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遊戲小說
  3. 權臣不請自來
  4. 第八十八章 無法阻擾

第八十八章 無法阻擾


-

沈露眼中閃過一抹堅定,她知道顧承硯的決心已定,自己亦無法阻攔。

她輕輕點頭,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顧承硯,我理解你的心情,也同樣感到責任在肩。若是我們能夠為戰場上的將士分擔些許重負,那便是我們應當做的。”

兩人決定暫時離開靜溪村,返回抗敵的前線。

他們知道,這段路途將充滿未知和危險,但為了大義,這一切都值得。

當顧承硯與沈露決定離開靜溪村,返回抗敵的前線時,這個訊息很快便在村中傳開。

村民們聽聞之後,紛紛從各自的家中走出,聚集在那棵老槐樹下,目光中充滿了不捨與擔憂。

老槐樹下,村民們圍繞著顧承硯和沈露,氣氛沉重而又凝重。

他們中有的人眼中噙著淚水,有的人則緊緊握住兩人的手,不住地叮囑。

他們對顧承硯與沈露的離去感到無比的不捨,這對勇敢的男女在村中的日子雖然短暫,卻給了村民們太多的安全感與希望。

一位年邁的老婦人走上前來,手中捧著一小包精心製作的乾糧,遞給沈露,聲音顫抖著說:“露兒啊,這些是我親手做的乾糧,路上餓了就吃一些。你們要小心啊,早日凱旋歸來。”她的眼中滿是擔憂,彷彿將沈露視為自己的孩子一般。

隨後,一個壯碩的中年男子挺身而出,他是村中的打鐵匠,手中提著一把新打磨的長劍,遞給了顧承硯:“顧將軍,這把劍是我根據你的要求新打磨的,雖然不及名劍,但也極為鋒利。希望它能在戰場上保護你平安。”

顧承硯接過長劍,深深地向打鐵匠鞠了一躬,感激道:“多謝,我會小心使用,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露兒。”說著,他轉向沈露,眼神中流露出堅定。

村中的孩童們也不甘落後,他們用稚嫩的手掌摘下身邊的野花,遞給沈露和顧承硯,一臉認真地說:“大哥哥、大姐姐,這是我們給你們的幸運花,希望你們能夠戰勝惡人,平安回來。”

看著眼前這一幕,沈露的眼眶不禁濕潤了。

她深知,這些樸實的村民雖無華麗的言辭,卻用最真摯的心意為他們送行。沈露輕聲答應:“我們一定會小心,也一定會回來。”

顧承硯站在村民們中間,深吸一口氣,聲音堅定而響亮:“靜溪村的眾位鄉親,我和沈露此去,是為了保家衛國。雖然戰事凶險,但請相信,我們每一步都會小心翼翼。等倭寇退散,戰火平息之時,我們定會再回到這裡,與大家共享太平盛世。”

在顧承硯與沈露決定踏上歸途之際,顧承硯心知路途遙遠,加之急需趕往前線,便托付了靜溪村中信得過的老李一項重要的任務——選購一匹良馬。

老李對馬匹頗有研究,深知顧承硯此行的艱難與危險,便答應下來,誓要為顧將軍挑選一匹千裡駒。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亮了靜溪村,老李已經騎著一匹黑色的駿馬回到村中。

這匹馬身形健碩,四蹄健壯,眼中閃爍著不凡的光芒,正是遠近聞名的汗血寶馬。

它的毛色如墨般深邃,陽光下閃爍著金色的光澤,顯得尤為神駿。

老李將馬韁繩遞給顧承硯,滿麵笑容地說:“顧將軍,這匹汗血寶馬乃是我走遍附近幾個鎮子,費儘心思才選購而來。它日行千裡,夜走八百,絕對是長途跋涉的良伴。”

顧承硯走上前去,輕撫著這匹汗血寶馬的馬鬃,隻見那馬鬃絲絲分明,光滑如綢。

馬兒似乎也感受到了顧承硯的善意,輕輕地低頭,親昵地蹭了蹭他的手掌。

顧承硯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他對老李道:“老李,此馬非凡,今日之後,它將與我共闖沙場,保我周全。”

沈露站在一旁,看著顧承硯與那汗血寶馬之間似乎有著不言而喻的默契,心中也不禁為之一喜。

她知道,有了這匹快馬,無論是趕往前線,還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都將更為便捷與安全。

村民們見到這匹非凡的汗血寶馬,也都紛紛圍了上來,讚歎不已。

他們知道,顧承硯此去充滿了未知與危險,但有了這匹千裡駒,至少在途中的安全有了更多的保障。

在顧承硯與沈露準備啟程之前,靜溪村的村民們決定為這對即將遠行的勇士舉行一場簡樸而又熱烈的餞行宴。

雖然村中物資並不富裕,但每家每戶都拿出了最好的食材,希望能為顧將軍和沈露送上最深的祝福與鼓勵。

隨著夕陽的餘暉灑滿整個村落,老槐樹下襬起了長長的宴席。

粗糙的木桌上,擺滿了村民們精心準備的佳肴:香氣四溢的野菜燉肉、金黃可口的玉米餅、還有用山泉水熬製的清湯。

儘管這些食物簡樸,卻充滿了鄉土的香氣和村民們的深情。

顧承硯與沈露坐在席首,周圍圍滿了前來送行的村民。

老李拿出了珍藏已久的米酒,將酒壺遞給顧承硯,眼中充滿了敬意:“顧將軍,沈露,這是我們靜溪村的自釀米酒,雖不及城中的佳釀,但也是我們的一番心意。希望你們在前線能夠保重,早日凱旋。”

顧承硯接過酒壺,站起身來,麵向所有村民,他的聲音堅定而響亮:“靜溪村的鄉親們,今日之宴,我銘記在心。在前線,我必將以此酒為勉,不負鄉親們的期望,誓將倭寇驅逐,保我河山。”說罷,他一飲而儘。

村民們也紛紛舉杯,聲音齊齊響起:“保重!平安歸來!”

宴席間,笑語聲和祝福聲此起彼伏,溫暖了整個村落。

沈露也被這濃濃的情誼所感動,她輕聲對著村民們說:“感謝靜溪村的每一位鄉親,你們的好意,我們銘記在心。等到戰事結束,我們一定會回來,與大家共慶太平。”

隨著宴會的繼續,村民們開始輪流上前,與顧承硯和沈露敬酒,說著或關切或鼓勵的話語。

孩童們則在一旁嬉戲,他們的笑聲如同清風般吹散了一些離彆的憂愁。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