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本想做忠臣,為何逼我造反
  4. 第177章 心大的皇帝

第177章 心大的皇帝


-

諸葛亮現在還小,思維跳脫些,用點小伎倆噁心噁心曹操,項戰並不十分上頭。

但這小子從骨子裡不喜歡魏延,真搞不懂為什麼?

讓範重回去敲打敲打就行了。

他將高順寫來的密信遞給範重,範重看了一會後,眉頭擰成一團。

十二神將每個人統帥士卒的上限是六萬,這是為了防止他們軍隊人數太多,野心膨脹。

現在呂布麾下已有十二萬人,足足比允許統率的士卒數量多了一倍。

“呂布乃是豺狼,如果他手下的人馬再多的話,恐怕會生異心。”

範重有些擔憂的說道。

如今大夏形勢大好,統一在望。

如果呂布突然反叛,恐怕會激起野心家的渴望,從而讓剛剛建立的大夏分崩離析。

到時大地又是一片焦土。

“不臣...嘖嘖~”

項戰念著不臣兩個字,覺得彆扭:“呂布雖然貪財好色,見利忘義,但隻要我手握重兵,又能給他權力和財富,他是不會背叛我的。”

隱藏的意思他冇說。

縱然背叛,提大軍滅之即可。

“你覺得魏延此舉,有什麼深意?”

範重思索信中所講,不覺明厲。

“陳郡軍中可有來信?”

他反問一句。

“魏延為統兵大將,不可能事事上報,那麼做也不符合常理。

戰場局勢攻守易勢隻在一瞬之間,如果我要求他事事上報,大將怎能貫徹自己的打仗方式?

我又不是微操大拿,連衝鋒槍往前放兩米,都要給指示。”

衝鋒槍,範重冇聽明白。

但他清楚陛下的意思。

戰局每分每秒都在變化,遠在千裡之外的皇帝想要事事都清楚,分明是給大將上金箍。

“魏延統率大軍,去向不明,軍馬由副將張合統率,要麼魏將軍勾結袁術,張合不允,隻能孤身前往袁術處。

要麼兩位將軍合謀,有一個大計劃,隻是因為保密問題,暫時不能對外人講。

陛下,現在擔心什麼都冇用,還不如安心等待戰報。”

項戰點了點頭,語氣輕鬆道:“袁術垂垂老矣,不足為慮,隻是他與本初畢竟是兄弟,若殺其全家,恐怕會傷了本初情誼。”

雖然袁術與袁紹不合,可畢竟血濃於水,由不得項戰不小心處置。

新朝初建,不安定因素太多,袁家又是頂級門閥大族,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一個處置不慎,便會引起動盪。

“陛下,袁太傅求見,正在宮門外等候。”

小黃門進屋請示,項戰與範重對視一眼,眼角有笑意浮現。

“快請~”

既然要借用袁家名望,該給的尊嚴還是要給的。

袁紹進殿行禮,心中很是複雜。

一方麵,以前自己完全看不在眼裡的小泥腿子,今日成了九五之尊,自己倒成了對方的下屬。

另一方麵,對方對自己很不錯,非但冇有藉機殺掉自己這個曾經的競爭對手,反而厚加恩賜。

如今自己成了太傅,袁家名望更上一層樓。

袁家五世四公,何等榮耀?

“本初,此來有什麼事?”

項戰的語氣依然那般和氣,彷彿當年一般,冇有一點帝王的架子。

袁紹身為人臣,自幼接受教育,自然明白上位者可以冇有架子,但自己決不能因此放鬆警惕。

該有的客氣與謹慎,必須有。

“臣是為偽帝袁術之事而來。”

袁紹拱手恭敬的說道。

麵見陛下,是袁紹思前想後才決定的。

袁家看似聲名赫赫,實際已走在懸崖邊緣。

袁術稱帝,更是將外人對袁家所有的好感全部摒棄。

如今自己在新朝做太傅,隻有緊緊抱住新朝的大腿,袁家才能繼續存活下去。

在此之前,必須讓項戰明白自己的立場,表明與袁術恩斷義絕的決心。

“陛下,偽帝袁術,逆天行事,目無尊卑,欺君罔上,行大逆不道之事。

臣雖是他的兄長,對他的所作所為痛心疾首,恨不能立刻斬了他,向陛下表明心跡。”

“袁術無德,與本初有什麼關係?”

項戰笑著安慰:“本初兄,新朝建立,到處都喊著缺人,此事還需要你幫忙解決啊!”

“為陛下出力,是臣子本分,袁邵怎會不儘力?”

聽出項戰對自己的看重,袁紹恭敬行禮,表示一定儘心儘力後,退出了大殿。

“呼~”

項戰歎了口氣,望著範重露出幾分疲憊之色:“不臣啊,當皇帝,看起來一言九鼎,生殺予奪在乎一心,風頭無兩。

可坐在這個位子上,才知道管理一個國家比打仗累的多。

真的很懷念在馬上,帶領大軍衝鋒陷陣的日子。

那時候隻需要想,如何斬將奪旗即可。

不像現在,既要考慮平衡各方勢力,又要防備將軍造反,還要想儘辦法讓百姓生活安定...

呼~太累了。”

“陛下,治大國如烹小鮮,需小火慢燉,方能調和五味,色香味俱全。”

範重鞠躬道:“臣願誓死效忠陛下,為大夏朝四海昇平儘綿薄之力。”

“嗯~朕自然是相信你的。想當初在太行山寨,若非你出謀劃策,哪有今天的大夏。”

項戰來到範重麵前,握住他的手誠懇的說道:“一路走來,不臣居功甚偉,朕必不負卿。”

“多謝陛下。”

範重熱不住熱淚盈眶,跪倒在地。

“不臣,管理國家,靠你我是不成的,我們還需要更多的人才。

這件事,便拜托給你了,希望你把做事的重心放在吸引人纔上來,讓更多的有識之士,幫我們管理大夏。”

範重明白,陛下這是把人事大權交給自己了。

大夏以後新晉的官員,可以說都是自己的學生。

用不了十年,自己的門生故吏,便可遍佈天下。

何等榮耀?

“臣,謝陛下。隻不過微臣才拙,恐怕有負陛下所托。”

範重謙卑恭敬的拱手:“臣隻願幫陛下完成平定天下的心願,雖死足矣。”

不求高官,不求厚祿。

項戰本以錄取官員的事情,感謝範重多年的追隨與付出,誰知他竟然對這些都冇興趣,不由的讓人高看一眼。

“既如此,那隨你的便吧!

不臣啊,你我是既是君臣,也是朋友,這一點,永遠不會改變。”

...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