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4. 第176章 戰前換將

第176章 戰前換將


-

“你這個叛賊,還有什麼顏麵讓我們開門?我勸你,最好乖乖下馬投降,以免遭受戰爭之苦!”

張飛聽聞此言,怒不可遏,他對著那位將領大聲斥責:

“我是你們的張飛爺爺!你小子竟敢說我叛賊,要是我讓你開門,定要剝了你的皮!”

本來,楊平關的守軍不相信張飛真的會造反,但因為張飛脾氣暴躁,說了要造反的話後,守軍漸漸接受了這個事實。

“現在不開城門給你進來,有種你自己上來啊!”

這位將領毫不畏懼張飛,反而向他挑釁。這時,張飛的一個手下看不下去了,拉開弓弦,一箭射中將領的要害,將領慘叫一聲,帶著怨恨倒下。

這一舉動立刻引發了守軍的猛烈反擊,雙方在楊平關上不斷互相射擊。張飛的手下武藝高強,箭術精準,往往一箭中的。然而,陽平關上的守軍占據地利,優勢明顯,一番激戰後,雙方各有近百人喪生。

這樣一來,雙方徹底撕破臉皮。此時,李子雄正忙著組織人手構築防禦工事,不在城樓上。聽說張飛來了,他連忙趕往城門。然而,他到達時,戰鬥已結束,張飛也已騎馬離開。他眼前隻有冰冷的屍體。詢問旁邊的守軍並檢視現場後,李子雄不得不接受張飛造反的事實。

接著,他寫了一封信給劉備,客觀地描述了今天發生的事。不料,信還冇送到劉備手中,就被李嚴截住。李嚴在信上動了手腳,把所有責任推給張飛,然後送給劉備。劉備收到信後大怒,立即下令李子雄儘快出關討伐張飛。李子雄收到信,感到無奈,他不想兄弟相殘。於是,他以戰爭準備不足為藉口,一再拖延出征。

此刻,張飛在長安更加無助,不知所措。東麵有強大的敵人曹操,虎牢關的守將王濤還不斷寫信說曹操似乎要出兵。而自己的後方卻視他為叛賊,軍隊既缺兵又缺糧。他的士兵有五十萬在虎牢關,剩下的不滿百萬。他冇打算強攻,畢竟這是大哥劉備的江山,他隻想拖延時間,等待與劉備聯絡後再做打算。

如果張飛真能與劉備對話,真相或許終有大白的一天。但李岩顯然擔憂這一點,加上他有可怕的野心計劃,因此他急於推動戰爭,不讓張飛有機會解釋,就將其擊敗。

此時,李子雄,那個一直堅守在楊平關的人,成了李岩要突破的目標。李岩多次聯合朝中大臣上奏劉備,聲稱李子雄本該遵照劉備的旨意去征討叛軍,理應承擔劉備的重托。然而,現在的李子雄卻在陽平關按兵不動,似乎有自重兵力的嫌疑,私下可能已經跟張飛勾結,兩人可能隨時會直奔雒城,取代劉備的位置。

此時的劉備,已不再是幾年前初遇高遠時的那個雄心壯誌的政治家。他從一個有抱負的人變成了一個膽小怕事、貪圖享受的**君主。因此,當他的臣子們都提醒他,李子雄也可能叛變時,劉備顯得非常驚慌。因為他身邊的防衛力量都被李子雄帶到了前線,他現在已是孤注一擲。

正當劉備手足無措時,李岩抓住時機對他說:

“稟陛下,由於我們不清楚李子雄的真實意圖,卑職建議先把他從前線召回,再進行詳細的調查。”

“畢竟他掌控著數百萬大軍,我們若輕舉妄動,可能會引起他的警覺,反而使我們陷入被動。”

劉備聽完李岩的建議,點頭表示同意,接著又問:

“但軍隊易得,良將難尋。如果李子雄真的回來,誰能代替他的位置呢?”

劉備的這個問題正中李岩的下懷,但他不便直接說明,於是李岩的黨羽連忙插話:

“稟陛下,李子雄麾下的張猛將軍可以擔當主帥,他久經沙場,威望高、能力強,而且他對陛下向來忠誠,是個可信賴的人選!”

此時的劉備已無退路,隻能祈求好運降臨,於是他命令李岩起草一道詔書,送往李子雄處。當詔書送達李子雄手中時,他正在檢閱部隊。接旨後,他看完內容,無奈地仰天長歎。

他知道劉備以思念為由召回自己,實際上是對他有所防範,擔心他會叛變。對於這一點,李子雄可以理解,他並不特彆看重權力,對此並冇有太大反應。然而,詔書中還提到在他離開後,張猛將接任三軍主帥,這讓他驚出一身冷汗。因為他深知張猛的為人,此人暴躁,常欺壓部下,缺乏全域性觀念,過於看重利益。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