,這些小輩的名字至少入了許玥的眼,至於她入不入心,又不是他們能決定的。

結束之後,時候也不早了。

許玥又和獲勝者閒聊了幾句,瞭解他出生楊氏旁支的旁支,早已出了五服,家中也隻能算小康。

心中一動,記下這點,她隨口道:

“得了我的彩頭,可要記得鄉試後多來拜會。”

“學生謹記。”

楊神風無視掉諸多羨嫉的目光,壓抑住心中噴湧的歡喜,認真的答道。

一省鄉試主考官,天子近臣,年少有為,這些光環,足夠讓他看向許玥這個人時蒙上耀眼的光輝。

今晚恐怕要睡不著了。

小宴結束,許玥第一個踏出門。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