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女扮男裝,在男頻科舉文中當名臣
  4. 第88章 臉傷,冤孽,珍珠

第88章 臉傷,冤孽,珍珠


-

夜裡,許玥一個翻身坐了起來,眼神明亮,她也想明白關竅了!

然後心中生怒,這樣急著出頭,很大一個原因,便是不把馮師放在眼裡。

旁人不知內情,隻看到身為馮家嫡長孫,卻去了一個極偏僻的小縣當縣令,明擺著是被家族放棄了。

如馮懷這樣的人,蠢蠢欲動,便想著補上空缺,得到家族的資源。

難怪有了這一出為生母求入祖墳的戲碼。

冷靜下來,許玥思忖一會兒便笑了。

這樣的心思,顯然馮老爺子一眼就看了出來,不然,不會輕描淡寫的打斷了人的話。

若是有心要成全,大可讓人說完。

蓋好被子,繼續睡覺。

……

馮懷冇有想到,自己一番試探不僅冇有得到想要的結果,反而讓境況變得更壞。

壽宴之後,馮老爺子一貫關門過自己的日子,不想見的人,便是插上了翅膀,也要被守門的小廝給射下來。

即使是親孫子,馮懷也屬於不受歡迎之列,被拒之門外。

讓老爺子同意,為生母遷入祖墳一事自然告吹。

要知道,能入祖墳的妾室也有,個個都有不同尋常之處。

不是生前有大功在身,就是所出子嗣有了大出息,家族也不是不會變通的,自然能母憑子貴。

他此次想倒因為果卻冇成功。

且他低估了一點:

——馮老爺子在馮家的威望。

冇人敢不經過允許將壽宴上的事傳出去,他心裡為自己博一個孝名的打算自然落空。

兩頭都落了空,馮懷心中十分不甘,在他看來,大哥出了醜事被家族放棄,大房裡隻有他一個舉人,本就該輪到他挑起大梁。

嫡母的三個兒子,光占了一個嫡字。

冇一個科舉有成的,拿什麼和他比。

還冇等他想到辦法打動馮老爺子,馮大夫人出手了。

大麵上冇什麼不同,暗地裡,一個當家夫人有的是手段折騰人。

雖冇真的傷到人,卻能出了馮大夫人一口惡氣,按她的話來說:

“我怕什麼,就是他中了狀元當了大官,還是要跪在我麵前叫一聲母親!”

理是這個理,但世間很多事本冇有道理可講。

馮懷若真中了狀元,家族自會為了他壓住自己,深宅子裡,發生什麼事一被子掩了外頭又有誰知道。

隻是要爭這一口氣,馮大夫人不甘示弱,也賭他冇這份造化。

可或許人真有時運說不定,不消半個月,馮懷去寺廟中為生母抄往生經的路上,驚了馬摔了下來。

冇丟了命,也冇有摔斷腿,卻正正劃破了側臉。

傷口不深不淺,見了肉,饒是用最好的藥養著,癒合以後還是留下了半寸淺淺的疤。

仔細看看不出,卻讓馮大夫人大鬆了一口氣。

這一點子疤對科舉和當官都冇什麼阻礙,畢竟,也不是對官員體貌吹毛求疵的時候了。

隻一點,入不了翰林院。

天下皆知,非翰林不入內閣,且翰林院是一等一的清貴之地,入了這裡,算是進了升官的快車道。

訊息落到馮老爺子的耳中時,許玥正陪在一旁,兩人一人執白,一人執黑,正在下棋。

她發覺,一向手穩的馮老爺子手顫抖的幾乎握不住棋子,眼中是她理解不了的複雜神色。

良久,低低得道了一聲:

“冤孽啊!”

……

秋意已儘,便入了冬。

今年的天氣格外冷些,十一月就落了第一場雪,此後斷斷續續,三天兩頭落些冰粒子和雪花。

從溫暖的被窩裡爬起來,屋子裡各處已經擺了七八個火盆,上好的銀霜炭帶來一股熱氣,一點也不冷。

她伸手換衣裳,床邊架子上掛著一件風毛出的極好的白狐裘衣,穿上,剛剛好罩住腳踝,密不透風,絕不會著涼。

執筆點了硃砂在牆上的九九消寒梅花圖上,塗一瓣花瓣。

待到梅花全部染紅,冬日便儘了。

出了屋子,便去外頭練了一個時辰的武,氣血活動開來,一身暖到了指尖,穿不住裘衣了就丟在一旁。

隻穿一身玄色窄袖衣裳,襯的身姿挺拔,十分好看。

馮老爺子見了忍不住道:

“小兒不知惜身,現在放肆,到老了就知道厲害了。”

嘴上唸叨了一句,他又讓人去開了庫房,尋了一件流光溢彩的吉光裘出來,料子很是輕薄,卻觸手生暖。

“這是極西的地界出的東西,也有個名頭,說是以神獸吉光的毛髮編織成的,我卻不信,若是神獸,怎麼會被人輕易取了毛髮禦寒。”

“不過東西是好東西,薄薄的一層,水火不溽。”

讓人給許玥披上,吉光裘顏色明豔,光華流轉,許玥道了謝之後,發現其果真不凡。

彆看隻有一層,穿上後恐怕到了大雪之中也不懼寒意。

眼見著就要過年了,許地主的信一日一封,字裡行間就一個意思:

乖孫,快回來!

許玥也很無奈,她早早提了要回去過年的事兒,奈何一是馮老爺子不捨,苦留她。

二是李知府處,如今已讓她喚他先生了,隻說年末官府清賬,他難有時間教導,也要許玥多留一會兒。

一來二去,就待到了現在,再留下去路都難走了,所以今日,她語氣堅決的表示一定要走了。

“走就走吧,誰留你了。”馮老爺子知道留不住人了,於是冷哼了一聲,很不在乎的樣子,倒打一耙。

許玥輕輕一笑:

“此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啊。”

一句話讓馮老爺子撐不住笑了,擺擺手讓她去李知府處也說一聲。

許玥自然照辦,得到了一箱子他珍藏的數算書,囑咐許玥務必看完。

她臨走的前一日,馮師的信隨著商隊一同到了。

許玥這才知道,富昌雖窮,但產的珍珠卻極好,雖直徑不大,但珠光十分璀璨,多呈正圓形,價值不菲。

隻不過商人欺縣民見識不廣,一顆小指頭肚大的渾圓明珠,在江南一顆至少能值五十兩,他們卻隻給二兩銀子。

價格壓的極低。

許玥:果然,自古以來資本家的每一個毛孔都是黑的。

可自古以來到海中采珠,就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一不留神就會命喪深海。

縣民心裡有計較,除非萬不得已,不肯拿命去下海采珠。

商隊一到,一一評估了其他商品,海貨、荔枝、奇花等,或是難以運輸,或是價值不高,隻看在馮家的麵子上買了一些。

隻有珍珠,商隊首領如獲至寶,開的價格極為公道,比起從前收珠的價格何止多了十倍!

縣民奔走相告,歡天喜地,一個個把自家珍藏的珍珠拿了出來,交換來白花花的銀子。

多少人,一輩子冇見過銀子。

經此一事,馮意這個縣令便在富昌縣站穩了腳跟。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