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正小說
  1. 和正小說
  2. 其他小說
  3. 三國:麵相太狠被錯認為無敵戰神
  4. 第25章 完全無稽之談

第25章 完全無稽之談


-

諸侯們聞言紛紛讚同,他們確實不願承受過多損失,因為士兵是他們的生命,且他們承受不起這樣的代價。

以最小的代價贏得勝利,對他們至關重要,唯有如此,才能樹立威信。

否則,將來招募兵馬,

隻會越來越艱難,他們十分珍視自己的聲譽。

無論如何,人以信譽立足世間,無信則不立,他們對此道理心知肚明。

成就大業者,若無眾人支援,再怎麼奮鬥也隻是白費力氣。

\"我相信隻要我們團結一致,損失必不會太大。畢竟,我們的聯盟遠勝董卓!\"

袁紹對自己充滿信心,畢竟他們擁有十八路諸侯的聯合力量,軍力雄厚。

無需擔憂董卓的兵力,況且現在水壩被占,董卓分身乏術。

\"先生,我們有水壩,有前線大將,兩大優勢,豈會懼怕董卓?\"

袁紹堅信勝利在望,許多問題無需過多憂慮。

畢竟,他手下兵多將廣,袁紹並無懼意。

解決董卓已是指日可待,這是確定無疑的,所以他滿懷信心。

然而高遠卻笑了:\"如果我家主公和曹將軍、孫將軍不願鎮守水壩,我們還有勝算嗎?\"

袁紹聽罷一怔,旋即笑道:

\"不可能,絕無可能。\"

袁紹絕不相信。

假如真是這樣,諸位將領,我便不會在此地安寢了。眼下,我們三家皆麵臨困境,亟需援助。”

諸侯們心中都存有疑慮。

他們會有何困擾呢?畢竟,守護一個水庫的任務並不艱钜,何況他們三支大軍聯手,守護起來應當輕而易舉,不應存在問題。

在各路諸侯眼中,此事應是舉手之勞。況且,這還是個美差,為何這樣說?因為三家都能從中獲得豐厚的利益。

這樣的好處,誰不渴望呢?因此,麵對當前的境況,他們會說,他們必定能堅守住陣地。

高遠輕歎,明白此刻必須訴苦,畢竟這是預先策劃好的策略,否則...

袁紹這傢夥,鐵定是個一毛不拔的吝嗇鬼,剛纔他的態度已經表明瞭一切。他也清楚自己為何今日在此地出現——來索要糧草和金錢,但袁紹絕不會輕易給予。

不過,這些已超出他的控製,給不給是袁紹的事,他必須要求,而對方必須提供。但事已至此,為了劉備的發展,無法再讓步。

西涼的馬騰此時開口問道:“不清楚你們遇到了何種困擾,不過無妨,我們能幫則幫,畢竟我們同舟共濟。”

馬騰的話語坦率直接,有困難就應該共同商討解決,有些困擾其實並非真正的問題,隻是大家都覬覦利益,不願出力。他們心裡都明白,出力多的一方損失也會更大。

因此,無論誰都會有所保留,因為他們不可能賠上全部家底。消滅董卓對他們來說,重要卻又不那麼重要,前提是不能損害自身根本。

畢竟還有許多諸侯尚未壯大,此刻,兵、器、糧、錢對他們來說就是生命。在這動盪的時代,這些至關重要。

於是,不少諸侯並不願傾儘全力。他們此刻顯得格外珍重羽毛。“其實很簡單,我們現在需要糧草、兵器,還需一些兵馬。糧草和兵器相信各位不會吝惜,至於兵馬,諸位或許不願出,那就出些錢,三家分擔即可。”

這更像是在籌措資金,當然,此刻不能讓他們過分索取。

因為這會影響他們的凝聚力,一旦內訌,後果不堪設想。十八路豪傑缺一不可,否則對抗董卓隻會成為笑柄。

各路領主聞言,皆交頭接耳,畢竟對他們而言,尚未出力,卻先要掏腰包付錢買兵器、糧草。

心中自然不滿,但有的將領認為每人隻給些許,分散開來並不算過分,尚可接受。

然而,吝嗇之人則不然,他們無法認同這樣的分配,對他們來說,無論是錢財、糧食或是武器,都是生存之本,他們是一步一步艱難壯大起來的,這過程充滿了艱辛。

“我理解各位的疑慮,但我可以向各位保證,攻克長安後,所有戰果歸諸位享用,我們三方麵不再染指!”

此言一出,諸侯們一片嘩然,此人真能代表曹操、劉備和孫堅嗎?

這可是巨大的利益,誰能不動心?渴望分一杯羹的人不在少數。

誰願意輕易放手呢?畢竟在利益麵前,人的理智往往難以維持,任何藉口都無法掩蓋這一點。

利益總能激起人的貪婪,使人麵目全非,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所以,所謂不要利益,是真的不要嗎?

僅僅滿足於眼前的這點糧食,就足夠了嗎?

要知道,人心貪婪,怎會因微不足道的利益而滿足?這是絕無可能之事。

-

相關小說推薦


回到頂部