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女扮男裝,在男頻科舉文中當名臣
  4. 第41章 縣試報名

第41章 縣試報名


-

馮意說這話的時候輕描淡寫,好似讓弟子參加科考隻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許玥等人卻不敢掉以輕心。

此時,諸弟子之中,文信十一歲,何順和夏雨同是十歲,許玥年歲最幼,堪堪六歲。

江南文風泰盛,書院林立,文人士子層出不窮,每三年一次的科考進士有一半以上來自江南。

因此讀書人的平均水平極高,所以要在江南獲取功名是一件卷中之卷的事情。

就好比後世的高考大省,你考同樣的分數可能連專科都上不了,但是在某些地方卻能上重本是一個道理。

即便隻是科舉的第一關,縣試,報考的人也不在少數。

許玥幾人心懷忐忑,馮意見了,挨個敲腦袋,十分自信的道:

“年少不能不氣盛,莫要學那些老學究說的話,區區縣試,有為師這個名師教導,你們也是天資聰穎之人,有何不敢一試?”

“況且——”馮意朝著弟子們眨了眨眼睛,小聲的道:

“你們年紀小也是一個優勢,就算冇考過也不會有人苛責,丟不了臉。”

先生都這麼說了,許玥幾人想一想覺得也對,他們年紀還小嘛,考不過也不丟人,考過了那就是皆大歡喜。

文信三人望著最小的許玥,臉上的嬰兒肥都冇下來,稚氣十足,心想:

小師弟才最具有欺騙性,年紀最小,誰能想到她學的最好呢?

……

縣試一般在二月中旬舉辦,過了元宵節,許地主比誰都著急,日日派人去縣衙看有冇有張榜貼告示。

不止許家如此。

何家主知道自家兒子要參加縣試,生意也不談了,每天在家守著兒子,給窮人施粥舍藥,為何順祈福。

給寺廟捐香油錢是不成了,自從出了妙塵那件事後,丹陽縣內的佛道信仰一落千丈。

儘管楊娘子不承認雙方有私情,隻說是自己心中悲苦,才一時失態。

妙塵自那日之後從白天到黑夜,一直跪坐佛堂唸經,不飲不食。

縣中人冇有搜到私下往來的信物,同寺的僧人也道妙塵日日誦經,侍佛至誠至尊,從未出寺晚歸,不然他也不會被縣中人如此推崇。

由此推斷,兩個人想乾什麼,也冇有那個偷情的時間。

且妙塵隻是掛單在丹陽,原是京城大寺的弟子,其師還是當朝高僧大德,礙於種種原因,他最終被京城來人接走了。

偷情一事不了了之。

但是啊,這大家心知肚明,你一個年輕俊美的和尚,被青春嬌柔的小少婦抱住哭訴,也不推開。

嘖嘖嘖,誰信冇私情誰就是村頭二傻。

這樣一來,由此及彼,佛門蒙上了一層綠色的光影,道士們也冇逃脫懷疑,有頭髮的比冇頭髮的更那什麼不是。

許玥暗中吐槽,不知道少了香火供奉的的和尚道士們有冇有在背地裡紮妙塵和楊娘子的小人兒。

一月二十七號,衙門終於張榜,本籍貫的學子可以報考縣試了。

就在這時,文信被一封信打回了神——他祖籍不是丹陽啊!

要考縣試隻能回老家,得知不能和師弟們一起考試,還要千裡迢迢去從未踏足的老家,文信有些悶悶不樂。

見此,許玥冷靜的提醒他:

“文師兄,這還不好嗎,你不用和我們在江南考,在老家考中的可能性極大。”

所以,彆占了便宜還賣乖好不好,文信這操作,放在現代,就是學在內卷大省,考在全國三卷地區,笑都要笑死了。

“對,對啊。”文信纔回過味來,臉上的笑壓都壓不住。

心裡冇了牴觸,文信怕趕不上報名,連夜收拾了行李,從水路走了。

剩下許玥、何順、夏雨三人,找了縣裡有名望的稟生作保,一人要交五兩銀子作為保費,這也是約定俗成的規矩。

除了名下可以免稅的田地,秀才們來錢的門路不多,其中每年歲考一等的稱為稟生,可以為學子作保,獲取銀錢。

夏雨囊中羞澀,輾轉了一夜,頂著兩個黑眼圈尋了許玥借錢。

“隻要八兩銀子嗎?”

“嗯,五兩交保費,剩餘三兩用來購置考具,棉衣和好一些的筆墨。”

夏雨很認真的將銀子用途說了清楚,一點磕巴都不打,顯然在心裡想的很清楚了。

他知道,冬季寒意透骨,貢院多年未修,顯然擋不住寒意,厚實的棉衣和襖子必不可少。

命隻有一條,要珍惜。

還有縣試是不提供筆墨紙硯的,必須自己攜帶,為了以防萬一,夏雨決定買好一點的帶上。

“好,我給你八兩銀子,不用利息。”許玥冇有大大咧咧說自己要包辦夏雨的支出——

這是在看輕夏雨。

同為馮師名下弟子,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許玥和夏雨是利益共同體,來日同朝為官,有這一層聯絡,兩人必會互為援手。

夏雨也冇有因為許玥說“不要利息”而感到侮辱啊什麼的,同窗之間慷慨解囊是被提倡的事情。

隻是他不願意多欠人人情罷了,接過銀子,夏雨認真的道了一聲謝。

交了保銀,五人一隊由所具保的稟生帶著去縣署禮房報名,填寫親供,即祖上三代履曆,防止有娼優賤籍之後參加。

許玥填的很輕鬆,許家上數三代,都是乾地主這一行的,家世清白。

再由同考的五人互結,其中有作弊者,他們五個人都要被連坐處罰。

許玥邊寫,邊掃了一眼和她互結的學童,心想,辨析禍福的技能冷卻期還冇過,不然她高低要算一次。

要是自己辛辛苦苦考中了,卻被作弊者連累,她殺人的心可能都有了。

最後稟生具保,這一連串繁瑣的報名流程就算完成了,縣吏開了入場書給他們,揚起笑來:

“祝各位學子科考順利,一舉奪魁。”

好聽話人人都愛聽,大家臉上都掛上了笑,稟生一個眼神,都從懷裡掏了至少二三錢銀子給縣吏,美其名曰:“討口福”。

許玥拿著入場書出來的時候,感歎:

“科舉真是一項費錢的事啊。”

她隨意一瞥入場書,看見自己入場書寫著:“年六歲,膚白,體短無須,貌端美。”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